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瓜,以甜美多汁和豐富營養,在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然而,西瓜栽植的難題來源于極端氣候條件的挑戰,特別是早春時分。該時段的天氣變化無常,氣溫與濕度過高或過低均有可能對瓜苗的茁壯成長及果實品質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分析春季西瓜種植所必需的氣象條件,對提升其產量與品質至關重要。分析了早春西瓜種植氣象條件,探討了早春西瓜種植的災害防御措施,旨在增強瓜苗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和增加產量,從而促進農業發展。
關鍵詞:早春;西瓜種植;氣象條件;災害防御
中圖分類號:S6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6–0-03
盡管西瓜的耐熱性能優異,然而過高或過低的氣溫仍然會對其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探討西瓜種植適宜氣溫的范圍以及如何應對溫度的波動對西瓜生長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提高西瓜的產量與品質,提高西瓜種植的成活率,增加農民收入,為西瓜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1 早春西瓜種植氣象條件
1.1 溫度
西瓜是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對溫度有著極高的需求。春季早期,適宜西瓜生長的理想溫度約為20~30 ℃。
此溫度區間,西瓜的生長速度最快,果實品質也最高。當溫度較低時,西瓜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將受到阻礙,導致生長周期延長甚至影響最終成熟。低溫還可能削弱植株營養吸收與代謝能力,進一步影響西瓜生長與產量。相反,高溫易使西瓜遭受熱害,導致西瓜出現葉片干枯、扭曲等癥狀。同時在這種環境中,植株蒸騰加劇,水分快速散失,造成供水不足。高溫還會誘發炭疽病、霉變以及蚜蟲等病蟲害。
為了確保西瓜的健康生長,必須關注溫度的精確調控。在春季早期,農民應當始終將種植區域保持在20~30 ℃。可通過應用適宜的溫室室內空氣調節技術、控制光照強度、采用遮陽設備、自動澆灌系統等實現。同時,關注天氣預報變化,做好防寒或防暑措施,可利用排風扇調節溫度和濕度等。
1.2 光照
太陽輻射是自然界中最為關鍵的能源來源之一,對西瓜的生長和光合作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充足的陽光照射是西瓜成長發育的核心要素。作為葫蘆科植物,西瓜對陽光的需求極高,每日需凈光照6~8 h。其原理在于,太陽能可被西瓜葉片吸取,經由光合作用轉換為能源,促進西瓜葉片的迅速生長。光照對西瓜的果實發育也具有重要作用,充足的光照可以促進果實內部光合作用,使果實內的蔗糖轉化為淀粉、蛋白質等養分,改善果實的口感。因此,必須確保西瓜得到充足的光照,選擇適當的栽植地點,防止遮擋陽光,以便最大限度地吸收陽光[1]。
1.3 降雨
充足的水分對西瓜的生長也非常關鍵。適量的雨水能為西瓜的生長提供保障,但暴雨可能影響西瓜的生長。早春降雨稀少,因此需依賴灌溉以滿足西瓜的水分需求,從未保持西瓜的正常生長。過于干旱的環境會導致西瓜幼苗生長停滯,出現葉子枯萎、皺縮等不良現象。適當的水分供應則有利于促進西瓜生長發育。
灌溉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噴灑、滴灌、田間渠道注水等。應根據各地區水資源分布、土壤含水量與西瓜品種性質的不同,選擇適宜的灌溉方式。灌溉時長和頻率也須依據土質持水力、蒸發消耗量予以相應調整,確保水分適中。需要注意的是,早晚時段最適合灌溉,應避免在烈日下對西瓜進行灌溉,防止葉面受損。定期查看瓜苗的生長狀態,根據植株水分需求調整澆水次數,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盡管早春雨水稀少,影響西瓜生長,但只要采取正確的灌溉措施,就能產出優質的西瓜。
