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性問題
一所好學校要具備哪些要素?這是一個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與此同時,也是學生和家長在擇校時關注的問題。
校長簡介
王彩霞
中學高級教師,廣東省中學政治骨干教師,廣州市優秀教師,廣州市卓越校長。多年擔任廣州市重點學校的校長,獲評第四屆“全國美育優秀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天河區三等功,天河區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先進個人,天河區畢業班優秀教育工作者,白云區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榮任廣東省發明協會副會長,當選第十一屆、十二屆市政協委員,民進天河區副主任。
廣州市海華高級中學(簡稱“海華高級中學”),是一所籌建于2021年、2022年9月才正式開學的新學校,在學生均為最后一批補錄入學的情況下,經過一個學期的“加工”,在去年全市八區聯考中一鳴驚人,取得明顯進步,呈現低進高出之勢,引起關注。
一所好學校要具備哪些要素?在這所開辦不到一年的學校里,是否能挖掘“好學校”的密碼?走進海華高級中學,記者見到“全國美育優秀校長”王彩霞總校長,這并不是記者第一次因打造“黑馬”學校采訪王彩霞總校長,不一樣的是見面地點,一樣的是她臉上充滿自信的笑容。相信她能告訴我們答案。
好學校要有底蘊
一所好學校,一定是一所有底蘊的學校。
王彩霞總校長表示,海華高級中學在辦學時間上是一所新校,但在辦學底蘊層面卻是一所老牌民校。“學校依托的教育集團具備多年的辦學經驗,在廣州地區先后開辦早教、幼兒園、小學、初中、職業學校等教育機構和學校,其中包括廣州市天河區華實學校(原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天河實驗學校)、廣州市白云區華賦學校(原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太和實驗學校)等廣為人知的名校,為當地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尤其是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教育集團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組建了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作為集團總校長,王彩霞認為,在優質特色教育集團的輻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下,海華高級中學具有成熟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與科學的備考方法,始終堅持在各項工作上做實、做細、做精,將落實進行到底,具備成為一所好學校的底蘊。
好學校要有好校長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好校長是辦好一所學校的必要條件。
雷厲風行,是王彩霞總校長給人最深的印象,以至于外界都愛稱她“滅絕師太”,她卻說自己是草根校長,“貼地行走,靠前指揮,陪伴式的管理,走動式的辦公——這是我的特點。一方面,我就是個草根校長,要接地氣,不要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我不能老是與大家齊步走,必須在前面帶領大家一起走。”
“貼地行走、靠前指揮”,在王彩霞總校長這里不是一句空話,她在學校的精細化管理上下足功夫,真真切切地做到事事有量化考核、事事抓落實,要求老師做的工作,她必須要求自己做到。她凡事親力親為,每天固定早上6:20出發去學校,下班的時間卻總是無限押后,巡堂、聽課、評課、教研會、看師生的每一份反饋表……王彩霞總校長能成為將民校辦成名校的名校長,靠的不是坐在辦公室空想,而是靠日復一日地走出來、看出來、做出來。
第四屆“全國美育優秀校長”、廣州市卓越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這位家長口中所向披靡的好校長,多年來一直保持初心做“寬教育”。王彩霞總校長提出“寬教育”思想,把白云華賦學校打造成社會評價好、學生熱愛、家長滿意的品牌校。海華高級中學自建校起,王彩霞總校長就清晰地確立了“寬教育”之學校哲學,明確了“讓視野更寬,與夢想更近”的辦學理念,在她的帶領下,海華高級中學插上騰飛的翅膀,向著名校的目標辦新校,擇高而立,向寬而行。
好學校要有好教師
好學校需要培養有工匠精神的老師。何謂具有工匠精神的老師?“要站得穩講臺。”王彩霞總校長說。
工匠精神要求教師團隊建設高標準。據介紹,海華高級中學注重選拔一批“雙師型”或“1+X”的一專多能的教師隊伍;聘請了一批清北班名師為學科帶頭人,對學校的管理和課堂教學把關定向;招聘了一大批有高中循環教學經歷的教師;聘請的教師很多被評為國家優秀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學科帶頭人、省骨干教師等。
