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是流行于南方一些地區的傳統美食,在廣西、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都有。不同地區因為文化習俗不同,做出來的糍粑在口味和用料上有所區別。當然,主材料還是以糯米為主。其做法是將糯米蒸熟之后,倒入石槽里用木錘或者石錘搗爛成泥狀制作而成。
在廣西,糍粑是逢年過節必備的美食。常見的糍粑有時會像粽子那樣用綠色的葉子包起來,所以很多人會將粽子和糍粑等同起來。
對于廣西人來說,糍粑并不陌生,但并不是所有的廣西人都吃過糍粑,因為在廣西,“糍粑”只是一個總稱,它的種類有很多。
1南寧艾葉糍粑
這種糍粑主要流行于南寧,是用艾草制作的。艾葉糍粑的外表是綠色的,里面餡兒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餡兒一般放碎花生、豆沙、白糖,咸的餡兒一般是放些咸菜。這種艾葉糍粑最大的特點就是帶著一股淡淡的艾草香。一般是過春節的時候制作。
2?林糍粑
這種糍粑的重點是在葉子的處理上。玉林糍粑是用雨笠的葉子包住的。處理葉子的時候需要先把葉子一張張洗干凈,去頭去尾,最后用開水煮。玉林糍粑的做法和其他的糍粑差不多,但是一般不放餡兒,吃起來又香又糯。
3桂林?糍粑
這種糍粑是桂林人喜愛的一種冬季糯米小吃。制作方法是糯米泡水之后,打磨成漿,瀝干后即制作放餡,可以放豆蓉、蓮蓉、芝麻和桂花糖等。之后再用香蕉葉包好之后蒸,最后做成圓餅狀的放涼即可。水糍粑口感細膩,外觀潔白晶瑩,吃起來香甜可口。還可以蘸著白糖或者熟豆粉一起吃。
4扶綏紅薯糍粑
這種糍粑主要盛行于扶綏縣龍頭鄉一帶。當地民眾在每年紅薯豐收季節,將紅薯和糯米一起制作成糍粑來吃。可以煎著吃,也可以蒸著吃。糍粑的口感除了糯米的軟糯之外還多了紅薯的香甜,非常好吃。當地人還把這種糍粑當作“壽餅”送人,寓意吉祥。紅薯糍粑的餡兒常見有花生、韭菜、芝麻糖等。
5狗屁粑
狗屁粑,是用一種藤狀野生草本植物的葉子與糯米煎制而成的糍粑,是壯鄉特別是桂西北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境內群眾過端午時節最喜歡的一道獨特美食。壯話稱此植物為“狗屁藤”,故名“狗屁粑”。狗屁粑的制作方法是,先把狗屁藤洗干凈,搗碎,用布包好,擠出水后將糯米浸泡其中,浸泡一兩天后搗成米漿,經煎或蒸后,放點白糖、芝麻,狗屁糍粑就做好了。
其他的還有全州粑粑、馬山艾菜饃等等。這些美味的糍粑構成了廣西特色各異的美食小吃盛宴。你還知道有哪些糍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