1.4 濕度
春季濕度較低,并不適合西瓜的生長。為了確保西瓜茁壯成長,可通過提高環境濕度、覆蓋土壤、適量澆水及適當通風來營造適宜的濕度環境[2]。
西瓜適合在高濕度環境下生長,理想的生長濕度為60%~70%。然而,早春濕度偏低會使其生長受到不利影響。因此,需注意維持適宜的水分環境以促進西瓜生長。可借助噴霧器或霧化系統增加環境濕度。這些設備能將水霧散布至空氣中,增加濕度,且有利于減少周邊植物因干燥所受影響[3]。
保持土壤濕度也至關重要。在早春時期,土壤水分常不足,使得西瓜根系難以獲取水分。對此,可使用有機覆蓋物或塑料覆蓋物覆蓋土壤,以降低水分蒸發速率,有效抑制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潮濕。
適度的澆水同樣非常重要。由于早春氣溫偏低,植物水分蒸發較慢,可降低澆灌次數。但必須保證植物根部充分供水。定期監測土壤濕度,以便適時適量澆水,有助于早春西瓜保持適宜濕度[4]。
過度密閉易引發病害,因此,需確保西瓜的生長環境通風、透氣,促進空氣流通,排解多余濕氣。這既能阻隔霉菌、病菌滋生,又有助于維持適宜濕度。
1.5 風力
早春強風是常見的氣象狀況,此類氣候可能給農田作物帶來不良影響。通過建造防風林地帶、增加灌溉次數、實行人工輔助授粉、設置支架或固定物以及合理修剪分枝等策略,農民能夠有效應對這些因素,保證西瓜健康生長,取得豐碩的收獲成果。
就西瓜而言,較大的風力易致水分快速流失,阻礙西瓜生長。這主要是由于大風會加劇西瓜植株內部水分的蒸發,致使其處干燥的環境,導致植株根部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進而影響其健康成長。風力也會破壞西瓜的授粉過程[5]。西瓜通常通過借助昆蟲授粉而進行繁殖,然而春季的強風常使昆蟲活動紊亂,進而影響了西瓜的正常授粉過程。為解決此問題,農民可以增加灌溉次數,同時運用人工輔助手段進行授粉。可使用刷子或者棉棒輕觸花朵內部,從雄花向雌花傳送花粉,從而提升果實產量。
此外,在大風來臨時,幼小的瓜苗易受風力摧毀,導致植株彎曲甚至斷裂,從而影響西瓜的整體生長。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農民可在西瓜植株附近設立支架或固定物,提高其穩定性。適時剪除多余分枝,維持植株均勻生長,避免植株因大風而折損[6]。
2 早春西瓜種植的災害防御措施
2.1 選擇抗寒品種
早春播種期間,應選取抗寒性能強的西瓜品種進行種植。低溫侵襲極易沖擊植物生長狀態,給農民帶來諸多風險與損失[7]。因此,為了提升西瓜產量,應選擇適應低溫環境的西瓜品種進行種植。農民可向農業專家咨詢,選出最適宜本土氣候的西瓜品種,從而確保其在春季不易受到低溫的侵襲,順利生長發育。在品種篩選過程中,還應將抗病、抗逆特性置于首位。具備這兩種特性的品種可有效對抗各種病毒、霉菌與細菌疾病,同時具備較強的耐寒能力,能在低氣溫下保持健康[8-9]。
選擇抗寒性優異的品種是種植西瓜過程中的核心策略。為此,農民必須進行各項研究工作,尋求具有抗病性、抗逆性以及適應性強的優質品種,以減輕低溫對西瓜產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提升西瓜產量。
2.2 避開霜凍期
早春西瓜栽培的核心在于防范霜害。農民需把握最佳的種植時間,并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從而確保早春西瓜栽培育種工作的順利推行。
在早春西瓜栽培中,避開霜凍期,防范霜害是一項關鍵措施。霜凍會對瓜苗造成嚴重傷害。因此,農民應適時種植,規避可能遭遇霜凍的時間段。農民可以通過查閱氣象局提供的天氣預測資訊,選擇適當的栽植時機。一般而言,霜凍高發的時間段為早春夜間、清晨階段。因此,農民可在晚霜可能來臨前進行西瓜種植,從而降低瓜苗受到霜凍侵蝕的可能性[10]。
