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下午,在廣東音樂經典合奏《娛樂升平》中廣東粵劇院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廣州市第一中學。好戲一部接一部,幽默搞笑的《三借芭蕉扇》《春草闖堂》之“上路”、《三岔口》《白蛇傳·情》之“鐘情”、《劉金定斬四門》之“壽州救駕”等幾部經典折子戲逐一登場。藝術家們精致的扮相、華麗的戲服和功底深厚的現場演出,深深折服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財政廳主辦,廣州市教育局承辦,廣州市荔灣區教育局協辦,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汲取文化藝術精髓,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塑造美好心靈,堅定文化自信。
當天,為了讓臺下的學生親身感受粵劇文化的魅力,廣東粵劇院唐思果老師帶來了一場妙趣橫生的“粵劇知識”講演課。深入淺出的講解、精致優美的演示,讓在場師生大開眼界,增長了中華戲曲傳統文化知識。唐老師還邀請部分學生代表上臺參與水袖展示及互動,指導他們擺姿勢造型,同學們興趣盎然,爭先恐后上臺學習。演出結束后,一中學子們紛紛感嘆道:“這次不再是在課本上、電視上欣賞粵劇演出,而是實現了近距離欣賞粵劇藝術,專家面對面的講解讓我們對深入了解粵劇、傳承傳統文化更加有興趣,更加有信心!”
粵劇作為嶺南文化的一種象征,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民間性、歷史性和藝術性,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經過融匯、吸納、創新等不斷地實踐和演化,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散發出獨特的文化魅力。“粵劇進校園”以“走出去、請進來”的傳承方式發展粵劇,在莘莘學子心里播下種子,埋下對粵劇的向往,引起年輕一代對廣東精神以及傳統文化的思考與關注,讓更多的學生接受粵劇、愛上粵劇,讓粵劇藝術以新的姿態在中小學校園里煥發青春活力。
(來源:廣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