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帆過盡,初心不變
早在7月初,孔祥東就開始為10月份的一場音樂會做準備。什么樣的演出會讓孔祥東如此看重呢?
他將要和上海愛樂樂團合作演奏拉赫瑪尼洛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洛夫第三鋼琴協奏曲簡稱“拉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演奏的鋼琴協奏曲。孔祥東24歲時,在悉尼國際鋼琴大賽上以演奏這首鋼琴協奏曲一舉奪魁,獲取金獎,在世界樂壇引起轟動。人們紛紛發問:這個中國選手這么年輕,怎么就能把“拉三”輕松拿下,能對老拉理解得這么透徹?整首曲子長43分鐘左右,不但是技術活,還是體力活,幾乎對每個鋼琴家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孔祥東的回答是,是范大雷老師帶我最初認識了拉赫瑪尼洛夫。孔祥東清楚地記得那是1982年9月的一天下午,那時,孔祥東拜在范大雷老師門下不久。范大雷把孔祥東帶到安福路一條弄堂里,來到了王培良先生的家。王先生是位盲人,家里藏有1300多張黑膠唱片。王先生問范大雷今天想聽什么。看來范大雷是這里的常客。范大雷說,我今天是帶我的學生孔祥東來聽唱片的,隨便吧,他都沒聽過。神奇的是,王先生隨手一摸就知道是哪張唱片。屋里照進初秋的陽光,一臺唱機悠悠地轉動起來,氣氛暖暖的又帶著些神秘,讓人有一種期待。當音樂響起的一剎那,孔祥東頓時覺得渾身起雞皮疙瘩,跟著眼淚就流了下來,他不禁問范老師:這是什么曲子?范老師鄭重地說,拉赫瑪尼洛夫第二鋼琴協奏曲。隨后的時間里,孔祥東的淚水就再沒有停過,一直沉浸在洋溢著熱情和力量的音樂敘述里。唱機停下來了,孔祥東急切地對老師說:我一定要學會這首曲子!
在范老師的指導下,孔祥東很快把“拉二”彈了下來,從此對拉赫瑪尼洛夫的音樂情有獨鐘……
除了喜歡,以及在國際比賽上和拉赫瑪尼洛夫的結緣,還有一個原因也讓孔祥東很看重這場音樂會——孔祥東曾經沉寂過一段時間,雖然這段遭際早就成為過去,孔祥東近年來以演奏家兼社會活動家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各種場合,可是,像這樣在古典音樂舞臺上意義重大的演奏還是首次。
當年的輝煌已遠,恢復不易,超越更是難上加難。好在距音樂會還有3個多月的時間,孔祥東抓緊時間投入練琴,每天6到8小時,到了后期甚至練到10多個小時。臨近演出的一段時間,他又使用了范老師教給他的“腦練習法”:暫時離開鋼琴,閉眼靜坐,在腦子里一遍遍過著樂譜的每個音符、每個指法、每個速度和表情術語……不僅靜坐練,在跑步機上鍛煉時也練,甚至在游泳時也要將曲譜在腦子里過一過……他幾次參加國際鋼琴大賽,都是用這個方法準備,都有絕妙的成效。孔祥東發誓要將最新最美的“拉三”奉獻給觀眾。
2023年10月13日晚上,音樂會在上海交響音樂廳舉行。那天,孔祥東的眾親友都來了,世界各地的樂迷也聞訊趕來,大家都懷著同一個期盼,希望看到孔祥東再創輝煌。
還是那個神采飛揚的孔祥東,只見他抬手落鍵,平和安詳,讓人感覺到演奏家比以前更穩重更從容了。第一樂章標明的是“不過分的快板”,而音樂家們通常為炫技而有意加快速度,而此時的孔祥東則神秘地漂浮,娓娓地歌唱,高雅地表達,而不是趕時間橫沖直撞,演奏家似乎在引領聽眾沉浸于哲思的回味,在營造擁抱音樂的帶入感……進入第三樂章了,整個樂章如七鬼附身,焰火耀庭,展現最艱澀的技巧,人們屏住呼吸,想看看孔祥東會怎么處理。哦,不用擔心,演奏家激情迸發了,依然是那個青春洋溢的孔祥東,渾身燃燒起來的演奏家彈出驚人的快速,以極其精準的觸鍵,并且張弛自如、層次分明地推進,再推進,將樂曲一步步推向高潮,哦,最高昂的抒情、最飽滿的熱情,最終到達鋼琴協奏曲光輝燦爛的結局。人們興奮至極,孔祥東沒有辜負大家,太精彩了,鼓掌歡呼,經久不息。
孔祥東歸來了。萬里歸來仍少年,千帆過盡,初心不變,一切都歸之于音樂的美好!
