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寒意漸深,百花凋零,一簇簇菊花在秋風中凌寒獨開,搖曳生姿,裊裊婷婷,素潔幽雅,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湖北省陽新縣是菊花之城,重陽前后,陽新蓮花湖菊園舉辦大型菊花展,各色菊花一朵連著一朵,攢聚著爭先探出腦袋,姿態各異,色彩繽紛,紅的熱烈,黃的艷麗,白的素雅,綠的活潑,紫的嫻靜,麗而不嬌,高潔堅貞,散發著迷人的魅力,這是深秋最美的風景。
“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菊花是秋季的節令花卉,故又稱秋菊、甘菊、九月菊等。民間因其品種龐雜,有眾多叫法,如帝女花、黃花、日精、節華、朱嬴、延壽客、金蕊、周盈、黃蕊、九華、笑靨金等。又因其花開于晚秋,且具有濃香,故又有晚艷、冷香之雅稱。菊花不僅五彩繽紛,艷麗多姿,可供觀賞,布置園林,美化環境,而且藥食兼優,有很好的保健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贊菊花為群芳中的上品:“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中醫名方有“桑菊飲”“杞菊地黃丸”“甘菊湯”等,都配用菊花。
自古以來菊花便被視作廉潔和清正的代表,與梅、蘭、竹并稱為四君子。菊花不僅有飄逸清雅、華潤多姿的外觀,幽幽襲人的清香,而且具有凌寒傲霜的內質,戰西風而不怯、經嚴霜而愈妍,其風姿神采,成為溫文爾雅的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菊花情有獨鐘,他們愛菊、賞菊、詠菊,借菊花抒發內心的情感,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詩人主觀之意與客觀之象融合為一體,賦予菊花意象豐富的內涵,成為古典詩詞中一道極其亮麗的風景。
菊花在露凝霜結、百花搖落時含苞吐蕊,被視為孤標高潔的代表。古人謂菊有君子之節,屈原《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感嘆。木蘭之墜露,秋菊之落英,都是天地交合多態變化中凝結的精華,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不以先賢智者的精華來浸養,怎么能懂得他所生活著的世道的曲直變化中或幽暗未明或光彩敞亮的本質?正因為屈原的高風亮節,菊花意象代表凌霜飄逸、特立獨行、清雅高潔的君子精神從此深入人心。
唐代元稹《菊花》道:“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百花盡謝的深秋,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中可見詩人對菊花歷經寒冷最后凋零的堅強品格的贊美之情。唐末鄭谷《菊》道:“王孫莫把比蓬篙,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洼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獻芳香;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詩人用對比的手法寫,賦予菊花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東坡《寒菊》詩曰:“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便有佳名配黃菊,應緣霜后苦無花。”贊美了菊花的清奇多姿和高潔品性。《紅樓夢》第二十八回黛玉奪魁菊花詩“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一句,既道出了菊花越是清冷,開得越是茂盛的特質,更顯現了黛玉孤高自許、玉潔冰清的品格。
菊花怒放秋霜,充滿不屈不撓的精神,無時不激勵著人們奮進。
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詠菊》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菊花香氣沖天,金甲滿城,表現詩人不屈的斗志和堅定的信念,展現詩人的胸襟與抱負,使人倍受振奮和鼓舞。蘇軾《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獨立疏籬的殘菊,帶有余香,枝無全葉,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風傲霜,依然勁節,不愧為霜下之杰。朱淑真《黃菊》曰:“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西風。”賦予菊花烈士的品性。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云:“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這里菊花成為戰士的代表。陸游有詩云:“菊花如端人,獨立凌冰霜。”一個“端”字,一個“凌”字,其正直不屈,敢于與嚴霜抗爭的形象躍然紙上。
現代,毛主席《采桑子·重陽》曰:“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經過硝煙炮火洗禮的戰士斗志無比旺盛,在秋風寒霜中綻放的野菊花,平凡質樸卻開在萬花凋謝之時,分外清香,其品格和生命力具有現實與象征的雙重性。陳毅元帥《秋菊》曰:“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詩句形象含蓄,蘊含著革命者的高尚情操。看似贊美秋菊,實際是在謳歌革命者不怕困難和白色恐怖的崇高品質,是在謳歌革命者堅定的共產主義革命信念。借物抒懷,詩如其人。陳毅元帥,出生入死,戰功卓著,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胸懷坦蕩,無私無畏,正如菊花之品性、之風骨。陳毅時刻堅持原則,處處廉潔奉公,從嚴治軍,嚴以治家,嚴于律己,為后人樹立了典范。他赤膽忠心的品格和廉潔奉公的風骨,為我們矗立了一座垂范千秋的精神豐碑。
菊花高潔的品格,隱逸的情懷,勇士的擔當,綜合起來,就是現代清正廉潔精神的主要內涵。清正廉潔的高尚節操,既是為官從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黨員干部為人處世的道德底線。南宋名臣崔與之,晚年自號菊坡先生。為官時居要位卻從不以權謀私,親民愛民、勤政廉政、不畏強權,以身作則抵制官場腐敗之風。
菊之心性,凌霜飄逸,恬然自處,淡泊名利。新時代,黨員干部要涵養菊花般淡泊名利、清朗從容的高遠氣質,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敬畏手中的權力,守住做人為政的底線,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蕩蕩為政,忠誠干凈擔當,無愧于黨和人民群眾的信任。我們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應當如秋菊一般寧靜淡泊,于花繁柳茂處撥得開,于風狂雨驟中立得定,不求清譽,不尚清談,愿得清朗留天地,只留清氣滿乾坤。
(作者系湖北省作協會員、陽新縣作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