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末至今連續發表了11篇新年賀詞,其中均蘊藏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飽含了強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了解習近平新年賀詞的發表情況、鮮明特征、邏輯結構及主題內容是準確把握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習近平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體體現為精神激勵功能、情懷塑造功能、價值引領功能以及形象傳播功能。為充分發揮和實現習近平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與轉化、推進多元宣傳工作渠道的開發與建設、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對接與融合、加強功能發揮保障制度的構建與健全。
關鍵詞:習近平;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5.022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4)05-0142-08
新年賀詞是一種表達對新年到來的美好祝愿和問候的文辭,通常用于傳遞祝福和關懷、表達新年美好愿望。從2013年歲末開始,習近平主席在公歷新年到來之際,總會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新年賀詞,以此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每一年的習近平新年賀詞都會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在人民群眾中產生熱烈反響,對大家產生一定的思想引領和激勵作用,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學界目前主要對習近平新年賀詞的話語隱喻、修辭策略、身份建構及哲學意蘊等進行了研究,但是尚未充分探討習近平新年賀詞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和影響。研究習近平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于準確把握并積極發揮習近平新年賀詞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進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習近平新年賀詞概況介紹
從2013年歲末起,國家主席習近平已連續11年發表了新年賀詞?;跁r代的發展,習近平新年賀詞相比之前領導人發表的新年賀詞有其獨到之處,它在內容格調、話語風格、宣傳形式等方面有所變化。了解習近平新年賀詞的發表情況、鮮明特征、邏輯結構及主題內容,才能更準確地把握其蘊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習近平新年賀詞發表情況及其鮮明特征
在了解習近平新年賀詞發表情況之前,有必要從歷史的視野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發表新年賀詞的情況,從縱向比較的角度分析習近平新年賀詞的鮮明特征。
毛澤東1947年元旦在《解放日報》發表了《新年祝詞》[1] ,通過這一祝詞表明了中共中央對1947年革命形勢的總估計,表達了對中國未來的樂觀信心和對人民運動的支持與期望。1948年12月30日,新華社發表了毛澤東撰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2] ,這一文表達了毛主席對于中國革命即將勝利的堅定信心,同時鼓勵大家為爭取革命最后勝利而奮斗。改革開放之后,1991年12月31日,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發表了新年講話。此后,發表新年賀詞成為了慣例,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一項重要政治儀式。每年的新年賀詞都被廣泛傳播和解讀,成為了政府工作報告的延伸,反映了黨的領導人對國內外形勢的認識和對未來發展的期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從2013年12月31日開始直至2024年,已經連續發表了11篇新年賀詞。相比于1992-2013的新年賀詞,習近平新年賀詞發生了一些新變化,呈現出一些鮮明特征。一是信息傳播范圍廣泛。改革開放以來,新年賀詞發布渠道從最初僅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發布,逐漸擴展至包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傳統媒體,以及中國國際電視臺和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平臺。隨著媒體渠道的增加,習近平 新年賀詞的傳播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傳播范圍變得更為廣泛,其覆蓋受眾也越來越廣。二是在互聯網的影響力增強。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新年賀詞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2017年新年賀詞開始,每年都會利用互聯網進行發布,新年賀詞的發布速度明顯加快,信息傳遞更加及時,觀眾能夠更快地獲取到相關內容。互聯網平臺的加入使得習近平新年賀詞的傳播更加便捷和全球化,同時也增加了互動性和參與度,觀眾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評論和分享。三是宣傳格局有所轉向。之前發布的新年賀詞更多的是側重于對外宣傳,旨在讓海外華人華僑朋友以及國際社會了解中國一年來的發展變化,展示中國的良好形象。我們把它視為一次面向國際社會的政治演講,旨在傳達中國的發展成就和愿景,促進國際友好交流與合作。而習近平 新年賀詞更側重于對內宣傳,著重于向中國人民傳遞正能量,鼓勵大家團結奮斗,共同實現國家發展目標,以此凝心聚力、推動國家實現長期繁榮穩定。四是話語風格平實親民。之前的新年賀詞因主要面向海外人士、國際社會,其用語更為正式、莊重,更多的是文件話語,鮮有生活語言的表述。而習近平新年賀詞使用了更加隨和、親切的口語化語言,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情感,更能引起民眾的共鳴。相比之前面向海外人士和國際社會的莊重用語,習近平新年賀詞更具親和力、生動性,這不僅反映了領導人話語風格的個性特征,也體現了領導人對民眾的真摯關懷。
2.習近平新年賀詞的邏輯結構及其主題內容
習近平新年賀詞主要包含回顧、展望和祝福三大部分內容。首先,回顧過去一年。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會回顧過去一年中國取得的成就和進展,包括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改革進程、社會穩定、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和里程碑事件。通過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展現出對過去努力的肯定和對取得成就的喜悅,強調人民的付出和收獲。比如,2021年新年賀詞中談到了抗擊疫情的回顧,“回顧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們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共同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3] 其次,展望未來發展。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會對未來發展進行展望和規劃,通常會從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民生福祉、外交理念等方面入手,描繪未來的宏偉藍圖和美好愿景,明確未來的發展目標、政策方向和重點任務,號召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實現國家的發展目標和人民的美好生活。比如,2023年新年賀詞中對科技創新作了展望,新的一年“我們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4] 最后,表達美好祝福。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會向全國各族人民、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以及世界各國朋友致以新年的誠摯祝福,同時向祖國的繁榮昌盛、人民的美好生活、世界的和平發展致以美好祝愿,以此鼓勵人民在新的一年里繼續努力奮斗,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比如“讓我們一起向未來!祝福國泰民安!”[5] “祝福中國!祝福世界!”[6]
