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為了這場事關中機認檢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會議,中國機械總院中機認檢黨委書記、董事長付志堅和公司全體班子成員、廣大干部員工整整奮斗了五年。
2017年以前的中機認檢干部隊伍老齡化嚴重、歷史遺留問題頑固、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薄弱,老國企安于現狀“吃老本”現象尚存。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二級中央企業和全國性的車輛及機械設備第三方認證、檢驗檢測綜合性服務機構,中機認檢提高企業生產力與核心競爭力的需求變得格外迫切。曾經下過海、創過業的付志堅深刻地認識到,中機認檢必須敢于面對新矛盾、新挑戰,只有通過深化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才能真正走出歷史發展瓶頸,但這條路不是喊喊口號、做做表面文章就能走得通的。
之后的五年間,公司黨委書記付志堅帶頭啃“硬骨頭”,通過持續開展主題教育,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各級干部職工打破陳規舊制,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企業營業收入實現“雙倍增”,在中國機械總院經營業績排名連年領先,讓干部職工切實享受到了改革紅利與成果。中機認檢以“雙百行動”“三年國企改革”為契機,合并重組并混入民營資本,以自我革新的決心和信心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謀篇布局,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矢志不渝建設山東首個“標檢認”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
2017年,付志堅作為中機認檢第一代“拓荒者”從北京出發,踏上了山東的沃土。他與團隊有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打造出山東首個“標檢認”一體化的公共服務平臺,建成一個新的國家級一流檢測機構。建立新能源車輛檢測基地,不僅可以有效補齊公司在乘用車方面的短板,而且可以以此為切入口擴展新能源領域四大能力,真正進入國家檢測第一梯隊,同時填補山東省認檢服務平臺空白。但他迎來的不是大刀闊斧的開疆擴土,而是接二連三的冷水和打擊。
2019年至2020年,新能源行業急速滑坡,市場不被看好,考慮到投資與風險等問題,付志堅在德州斥資建設新能源認檢基地的事項幾經上會討論后并沒有通過。但他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多次往返北京、德州兩地,對山東及德州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研討,用自己的雙腳踏遍了德州經開區的320平方公里土地,摸清了行業現狀和專業發展布局。他認為,公司要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能力“瘸腿”問題,干的確會面臨風險,但不干才是最大的發展風險,如果公司無法緊跟新能源時代步伐,必將會被時代淘汰。在團隊的多方努力下,德州經開區領導最終同意以提前投資代建的方式進行合作,為后續發展贏得關鍵窗口期。2019年8月,“中機寰宇認證檢測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成功啟動,一切從不可能變為可能。此后,該平臺被列入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也成為中國機械總院和中機認檢著力打造的認檢原創技術策源地之一。
建設天津口岸檢測基地
2019年以前,中機認檢每年相當一部分的營收來自進口車檢測業務。但由于行業政策的變化,該部分營收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員工信心受到嚴重打擊。這樣的變故讓付志堅深刻體會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公司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擁有自己的進口車檢測基地,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他的提議下,公司黨委研究決定斥資在天津保稅區提前布局,建設進口車檢驗檢測基地。這也是同類檢測業務機構中第一個在天津口岸注資建設的項目。其使命不僅是守國門,還要為中國汽車整車零部件走出國門保駕護航。2021年9月底,天津公司建成正式投入運營。與此同時,中機認檢領導“揭榜掛帥”,帶隊打通上下游,啃下“打開通道”的硬骨頭。作為一家混合所有制的四級公司,天津公司已形成良好的運營機制,經營業績達到了預期目標。中機認檢人自力更生的文化和信心更加堅定。
建設國內首個城市軌道交通信號測試第三方實驗室,開啟軌道交通信號安全檢測新篇章
中機智檢(常州)是中機認檢戰略新興產業的孵化平臺,建成初期主要從事智能制造企業的智能化診斷以及技術改造升級。但隨著市場需求多元化,中機智檢急需布局新的產品線。2022年5月,公司精確捕捉到了工信部軌道交通信號安全測試與評估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招標信息。在中國機械總院的指導和支持下,付志堅秉承踐行公共安全領域社會責任的理念,親自擔任項目負責人,協調多方資源組建項目聯合體,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在不被業內看好的情況下高質量完成標書,一舉中標該項目。由此,中機認檢在軌道交通信號測試領域邁出新步伐、開辟出新天地。
率先垂范,逆行出征贏市場
“付董,可以回家了!”
