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奧運爭光計劃”和“健康中國2030”兩大國家戰略的實施,寧波在近幾十年來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的體育人才。在東京奧運會上,寧波憑借“一城五金”的佳績,獲頒“奧運冠軍之城”紀念獎杯,成為第一個被授予“奧運冠軍之城”稱號的副省級城市。本文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寧波“奧運冠軍之城”的建設路徑進行研究,旨在探索寧波競技體育如何實現從“一無所有”到“一城五金”的飛躍,為新時代下促進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參考和可行性建議。研究發現:在“十三五”期間寧波體育事業取得顯著成效;在國內外各類大賽上寧波競技體育成績十分優異;寧波人才培養體制和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創新,為我國輸送了大批的優秀運動員;優越的經濟條件為寧波競技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寧波" 奧運冠軍之城" 路徑啟示
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體育總局相繼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把發展體育提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明確了我國要實現與現代化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格局。在經濟全球化和體育產業化的今天,體育作為一種媒介與經濟、政治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寧波成為全國首批奧運冠軍之城在寧波體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打造了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可以促進其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寧波成為奧運冠軍之城不是偶然,在這榮譽背后,是寧波市政府的重視和政策支持,是青訓體制和人才輸送通道的完善。
1、寧波體育發展現狀
1.1、體育場地設施現狀
體育場地設施是進行體育活動的物質基礎,一個城市體育場地設施的完善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這個城市的體育發展狀況。寧波近年來格外注重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體育場地的數量、種類、面積都有著長足的進步。
調查數據顯示(表1),“十三五”期間寧波加快推進體育現代化建設步伐,注重解決群眾體育發展地區間、城鄉間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新建縣(市、區)級全民健身中心3個、鄉鎮(街道)級綜合性體育健身場館32個、村(社區)級社區多功能運動場所325個。這個舉措大大緩解了群眾體育地區間、城鄉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了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也提高了寧波體育公共服務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數。寧波目前擁有體育場地數量35396個,人均體育場地擁有面積由1.61m2達到了2.4m2,超過了浙江省平均水平,取得了重大突破。
寧波市還利用科技讓體育公共服務圈升級提質,寧波市民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實現全市公共體育場館的實時購票、賽事培訓報名、健身地圖導覽等功能。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場館管理效能,還提高了群眾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1.2、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調查數據顯示(表2),在“十三五”時期,寧波體育產業取得顯著成效。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從2015年的285億元增至2020年的近700億元;增加值從88億元增至近210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也有所增加。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和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都有所增長;國家體育產業示范數由1個增加到5個;省級體育產業示范數由0個增加到29個,實現了飛躍式發展。
此外,在“十三五”時期,寧波共舉辦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亞洲舉重錦標賽、龍舟世界杯、世界女排大獎賽、全國青少年帆船錦標賽、浙江省生態運動會等國內外重大賽事260余場,有效引領社會經濟發展。寧波人民在自己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水平體育賽事,大大滿足了人民的觀賽需求。
寧波體育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市場活力不斷增強,體育產業在全市經濟增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全市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1.3、競技體育成績現狀
近年來,寧波在國內外各類賽事上表現突出,屢屢打破全國紀錄、亞洲紀錄以及世界記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的競技體育水平。體育競賽是檢驗運動員訓練效果、選拔輸送優秀運動員的一個重要途徑。
