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在遙遠的西周——那個民風淳樸、思想純真的時代,人們的愛情觀十分純粹,男女之間的愛情也十分簡單?!对娊洝分械幕閼僭?,展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婚戀狀態,以及人們對于愛情的基本觀念。自古以來,人們對于《詩經》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基于《詩經》的內容、藝術手法和史料研究等,對于《詩經》中婚戀詩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對《詩經》中的婚戀詩進行大致的分類和研究。
一、《詩經》中婚戀詩的分類
婚戀詩展現了西周的生活狀態、婚姻制度和社會價值觀念?!对娊洝分忻鞔_與戀愛、婚姻有關的詩就有77首之多,可以將其分為四個部分:戀愛相思的甜蜜、戀愛曲折的苦惱、婚禮上的祝福和婚后棄婦的悲劇。
(一)戀愛相思的甜蜜
《詩經》中描寫男女戀愛相思的篇目較多,如《關雎》《東出其門》《蒹葭》《漢廣》等。但在男權社會,以女性為主人公的篇目還是比較少的,典型的例子有《狡童》《子衿》。
《狡童》是《鄭風》中的一篇,雖然篇幅不長,僅有寥寥38個字,但完美復刻了女子當時的心境,韻味十足?!氨私仆猓慌c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這里將女子寢食難安的狀態完美地呈現出來,刻畫出一個真摯、直爽的戀愛中的女子。故事的發生地是鄭地,地處中原的核心地帶,也因如此,這里經濟相對發達,思想文化較其他諸侯國開放。鄭國的男女崇尚情感自由,具備自由交往的主客觀條件?!蹲髠鳌せ腹迥辍分杏涊d,鄭大臣祭仲之女雍姬問其母:“父與夫孰親?”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一位貴族夫人竟以此等“不拘一格”的言論教育女兒,可想而知在當時“禮不下庶人”的社會,鄭國平民百姓的男女觀念也應當是比較開放的。在《狡童》中,“不與我言兮”“不與我食兮”以略帶矯情抱怨的口吻,反映出成長在較為開放的思想環境中的女主人公身上的天真活潑。與心上人吵架之后,渴望心上人去哄她的小小的矯情,展現了戀愛中淳樸、美好的模樣,也展現了戀愛中的坦然與真實。
與《狡童》一樣,《子衿》也是《鄭風》中的篇目,這首詩的描寫生動形象。女主人公在等待戀人時焦灼萬分的情狀宛然在目。詩中“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更是經常為后世人所吟唱。而在當時的社會——禮樂制下社會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主人公敢于大膽表白自己焦灼的思念,的確令人稱贊,也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當時鄭國的風土人情和社會情況?!蹲玉啤放c《狡童》都表達出西周女性勇敢追求愛情的淳樸以及戀愛中的坦率和真誠,這正是“思無邪”時代的純真本色。
(二)戀愛曲折的苦惱
《詩經》中描寫戀愛艱辛、曲折的篇目也占婚戀詩的一部分,如《將仲子》《蝃蝀》《靜女》等。其中,《將仲子》是女主人公在熱戀中給情人寫的一紙情書,并未直接表現熱戀情侶間該有的甜蜜,反而在字里行間展現這段戀情的曲折、艱辛與不易。這也反襯出了當時女子面對愛情路上曲折與坎坷的勇毅。
在周代的社會文化中,有一個專門為戀愛設置的時節——仲春?!朵阡ⅰ分杏嘘P于上巳節“仲春之會”的介紹,如“士與女,方秉蕳兮”“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仲春之際男女相會于河邊,若男女雙方互有好感,就贈芍藥以表愛意?!吨芏Y·地官·媒氏》中也有“仲春之會”的相關表述:“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蹦信谥俅褐孪鄷退闶怯羞`反禮節私奔的情況也不會被禁止。但是一過這個時間,若是再私自交往,就要受到處罰。而《將仲子》形象地描繪了女子迫于輿論壓力的擔憂與恐懼的情緒。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人們對女子勇敢追求愛情總是戴著“有色眼鏡”。后世的朱熹甚至還在《詩集傳》說:“此淫奔之辭。”可以看出在古代封建禮教的支配下,女子勇敢追求愛情的阻力是很大的,同時反映出封建禮教對女子的迫害。
《將仲子》這首詩將女主人公在戀愛中矛盾、糾結、懼怕的心理細膩地展現了出來?!爸倏蓱岩?,父母之言亦可畏也”“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描繪的情感層層遞進,甚至能夠讓讀者有置身其中之感,仿佛可以看到這位焦灼不安的女子又愛又怕的矛盾心理,看到熱戀中的女子的癡情以及面對父母、兄長和社會輿論時的擔憂和害怕。
《靜女》則是一篇以男性為主人公的詩歌,寫出了男主人公對心愛女子的愛慕。“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這幾句寫出了男子在城隅等待著心愛的女子,但是女子并沒有出現,于是男子心中懊惱,急得搔首踟躕。詩歌生動刻畫了一個男子對于心儀女子的愛慕之情,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兩人無法在一起。這首詩歌表達了古代男女之間的愛情之苦,以及愛情不能夠實現的無奈。
(三)婚禮上的祝福
《詩經》中婚戀詩的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對婚禮的描述和祝賀。這一類詩歌主要描寫結婚儀式、喜慶場面以及對新人婚后生活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古代的婚姻制度、婚姻習俗、婚姻禮儀等,如《碩人》《桃夭》《樛木》《綢繆》等。
西周時代確立的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對婚姻制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抖Y記·昏義》是《禮記》中專門記錄婚姻習俗的篇目,其中記載了許多關于婚禮的習俗。例如,結婚前的流程,“昏禮是以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皆主人筵幾于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即婚姻六禮。又如結婚時的流程,“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对娊洝返淖;樵姺从沉水敃r人們對婚姻這種禮儀的看重以及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愿。