覆蓋保暖物手段也能起到保護植物免受霜凍侵擾的作用。覆蓋物包括遮陽網、農業塑料薄膜等,可在植株上構建保護層,從而顯著減慢氣溫驟降速度,減弱霜凍對植株的影響。同時,可以設置燈具或其他保暖設施,從而產生暖流,提高周邊環境溫度,減輕霜凍給瓜苗帶來的損害[11]。
2.3 做好穴蓋保溫
在春季早期種植西瓜時,做好穴蓋保溫十分重要。農民可挖較大的土坑,將植物置于此洞穴,種植后立即覆蓋保溫材料(如草木屑、稻草等),從而有效地實現保溫。其原理在于營造適宜的生存環境,使西瓜樹苗能在低溫環境下順利生長。農民應選擇較大的土壤孔穴種植西瓜,從而有效保障根系不受凍害及寒冷氣候的影響。相較于直接種植于土壤表層,這種策略能產生更優質的保溫效果,穩定土壤溫度波動,減輕根部受損程度,利于西瓜的健康繁衍。
而種植后及時覆以保溫材料,可增強保溫效果。保溫材料能夠形成防護層,減慢土壤熱傳導速度,減少熱能流失,維持土壤穩定溫度。此類保溫措施能為西瓜樹苗營造相對恒定且適當的溫度環境,以助力其全面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應根據需要科學、合理地選擇與使用保溫材料。應該選擇干燥且與土壤有良好關聯的材料,避免過多水分積累,導致根部疾病的產生。此外,也應當依據種植區地理位置、氣象情況及時調整保溫材料的厚度與覆蓋范圍,以確保具有最優的保溫效果[12]。
綜合來看,在春季初期的西瓜種植過程中,通過挖掘較大的土坑,將西瓜植入其中,隨后及時覆蓋適當保溫材料,是行之有效的保溫策略。該策略能達到優良的保溫效果,為西瓜樹苗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進而提升西瓜產量與品質[13]。
2.4 病蟲害防治
早春濕潤寒冷的環境易引發各類病蟲害,因而病蟲害防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農民可使用無公害農藥對瓜苗進行涂抹,防治效果較好。無公害農藥具備低毒、低殘留特性,能保證西瓜與生態環境安全。施藥期間必須做到全面、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稀釋及操作。
除上述方式外,定期巡查也極其重要,可以及時察覺病蟲害的蹤跡或已受感染的植株,從而采取有效的處理手段。在巡查過程中,要細心觀察瓜苗的葉片、莖干以及果實時是否存在異色、病斑或者蟲害造成的損傷等現象。由于受害植株可能成為病蟲害的孵化場,若未能及時清理,病蟲害將持續繁衍并傳播疾病。因此,一經發現患有病癥的瓜苗,應即刻移除,防止病蟲害進一步蔓延[14]。
綜上,在西瓜種植過程中,面對早春濕冷環境下病蟲害滋生的難題,可以采用多種策略加以應對。其中,利用無公害農藥進行噴涂、定期巡查并及時清除病患植株都是極為關鍵的步驟。科學運用這兩種方法,可以有效預防與控制病蟲害,確保西瓜的茁壯生產與高產穩收。
2.5 合理施肥
在春季西瓜種植過程中,科學的施肥策略與及時恰當的施肥時機對防治植株過肥引發的病蟲害至關重要。為保障西瓜的良好生長及豐產,農民應對土壤定期進行深度分析和嚴格的試驗。通過檢測土壤養分含量,了解植被所需的各類養分。依據此數據,農民便能精準制定施肥方案,滿足西瓜各個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
農民應選擇合適的肥料類型,并根據瓜果生長周期進行施肥。一般來說,瓜苗生長初期階段對氮素的需求最高。因此,農民可在瓜苗生長初期階段施用高氮肥料,促進瓜苗生長發育。到了花期至成果期,瓜苗對磷與鉀素的需求會相應增加,農民需根據實際情況適量調整施肥比例。
準確把握施肥時間也是影響施肥效果的重要因素。農民應根據植物生長階段、氣候狀況合理規劃施肥時間。清晨或傍晚時段施肥,既能避免高溫侵害,又能最大化利用植物吸收效能。此外,施肥方式的選擇也很重要。農民應將肥料均勻散布于整片田區,避免局部密集施肥,確保養分均勻分布,避免損傷植株和引發病蟲害。
綜上,在春季西瓜種植中,農民應熟知科學的施肥策略,把握恰當的施肥時機,以防瓜株因過度施肥而引發病蟲害。通過土壤檢測,挑選適宜的肥料類型及恰當時機進行平衡施肥,方能達到滿足西瓜養分需求,達到健康生長及豐產成果的目的[15]。