調查數據顯示(表3),寧波在國內外重大賽事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浙江省在2021年陜西全運會上斬獲44金35銀37銅的佳績,金牌榜躋身全國各省排名第三位;而寧波摘得20金11銀11銅共42枚獎牌,是浙江省取得全國金牌榜第三名的中流砥柱。在東京奧運賽場上,浙江省以7金2銀2銅的成績創造了浙江征戰奧運的歷史最佳戰績;其中寧波貢獻了5塊金牌,為浙江省創造最佳戰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陜西全運會和東京奧運會上,寧波代表隊創造了寧波參加奧運會和全運會歷史最好成績,奧運金牌數位居全國城市第1,全運金牌數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2。
此外,寧波在浙江省第十七屆運動會上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體操項目中,寧波體操隊丙組和丁組雙雙獲得含金量最高的團體和個人全能金牌。在足球項目中,寧波男足時隔16年再度奪得省運會冠軍。通過分析寧波近年來競技體育成績可知,寧波競技體育在我國處于上游水平。
1.4、競技人才現狀
寧波為各級各類訓練單位培養了大批體育人才,在國內外重大賽事上都能看見寧波運動員的身影。
調查數據顯示(表4),寧波近5年為省隊培養運動員156人,為國家隊培養運動員31人,源源不斷地為我國后備體育人才補充新鮮血液。后備體育人才的輸送質量也明顯增加,這一時期涌現出了舉重冠軍石智勇、射擊冠軍楊倩、游泳冠軍汪順、體操冠軍管晨辰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根據相關統計,寧波累計培養了全國冠軍172個、亞洲冠軍24個、世界冠軍20個。以寧波為基地、創辦僅3年的浙江省馬術隊,不僅大賽成績優異,還為東京奧運會國家馬術隊輸送了一名新成員張興嘉;寧波市體工大隊運動員袁紹華在陜西全運會上代表浙江參賽奪冠,這也創造了浙江全運會自由式摔跤最佳戰績;近年來,在省運會新設的街舞、皮劃艇激流回旋等項目中,寧波僅在2021年就向省級以上訓練單位輸送了21名優秀運動員。
2019-2022年周期市局直屬訓練單位在訓人數超2000人,市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訓練點、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在訓人數超6000人,區縣(市)級體育傳統學校在訓人數超11000人;這龐大的體育人才培養體系使得寧波競技體育金字塔的底部堅如磐石。
2、寧波成為奧運冠軍之城的優勢
2.1、政府政策支持
在一個城市中,政府政策往往決定著行業的走向,競技體育的發展也是如此。寧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方針推動體育事業走向更寬更廣的賽道。
寧波市政府為了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浙江省高水平建設現代化體育強省實施意見》,深度參與浙江“兩個高水平”建設和寧波經濟高質量發展,建成體育強市的全面推進期,特制定了《寧波市體育事業“十四五”規劃》。這個頂層設計有利于構建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提高體育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為了貫徹落實《寧波市體育事業“十四五”規劃》,推動寧波競技體育持續高質量發展,特制訂《寧波市競技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助力寧波體育強市建設。《寧波市競技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有利于在“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就基礎上,繼續優化競技體育發展的環境和基礎設施,大力推進競技體育的高質量發展,確保寧波競技體育繼續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由于寧波市委、市政府的深化改革,寧波體育事業的發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寧波競技體育的基石將會越來越牢固,形成部門聯動、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的競技體育工作格局。
2.2、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
競技體育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經濟基礎為競技體育提供物質支撐。優越的地理位置能夠帶來經濟的繁榮和人口的聚集,而這正是發展競技體育的重要影響因素。
寧波位于我國沿海,地形以平原為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目前已經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模式,擁有火車站4個、汽車站5個、飛機場2個、港口2個、軌道交通5條線,便利的交通推動了城市的快速發展。人是參與運動的主體,城市人口為體育的發展提供支撐。寧波龐大的人口數量為運動員選材提供了巨大的優勢,隨著人口基數的增長,出現頂級運動員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加。
根據調查,只有經濟發達的城市才能擁有“明星級”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奧運金牌的四位運動員中有兩人都是來自浙江省外,體操冠軍管晨辰出生于湖北荊州,舉重冠軍石智勇出生于廣西桂林。只有經濟發達的城市才能引進先進訓練團隊、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吸引優秀的體育人才,高水平的訓練或者賽事也需要優質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寧波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體育人才和教練團隊,大大增強了競技體育實力。
2.3、人才培養體制
寧波各級各類訓練單位和體育學校為上級訓練單位輸送了大批的優秀運動員,這些運動員在國內外各類大賽上都表現優異,在這優異的成績背后是一套完善的、科學的人才培養制度。
調查數據顯示(表5),寧波市擁有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三個層面的訓練基地且數量較多;近年來寧波大力推進了體育訓練基地的數量和基本面建設,打造了一個高質量后備人才基地。研究發現,寧波競技體育的架構是以寧波市體工大隊為引領,包括市體校、市小球訓練中心、市水上運動學校在內的體育人才培養基地和訓練中心。截止到2021年,寧波市命名市級基地、訓練點、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83所,申報創建省級基地13所、國家級基地7所,進一步健全了四級訓練網絡。