不想只是演奏家
說到歸來,孔祥東跟我說起1997年回國的那段經歷。
孔祥東先后在美國楊百翰大學和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深造,畢業后定居美國,成了職業鋼琴演奏家,從此開始奔波于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場接一場巡演,他激情洋溢的演奏深得各國觀眾的好評,被西方媒體盛贊為“一個世紀只能出一到兩個真正能激動人心的天才鋼琴家”。孔祥東不但收獲鮮花和掌聲,收入也非常可觀,可謂名利雙收。孔祥東成了很多人的偶像,也被很多人羨慕。孔祥東卻并不滿足單純地只做一個演奏家,更多地考慮起今后的人生道路來。他是孔子75代嫡孫,血液里流著先祖“舉賢才,有教無類”的辦學理想,他天生喜歡做老師。如果既是鋼琴演奏家,又能為社會鋼琴教育事業貢獻力量,豈不更符合自己的職業愿望?他想到國內極其龐大的人群,藝術教育的需求量該有多大啊!做個多元化的鋼琴家,既演奏又做教育,同時投身創作,應該會大有作為的。想到了這里,孔祥東按捺不住地激動了。他想家了。
孔祥東決定回國。
事實證明,孔祥東是對的,中國人口眾多,有極大的精神生活需求,一個有志于傳承精神文明的鋼琴家,足可在這個巨大的舞臺盡情施展才華。回到中國不久,以他名字命名的音樂藝術中心在上海浦東正式成立,之后在北京、深圳、合肥、澳門、成都、西安等地先后又開設了多所“孔祥東音樂藝術中心”。
孔祥東異常地忙碌起來,不僅要過問自己機構、學校的事務,還在同濟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國內高校擔任客座教授。何止這些,孔祥東還受邀到各地開音樂會,繼續他演奏家的工作,還要忙于他很喜歡的音樂創作。
1997年,孔祥東參與策劃在洛杉磯碗形劇場舉辦大型中國歌舞煙花晚會《為中國喝彩》,大獲成功;1999年,孔祥東和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莫若德爾一起創作《西藏夢》大型鋼琴組曲,在西藏拉薩首演,孔祥東擔綱鋼琴演奏并參與創作了流傳至今的歌曲《愛你一萬年》;2000年,孔祥東受邀參加澳門回歸一周年慶祝音樂會,激情演奏《黃河》鋼琴曲,轟動濠江及海內外;2004年,受奧地利聯邦總理府邀請,孔祥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以及薩爾斯堡成功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
孔祥東如愿成為一個多元的鋼琴家,他深感欣慰。
可是,繁冗的事務又在消耗著他有限的精力。孔祥東是藝術家不是商人,他膜拜偉大的先祖孔夫子,非常希望自己能在音樂藝術教育中做出成績。他從國外帶回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他急切地想讓他的員工都能掌握,有效地運用于工作中,但結果往往令他失望。處處追求完美而不盡得的孔祥東又焦慮起來。
2008年,孔祥東遇到了人生中最難以承受的“痛”,與意大利音樂大師喬治奧·莫羅德爾共同創作的歌曲《永遠的朋友》,參選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曲落選了。《永遠的朋友》雖然落選,后來卻被評上了北京奧運會優秀奧運歌曲獎,大家對它的評價是:“曲風大氣磅礴,旋律十分形象優美,在音符中傳遞著奧林匹克和平、友誼的主題”。
