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說沒?小區看門的趙大爺,被評為‘鹽城好人’了!”傍晚時分,小區微信群里,有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不可能吧,平時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別啊!”“會不會弄錯了?”“那可說不定,也許是真人不露相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
趙大爺是我們小區的看門人,七十多歲,瘦弱矮小,整天穿一身深藍色的制服,一雙洗得發白的運動鞋,花白的頭發凌亂地散在頭上,蒼老的臉上寫滿歲月的滄桑。
印象中,他給我的感覺是寒酸、多管閑事。不必說他一年四季一成不變的工作服,也不必說他整天粗茶淡飯,節衣縮食,單是他那輛“古董”級自行車,就讓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覺。然而,他的多管閑事卻是出了名的。這不,哪家車子亂停亂放,哪家雜物亂擺亂堆,哪家寵物沒栓繩子……他都要管。記得有次早晨,我騎車上學,忘了戴頭盔,沒想到,出門的時候被他看見了,攔著不讓我出門,還義正辭嚴,說現在創文,學生應該帶頭遵守,做好榜樣,非逼著我回家去拿,害得我上學差點遲到。
不過,趙大爺看門倒是負責。聽說有次來了幾個不三不四的人,想溜進小區,正好他值班,一眼就看出他們不懷好意,呵斥住他們,問他們干什么的,那幾個人想蒙混過關,說就是小區的住戶,沒想到趙大爺對小區住戶了如指掌,當場揭穿了他們的“鬼把戲”,拿起電話要報警,嚇得那幾個人灰溜溜地逃走了。
“可靠消息,的確是老趙。”有人繼續爆料,“據說他數年如一日,每月定期捐款一千五百元,資助貧困大學生。”
“不會吧!他退休金只有一千多一點,也不夠啊?”有人提出了疑問。
“千真萬確,他不僅把退休金捐了,還把看門的錢捐了一部分……”又有人補充道。
微信群里人們還在繼續討論著,我卻再也坐不住了,懷著好奇,來到小區門口,值班的正是趙大爺,我抬起頭來,打量著眼前的老人,他其貌不揚,衣著節儉,甚是寒酸。許多人在向他祝賀,老人平靜地說:“沒什么了不起的,我身體健康,吃穿不愁,幫幫別人也是應該的。”說著老人又去忙開了。
不知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濕潤,如果不是親耳所聞、親眼所見,我真難相信,一位生活艱辛的老人,卻傾其所有,幫助別人……猛然間,我對趙大爺產生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瘦弱矮小的身影,瞬間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散發出一種動人心魄的光芒……
【教師點評】文章開篇巧設懸念,激發讀者的興趣,接著宕開一筆,補充交代印象中的老趙,推動故事發展,最后解開懸念,突出主旨,贊揚了老人金子般美好的心靈。文章沒有直接刻畫老人形象,而是以微信群里人們的議論展開故事,采用側面烘托的方法,一步步推進情節,揭開懸念,結尾畫龍點睛,點明主旨,突出了“不一樣的感覺”這一中心。(指導老師:王"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