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孔廟東側,坐落著一處占地7.5萬平方米的衍圣公府,俗稱“孔府”??赘枪糯鷤ゴ蟮乃枷爰?、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誕生和生活過的地方。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5代孫孔宗愿衍圣公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
孔子誕生和生活過的衍圣公府為典型官衙與宅第合一的建筑群,前衙后宅建筑布局。衍圣公府的衙署和內宅之間,有一道門隔開,此門稱內宅門,是衍圣公進出的必經之路。讓人警醒的是,在宅與衙分界處的內宅門里,有一堵照壁,上面雕刻著一幅特殊的彩色壁畫,這就是著名的孔氏《戒貪圖》。這幅戒貪圖上,醒目地畫著一種動物,從外部形狀看,這動物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酷似麒麟;但本質上與麒麟有天壤之別,它便是傳說中的另類神獸“犭貪”。
該類神獸不吃五谷雜糧,專吃金銀財寶,并且貪得無厭,此圖遂稱《戒貪圖》。在這幅圖中,“犭貪”狂奔于天際彩云之中,彩云中無數珍寶全被它占有,但它仍不滿足,目光死死地盯著太陽,張著大口妄圖將太陽吞入腹中,占為己有,可謂野心勃勃,欲壑難填。
孔府作為“天下第一家”,衍圣公雖然是封號,但其官職再怎么小,也相當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官,這么一幅“不倫不類”的圖放在私宅影壁上,到底為何呢?
據說,明景泰六年(1455年),孔家第60代衍圣公孔彥縉去世,但他的兒子早逝,于是由8歲的孫子孔弘緒襲封衍圣公。當時的代宗皇帝看其年幼,還賜予他“謹禮崇德”金圖書印。但15年之后,因“宮室逾制”被彈劾,廢為庶人,其弟弘泰襲衍圣公之位。這段歷史在《皇明奇事述》有載:“衍圣公孔弘緒……法當斬。詔以宣圣故,削爵為民,以弟弘泰代?!苯湄潏D何時繪在影壁,已經難以考究,多謂之始于明代,或許當時的衍圣公就是為了告誡自己和后人,為人不要過貪,切勿欲壑難填,最后卻落得和怪獸“犭貪”一樣埋葬大海的下場。
衍圣公也在此時立下了一條家規,每當過往影壁之時,差人要大喝“公爺過貪了”,時時提醒,經商為官都要秉持忠厚清廉家風,萬事有度,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而這句話也是一語雙關:一方面是告知外面的差役,衍圣公已走到“犭貪”壁要出內宅門;另一方面又是提醒衍圣公,要保持素樸家風,不可過分貪婪??赘畠?,處處文化,儒家思想傳承深遠,一幅《戒貪圖》,也有著這么深遠的意義。
舊時的孔氏家族,歷史上與其他名門望族一樣,有一些家規、戒律之類的文書來規范族人的日常行為,條文中規定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這便是所謂“家訓”。我國著名的諸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訓》等,可謂家訓中的典型代表。這是封建名門自我律己的一貫作風,也是儒家文化的社會踐行,更是社會關系和諧穩定的基礎?!墩撜Z》中有這樣一句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飽讀詩書的圣人后裔繪《戒貪圖》于家門,目的就是希望家族后裔以此為鑒,牢記祖訓,出門在外要秉持為政以德的家風,克制私欲、頂住誘惑、廉潔奉公。
事實上,受此環境熏陶的歷代衍圣公都非常自律,一生不但力行孔子的思想和主張,還成為各個時代勤政廉潔的典范。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人士歷來重視廉政建設,講究“為政以德”“政者,正也”。作為孔子的后裔,他們也一直信奉遵守著這些規范,因而孔氏家族中,曾出現過很多德才兼備的政治人才,他們為官清廉、秉公執法、無所屈撓,成為后世學習的典范。孔府的這幅《戒貪圖》,體現了天下第一家的處世哲學。此處現已列為全國廉政教育基地重點地標,繼續發揮著它的警示作用。
我國有關神獸傳說非常多,其中,饕餮、貔貅都帶有貪婪的意味。然而,饕餮圖案初始是有治身治國寓意的,只是后世逐漸被人們淡忘。后人對饕餮形象中貪吃的部分加以夸張,進而成為大快朵頤的形象,如今它多用于形容盛宴。貔貅本為天庭巡邏神獸,亦為瑞獸。因為它有口無肛,只進不出,因此寄托了人們招財進寶的愿望,如今成為財源滾滾的吉祥象征。而“犭貪”的形象,雖然有麒麟的俊美外表,但其表情行徑一直是地地道道貪婪無度的象征。
據說,古時候官宦人家通常都會畫一只“犭貪”,作為反面教材,掛在家中的顯眼位置,猶如衙門大堂之上的“明鏡高懸”牌匾一般。我們觀察“貪”與“貧”字筆畫結構很是近似,都是關于對財的一種表意。古語云:“心足則物常有余,心貪則物常不足?!睔v史上因貪欲而受其累者,比比皆是。擁有心安理得的財富,是實至名歸,這全然是以修身為本、立身行道中自然獲得,無須在外馳求。過安逸自得的日子,才是明智之舉,又何必自陷于各色各樣的名利牢獄?“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边@是過來人醒悟后的灑脫之言。
現如今,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風暴轟轟烈烈。如果我們能夠仔細體會《戒貪圖》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對我們做人處世一定是大有裨益的。特別是那些位高權重的領導者應能從中獲得更直接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