劉曉婷,宮玉鎖,元寶華,黃 康,劉建平,周 君,祿成龍,陳緒帆
(1.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蘭州 730000;2.甘肅省中醫院,甘肅蘭州 730050)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因腰椎間盤發生退化等病變,或在外界暴力或慢性損傷的作用下,導致椎體內的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進而引發腰部、臀部及下肢等部位出現疼痛、麻木等癥狀的疾病[1]。目前,治療LDH 主要有手術和非手術治療兩種方式,部分患者經保守治療后,癥狀能夠得到明顯改善,僅少數患者需要手術干預[2]。
腺苷鈷胺是維生素B12的活性輔酶形式之一,可營養神經,修復神經髓鞘,緩解機體局部病變導致的麻木、疼痛等癥狀,常應用于多發性神經炎、坐骨神經痛、神經麻痹、營養性神經疾病等的治療。研究顯示,穴位注射能通過刺激局部間接影響腺苷三磷酸(ATP)的生成,其中腺苷是針刺鎮痛作用機制的關鍵[3]。穴位注射腺苷鈷胺在臨床中應用廣泛,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現將穴位注射腺苷鈷胺聯合其他療法治療LDH 的研究現狀進行總結。
穴位注射是將藥物直接在局部病灶穴位注射的治療方法。操作方式:常規消毒后將注射針刺入穴位,到達一定深度后,上下緩慢提插以刺激穴位,將患者局部產生酸、麻、脹、痛等感覺視為得氣,回抽無血后進行注射,使藥物在穴位肌肉層發揮作用。穴位注射融合了針刺效應與藥物,可以使藥物直達穴位深處,藥物起效快,緩解疼痛更為明顯,且皮下注射藥物吸收慢,作用平穩且持久,適用疾病范圍廣。其缺點是容易造成肌肉層的血管神經損傷[4]。宮玉鎖[5]采用穴位注射腺苷鈷胺治療LDH 患者25例,總有效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單純穴位針灸治療)的72.00%,且能更有效地緩解LDH 導致的疼痛及活動受限等癥狀。張良等[6]采用肌內注射腺苷鈷胺治療LDH 患者40例,總有效率為82.50%,高于對照組(塞來昔布膠囊口服)的42.50%,且能有效緩解疼痛癥狀及改善神經功能。雖然穴位注射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但目前其作用機制及臨床作用規律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突破,對于穴位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驗證。
電針在傳統針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操作方式:常規消毒后用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對穴位局部進行針刺,行提插捻轉法,產生得氣感后,在針尾端連接電針治療儀。電針不僅具有傳統針刺療法的舒筋、活絡、鎮痛作用,而且可以加快機體代謝,消除局部神經根水腫,減輕患者疼痛。研究表明,電針可調控慢性坐骨神經壓迫性損傷大鼠疼痛產生的各個環節,促進已損傷的周圍神經功能恢復[7]。腺苷鈷胺可營養神經,緩解患者疼痛。對于穴位注射腺苷鈷胺治療效果不佳者,輔以電針可松解局部肌肉,加快血液流通,激發人體自我調理能力,從而減輕癥狀。湯劍等[8]采用腺苷鈷胺穴位注射聯合電針治療LDH 患者40 例,總有效率為82.50%,高于對照組(穴位注射腺苷鈷胺)的57.50%,提示電針聯合穴位注射腺苷鈷胺可提高療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病變椎體的功能。梁靜等[9]采用穴位注射腺苷鈷胺聯合電針治療LDH 患者29例,總有效率為93.10%,高于對照組(穴位注射腺苷鈷胺)的82.76%,且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雖然電針聯合穴位注射腺苷鈷胺的臨床效果較好,但是在操作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如電針儀與針柄的接觸處多采用小夾子固定,不利于操作時控制;輸出線較多,易混淆,且容易牽拉針柄,導致針灸針脫落;多功能的電針儀的設計較復雜,還未廣泛應用于臨床等。總之,改進電針儀并統一相關標準是電針進步的方向[10]。
中醫康復理療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通過針灸、推拿、中藥、物理等多種途徑,對老年病、慢性病等患者進行康復治療,以緩解疼痛、改善機體功能為主的治療方法。康復理療可以通過刺激局部組織激發人體的持續性反應,引起神經反射和體液調節,影響病理過程,達到修復損傷的目的。高陽等[11]以采用絕對硬板床臥床與紅光照射治療的40例LDH 患者作為對照組,以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肌內注射腺苷鈷胺治療的40例LDH 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均逐漸增加五點支撐法、“小燕飛”等腰背肌康復鍛煉,且配合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癥狀,結果顯示觀察組的麻木癥狀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疼痛數值評定量表(NRS)評分、Oswestry下腰痛殘疾指數(ODI)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肌內注射腺苷鈷胺聯合物理療法配合適時康復訓練及非甾體抗炎藥治療LDH 有顯著療效。