習近平新年賀詞談論的主題內容是多樣的,涉及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科技創新、生態文明、文化自信等多個方面。賀詞談論的主題是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的外顯,體現當下國家發展的重點和方向,具體的每一年習近平新年賀詞的談論主題關鍵詞,如表1所示。這些主題關鍵詞共同構成了習近平 新年賀詞的核心內容,傳遞出國家領導人對全國人民的關愛和關懷,也展現了國家的發展方向和宏偉藍圖。習近平新年賀詞討論的主題具有時代性,往往緊扣國家發展的大局和時代的脈搏,通常與國家的重大事件或發展目標密切相關。比如,在2017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題,強調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性。[7]
二、習近平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呈現
習近平新年賀詞當中充滿著為成就喝彩、為人民點贊、為改革鼓勁、為團結聚力、為世界祝福、為明天加油等方面的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對受眾能夠產生積極的思想引領作用,具體體現為精神激勵功能、情懷塑造功能、價值引領功能以及形象傳播功能。
1.精神激勵:堅定發展自信心,激勵團結奮斗
當人們對國家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時,大家才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國家建設和發展中去,形成團結奮斗的磅礴偉力,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習近平新年賀詞無不充滿對前路的堅定信心、對未來的美好愿景,它具有堅定人們的發展自信心、激勵人們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是堅定發展信心。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往往會列舉國家發展的重大成就、呈現出我們通過克服困難挑戰逐步接近發展目標的前景、凸顯“中國之制”和“中國之治”的優勢。比如,他在賀詞中指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sup>[8] 這種積極的展望有助于塑造人們的自信心態,讓大家相信國家和社會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和前景;這種正面的引導有助于激勵人心、鼓舞士氣,鼓勵大家在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時保持樂觀和自信的態度,更積極地參與國家的發展建設;這種鼓舞人心的信息有助于激勵廣大民眾,促使他們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二是鼓勵團結奮斗。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對團結力量和奮斗精神進行了高度贊揚,強調了中國人民通過團結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他呼吁人們團結一心,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激勵人們為實現未來發展目標而團結奮斗。一方面,習近平新年賀詞中經常強調團結的重要意義,比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9] “明天的中國,力量源于團結”[10] ,這有助于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推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習近平 新年賀詞中通常會強調奮斗精神和努力拼搏的重要性,比如,“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11] “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12] 這有助于激發人們拼搏奮斗的內在動力,激勵人們在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也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三是激勵勇毅前行。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會盤點當年所取得的發展成就,列舉一些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民生建設等方面的成就,比如,“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13] ,“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4] ,但“為成就喝彩”并不是為了顯擺、為了讓人們沾沾自喜,而是要引導人們樹立發展信心,同時在歷史中汲取勇毅前行的力量,激發出更加強大的奮斗動力。另一方面,習近平新年賀詞也會指出未來面臨的挑戰,會對國家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進行闡述,比如,2020年新年賀詞中強調:“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sup>[15] 這有助于為民眾提供明確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激勵人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2.情懷塑造:增強民族認同感,塑造家國情懷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習近平新年賀詞中蘊含著深厚的國家情懷、民族情懷和文化情懷,對于全社會增強民族認同、厚植家國情懷以及提升文化自信具有積極作用。
一是促進民族認同。一方面,習近平新年賀詞中會提及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偉大傳統,強調民族文化、民族團結的力量,比如,“今天的中國,是賡續民族精神的中國?!?sup>[16] “明天的中國,力量源于團結?!?sup>[17] 這有助于喚起人們對民族文化、民族團結的重視和認同,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凝聚力的增強。另一方面,賀詞傳遞出對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念和民族精神的認可和推崇,比如贊揚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創新精神等,通過對民族精神的贊揚,賀詞傳遞出了對中華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激發了人們對自身民族身份的認同和歸屬感。
