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開展水電氣象服務方式局限性現狀,利用微信普及程度廣、使用人數多、使用方便等優勢,基于微信公眾號進行二次開發,建設一套水電氣象服務系統。該系統由水電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子系統和微信公眾號服務子系統組成,以產品制作子系統提供的各類氣象服務產品為支撐,微信公眾號服務子系統將氣象實時數據、預警監測、天氣預報產品、專題服務等氣象服務產品以不同形式進行展示。根據不同用戶角色,按照權限策略,能夠訪問查看不同的產品,對于水電企業用戶隨時隨地及時、準確地掌握了解流域內的氣象信息,尤其是在防洪度汛期間,為電站的生產運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水電;氣象;服務產品
中圖分類號:TP311.5"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3)31-0032-05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hydropower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wide popularity, large number of users and convenient use of WeChat, a set of hydropower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ystem is built based on the official account of WeChat.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hydropower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roduct production subsystem and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service subsystem, which is supported by all kinds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roducts provided by the product production subsystem.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service subsystem displays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roducts such as meteorological real-time data,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ing, weather forecast products and special services in different form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user roles and authority policies, different products can be accessed and viewed, and users of hydropower enterprises can obtain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in the basin timely and accurately anytime, anywhere. Especially during flood control, this system provide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hydropower station.
Keyword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hydropower; meteorology; service product
當前能夠獲取氣象信息的途徑很多,比如電視、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這些公開渠道的氣象信息主要是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行提供基本氣象服務保障,但無法滿足水電企業生產運行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1]。水電企業主要關注的是流域內氣象信息,目前氣象部門主要通過電話、服務網站、郵件、QQ群和微信群等方式將流域內的氣象信息提供給水電企業,而這些服務方式各自有局限性,電話、郵件、工作群僅能提供有限的靜態氣象信息,無法自動更新,服務網站雖能提供較為全面的氣象信息,但只能限于身邊有工作電腦、筆記本電腦或便攜式平板電腦設備環境才能使用。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5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8%;我國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38億,占網民整體的97.2%。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已經覆蓋中國95%以上的智能手機[3],據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通訊社交類APP月活排行榜TOP10》[4]中,微信以月活躍用戶超過10億的數據遙遙領先。而微信公眾號功能,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機構或個人實現自身的商業價值,還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快捷的服務體驗。
