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師簡介
徐容芳
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21年,擔任班主任11年、語文科組長8年、教導處副主任1年。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師項目培養學員,南粵優秀教師,東莞市優秀教師,東莞市第三、第四批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東莞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東莞市學科帶頭人,東莞市教育系統師德標兵,韓山師范學院客座教授,粵東基礎名師工作坊首席專家,廣東省基礎教育學科教研基地項目——東莞初中語文基地核心組成員,廣東省教師資格證考官。
近年來,開展省市級公開課、講座四十余次,主編教輔叢書6冊,2021年7月出版教學專著《初中語文閱讀的別樣密碼》,2021年12月主持的課題成果《基于部編教材初中語文文本解讀的實踐研究》獲東莞市第十六屆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參與的課題成果《基于分課型課例開發的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實踐研究》獲東莞市第十六屆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開設多場專題講座,撰寫的九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省、市報刊雜志上。
2021年8月21日,我有幸成為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的第一批種子教師,這個學校是東莞市政府與中國教科院合作共建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的公辦完全中學,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未來學校實體樣板校。我猶記得入職當天,校長萬飛給我們18位種子教師精心準備了一套入職禮盒,禮盒里裝著兩本嶄新的書。贈送儀式上,校長萬飛用平緩又透著期冀的語氣說:“希望我們每一位未來學校的教師都做一個閱讀型的教師。”
萬飛校長的這一席話,讓我不由得回想起,2021年5月,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作”初中文科名教師項目培養學員后,閱讀的書籍種類更廣了些,理論書籍、教學書籍、課題書籍等成為案頭、茶幾、床邊隨時可翻閱的常見閱讀物,并在這些書籍的指引下,我成功立項了省級課題《基于單元教學視域的初中語文文本解讀的實踐研究》。
2021年8月成為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的一員后,我內心激動又惶恐,激動于有了更高的平臺提升自我,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惶恐于在這個高平臺上,需要更強的、更多方面的知識來武裝自己,這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閱讀。
隨后,我閱讀《重新設計一所好學校》,了解了未來學校的空間建設和先進的教育理念,閱讀《課程設計理念》,認識到課程設計之于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性;閱讀《做一個老練的新班主任》,意識到新時代班主任應如何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每周一次的主題研修,皆折服于各位小伙伴的學識——李洋博士的TPACK理論研究、兆倫老師古文寫就的年度總結……無不反映著他們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素養。每一次的課例觀摩,均陶醉于上課教師的才情,王見英老師的跨學科融合、黃友祥老師的旁征博引、陸虎老師的縱橫捭闔……無不折射著他們“強學博覽”的修為。
近期學校開展的學歷案開發和大單元教學研討,更是催生著我搜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和閱讀相關書籍,崔允漷教授對學歷案的要素與結構(主題與課時、學習目標、評價任務、學習過程、檢測與作業和學后反思)的定義中,使我更好地厘清單篇與單元教學的區別,同時也為大單元教學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思考方向。
我想,在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這所高起點、高規格、高標準辦學的學校,做一名與閱讀同行的老師,將會是我一生的研究課題。
治學之道
教育飛速發展,未來已來,為適應時代的發展,為學生成長賦能,這要求每一個教師在未來教育教學中,都應該使自己處在知識發展和更新的前沿,保持職業青春,跨越發展的高原期。徐容芳積極致力于教育教學的改革實踐、教學科研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以生為本,立足課本,注重落實”的教學思想和“情、活、實”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