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在青春期的男生與女生之間形成單向的愛慕或是雙向的戀愛關系,通常被簡稱為“早戀”。隨著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青少年的個體發育越發早熟,“早戀”呈現出低齡化和普遍化的趨勢。
“戀”之前冠以“早”字,顧名思義,還沒到合適、應該談戀愛的年齡。因為學校、家長擔心青春期的孩子心智不夠成熟、為時過早地建立戀愛關系,會對學業、成長產生負面和消極的影響。然而,正如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寫道的:“哪個少年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在情竇初開的年齡,很難逃脫怦然心動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怦然心動》,被電影里面描繪的青春期男生與女生之間純粹而又美好的關系所感染。青春期的怦然心動既然是必然的,那么作為父母,不必過度擔心孩子的心動,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面對與處理孩子的怦然心動,合理引導孩子進行適當的異性交往。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早戀”其實是一件符合心理發展規律的行為事件,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現象,或遲或早、或明或暗都會在孩子身上出現。當進入青春期后,孩子會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議題,那就是在向成人轉變的過渡中建立自我同一性。
產生“早戀”的想法,不僅是每個人在成長階段大概率會碰上的事情,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孩子擁有懵懂的心思與情感再正常不過,千萬不要把“早戀”當成洪水猛獸,不加區分地對孩子橫加干涉。青少年對異性的情感往往是不由自主產生的,也是無法加以禁止的。
電影《怦然心動》中父親問朱莉和布萊斯是怎么一回事時,他并沒有一棒子打死,而是對女兒說:“你要從整個風景著眼。”朱莉的父親其實是在告訴她要學會從全面的、整個人生的角度來看待情感。其實作為父母,必須也應該學會用發展的、理性的視角來看待孩子“早戀”,正視孩子的成長規律和需求,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早戀”,把“早戀”看成是正常的情感反應,采取包容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早戀”情感與行為。
彼此的尊重、理解與信任是親子溝通的前提。許多時候正是父母對孩子的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不放心,以及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批評、說教甚至打罵,才導致了親子溝通的無效、溝通大門的關閉,最終導致父母對“早戀”的教育引導無功而返。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有著極強的自尊心,需要自己的隱私空間。當發現孩子“早戀”后,家長切不可一味地指責和辱罵,以免激怒孩子,讓孩子反感,甚至充滿敵意,使其更加逆反。“早戀”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狀態,與其否定、排斥,不如適當地包容和接受。
家長要對孩子“早戀”這種現象表示理解,通過尊重和理解先建立起友好的親子關系。采取理解、尊重、接納的態度,了解孩子“早戀”背后的原因;采用平等對話、適時引導的方法,尋求應對孩子“早戀”的最佳方法。電影中,當朱莉情緒激動從學校跑回家,母親問其原因時,朱莉直接和母親坦白說布萊斯要吻她。母親知道后,并沒有大發雷霆、刨根問底,而是尊重朱莉,給予孩子空間與愛,不傷害女兒的自尊心和她內心那份寶貴的情感。
很多“早戀”的孩子,是由于家庭缺少足夠的溫暖,或是親子關系出現裂痕。如果孩子平時在家長面前很少得到肯定和表揚,情感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就很容易在家庭以外的環境尋找滿足和替代品,而這時異性的同齡人往往就成為情感寄托。因此,當孩子“早戀”了,家長應該反省自己在家中是不是疏于陪伴孩子,沒有給予孩子及時的肯定與表揚,孩子沒有在父母這里感受到愛,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從而轉向年齡相仿的異性。
電影中,朱莉的家庭成為她堅實的后盾,父母給予她足夠的情感支持。當遇到難以解決的情感問題與情緒波動時,她可以隨時找父母傾訴,幫助他們平復心情,以減少戀愛帶來的情緒波動。當孩子出現“早戀”情況時,父母要知道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看到孩子內心的情感需求,像朱莉的父母那樣擁有一顆寬容的心,理解孩子的心動。
“早戀”既然是一種無法完全避免的現象,那么堵、打壓都不是最有效的方式。面對“早戀”,父母不要過度著急,切記不要發火,切忌說一些難聽的話來刺激孩子,那樣會適得其反。面對孩子的“早戀”,父母需要和孩子平和、順暢地溝通,與其一起探討什么是愛。
愛情與友情的區別是什么?兩性之間的適度交往行為與距離是什么?約定一些交往原則和底線,并達成共識。朱莉因施工隊砍伐了梧桐樹而悲傷沉默時,父親畫了一棵梧桐樹送給女兒,并對女兒說:“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在上面的感覺。”朱莉感動得熱淚盈眶,緊緊地抱住了爸爸。當朱莉看到畫中的梧桐樹不再哭泣時,她開始第一次反思:我對布萊斯的感覺還和以前一樣嗎?朱莉的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沒有急功近利地否定、說教與灌輸,而是包容與引導,讓孩子自己從中思考并成長。
作為家長,不要刻意地去“說教”,而應該引導、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以一種平和的態度幫助孩子去客觀理解情感、去理性分析行為、去理智對待他人。
如何進行正常的異性交往,就要把握好異性之間交往的度。父母應告誡孩子異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處,應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既不交往過密,又沒必要過分回避,只要做到心中無愧,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無顧忌。如果談話中涉及兩性之間的一些敏感話題時要回避,交往中的身體接觸要有分寸,不能過于輕浮,也不要過于拘謹。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怦然心動的時刻,正如《怦然心動》中的臺詞:“有人住高樓,有人住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萬千種,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有知。”對于青少年內心美好的情感,與其壓抑,不如正視,因勢利導,讓他們從小就對愛情有一個美好的認識和期待,對未來幸福生活有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