寧波還在財政組織形式上不斷創新,在傳統優勢項目上優先保證財政全額支撐,在新興項目上依托社會力量。同時訓練體制也在不斷創新,省市合辦高水平運動隊、市隊校辦、介入國家級訓練基地建設等這些都是寧波競技體育的創新,這也打通了優秀運動員輸送的關卡。
2.4、醫療保障制度
競技體育總是與傷病相伴,健康的身體是承受高負荷訓練和比賽的前提,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幫助運動員減輕傷病的困擾。在2019年,寧波市成立了獨立建制的體育科學研究所,采用了與國家隊同等水平的訓練保障體系,為寧波市各類優秀運動員提供健康保障。寧波在醫療保障方面走在了前列,寧波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可以稱為這座奧運冠軍之城背后的“保養基地”。
寧波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形成了國家隊、省隊、市隊、“三層面三保障”的競技體育保障機制。針對奧運會參賽運動員,制定“一人一策”專項方案,全力做好重點運動員參賽保障。兩屆奧運會冠軍石智勇都離不開寧波市體育科學研究所的保障,寧波市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醫學副主任醫師沈異于2018年9月開始擔任國家男子舉重隊隨隊醫生,對石智勇同樣進行了全面的貼身保障。采用了新型物理治療和運動康復的方式,治療其髖關節等問題。此外,體操冠軍管晨辰、奧運拳擊亞軍任燦燦、全國摔跤冠軍袁紹華等知名運動員均受到過寧波市體育科學研究所的精心保障。寧波市體育科學研究所還依托國家隊、省隊保障資源,全力做好輔助保障工作。
3、結語與啟示
3.1、結語
(1)在“十三五”期間,寧波體育事業取得顯著成效,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且發展速度較快。寧波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數量、規模、級別都在向上提升,寧波人民在自己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水平體育賽事。寧波體育場館的數量、種類、面積也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寧波人民的健身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滿足;
(2)近年來寧波競技體育成績十分優異,在國內外各類賽事上表現突出,尤其是東京奧運會上“一城五金”的優異成績令人矚目。寧波市近5年為省隊培養運動員156人,為國家隊培養運動員31人,為我國各級各類訓練單位輸送了大量的體育人才;
(3)寧波發達的經濟為競技體育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并形成了一整套競技體育規范。人口數量和交通體系為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支撐,優越的經濟條件創造出了良好的訓練環境;
(4)寧波在人才培養體制上不斷進行創新,打通了體育人才輸送的關卡,為頂級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非常注重群眾體育的發展,社會體育組織網絡不斷健全。在醫療保障制度上也進行了創新,成立了獨立建制的體育科學研究所,有效保障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
3.2、啟示
(1)相關政府部門要從思想上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推動體育融入大局發展,全力推動體育工作納入全市戰略全局。政府部門要從頂層設計入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制定相關政策推動體育的發展,把握好體育事業前進的舵;
(2)經濟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競技體育的發展,要在適當的范圍內加大對競技體育的投資,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立一個清晰的獎勵制度,激發運動員的內部動力。爭取培養出“明星級”運動員,提高城市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給城市帶來高效益的回報,形成良性循環;
(3)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制度,根據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社會力量,探索出新的人才選拔途徑。在選材過程中加強現代科技的應用,提高選材的科學性、準確性。制定教練員培訓體系,定期安排教練員外出培訓。同時推動訓練基地建設,打造一個高質量后備人才基地;
(4)要大力推進體育文化建設和體育場地建造,定期舉辦體育活動、體育比賽等,增加賽事數量、創新比賽形式,使更多的民眾能夠參與到體育比賽中來,培養城市體育文化。進一步完善運動員醫療保障體系,建立重點運動員保障制度,加大資金投入,探索新的康復途徑。
參考文獻:
[1]馬德浩.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域外經驗與中國鏡鑒 ——以英、美、俄為例[J].中國體育科技,2022,58(09).
[2]張四維,解澤強. 墨爾本經驗對沈陽建設國際體育名城的啟示[C].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墻報交流(體育管理分會),2022.
[3]崔李明,楊桃.新發展階段下我國競技體育治理體系改革的推進路徑[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2,39(05).
[4]黃銀鳳.寧波何以成為全國首批“奧運冠軍之城”?[N]. 寧波日報,2022(004).
[5]方媛,陳曉雪,金育強.基于解釋結構模型的我國競技體育國際話語權影響因素研究[J].體育學刊,2022,29(05).
[6]謝云.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發展現狀與路徑選擇[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2,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