二是傳遞家國情懷。習近平新年賀詞中通常會總結國家在過去一年取得的各項成就,展示國家的發展進步,由此激發人們對國家發展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同時,賀詞中會表達對家庭的重視、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愛國主義精神的倡導,比如2015年新年賀詞中談到:“愛國主義情感讓我們熱淚盈眶,愛國主義精神構筑起民族的脊梁”[18] ,這有助于塑造人們的家國情懷。此外,賀詞中往往會講述一些以生命赴使命、為國家榮譽而戰的英雄事跡,比如“一輩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張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用自己身體保護戰友的杜富國”[19] ,以這些追逐中國夢的奮斗者、愛國者的故事引導人們樹立家國情懷。
三是增強文化自信。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高度贊揚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表達了對中國作為一個偉大國度和傳承偉大文明的自豪和敬畏之情。同時,他在新年賀詞中強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性和獨特魅力,強調了中國文化是我們自信的根源。例如習近平指出,“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度,傳承著偉大的文明?!间?、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20] ,這些內容有助于激發人們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從而增強文化自信。
3.價值引領:傳播主流價值觀念,引領社會風尚
要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必須要傳播主流價值觀念,塑造社會共識。習近平新年賀詞可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有助于塑造和弘揚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增進全社會的價值共識。
一是傳遞人民至上價值理念。11篇新年賀詞,“人民”二字出現近百次,習近平新年賀詞中充滿 著“為人民禮贊”的內容,這些內容展現習近平對人民的深情和關懷,彰顯他的人民情懷。比如習近平 在新年賀詞中指出:“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21]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22] “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23] 這些話語內容向全社會高度禮贊了人民群眾的磅礴偉力,有力傳遞了人民主體地位、人民當家作主、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幸福等價值理念。
二是宣傳英雄模范精神品質。習近平新年賀詞通常會表彰和贊揚在各個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個人或集體,這些模范榜樣包括科學家、教育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社會工作者、企業家等。例如,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為英雄點贊,提到了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張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為救火而捐軀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24] 等,這些內容生動地展現了英雄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貌,以此激勵廣大人民向英雄學習,鼓勵人民投身于偉大社會主義建設,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三是傳播改革創新時代精神。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常以鏗鏘的語調宣示將改革創新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11篇新年賀詞,平均每篇近4次出現“改革”,其中充滿著“為改革鼓勁”的內容。比如,“我們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我們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sup>[25]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經常強調改革創新的重要性,鼓勵人們敢于變革、勇于創新,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這種積極的引領作用激勵著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于改革創新的浪潮中,推動著社會各個領域的進步與發展。
4.形象傳播:傳遞和平發展理念,傳播大國形象
面對國際話語權“西強東弱”的局面,我們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國家良好形象。習近平新年賀詞具有一定的外宣功能,其中蘊含的天下情懷、外交戰略思想有助于對外傳播中國的良好形象。
一是傳播負責任大國形象。習近平新年賀詞通常會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倡導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和沖突,展示了中國對和平的承諾,傳遞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此外,習近平新年賀詞還突出國際合作與共贏。習近平新年賀詞中會提及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參與,以及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與共贏,從而展現了中國作為大國的開放姿態和合作精神,展示了中國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比如“中國人民愿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開辟人類更加繁榮、更加安寧的美好未來?!?sup>[26] “我們堅持和平發展,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27] 等,這些話語表明了中國愿意同其他國家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的決心。
二是傳播文明大國形象。近年來,中華文明、中國文化成為讀懂中國的關鍵詞,習近平新年賀詞中也無不展現著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認同與自豪。比如,“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28] “良渚、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29] 。習近平新年賀詞中對中華文明的提及不僅反映對文明薪火的傳承,對中華文脈的賡續,還能折射出中國發展深沉的、持久的文明力量,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文明大國形象。