可是,孔祥東依然感到沮喪。一個藝術家追求完美的執著,令他對自己過于嚴苛了。
孔祥東一路高歌猛進的人生突然似乎被按下暫停鍵,他的鋼琴教育事業也遭遇挫折,他情緒低落,開始了長久的抗抑郁之路。很長一段時間,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愿出門,不想見任何人,甚至萌生輕生念頭,這種念頭在心中游蕩了一年多,直到那天暴風驟雨的出現。那晚,風雨大作,他站到了高樓的陽臺上,任風雨捶打著自己。他其實并不喜歡這種禁錮而沉悶的日子,他決定給自己十分鐘,他心中想,如果老天十分鐘里不收我,我發誓不會再想著輕生。就這樣,一個鋼琴家在猛烈的風雨中,經歷著一場激烈的心靈搏斗,最終,對生活的信念戰勝了棄世的解脫。十分鐘過去了,風雨躲開了他。雖然還身處黑夜,但似乎眼前有了光明,撥云見日了。平靜下來的孔祥東瞬間想到了很多事很多人,記起最多的是媽媽和范大雷老師。
他想起小時候家里很窮,開始學琴是到熟人家里借琴彈。媽媽覺得這終歸不是長久之計,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給兒子買個琴,買不起新的就買舊的。于是到處打聽哪戶人家有舊鋼琴出讓,終于聽說四川北路有一戶人家想出讓舊鋼琴,要價700元。媽媽心動了,想要,但錢不夠。怎么辦?媽媽便去問親眷朋友借。
家里添置了鋼琴,孔祥東高興至極,練琴更勤奮了。這時,孔祥東有幸遇上富有教學經驗的張永清老師。孔祥東感激地對我說,媽媽是我學琴的動力,而張永清老師則是我學琴的奠基人。曾經教過孔祥東的老師知道孔媽媽為兒子學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都不收她的學費。但是性格剛強的孔媽媽怎么能讓老師白教自己的孩子呢?于是她想出回報的辦法:用一雙巧手主動給老師們做服裝。漸漸,老師的衣柜里添加了孔媽媽做的漂亮衣服。每天晚上,兒子在彈琴,媽媽就坐在一旁踩縫紉機做衣服,也順便監督著兒子練琴。在孔祥東兒時的記憶中,鋼琴總和縫紉機連在一起;“噠噠噠”踩縫紉機的聲音,和自己的鋼琴聲融合成美妙的音樂。
讓母親高興的是,孔祥東幸運地被上海音樂學院附小慧眼識中錄取了。孔祥東上到初二,遇到恩師范大雷之后,對彈鋼琴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他想起自己在上音附中上學時,五年里常住在范老師家,老師不但給他上課還燒飯給他吃;夏天,愛出汗的孔祥東渾身生出熱瘡皰疹,老師細心地給他涂藥,還在他練琴的時候,不斷用毛巾幫他擦去身上的汗水,老師和學生情同父子;朋友幫范大雷辦妥赴美工作的所有手續,卻被范大雷婉言拒絕,友人不解,他跟友人說:我走了,東東怎么辦?他是很有希望的,我決不能丟下他。
范老師很早就有家族遺傳的多囊腎多囊肝的毛病,三次手術都不能改善病況。后來病情滑向尿毒癥,每周要做兩次透析。學校關心他,說你可以全休,但他拒絕了。得了這么重的毛病,但范老師從不在學生跟前流露半點,也很少請假,在學生眼里,范老師精神飽滿,總是在不知疲倦地工作。