張小亮[12]以采用腰椎牽引及中頻電療治療的70例急性LDH 患者作為對照組,以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肌內注射腺苷鈷胺治療的70例急性LDH 患者作為觀察組,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麻木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肌內注射腺苷鈷胺聯合康復療法可改善急性LDH 引起的肢體麻木和疼痛癥狀。劉慧[13]以采用腰椎牽引聯合中頻電療治療的38例LDH 患者作為對照組,以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藥物腺苷鈷胺治療的38例LDH 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均在臥硬板床休養,起床后佩戴腰圍,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9.47%,高于對照組的65.79%,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腺苷鈷胺配合康復療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輕其疼痛感。王貴千等[14]以采用中頻脈沖電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鈷胺治療的30例LDH 患者作為對照組,以采用?法、拿法、點法等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鈷胺治療的30例LDH 患者作為觀察組,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JOA、VAS評分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運用?法、拿法、點法等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鈷胺能有效緩解LDH 患者疼痛,改善其下肢疼痛及麻木等癥狀。雖然康復理療聯合穴位注射的臨床效果顯著,但仍存在諸多不足,如專業人才匱乏、專科能力建設不足、循證醫學證據欠缺等[15-16]。
LDH 患者往往病程較久,可以通過中藥補氣血,強肝腎,壯筋骨,扶正祛邪,消痹止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中藥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減少炎癥介質聚集,緩解受損神經根水腫現象[17-18]。穴位注射配合中藥治療具有的獨特優勢,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減輕痛苦。馬站立[19]以臥床、牽引、理療及手法按摩等基礎方法治療的80例LDH 患者作為對照組,以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肌內注射腺苷鈷胺聯合口服丹鹿通督片治療的80例LDH 患者作為觀察組,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JOA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穴位注射聯合中藥治療LDH 比單純應用牽引、推拿手法等治療方式效果更佳。王智耀等[20]以采用穴位注射腺苷鈷胺、丹參注射液聯合中藥離子導入及按摩手法治療的60 例LDH患者作為觀察組,以采用腺苷鈷胺肌內注射聯合口服塞來昔布膠囊治療的60例LDH 患者作為對照組,結果表明,觀察組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穴位注射聯合中藥離子導入、穴位按摩治療LDH 患者,可有效營養神經,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西藥可有效抑制LDH 患者疼痛,提高機體功能恢復能力,但是從長遠來看,易導致部分患者病情復發或出現耐藥性,部分藥物具有不良反應,易對人體產生慢性傷害。因此,臨床應用穴位注射腺苷鈷胺聯合其他西藥治療LDH,加強療效縮短治療時間。目前較少有應用穴位注射腺苷鈷胺聯合其他西藥治療LDH 的研究。
腺苷鈷胺是氰鈷胺型維生素B12的同類物,為維生素B12的兩種活性輔酶形式之一,是促進細胞生長繁殖和維持神經系統完整性的必需物質,可直接參與人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而氰鈷胺需要在細胞內轉換成腺苷鈷胺才能參與反應。腺苷鈷胺主要降解產物為腺苷、羥鈷胺素等,見光易分解,化學性質不穩定,在酸堿、高溫等環境中不穩定,因此在配制過程中需注意避光,從配制到使用時間盡量控制在2h以內[21];在進行肌內注射時也需盡快注入,避免藥液在透明的注射器中停留時間過長,以最大程度保證藥品的穩定、安全和有效。
腺苷鈷胺作為藥品,以口服和穴位注射等途徑應用多年,對于LDH 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如神經炎、坐骨神經痛、神經麻痹等典型神經痛,以及白癜風、帶狀皰疹、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病。腺苷鈷胺聯合其他療法治療LDH 的效果確切,優勢明顯,值得進一步探究總結。在未來研究中,需要克服報道不充分、觀察例數不足、療程短缺、隨訪信息不充分等問題,從而為臨床運用穴位注射腺苷鈷胺聯合其他療法治療LDH 提供更加優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