在王彩霞總校長的教育哲學里,“寬教師”需要修煉成課程高手、教學能手、育德巧手、科研推手、教育強手。學校關注教師成長,實行“導師制”和“青藍工程”,促使他們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每月舉辦一次《海華大講堂》,幫助教師總結成功的經驗,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的戰略,經常派老師到國內外知名院校學習,開拓教師的視野。
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分層教學,落實精準教研。各學科備課組團隊作戰,發揮集體智慧,保障新授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練習課的質量;常年開展賽課;每天開展各種類型的公開課,讓公開課成為常態,形成濃厚的教學教研氛圍,唱響“寬課堂”建設主旋律,真正做到高質、高效、高位、高品課堂。據悉,在海珠區教育局、海珠區教研院到校調研期間,調研視導課優良率達100%,成果顯著。
學校堅持以師生發展為本,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為首要任務,精細分工、明確職責,共同為師生發展、學校發展服務。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期末復習備考工作中,學校實行行政包班、推門聽課制度,明確分工、細化備考工作。所有行政人員深入班級,堅持每日巡課、把好上課關,及時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措施,使工作落到實處,做到學生在,老師在;老師在,領導在。除了復習必備環節,教師們還每天利用自習課和其他課余時間在走廊無償為學生輔導,這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好學校要有好學生
“寬教育”是一門有溫度的教育。王彩霞總校長常說:“相信相信的力量!沒有不學習的孩子,孩子都是優秀的。”
好學生首先要有好習慣。新生入學,王彩霞總校長首先抓學生的習慣養成,她向學生提出“上課時,手不離筆、眼不離師、口不離題”的要求,這在高中很少見,但正是細微之處,更見她的教育情懷,如她所說:“教學生三年,目光看到學生三十年。”她希望通過教育,幫助孩子們養成一生受用的好習慣和良好的品格。
好學生能全面且個性地成長。學校踐行“三全育人”模式,按“教師人人是導師、學生個個有導師”的原則,實行“成長導師制”。成長導師通過個談、詢問、家訪等多種形式,照顧到學生學業、道德、心理等方方面面,并形成學生手冊,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個體發展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成長導師的關懷與指導下不斷進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好學生具備明確的目標和內驅力。學校打造目標導向型、自主學習型的高效寬課堂,強調學生自主、教師主導、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當堂檢測、限時訓練、及時補救,把課堂還給學生。結合開展生涯指導課程、選修課程、節日課程等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幫助學生建立人生觀,激發學生內驅力。3月,學校開展了以“職面自我,暢想未來”為主題的模擬招聘會,老師們提前引導學生寫求職簡歷、開展海華名師大講壇等,讓同學們對求職、生涯規劃有了一定認識和了解,現場可供學生選擇的應聘崗位多達20個,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求職技巧,明確未來職業選擇方向,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觀念,明確學習目標,更好地管理學習生活、規劃未來職業生涯之路,發掘自身潛能。“這一次模擬招聘會,我感到某種力量和信念,它在我腦海里或眼里一閃而過,我看不到它的影子,但我決定去追尋它。”高一(1)班黃梓濤同學說。
最后,王彩霞總校長直擊教育痛點——好學校要有好成績。“我希望海華高級中學成為廣州市加工能力和增值能力最強的學校之一,我希望是這樣,我也相信會這樣。”這是王彩霞總校長給自己下的軍令狀,她有目標、有底氣。“我們有清晰的辦學思路、明確的辦學方向、集團的有力支持、寶貴的辦學經驗。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為廣州市中考畢業生提供優質的學位,成就每個學生的夢想,成為每個高中生都向往的學校、每個人都懷念的學校。”
(記者" 李小萍" 黃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