三是傳播社會主義大國形象。習近平于新年賀詞中回顧展現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勃勃生機。尤其是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習近平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高度肯定了中國抗疫取得的成就,贊揚了中國人民身上體現的偉大抗疫精神,呈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所堅持的人民至上的力量,突出了其所具有的眾志成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展現了兩種制度、兩種意識形態的區別,進一步傳播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
三、習近平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策略
習近平新年賀詞具有強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于引領社會價值觀念、弘揚正能量,促進人民團結奮斗、改革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為充分發揮和實現習近平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與轉化、推進多元宣傳工作渠道的開發與建設、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對接與融合、加強功能發揮保障制度的構建與健全。
1.內容提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與轉 化
習近平新年賀詞之所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因為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只有首先挖掘、整理和轉化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才能實現對其廣泛宣傳、合理應用,并最終實現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其一,對新年賀詞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進行挖掘與整理。新年賀詞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值得深入挖掘和整理,包括為成就喝彩、為人民點贊、為改革鼓勁、為團結聚力、為世界祝福、為明天加油等方面的內容,尤其是其中列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中華文明的文明成果。對歷年的習近平新年賀詞進行收集、整理與研究,挖掘出其中的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按照不同形態和類型進行歸納分類,既可以按照精神激勵功能、情懷塑造功能、價值引領功能、形象傳播功能等方面進行內容分類,也可以按照思想觀念形態、精神品格形態、心理情感形態、行為規范形態[30] 等進行內容形態分類,還可以按照案例故事、古典詩詞、熱詞金句等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類型進行分類。
其二,對新年賀詞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進行創造與轉化。新年賀詞是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庫,不僅需要進行深入的挖掘,還需要通過有效敘事介質來生動的呈現,需進一步將新年賀詞話語內容由“抽象論述”轉向“形象描述”,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可以將習近平新年賀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轉化為生動的故事情節,通過以故事形式展示,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體化和生動化,更易于觸動受眾的情感和共鳴。同時,根據新年賀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制作動畫視頻或音頻節目。通過多媒體形式展現,讓受眾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官更直觀地領會其中的教育內涵,增強記憶和理解效果。此外,根據新年賀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作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文藝作品,將教育內容轉化為具體的藝術表現,讓人們通過藝術的形式深入感受其思想內涵。最后,制作線上互動游戲或參與式活動也是一種有趣的轉化方式,可以讓受眾積極參與并互動,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2.路徑優化:推進多元宣傳工作渠道的開發與建 設
全力做好新年賀詞的宣傳工作是實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條件。在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過程中,需要著重從融入學校教育、利用大眾傳媒、開展社會活動等路徑著手,通過這些路徑的有機結合和精心設計,更有效地實現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其一,融入課堂教學及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將挖掘與轉化出來的新年賀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及校園文化建設,有助于實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理想的意圖”,提升新年賀詞的引導力。首先,融入思政課程。將新年賀詞的典型案例、熱詞金句、價值理念等融入思政課,在思政課教學中穿插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案例故事、熱詞金句,通過講授、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新年賀詞內容所蘊含的價值理念,以此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其次,融入課程思政。要將新年賀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積極融入思政課之外的其他課程之中,助推其他課程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效。例如,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了解新年賀詞中所提及的一些大國重器,引領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發展自信心;在歷史課程中,通過講解新年賀詞中提到的歷史事件和文化傳統,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最后,融入校園文化。將新年賀詞與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相融合,如通過宣傳橫幅、宣傳欄、校報、學校官媒等載體展示新年賀詞中的精彩段落或熱詞金句,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其中所體現的價值理念和精神內核。此外,融入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組織與新年賀詞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比如,舉辦以新年賀詞為主題的晚會、文學創作、校園攝影、校園游園等活動,提升學生對新年賀詞的關注度。