結合目前水電氣象服務的現狀和微信的廣泛使用,建設一個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水電氣象服務系統,不僅能夠向用戶提供更多的圖形、文字、視頻等氣象信息,提升氣象服務水平,而且最重要的是用戶能夠隨時隨地了解自身所需的定制化氣象服務產品,為水電企業在生產運行中及時掌握氣象相關信息提供決策支撐。
1" 系統設計
1.1" 設計原則
可擴展性。根據“高內聚低耦合”的原則[5],對系統業務應用進行分層設計,并考慮未來業務的發展,確保隨著業務需求增加后,能夠方便地進行升級或擴展功能。
可靠性。可靠性是衡量系統性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6]。設計開發系統時,明確清楚軟件各項功能的邊界條件,根據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設計原則,提高系統容錯和災難恢復能力。
先進性。采用先進的、開放的體系結構和計算機技術,如數據管理技術、編碼技術和容錯技術等[7],系統的投資考慮到今后的發展,不僅在硬件架構上具備超前性,而且系統設計采用數據質量控制,對不同結構類型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
實用性。充分考慮水電企業用戶使用氣象服務產品的習慣以及不同氣象服務產品對于其生產運行指導程度的優先級,采用表格、時序圖、色斑圖及文檔等不同展現形式,使操作簡便實用、界面美觀大方。
安全性。系統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機制,保證信息能夠安全發送與接收。為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使所傳輸的數據不被盜竊、更改,應用系統所采集的重要原始數據采用網絡加密傳輸、數據庫加密傳輸或應用系統數據加密[8]相結合的技術。
1.2" 總體框架設計
系統的總體框架自下而上主要包括設施層、數據層、支撐層、應用層和用戶層,采用B/S架構模式開發。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
設施層是作為系統運行的基礎,主要是為系統提供基本的軟硬件環境條件。
數據層是系統的核心內容,負責對系統中使用到的所有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質控等。
支撐層是連接數據層和應用層之間的通道,實現將所有數據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構造,提供數據服務。
應用層是將各類數據根據各自產品屬性,進行不同方式展示,是用戶能夠直接看到的界面。
用戶層是該系統的使用對象,根據系統設計的考慮,使用該系統的用戶對象主要包括普通用戶(公眾)、注冊用戶(專業人員)和系統管理員。
2" 關鍵技術
2.1" 自動分發服務產品
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9],手動繪制并提取出所有水電用戶關注的流域邊界,將邊界文件轉換成ESRI Shapefile(SHP)格式[10]或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格式[11]。在服務產品制作子系統后臺管理中,把不用水電用戶與其關注的邊界文件進行一一綁定。當預報業務人員完成預報產品訂正并提交后,系統根據綁定的策略,提取不同水電用戶邊界內的氣象信息,自動生成不同水電用戶不同展現形式的服務產品如圖2所示。
2.2" 自動完成注冊用戶分組
在用戶第一次登錄微信公眾號時,若需要查看定制氣象服務產品,系統會自動提示用戶進行注冊如圖3所示,用戶通過輸入公司名稱(全稱或簡稱均可)、姓名和聯系電話后,后臺通過用戶輸入的公司名稱,采用模糊匹配技術[12],將輸入的公司名稱與后臺已有水電企業公司名稱分組進行自動匹配,若匹配成功,系統自動將該用戶分配到自己所屬公司分組中,若匹配失敗,系統會反饋用戶重新輸入公司名稱再次進行匹配,總共匹配失敗超過3次之后,系統將觸發安全機制,鎖定該用戶不能再進行注冊,若需要解鎖,系統管理員進行身份信息核實后方可解鎖。
3" 系統功能
主要由2個子系統組成,水電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子系統和微信公眾號服務子系統,水電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子系統負責各類氣象服務產品的制作,微信公眾號服務子系統展示各類氣象服務產品。
3.1" 水電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子系統
該子系統主要功能是通過從不同渠道獲取的氣象數據作為基礎,一是自動生成通用性的氣象產品,包括站點實況產品、格點實況產品、雷達拼圖產品、衛星云圖產品、降雨量預報產品和氣溫預報產品等;二是根據水電用戶的行業特點及個性化需求,自動生成定制化產品,包括面雨量預報產品、形勢預報產品及各類專題產品。采用RESTful API接口規范[13]將各類氣象服務產品制作為產品接口庫,供微信公眾號移動端調用各類水電氣象服務產品。
功能模塊如圖4所示,包括實況產品制作、預報產品制作、專題產品制作和系統管理。
1)實況產品制作模塊:包括自動站觀測數據、衛星云圖、雷達資料、災害性天氣等實時監測產品數據處理、入庫,實現自動化制作;一旦出現產品無法生成,提供故障報告,說明是因基礎數據未到或者服務器故障或者制作系統本身等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實現方便排錯功能。
