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題記
我翻開盛唐的圖冊,一位酩酊大醉的詩人躍然紙上,仔細一瞧,正是謫仙人李白,我急切地跳入歷史的長河,跳進李白所在的盛世王朝。
初見仙女——詩仙折服
唐玄宗一日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雅興正起,即命人請李白作詩。李白有一顆“安邦定國平天下”的心,在他奔走了大半生后,得到唐玄宗任用,可也只是在瑰麗的宮中吟詩作賦。因此,他內心郁悶,終日喝得酩酊大醉。
這次,唐玄宗要求李白乘酒興作詩,李白也不甘示弱,竟要貴妃親自為他研墨,真可謂猖狂至極,不過唐玄宗仍是答應了。于是詩仙見了貴妃,心中有感而發:“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楊貴妃仙女般的姿態被刻畫得淋漓盡致。這首《清平調》亦反映了人間愛情,更加玄妙的是,它也顯示出李白的浪漫主義風采。
積極奔放——樂觀開懷
天寶年間,李白得到唐玄宗詔他入京的詔書,他異常興奮,以為自己實現政治抱負的時候到了,便飛揚跋扈地寫下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仙的豪邁盡皆展現在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詩人心懷天下,相信自己能夠被重用,實現“安邦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盡管現實蹉跎,但這無邊曠達的豪邁壯志激勵著李白。
喜赦天降——情景交融
謫仙人被貶途中忽得皇帝大赦天下,回程途中喜從天降,驚喜不已,將自己愉悅的心情與江山的壯麗多姿結合起來。情由心生,景隨情變。
隨即眼前的事物變得明艷盛美,寫下了“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千古經典。李白的詩作流麗飄逸、驚世駭俗。
與現實主義詩人不同,浪漫主義詩人既脫離俗世又寄情俗世。他們心中唯美景、情懷不可辜負。
我走向故事的盡頭,與李白同坐夕陽下,大醉一場,撒下九州的霜。
(指導老師:劉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