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英文簡稱 IDEA - TOPS),始創于 2010 年,是當今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設計大獎,以其專業性、國際性、權威性,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艾特獎不受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參賽者不受民族、宗教、地域、國別的限制。艾特獎倡導“設計師用作品說話”,尊重每一個設計師及其參賽設計作品,并以最高的專業標準、專業責任及良好的專業溝通來促進設計業的發展,以科學嚴謹的設計評價體系,發掘最佳設計師和最佳設計作品。
艾特獎的宗旨是:發掘和表彰在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可持續發展等設計領域,在空間形式、技術應用、藝術表現及文化特質再現上,追求創新與極致的設計師和設計機構,打造全球最具思想性和影響力的設計大獎。
艾特獎所推崇的,是設計師永不枯竭的智慧、前瞻性的革新思想,以及對人本和環境的善意。作為表彰杰出設計人才的重要獎項,艾特獎每年一屆,面向全球設計界公開征集作品,獲得艾特獎的首肯也就是向全球昭示了獲獎者在設計領域的重大榮譽。恪守專業、嚴謹、公平、公正的原則,艾特獎不僅吸引了來自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德國、希臘、瑞典、葡萄牙、以色列、韓國、日本等超過 70 個國家和地區的建筑師設計師參賽,更讓一批真正有思想有潛力的設計師 / 設計機構迅速成長。
艾特獎誕生于深圳,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面向世界,已經成功舉辦了13屆。過去十三年,艾特獎發揮設計資源優勢,在城市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光環境設計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持續賦能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高質量建設和人居環境品質提升。艾特獎建立了科學嚴謹的評審系統,獎項產生根據獲獎進階次序依次為:城市入圍獎、城市十強(City TOP10)、國家級賽區五十強(Country TOP50),全球五強(Global TOP5),最終角出全球最佳設計大獎,也就是艾特獎得主。作為當今世界極具影響力的設計大獎,艾特獎設有城市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光環境設計五大類23個專業獎項類別,囊括城市更新、城中村及街區改造、文化建筑設計、教育建筑設計、住宅建筑設計、商業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裝配式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以及各種建筑類型的室內設計和光環境設計等23個專業類別。
第13屆艾特獎組委會共收到來自中國、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法國、日本、印度、巴西、土耳其、希臘、瑞士等73個國家7055件作品。相較往屆今年新增參賽國家包括,多米尼家共和國、安道爾、佛得角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其參賽設計師、設計機構均為本國著名設計師或有較大影響力的設計機構。
第13屆艾特獎頒發的20項全球最佳設計大獎中,國外設計師摘得12項大獎,中國設計師攬獲8項大獎。本屆艾特獎包括中國、克羅地亞、佛得角、葡萄牙、越南、比利時、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加拿大、土耳其、斯里蘭卡、印度、多米尼加共和國、安道爾、荷蘭、奧地利、立宛匋等23個國家76個設計項目獲得全球五強獎。而全球最佳設計大獎則分別由中國、美國、新西蘭、西班牙、日本、新加坡、保加利亞、瑞士、泰國、希臘、烏克蘭、印度11個國家的設計師斬獲。
本屆艾特獎“終身成就獎”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筑大師齊康。過去十二年來,艾特獎僅頒發了一個“終身成就獎”,獲獎者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先生。齊康院士是艾特獎頒發的第二位“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齊康院士長期從事建筑和城市規劃領域的科研、設計和教學工作,是東南大學建筑學國家重點學科“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的學術帶頭人。2000年獲得中國首屆“梁思成建筑獎”,他不僅建筑成就功勛卓著,在建筑行業更是桃李滿天下,他的弟子遍布建筑行業,迄今他領導的研究所培養了兩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名普利茲克獎獲得者,以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眾多。他提出的“建筑創作的社會構成”“建筑意識觀”“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形態”等理論滋養了建筑業一代年輕學子。在他眼中,建筑是有生命的存在,融合著建筑師對生命的感悟、生活的理解。尊重歷史,讓他學會在尊重一方水土的基礎上設計作品。在設計時,他融歷史感與現代感為一體,總能把濃郁的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展現得淋漓盡致。他一生都在踐行著他的建筑理想和主張。
2023年,艾特獎攜手中國科技龍頭企業——華為,展開深度戰略合作,雙方強強聯手,在艾特獎的平臺上共同舉辦艾特獎-華為全屋智能設計大賽,組建了艾特國際-未來空間設計研究院,以“大設計”助推“大產業”,通過鏈接千萬設計師資源,為全屋智能這個萬億級賽道賦能,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過去一年,艾特獎攜手華為走過全國70余個城市,先后舉辦了近80場巡回活動,1.1萬名設計師預報名參賽,使得艾特獎成為當今世界規模大、影響力大的設計賽事。業界普遍認為,此次華為攜手艾特獎,預示著一個新的設計時代已經來臨。空間美學和空間智能化進入深度融合階段,空間設計正式進入空間3.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