2)預報產品制作模塊:以ECMWF、CMA-GRAPES、精細化智能網格等多種數值模式預報產品為背景場如圖5所示,系統自動對比多種模式的預報評分,并將預報評分最高的這種模式作為預報產品制作參考的基礎,業務人員根據水電行業的需求,在制作系統中將降雨量的落區分布、雨量值大小、持續時間等進行主觀訂正,訂正完成并提交后,預報產品自動上傳、發布。
3)專題產品制作模塊:以氣候資料作為背景場數據,業務人員將降雨量和氣溫進行主觀訂正,系統根據不同水電用戶關注不同區域,實時繪制各自區域內降雨量和氣溫分布圖,業務人員提交后,系統自動將文字和圖片分發到每個水電用戶的文檔產品中。
4)系統管理模塊:產品管理是將各類水電氣象服務產品進行規范化設計,包括統一規范命名、產品路徑配置等,同時能夠查詢和下載歷史產品;策略管理是根據不同產品的性質,給每種產品設置制作時間的策略,以及與不同水電用戶的映射關系;日志管理包括系統登錄、產品制作、產品生成和系統故障等日志記錄信息。
3.2" 微信公眾號服務子系統
該子系統是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二次開發,使用對象分為公眾用戶和注冊用戶,公眾用戶關注微信公眾號之后,可以查看常規的實況監測信息和預報產品(氣溫、降雨量、大霧和風向風速),注冊用戶通過注冊功能提交之后,系統自動匹配注冊用戶所關注的流域信息,除了能查看常規實況監測信息和預報產品,還能夠查看各自流域內的定制化水電氣象預報產品(面雨量預報、日照預報、形勢預報)和專題服務產品。
功能模塊如圖6所示,包括實況監測、預報產品、專題服務和系統管理。
1)實況監測模塊:通過基于用戶當前所處的位置,系統自動將附近氣象站監測的氣溫、降雨量、風向、風速、相對濕度和能見度等實時數據進行推送,若當前位置所在區縣發布或解除了氣象預警信息,系統也能夠將氣象預警信息進行實時展示或取消。
2)預報產品模塊:將水電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子系統生成的各類氣象要素預報產品信息進行可視化展示,普通用戶無法查看定制化水電氣象預報產品,注冊用戶能夠查看各自關注區域范圍的水電氣象預報產品。
3)專題服務模塊:此模塊只針對注冊用戶開放,能夠查看和下載各類專題服務產品。
4)系統管理模塊:信息管理是利用微信公眾號后臺管理平臺,對公眾號進行日常維護,包括實名認證、信息發布和審核等;用戶管理是對注冊用戶進行管理,包括用戶分組、行為分析等;權限管理是對注冊用戶查看氣象服務產品進行審核;日志管理是包括用戶登錄記錄、每種產品被查看記錄等。
4" 應用效果
平臺于2022年5月開始上線,截至2023年4月,普通用戶達到500多人,注冊用戶有近300人,其中包括南方電網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電集團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電集團貴州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國有企業。近一年來,平臺運行穩定、數據提供及時權威、產品豐富并具有針對性、功能完善、操作簡便,得到很多用戶的一致好評。
5" 結束語
結合現有氣象服務方式和用戶氣象服務需求進行認真分析,以產品制作子系統提供的各類氣象服務產品為支撐,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實現了將氣象實時數據、預警監測、天氣預報產品、專題服務等氣象服務產品以不同形式進行展示。同時,在平臺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普通用戶和注冊用戶的差別,按照配置的權限策略,水電企業用戶注冊后能夠自動匹配到各自關注的流域,對于水電企業用戶隨時隨地及時、準確地掌握了解流域內的氣象信息,尤其是在防洪度汛期間,為電站的生產運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麗娜,徐藝紅.對地市級水電專項氣象服務的探討[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8,39(z2):121-122.
[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互聯網天地,2023(3):3.
[3] 王彬.微信公眾平臺開發研究[J].科技展望,2016(5):2-3.
[4] 艾媒報告中心.2022年中國通訊社交類APP月活TOP10[EB/OL].https://report.iimeidia.cn/repo1-0/36302.html.
[5] 程春蕊,劉萬軍.高內聚低耦合軟件架構的構建[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9,18(7):19-22.
[6] 任旭陽.SINS/GPS/OD容錯組合導航系統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9.
[7] 冉杰.《安全生產標準化綜合信息管理平臺》架構設計[J].中國建材科技,2021,30(4):27-29.
[8] 平金珍,王茜.計算機軟件開發中數據庫安全設計的應用實踐分析[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0,4(5):34-35,42.
[9] 王晶晶.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16):202,204.
[10] 陳剛劍.ShapeFile文件結構淺析[J].數字化用戶,2017,23(34):285-287.
[11] 賈耀華.XML格式數據文檔合成[J].科技信息,2009(32):221-223.
[12] 單雙利.POI中文地址模糊匹配技術研究與實現[D].蘇州:蘇州大學,2020.
[13] 韓玉,鄭永果,孫建康.一種Restful數據接口的可視化定制生成方法[J].新型工業化,2020,10(9):55-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