其二,利用大眾傳媒拓展宣傳的廣度?!按蟊妭髅阶鳛辄h和政府的喉舌,必須宣傳、闡釋好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引導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思想輿論”[31] 。大眾傳媒是傳播新年賀詞并實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載體,利用大眾傳媒進行傳播,有助于提升新年賀詞的傳播力。一方面,發揮傳統媒體作用?!皞鹘y媒體應該發揮自身‘社會大事件’的報道和傳播能力,以形成與網絡媒體內容的比較優勢?!?sup>[32] 在新年賀詞的宣傳過程中應注重發揮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較新興媒體在信息權威性、制作專業性和輿論引導性等方面的絕對優勢,提供深入、客觀、權威、全面的報道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新年賀詞。另一方面,借助新興媒體力量。新興媒體具有靈活性強、時效性好、受眾人群多、傳播范圍廣的優勢,要善于利用新聞客戶端、微博、微信、抖音等網絡媒體與自媒體平臺對新年賀詞相關短視頻或音頻節目等進行廣泛傳播,要根據新年賀詞內容以及百姓心聲優化設置網絡議題,以引起公眾興趣和關注。通過針對性的內容策劃和互動傳播,促使新年賀詞更加深入人心,讓更多人關注和領悟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其三,開展新年賀詞相關的社會活動。豐富的社會活動能為新年賀詞的傳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平臺和渠道,使其能夠影響更多的受眾,進一步提升新年賀詞的影響力。一方面,開展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并將新年賀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進行文藝形式的創造性轉化并融入其中,例如,在社會層面上舉辦新年賀詞誦讀與傳播活動、主題文化展覽、主題文藝創作與演出、主題知識競賽與征文活動等,以此更好地促進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另一方面,在社會活動開展過程中應當積極尋找和整合與新年賀詞相關的各類社會資源,如歷史文化資源、社會熱點資源、現代科技資源等,將其與新年賀詞的內容與形式相結合,創造出更具時代感、感染力和教育意義的新形式的活動。
3.方式整合: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對接與融 合
方法好比過河的“橋”或“船”,“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sup>[33] 可見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失當事倍功半。同理,要實現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要注重把握正確的方式方法。
其一,“思想引領”與“利益滿足”相統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強調解決思想問題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一方面,強化思想引領作用。要在新年賀詞的宣傳教育中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引導正確認知和社會輿論,更好地引領民眾認清國內外發展大勢、抵制錯誤社會思潮、樹立對未來的發展自信心,從而維護社會的思想穩定和文化安全;另一方面,關注實際問題解決。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離不開對現實問題的對接以及對民眾利益的滿足。在宣傳教育過程中應注重心系百姓,貼近群眾生活,關注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如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積極傳遞黨和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重視和關懷,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社會各界對現實的關注以及對現實問題的解決。
其二,“顯性塑造”與“隱性滋養”相結合。習近平 提出的“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34] 這一思政課改革創新原則在推動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上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一方面,推進“顯性塑造”。以公開、直接的方式進行新年賀詞的宣傳教育,結合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對民眾進行價值引領、思想引領,以簡單直接、清晰明了的學習教育形式,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與之相關的宣講、講座、授課等教育活動,促進受教育者深化對新年賀詞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另一方面,加強“隱性滋養”。在新年賀詞宣傳教育過程中,要將其精神內核、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可視化或可感知的形式融入生活、學習、工作各場景中,以時空共振、情感互動和記憶喚醒等方式進行傳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在情境創設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其三,“宏大論說”與“生活對話”相配合。新年賀詞的內容無不表達著對社會、國家、歷史、人民的關注,既有宏大敘事,又有微觀敘事。在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中,一方面,要注重宏大敘事,將新年賀詞宣傳工作同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明確闡述國家的發展目標、成就與挑戰,以及人民群眾的奮斗精神等,來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要把握微觀敘事,注重用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實例來闡釋新年賀詞的內容,使之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提高傳播效果。新年賀詞應采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以百姓便于理解的、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來傳遞新年賀詞的精神內核,提高新年賀詞的傳播效率和覆蓋面。
其四,“重要時節”與“日常時刻”相適配。新年賀詞于每年的新年前夕發表,要注重把握跨年以及新年伊始的這個重要節點,將新年賀詞的宣傳教育更好地融入到新年節慶活動之中。除了在這個重要時節,在其他重大的節慶活動中,也可以進行新年賀詞的學習、教育,促進民眾在重大節日的慶祝中提升對新年賀詞的深刻理解。但是,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只限定于“重要時節”,在“日常時刻”,也應當充分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中關鍵在于將新年賀詞中的理念、精神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比如定期回顧與引用新年賀詞中的核心價值觀和發展理念,結合社會熱點和人物事跡,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和教育,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受到正能量的熏陶。
