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27-31屆奧運會田徑項目前八名運動員成績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將世界田徑競技實力的國家和地區劃為四個區域(強勢區域、較強勢區域、較弱勢區域、弱勢區域),探究27-31屆奧運會田徑競技實力的區域動態演變歷程及變化特征。
關鍵詞:田徑" 競技實力" 區域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最早的區位理論開始隨著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自身不斷演變、吸收其它學科理論知識建構而成。本文采用《體育測量學》中的標準分量表為基礎,統計每個國家的總得分,將計算結果導入Spss 16.0軟件,再對得分進行帕累托分析,將P20以下所對應的國家統一命名為弱勢區域,P20-P70所對應的國家統一命名為較弱勢區域,P70-P90所對應的國家統一命名為較強勢區域,P90以上所對應的國家統一命名為強勢區域,以此劃分世界田徑競技實力的等級區域。同時借鑒《田徑運動高級教程》這本書,以及本研究的需要,將所有田徑項目歸屬為四個項目群體,包括田賽、徑賽、競走、全能。
1.強勢區域競技實力的變化分析
1.1 強勢區域競技實力的項群變化
由圖1可知,該區域徑賽和競走項群競技實力增強,田賽項群競技實力下降,全能項群競技實力有小幅度下降。其中徑賽項群的變化最明顯,上升幅度最大,28屆奧運會之前,呈直線上升,之后三屆奧運會緩慢上升,主要來自美國、肯尼亞和俄羅斯三個國家絕對競技實力持續增強,尤其是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牙買加三個新晉國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31屆奧運會,徑賽項群實力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傳統強權國俄羅斯沒有參賽。相較于徑賽項群,田賽項群所具競技實力稍弱,在田賽項群上的競爭優勢相對較小,且在近五屆奧運會沒有很好的保持,只在27奧運會其實力位于徑賽項群之上,27-28屆奧運會實力直線下降,幅度大,而后29-31屆奧運會整體競技實力則基本維持在現有水平。競走和全能兩個項群的競技實力相當,全能項群整體競技實力的變化最穩定,在近五屆奧運會的發展中基本沒有大幅度的改變。競走項群的整體實力呈上升趨勢,幅度較小。第27屆奧運會至28屆奧運會上升,緊接著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之后的近兩屆奧運會逐步回升,在31屆奧運會相較之前競技實力得到提升。
1.2、 強勢區域競技實力的空間變化
強勢區域整體競技實力分布集中,強權被世界上少數國家掌握。隨著時間的變化,該區域國家數量基本保持不變,表明該區域競技實力的分布只存在小區域變化。強勢區域所包含國家之間的競技實力差別大,該區域固定成員國有三個,包括美國、英國和德國。該區域整體實力向美國轉移,由德國、美國、俄羅斯三國為主導的局勢,轉變為美國一國獨攬大權,成為世界田徑的霸主。
美國整體競技實力增強,在29屆奧運會競技實力稍有減小,之后持續上升,尤其在31屆奧運會,增加幅度最大,因為俄羅斯被國際田徑聯合會全面禁賽,所擁有的大部分競技實力轉移到其它國家,美國作為與之實力對等的國家,失去最大對手,所獲得的競技實力最多,自然而然實力增強。英國作為老牌強權國家,其實力得到保持,在28屆奧運會下降幅度較大,之后的三屆奧運會競技實力緩慢回升,相較27屆奧運會競技實力還是有小幅度的下降。德國整體實力被削弱,第28屆奧運會下降幅度最大,28-30屆奧運會競技實力有小幅度的增強,在31屆奧運會又有所下降。俄羅斯存在該區域的四屆奧運會,因被禁賽,從而無緣31屆奧運會的田徑比賽。在28屆奧運會其競技實力有小幅度的上升,之后兩屆奧運會連續下降。27屆奧運會新增國家有古巴,其實力沒有得到保持,之后一直未出現在該區域。牙買加和肯尼亞于28屆奧運會晉升為強勢區域,之后一直穩定在該區域,兩國整體競技實力有小范圍的波動,基本保持穩定。30屆奧運會該區域新增成員國有埃塞俄比亞,到31屆奧運會被中國實力趕超,退出強勢區域。
