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摘園蔬漉村釀,夜燈兒女說豐年。”
——題記
提一壺酒,點一盞燈,聽一場雨;有雨就有痕,有燈就有人,有酒就有魂。童年的味道就藏在那一碗甜酒之中。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我的家鄉就藏在這樣的群青里。家鄉的水土好,水澄澈,土黑沃。所以幾乎家家種有作物,而糯米是主產。由此,用糯米釀制的甜酒便成了家鄉的特產。每至夏日,家家戶戶便釀起甜酒。甜酒甜而不膩,度數不高,冰鎮過后風味更佳,為解暑之佳品。
小時,每天瘋玩后回家總能喝上一碗冰甜酒。一口下去,冰爽的口感劃過唇齒,甜滋滋的味道蔓延至全身,還有些酒香彌漫。喝完甜酒,一整日積攢的暑氣一掃而空,只覺人生圓滿。
再大些,還是在夏天,那時狂風呼嘯,雷鳴陣陣,豆大的雨點接連不斷地敲擊地面。因為大雨,村里停電。媽媽點了一支蠟燭,和奶奶在堂屋里閑聊。那時正是晚上,我睡不著,搬了個小凳子也坐在堂屋里聽她們講閑話。后來困了,但仍然是不想睡覺,于是端了一碗冰甜酒慢慢地喝。雨還是一直地下著,我開始出神地看著堂屋外朦朧的青山。雨夜中的景色灰蒙蒙的,但此時我卻覺得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醉人。我那時還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現在想來,大概是沉醉在這幅“雨夜青山暗,夜燈說豐年”的詩意中了吧。
我永遠忘不了那碗甜酒,其中的詩意只可意會。仿佛喝的不是一碗酒,而是陶淵明的悠悠田園詩。
童年的味道是那一碗甜酒,既替我解去夏天的暑氣,又帶給我詩意的啟蒙。我愿把我童年的味道濃縮在一碗甜酒之中,因為碗里有綿長的甜,有質樸的純真,還有啟發我影響我的詩意。
童年時的我生活在“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啼”的青石小鎮,在品一碗甜酒中極易得到詩意的享受。所以,借著甜酒,甜了我的整個童年;借著甜酒,我的童年醉倒在詩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