2020年4月底的一天,在河北懷來因新冠疫情隔離觀察的付志堅接連收到數十條微信消息。此前一個半月,付志堅驅車25000里,赴一線調研中機認檢京外單位,走訪多地客戶企業,為公司經營發展搶占市場先機。出發前有人曾說“太危險了”,但為了鼓舞全員士氣,帶動一線干勁,開拓市場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他毅然逆行出征,在第二天一早把一大箱方便面塞上車后便一路向南。在危難時期,付志堅秉承中機認檢先進的檢測認證服務理念為企業雪中送炭,深深打動了與中機認檢合作多年的東風公司。之后,此事在公司內部迅速傳開。那些堅守一線的員工認為,“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董事長與我們‘生死與共’”。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在這樣的異地他鄉,付志堅與認檢員工的關系已不再僅僅是領導和下屬,而是同甘苦、共患難的親密戰友。2022年,面對再度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為提前布局新能源業務市場,付志堅離京出行43天,充當“業務員”。在他的概念里,沒有那么多“該不該”。他的目標就是干成事。

2022年,中機認檢為實現國資央企“雙倍增”目標,以及對標上市要求,創新“揭榜掛帥”“賽馬爭先”機制。付志堅作為黨委書記、董事長與其他經營層成員一道立下軍令狀,認領攻堅克難項目。該項目不僅是一段時間內的工作任務,而且是他為公司經濟長遠發展建立的長效機制。在黨委的領導下,中機認檢開展“紅色引擎”品牌工程,15個黨支部圍繞自身主營業務積極打造“一支部一品牌”,支部定“增信目標”,黨委贈“賦能名片”。公司先后涌現出了一批“湖北先鋒隊”“工程機械領跑人”“雙碳攻關隊”“高原娘子軍”“國內首臺T105沙漠車研發組”等疫情時期的先進團隊和個人,以及紅色引擎品牌創建后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
企業改革的焦點不能僅僅放在體制機制上,而要著力于強化領頭人的思想意識。領導干部能否沖鋒陷陣、迎難而上,能否做表率、當好“頭雁”,決定了企業員工能否在關鍵時刻與企業同舟共濟、榮辱與共。作為黨委書記、董事長,付志堅的特別之處就在于不僅說和做,而且時刻想在別人前面做在別人前面。
以深化改革激發企業動能
2018年深秋的一個下午,伴隨著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層干部走進董事長付志堅的辦公室,公司部門重組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由于歷史原因,當時的中機認檢子公司中機檢測迫于生存,只能根據自身掌握的或能夠開發到的資源進行部門設置。但隨著市場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經營方式的轉變,原來的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已無法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求。因此,打破現有局面,重新規劃部門,選任年輕干部已經成為保持企業發展活力的必由之路。但重組部門并不是資源整合那么簡單。付志堅認為,部門重組后將為后期整車業務的大體量突破和軍品業務的異軍突起奠定基礎。但這些老同志曾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在這樣的年紀讓他們回到原點重新競聘,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場顛覆式的洗禮。付志堅時常給他們做思想工作:“你們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這里,一定是希望這里發展好,但不把位置讓出來,年輕人就看不到希望,改革的目的就是需要讓他們有更高的平臺,承擔更大的責任?!?/p>
對于改革,付志堅決策的立足點在于是否對公司的發展有利,是否對員工的成長有利。如果都有利,不僅要做而且要堅定不移地做下去。他問那些干部,你們敢不敢革自己的命,把位置讓出來?一番“靈魂”問答后,三位中年干部終于卸下了自己的“包袱”和“枷鎖”,表達了對企業改革的認同和理解。后來的事,是他們沒有想到的。付志堅邀請這三位中年干部參與到此次改革隊伍中,讓他們從“革命”的對象變為有權掌握自己命運的人,并在后續的改革工作中發揮關鍵性作用。這是付志堅對老同志深沉的尊重和信任。改革的理想狀態應該是所有人心往一處走、勁往一處使,而不應將當事人推向改革的對立面。這不是改革的目的,也注定起不到好的效果。
年輕新干部上任后積極開拓市場、大膽作為,原老干部從技術、經驗與資源上全力配合。一年后,中機認檢(中機檢測)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全年的經營任務。此次改革重組,被改革對象最終成為改革的主力軍,新老干部形成合力打破了發展瓶頸,將公司高質量發展推向新的階段。
按照公司戰略規劃及上市要求,中機認檢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起初,付志堅按照相關要求調研考察、比對篩選后鎖定了幾個標的,但經多次實地走訪后,因種種原因選擇了放棄。就此引發的思考便是:我們“牽手”什么樣的民營資本,就意味著我們會有怎樣的發展。在2019年的一場項目洽談會上,付志堅結識了一位文質彬彬的80后男士。他與另外兩位合伙人正經營著一家主營汽車前端設計的公司。這三位公司的創始人是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他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更高的追求、對自己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對汽車行業形勢分析均展現出優秀的才華和潛質。這次相識讓付志堅心中堅定了選擇標準,投公司實際上是在投人,能與我們成功“牽手”并能走到最后的一定是三觀契合、實干追夢的人。

2020年12月18日,在完成增資項目簽約后,這個年輕的民營企業正式成為中機認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中機博也。本次并購為中機認檢補充了汽車設計研發板塊業務,延伸了產業鏈。同時,中機博依托中機認檢現有資源拓寬了營收渠道,實現了主營業務兩年翻一番的佳績。
以有限任期承載無限實事
2022年11月11日下午,在深交所北方中心外,中機認檢的高管和干部們緊張地等候著。經過一個小時的質詢答辯,創業板上市委當場通過了所有陳述。付志堅如釋重負。這意味著中機認檢離正式上市又近了一步。如今,當付志堅被問到自己的夢想是什么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說第一個夢想是在他的職業任期內把中機認檢成功帶上市,第二個夢想就是退休前把公司做到百億元市值。這樣的夢想對于5年前的認檢人,想也不敢想。但現在,員工們內心充滿希望。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就在腳下,企業的發展就是最大的民生實事。付志堅經常告誡周圍的人:人真的要有夢想。因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就沒有牢騷和抱怨,就具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擔當。如果現在問他什么是風險,他會說:“不干才是你人生中最大的風險?!睂T工,特別是年輕人和企業,都是如此。
(作者單位:中國機械總院中機寰宇認證檢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