1993年3月,才47歲的范大雷被病魔折磨得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無奈之下只好住進了中山醫院。孔祥東聞訊從美國趕回來。途中,他回想跟范老師相處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感激又痛惜的淚水止不住流淌。回到上海后,他和同樣為范老師得意門生的鋼琴家周挺一起,在上海商城劇院舉辦了一場為恩師范大雷捐助音樂會,他們想有更多的錢來拯救老師。孔祥東特意演奏了老師最喜歡的“拉二”,琴聲由上海人民廣播臺現場轉播,通過電波送到了病床前。音樂會后,孔祥東和周挺帶著蛋糕和鮮花趕到病房為范老師祝壽,這天恰是老師的生日。可范老師卻已昏昏入睡了。孔祥東把錄音機放在范老師耳邊,一遍遍放著“拉二”的音樂。孔祥東一直緊握著老師的手,用臉緊緊貼著范老師的臉。孔祥東感覺到老師的手在微微顫動,似乎在跟他的學生說:我聽到了。音樂結束了,老師的手松開,變得冰涼。孔祥東悲痛大哭。
之后,每年范大雷的忌日,孔祥東都會到墓地以音樂祭拜老師,2023年他和師弟周挺、張謹在墓園舉辦了一場音樂追思會,用老師教會他們的琴聲寄托深深的哀思。
很多的往事一幕幕從眼前閃過……
幸運的是,陰郁的日子總算過去了。風雨走了,家人朋友們總是尋找各種理由拉他出門;孔祥東也記住了風雨中自己的立誓,他的情緒、心態逐漸地發生變化,內心越來越敞亮了。2018年的一天,孔祥東突然在鏡子里看到了自己臃腫肥胖的樣子,一上秤,竟然230斤!他對自己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他在心中暗暗發誓:給我5年時間,我必須還給自己和大家一個全新的孔祥東!過好五十歲生日,他承諾:一定要活出一個嶄新的生命。
漫長的等待,終于看到希望成真。孔媽媽還記得黑暗中透進一線光亮的那一刻——“東東突然就走出了房門,到飯桌上跟我一起吃飯了。我那種喜悅是無法形容的。”直到后來,媽媽才告訴孔祥東,她曾悄悄求醫給兒子配了抗抑郁的藥,摻在他的飯菜里。而孔祥東一直都不知道。
多彩人生
從此,孔祥東每天一早,約上三五好友,沿淮海中路、吳興路到徐家匯公園或快走或慢跑,然后在一家咖啡館歇息,打卡合影,留下一個回歸社會重新開創新生活的記錄,其樂融融。這樣的鍛煉,孔祥東一直堅持了三年,風雨無阻,體重漸漸從230斤減至150斤,一個俊朗精干、精神抖擻的孔祥東又回到了人們的眼中。
孔祥東以新的姿態重新投入了工作。一天,人們驚喜地發現,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門診大樓為大家彈奏鋼琴的人,竟然是大家喜歡的鋼琴家孔祥東。原來他和兒科醫院合作,在這里開設一個“孔祥東樂療工作室”,探索用音樂撫慰病痛。
孔祥東還想探索用音樂來治愈社會疾病,促進地球環保。一個偶然的機會,孔祥東從海洋環境保護公益組織“億角鯨”一個小伙伴這里聽到一組聲音,那是世界各地不同海域的浪潮聲,共12段。“億角鯨”創辦人申劍和孔祥東說,他和小伙伴很喜歡潛水,后來他們發現常去的菲律賓、西班牙等地的海水污染非常嚴重,珊瑚礁成片死亡,垃圾成堆,海面上漂浮著好多死去的海洋動物,觸目驚心。之后,他們便成立了這個海洋環境保護公益組織,呼吁大家都來保護海洋。他們希望能請孔祥東為他們創作一首與之相關的鋼琴曲。孔祥東聽了非常痛心,他贊賞志愿者的行為,當即表示愿意用一個音樂家的方式,來為海洋環境保護出一份力。他很快就在鋼琴上,為這12段海域的海潮聲即興創作了12首鋼琴曲。隨后一張具有環保意義的療愈音樂專輯《海之聲命》黑膠唱片便誕生了。
