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廣東造船工程學會與廣州航海學院聯合舉辦的“2024年廣東船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航院召開。會議由端木玉副教授主持開場,航院副校長、學會船史專委主任陳建平教授精心準備的致辭由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陳愛國院長代為發表,學會秘書長丘秉焱出席會議并致辭。
學術報告會邀請了4位專家作專題報告,分別是:廣州藝術博物院副研究員陳嘉順的《汕頭灣船影研究》、盤錦寶航船務公司總經理張興華的《木船專利的說明》、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明洋的《中國水泥船史初探》、廣東造船工程學會船史顧問何國衛教授的《析明代廣船和福船之共性》。
在研討交流會上,就崔策的《陽江七艕船》、李玉生的《隱沒在“濟遠”、“經遠”、“來遠”背后的設計師——阿爾費雷德·迪特里希》展開交流,航院副教授關偉嘉分享了新研究課題《十三行時期商貿船舶科技文化》。會議圍繞古代船舶的“中西方設計理念的不同、軍用與民用的不同”、“國內外木船制造方式與工藝的差異”、“船史研究與典型古船復原及船模開發制作的價值及意義”等學術界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大家發言積極,交流氣氛熱烈。何國衛教授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清晰地解析,讓大家收益良多和深受啟發,對船史學組人員今后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指點了方向,開拓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