《碩人》是對齊莊公的女兒莊姜出嫁時盛大場面的描寫,其中“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庶姜孽孽,庶士有朅”展現了婚禮的盛大場面,系著紅綢的矯健的馬兒,眾多陪嫁的姑娘以及隨從男丁,君王和諸位卿大夫都為這次盛大的婚禮早早退朝。《碩人》對莊姜婚禮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王公貴女的婚禮習俗、陪嫁情況等,也反映出了周人對禮儀的看重。
《桃夭》是一首描寫年輕姑娘出嫁的詩歌。詩中以“桃花”作比,“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幾句,按照桃花生長的自然順序描寫了桃花色彩艷麗、枝葉繁茂、果實累累的狀態,象征新婚夫婦婚后生活美滿、子孫滿堂,是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愿?!短邑病分小疤一ā钡囊庀髮笫牢膶W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它也反映了西周人對于婚姻的看法,以及先民對美好婚后生活的期待。
(四)婚后棄婦的悲劇
棄婦是指由于與丈夫感情破裂等各種原因而被丈夫拋棄的婦女,棄婦詩便是對這些婚姻中不幸情況的描寫?!对娊洝分械臈墜D詩共有11篇,除了人們最熟悉的《衛風·氓》之外,還有《召南·江有汜》《邶風·柏舟》《邶風·日月》《邶風·終風》《邶風·谷風》《王風·中谷有蓷》等。
提及《詩經》里婚后棄婦的詩篇,人們往往會想到最熟悉的詩篇——《氓》,在這些講述癡心女子負心漢故事的篇目里,《氓》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氓》整首詩以女主人公自己的視角講述了她與丈夫從相戀到結婚再到分手的過程。女主人公在婚后遭受嫌棄之后并沒有自暴自棄、怨天尤人或是低三下四、留戀夫家,反而表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顯示出剛強、決絕的態度?!睹ァ分械呐魅斯且粋€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她身上的剛毅性格和反抗精神是留給后世的珍寶,更是處于封建時代的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西周建立宗法制度后,“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在這種女性慢慢變為男性的附屬品的社會狀況下,女性又該怎樣面對這種不公,《氓》的女主人公為當時其他陷此困境的女性提供了完美的范例?!对娊洝分械倪@一部分棄婦詩,描繪了當時女子地位的低下和命運的悲慘。
《邶風·谷風》也是棄婦詩中的代表作品,是以女性為主人公的詩歌。講述了一個陪伴窮苦的丈夫一起度過艱難生活的婦女,在夫妻二人共同努力下生活有所改善之時,被喜新厭舊的丈夫拋棄的故事。詩中并沒有強烈譴責丈夫拋棄糟糠之妻的行徑,而是將丈夫娶新婦的歡快場面“宴爾新昏,如兄如弟”與自己被拋棄的凄涼場面“宴爾新昏,不我屑以”作對比,來傾訴自己的愁怨。女主人公對丈夫甚至還有一絲期待,“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期待丈夫會挽回自己。與《氓》的女主人公的果斷決絕相比,《谷風》的主人公在被丈夫背叛后還是心有不舍,對丈夫愛恨交織。
二、《詩經》中婚戀詩的當代價值
《詩經》具有極大的文學價值,其中的婚戀詩對后世文學的題材內容、藝術手法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詩經》中的“棄婦”形象后來經常被引申為不得君主賞識的臣子形象。例如,《離騷》中便有“棄婦色彩”,“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以女子的口吻訴說自己的艱辛不易與控訴負心漢的惡劣行徑。屈原通過這樣特殊的手法,表達了自己被陷害的悲苦心情和不得君主信任的苦悶。后世,“棄婦”這個形象更是被許多仕途不順的文人用于表達情感,如杜甫的《佳人》,就是詩人借“棄婦”的形象來講述自己的經歷。詩人為唐王朝鞠躬盡瘁,卻落得四處逃亡的下場,詩中通過“棄婦”之口來講述自己的不幸。
《詩經》中的“美人”形象,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其中著名的《碩人》,以簡練優美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成為后世“詠美人”詩歌的鼻祖?!独钛幽旮琛分械摹氨狈接屑讶耍^世而獨立”,《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洛神賦》中的“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都有“碩人”的影子。
而在《詩經》《楚辭》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漢代詩歌中也有許多婚戀題材的,如《上邪》《孔雀東南飛》等。唐代的《浪淘沙》,宋代的《釵頭鳳》《送內》等,后世的婚戀題材詩歌是對《詩經》中婚戀詩的繼承與發展。
《詩經》中的婚戀詩歌具有豐富的人文情感價值,它們展示了人類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和渴望。這些詩歌可以讓讀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也可以激發人們對于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通過描寫戀愛中的甜蜜、戀愛中的曲折、婚禮上的祝福以及婚后遭遇的背叛、拋棄,塑造出敢于追尋幸福、敢于表達內心真實想法、敢于向封建禮教發出挑戰的女性,啟示和引導青年男女樹立正確的愛
情觀。
三、結語
婚戀詩是《詩經》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記錄著那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禮俗、人們的觀念情感,折射出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及社會面貌?!对娊洝返幕閼僭娭刑N含著詩歌創作的藝術手法,對后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反映了社會生活、民風民俗,具有重要價值。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作者簡介:狄潔(2002—),女,河南洛陽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