4.保障完善:加強功能發揮保障制度的構建與健 全
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需要一系列的體制機制來確保新年賀詞的相關宣傳工作、教育活動得到正常有序運轉。這種制度體系應該包括對宣傳工作和教育活動的規范管理、組織運作、監督評價等,以確保新年賀詞的宣傳教育達到預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其一,完善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領導體制。完善的領導體制是確保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前提性保障。首先需明確各級領導在新年賀詞內容二次創作與傳播中的責任與定位,將其納入到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當中,確保其內容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能深入人心。其次,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新年賀詞的創造性轉化與宣傳推廣工作,建立專門的工作小組,確保新年賀詞的宣傳工作有序進行。“全黨上下需要加強對新年賀詞宣傳工作的領導,把新年賀詞宣傳工作同各行業各戰線的具體工作相結合”[35] 。最后,堅持黨管媒體,加強政府對大眾媒體平臺的管理與引導,在黨的領導之下形成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新年賀詞大眾宣傳網絡體系,提升新年賀詞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其二,完善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協同機制。在全社會發揮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促進其中結構元素各自之間在整體發展運行過程中的協調、協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效能。要構建政府引領、公眾參與、媒體支撐、文藝結合的新年賀詞宣傳工作體系,其中必須不斷完善各主體、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機制。首先,建立健全各主體、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溝通平臺,確保信息的及時傳遞與有效溝通。其次,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分工,形成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避免工作重復和資源浪費。同時,加強與其他宣傳教育活動的銜接與配合,將新年賀詞的精神內涵融入各類活動中,實現多渠道、全方位的傳播效果。此外,還要注重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與聯動,加強與學校、社區、媒體等單位的合作,共同推動新年賀詞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和深入影響。
其三,完善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評價機制。評價,是人把握客體對人的意義、價值的一種觀念性活動。對新年賀詞的傳播廣度、影響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反饋,有助于進一步改進新年賀詞的宣傳工作。首先,明確評價目標。通過設定關于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影響成效的具體評價指標,如社會反響、群眾認可度、傳播范圍等,引導新年賀詞在傳播過程中積極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次,構建評價體系。在對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評價過程中,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綜合運用定量評價、定性評價、專家評估等,以多元化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地評估新年賀詞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實效性。最后,用好評價結果。評價結果的運用是推進新年賀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關鍵環節。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對新年賀詞的內容、形式、傳播渠道、教育方式等進行優化和改進,不斷提升新年賀詞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10.
[2]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2.
[3][14][15][18][22]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1-01-01(1).
[4][9][10][12][16][17]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3-01-01(1).
[5][28]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2-01-01(1).
[6][21]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9-01-01(1).
[7][11][27]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7-01-01(1).
[8][13][26]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8-01-01(1).
[19][24]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0-01-01(1).
[20][23][29]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4-01-01(1).
[25]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五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5-01-01(1).
[30] 劉建軍.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基本形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9):111-115.
[31] 杜剛.論政治視閾中的大眾傳媒與執政黨[J].湖北社會科學,2020(6):151-160.
[32] 陳響園,劉鑫.實用理性視角下傳統媒體的求存現實與發展研究[J].傳媒觀察,2024(S1):108-110.
[33]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34] 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35] 陶倩,李靜.新年賀詞的愛國主義教育價值:機理、特征與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24(4):95-102.
[責任編輯:張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