孔祥東對演奏鋼琴依然一往情深。2019年上半年,上海電視臺策劃制作電視專題片《藝境》節目,其中一集選擇了鋼琴協奏曲《黃河》,他們設想由一位具有世界聲望的鋼琴家和一個業余青少年管弦樂團來共同完成這一集的內容。這個節目想以著名藝術家和青少年樂團合作的形式,來表現藝術的發展如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意境。節目組很快選定了閔行區青少年管弦樂團。那么,誰愿意來和稚嫩的孩子們合作呢?策劃人想到了享譽世界的鋼琴家孔祥東。他們都記起了一件事——2004年,孔祥東聽說有個酷愛鋼琴的盲童因為生理缺陷未被音樂學院錄取,便主動聯系到了這個名叫曾凱的孩子,特地把他請到自己的鋼琴學校,指派最好的老師專門輔導他。孔祥東把對曾凱的關愛擴展到更多的平民孩子身上,同年他和上海團市委合作啟動了“陽光音樂大行動”,計劃用5年時間培養1000名城市流動人口的子女學習鋼琴。大家都覺得孔祥東是最合適人選,于是他們想辦法聯系到了他,送上了學生樂團演奏的錄音錄像。孔祥東看過學生樂團在高杰老師指揮下演奏的錄像后,稱贊學生樂團非常出色,爽快地同意了電視臺的邀請。
幾天后,孔祥東來到閔行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排練廳,與孩子們做演出前的合排。孩子們看到心中崇拜的鋼琴大師居然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還要和自己一起演奏《黃河》,都高興壞了,情不自禁地歡呼雀躍。排練中,孔祥東不厭其煩地與孩子們一遍遍反復練習,精心打磨。大師高超的技藝和飽滿的熱情深深感染著孩子們,孩子們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令這位鋼琴家佩服和感動,帶給了他更多青春的靈感。節目播出后,廣受好評。樂團指揮高杰老師以及孩子們的精彩表現也給孔祥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還記住了一個小樂手的話:我好想有機會到上海大劇院去演出!
2021年新年到來之際,上海慈善基金會和安利公司策劃在上海大劇院舉辦新年慈善音樂會“藍天下的至愛”,邀請一向熱心慈善事業的孔祥東參加,孔祥東欣然答應。孔祥東同時提了一個要求,請閔行區青少年管弦樂團和指揮高杰來跟他合作。他有意要提攜一下小小音樂家們。孩子們聽到能去大劇院跟孔老師一起演出的消息,自然是極其興奮。元旦那天,大鋼琴家孔祥東攜手一個學生管弦樂團,為上海的抗疫勇士等愛心人士送上了一場音樂盛宴,奏響了新年慈善新篇章。音樂會為觀眾獻上了多首優美的中外經典名曲。那天,正值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襲來,申城異常寒冷,劇院內卻涌動著愛的暖流。不久前還在與死亡搏斗的白衣戰士,經歷了與病毒爭奪生命的慘烈,此刻被充滿愛的音樂深深打動,眼里都滿含感激的熱淚。
孔祥東為自己又一次用音樂向聽眾傳播愛而感到自豪,同時也為幫孩子們實現了到大劇院演出的愿望而倍感高興。
……
自10月13日那場演奏“拉三”的音樂會取得成功,國內國外更多音樂會向孔祥東發來邀約,人們都期盼他能夠在舞臺上永葆青春,在古典音樂的演奏上不斷給聽眾帶來驚喜。孔祥東更忙了,但他很樂意。除此之外,在社區、養老院、寺廟、書城、學校、社區、醫院等更多的社會場所都能看到孔祥東的身影,他在用音樂療愈病患、用音樂傳遞愛……人們除了知道他是一個享譽國際的鋼琴演奏家,還是一個鋼琴教育家、作曲家,一個熱心公益的社會活動家。一個不斷追求多彩人生的鋼琴家,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