3 結束語
氣象條件對早春西瓜產量和品質有著絕對性影響,適當的溫度、光照與濕度有利于西瓜生長和發育。因此,在選地應充分考慮上述氣候要素,確保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防災減損也是保障西瓜穩產的核心,干旱、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可能造成西瓜重大損害,農民應采取加強田間管理、優化藥劑管理等對策,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鑒于氣候變化加快及全球逐漸升溫,需繼續深入探究氣象狀況對早春西瓜種植的潛在沖擊,制定更為精準有效的抗災防護策略,以適應新型風險的挑戰,從而提升西瓜產量和品質,保證農民收入,同時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新亮,楊平,卓瑪,等.早春西瓜—夏玉米—秋延遲菠菜—越冬菠菜一年四作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 2022(6):221-223.
[2] 劉影.淮北地區早春大棚西瓜種植技術要點[J].農村科學實驗,2020(2):73-74.
[3] 馬素芹.早春大棚西瓜三膜覆蓋嫁接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3):79,82.
[4] 陳稷鵬.早春西瓜種植氣象條件分析及災害防御[J].鄉村科技,2017(36):53-54.
[5] 李海鳳.早春大拱棚西瓜種植氣象條件分析及災害防御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28):173-174,178.
[6] 馮翠,劉慧穎,田鵬飛,等.早春西瓜—夏絲瓜—秋花椰菜綠色高效周年栽培模式[J].中國蔬菜,2022(6):128-130.
[7] 王亞明,李闊,石林芝.大城縣西瓜種植氣象條件分析及生產建議[J].河北農業科學,2018,22(3):101-104.
[8] 邵飄紅.西瓜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及災害防御[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6):107-108.
[9] 薛淑琴,郎亞斌,范桂香,等.正鑲白旗地區西瓜種植的氣候條件及氣象災害預防[J].內蒙古氣象,2008(4):23-24.
[10] 戴全章,李學斌,王洪福,等.寧夏平羅沙漠土地錯季節種植甜西瓜氣象條件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8): 212-214.
[11] 文藝,李涵茂,陳忠,等.衡山縣西瓜種植氣象條件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5):97-99.
[12] 孟根吉如和,敖登其木格,李瑞.淺析烏審旗無定河鎮地區西瓜種植的氣候條件及氣象災害防御措施[J].農村牧區機械化,2012(1):45-46.
[13] 杜雪松,張雨,叢宇辰,等.洮南市黑水西瓜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及防災對策[J].南方農業,2023,17(12):204-206.
[14] 高瑩云,張德有,劉智賢.寧夏壓砂西瓜炭疽病發生流行的氣象條件分析[J].農業與技術,2021,41(3):58-60.
[15] 劉立娟,周成賢,蔣金成,等.春秋棚西瓜生產環境溫度變化規律監測及災害預警分析初探[J].蔬菜,2022(6):10-14.
收稿日期:2024-01-10
作者簡介:李青松(1996—),男,江蘇鹽城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綜合氣象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