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行令我感觸頗深,收獲滿滿。”這樣發自內心的感慨,數次出現在人大代表參加重慶“兩院”代表聯絡活動中。
一場場代表聯絡活動,也是一次次真誠的互動。重慶“兩院”不斷增強接受監督意識,創新方式方法,注重聯絡實效,為代表了解、監督、理解和支持“兩院”工作搭建臺子,不斷提升代表對司法工作的認知度、認同度和滿意度。
“沉浸式”感受陽光司法
今年1月,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分公司駕駛員殷其龍,來到南岸區人民法院打造的全國首個數字生態司法實踐基地參觀調研,并在該基地情景審判庭現場旁聽了一起環境污染案件的審理。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旁聽體驗。”殷其龍說,基地深入運用數字技術,創新地把司法審判與生態普法融合進同一空間,有效釋放了生態法治的新動能。情景審判庭的打造和法庭教育環節的引入,更是為司法職能的延伸形式提供了新樣本。
2023年5月,四川省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聯合開展“司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代表委員專項聯絡活動。“專門在川渝高竹新區設立人民法庭,兩地法院合力打造投資興業渝廣司法協同保護中心,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活動現場,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安保集團忠信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機場分公司項目副經理黃大勇感慨道。
參加重慶檢察機關組織開展的“向陽而生,‘未’愛遠航”跨轄區人大代表視察活動;見證以“川渝攜手·跨域訴服”為主題的川渝兩地司法協作簽約儀式;參加重慶法院組織的公開聽證會、旁聽庭審等活動;參與調研重慶法院服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考察知識產權法庭等;受邀到院調解案件并接訪群眾……記者從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獲悉,重慶“兩院”高度重視代表聯絡工作,多措并舉抓實落細。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重慶法院組織開展聯絡活動1703場,重慶檢察機關邀請代表視察、參與檢察活動830余人次。
通過這些精心組織的活動,人大代表了解了新重慶發展的成就和“兩院”工作,“沉浸式”感受陽光司法。
拓寬思路獻良策
應重慶檢察機關邀請,2023年11月16日至17日,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沙坪商場品類銷售一部資深主管龔定玲走進“石刻之鄉”大足區,參加以加強文化遺產司法保護工作為主題的跨轄區人大代表視察活動。
“通過此次活動,我了解到各地檢察機關辦理的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認識到文化遺產的司法保護任務艱巨、迫在眉睫,也促使我認真思考如何進一步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活動中,龔定玲提出了充分發揮“四大檢察”職能,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妨害文物管理犯罪,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推進訴源治理等意見和建議。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工藝員、特級技師劉平提出了關于在全國推廣“黨校+法院”教培方法的建議,其“靈感”就來源于他參加重慶法院組織的一次代表聯絡活動。
“去年,通過參加北碚區建設‘黨校+法院’沉浸式體驗式法治教培品牌研討會,并進行深入調研,我發現該培訓方法具有低成本、效益高、可復制、易推廣、見效快的特點,因此呼吁在全國推廣。”劉平說。
人大代表既是監督者,也是支持者。記者了解到,不少代表和龔定玲、劉平一樣,通過參加活動激發思考,進而開展深入調研,貢獻出更多謀福祉、促發展的“金點子”。
加強聯絡促發展
代表聯絡工作是“兩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進人大代表了解、理解和支持“兩院”工作的重要渠道,保障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徑。
記者從市高法院獲悉,市高法院扎實開展自覺接受監督和代表聯絡工作,在“精、細、常、實、新”五個方面下功夫,有效增進代表對法院工作的了解,推動法院改革創新。
據介紹,市高法院精準抓好聯絡工作:將人大評價納入法院工作現代化建設8個體系的“5大評價體系”之中,將聯絡工作納入抓工作“牛鼻子”的“黨建+審執兩張表”。細化聯絡要求:制定代表委員聯絡工作評估辦法,組建工作專班,分5個中院片區召開工作會,制定會前30天工作清單,倒排工期、閉環管理、逐條落實。常態推送法院工作亮點:堅持“一對一”常態聯絡,建立院長下基層調研“1+4+1”聯絡機制(即每次邀請1名全國人大代表、4名市人大代表和1名市政協委員參加調研座談會),凡下基層調研均走訪當地代表,并優化《公正與效率》期刊和《代表委員手機周報》,幫助代表及時了解法院工作。扎實辦好建議:圍繞重點工作抓聯絡,每年開展“十項重點聯絡活動”,探索“代表委員+司法建議”工作機制。此外,還在“新”上下功夫:依托“一街鎮一法官”機制,在制造業集中地建立“一園區一法官一代表”協同解紛機制,在全市法院設立“代表委員聯絡站”,依托5G車載便民法庭,上線云上聯絡站,形成制度合力,助力法治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
“市檢察院不斷增強接受監督意識,創新接受監督方式,完善接受監督的制度機制,以務實舉措加強代表聯絡工作。”市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市檢察院堅持完善代表聯絡工作機制,厘清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在全市檢察機關形成“檢察長統一領導、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辦公室統籌協調、各部門配合參與、三級院一體推進”的代表聯絡工作格局。建立年度工作計劃制度、代表聯絡人制度、代表聯絡工作考核制度。同時,不斷豐富代表聯絡形式、拓展聯絡廣度,全方位接受監督。根據代表的職業特點、日常關注焦點,分別建立代表聯絡檔案,實現聯絡工作“個性化”。三級院檢察長、院班子成員通過登門拜訪、到代表所在單位調研等方式,主動向代表通報檢察工作情況。邀請代表參與“檢察開放日”活動,組織代表跨轄區視察,還結合代表專業特點、行業優勢,著眼代表關注的檢察業務,主動邀請代表參與調研論證、案件討論、公益訴訟巡查、公開聽證等業務活動,主動接受監督。此外,抓實建議辦理工作,將辦理代表議案建議作為檢察工作發展的有效助力,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