2、較強勢區域競技實力的變化分析
2.1、較強勢區域競技實力的項群變化
由圖2可知,徑賽項群整體競技實力下降,波動幅度大、不穩定。變化趨勢呈現出兩個方向,27-30屆奧運會連續下降,29屆奧運會擁有的實力與田賽項群對等,之后繼續下跌,直至整體競技實力低于田賽項群,一方面,因為部分國家在該區域競技實力的減少,部分國家競技實力增強,變化為其它區域,競技實力被轉移。到31屆奧運會實力得到部分的回升,但已大不如前。田賽項群整體競技實力上升,幅度較小,競技實力較穩定。呈現出兩種變化趨勢,第27-28屆奧運會直線上升,主要來自一部分國家競技實力增強,以及強勢區域競技實力被削弱的國家,競技實力轉移到該區域。30屆奧運會田賽項群趕超徑賽項群,成為該區域的主體力量,之后競技實力下降,沒能得到保持。在激流勇進的今天,要想屹立不倒,只能不斷向前發展,如若止步不前,結果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競走項群的整體競技實力下降,整體實力的變化稍有波動,第28屆奧運競技實力增強,后面呈現持續緩慢的下降趨勢。
2.2、較強勢區域競技實力的空間變化
較強勢區域整體競技實力分布范圍較大,所涵蓋國家較多。國家數量基本維持不變,表明該區域競技實力分布范圍基本穩定。較強勢區域所包含國家之間的實力差別較大。27屆奧運會主要實力擁有國有澳大利亞、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到28屆奧運會競技實力向其它國家轉移,分布基本均衡。29屆奧運會競技實力又得到小部分的轉移,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亞和和波蘭。第30屆奧運會主要分布在中國和法國,31屆奧運會競技實力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埃塞俄比亞和法國。由此可見該區域整體實力分布國家不穩定,競技實力轉移頻繁,埃塞俄比亞競技實力較穩定,基本是該區域的主體。澳大利亞整體實力不穩定,在近五屆奧運會競技實力下降。在28屆奧運會下降幅度最大,之后到31屆奧運會,持續有小幅度的提升,相較27屆奧運會,自身實力被其它國家削弱。白俄羅斯整體競技實力保持穩定,變化很小,在五屆奧運會中有小幅度的起伏,27-29屆奧運會稍有增強,之后小幅度上升。法國整體實力持續上升,在30屆奧運會上升幅度最大。烏克蘭和波蘭整體實力下降,變化過程起伏不定,幅度較小。其中埃塞俄比亞和古巴存在該區域四屆奧運會,且埃塞俄比亞為該區域三屆奧運會的主要實力國,此外巴哈馬、加拿大、捷克和中國在三屆奧運會中存在該區域,其它國家的競技實力較穩定,國家流動性較強。
3、較弱勢區域競技實力的變化分析
3.1、較弱勢區域競技實力的項群變化
圖3中反映出徑賽項群整體競技實力下降,第30屆奧運會成為分屆點,在這之前持續下降,該區域處于中間等級,國家流動性強,受到強勢和較強勢區域國家的沖擊,競技實力被轉移。之后的31屆奧運會競技實力有回升的趨勢。田賽項群整體實力增強,幅度很小,整個變化過程中,在30屆奧運會有一次大的波動,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到31屆奧運會出現回升,相較之前競技實力增強。競走項群的變化跌宕起伏,競技實力上升和下降交替變化。但其整體競技實力在變化過程中存在小幅度下降,該項群還有待后續進一步加強和穩固。全能項群的整體競技實力變化大,極不穩定,應該引起重視。該區域國家自身實力較弱,國家變動頻繁是導致競技實力波動的主要原因。
3.2、較弱勢區域競技實力的空間變化
較弱勢區域包含的國家數量最多,隨著時間的發展呈增加的趨勢。其它區域國家數量基本維持不變,說明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田徑得到發展,在奧運會上取得名次,逐漸嶄露頭角。該區域整體實力分布范圍廣,大部分國家流動性強,穩定存在該區域的國家相對較少。
愛沙尼亞整體競技實力增強,幅度相對較小,在28屆和31屆奧運會實力增加,29屆和30屆奧運會實力被削弱。博茨瓦納在27-31屆奧運會整體競技實力提升,但幅度非常小。尼日利亞在前四屆奧運會競技實力被削弱,之后在31屆奧運會實力回升,相較27屆奧運會稍有上升。挪威整體競技實力得到保持,沒有明顯的變化。瑞典整體競技實力下降,主要體現在近三屆奧運會。匈牙利競技實力變化頻繁,下降和上升交替變化。此外,阿爾及利亞、厄立特里亞、芬蘭、摩洛哥、墨西哥、日本和土耳其存在該區域的四屆奧運會,屬于該區域的常駐國家。愛爾蘭、巴巴多斯、巴西、保加利亞、比利時、荷蘭、立陶宛、葡萄牙、斯洛伐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新西蘭、意大利存在該區域的三屆奧運會,因此也屬于該區域的常駐國家。
4、弱勢區域競技實力的變化分析
4.1、弱勢區域競技實力的項群變化
該區域只有三個項群具有競技實力,且實力非常小,全能項群有待后續進一步發掘和發展。徑賽項群整體實力下降,27屆到28屆奧運會實力上升,之后持續下降。田賽項群整體競技實力增強,27-29屆奧運會實力持續上升,到30屆奧運會有一個短暫的滑坡,出現小范圍的下降,之后的31屆奧運會急劇上升,上漲幅度接近前一屆奧運會的兩倍,田賽實力的增強一部分增加了該區域的整體競爭實力,另一部分彌補了徑賽項群降低的實力空缺。競走項群的波動幅度大,同樣在28屆奧運會出現急劇下降為零,在第30屆奧運會達到最大值,之后又下降。該區域不僅要保持自身具有競爭實力的項目,更要特別注重全能項群的開發,形成自身的優勢,力求取得進一步突破。
4.2、弱勢區域競技實力的空間變化
弱勢區域所占競技實力最少,國家數量較多。說明世界上田徑競技實力弱的國家在少數。該區域競技實力分布范圍較大,國家之間的競技實力差距較小,競技實力分布基本均衡。沒有國家能夠穩定存在該區域,該區域的所屬國家不固定,國家的競技實力變化頻繁。27屆奧運會擁有主要競技實力的國家有斯洛文尼亞、朝鮮、瑞士、厄瓜多爾等;28屆奧運會烏干達、加納、納米比亞、格林納達、尼維斯等國家占有該區域的主要競技實力;到29屆奧運會則轉變為開曼群島、哈薩克斯坦、巴拿馬、立陶宛和拉脫維亞;30屆奧運會只有阿根廷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個國家為主要競技實力擁有者,說明該區域的競技實力在向更多國家轉移;31屆奧運會則又變化為剛果、巴拿馬和塔吉克斯坦三個國家。處于該區域的國家基本每屆輪換,流動性非常強,因本身實力太弱,無法與其它區域國家形成競爭。
5、結論
強勢區域徑賽和競走兩個項群實力增強,強勢區域整體競技實力分布集中,強權被世界上少數國家掌握;較強勢區域整體實力被削弱,主要表現在徑賽和競走項群,分布范圍廣,國家之間的競爭非常大;較弱勢區域田賽和全能項群整體占有率上升,競走項群基本保持不變,徑賽項群整體占有率有下降的趨勢,該區域包含的國家數量最多,呈現增加的趨勢;弱勢區域所占競技實力最少,存在待開發的全能項群,欠缺自身的優勢項群,國家數量較多,流動性很強,不存在穩定成員國。
參考文獻:
[1]隗金水.體育測量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2]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3]徐云松.區域經濟理論:歷史回顧與研究評述[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2014(3).
[4]羅智.比較優勢理論下我國各等級項目群體的區域分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