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跟警察一點兒關系也沒有。然而,專業的跨度并沒有影響我對從警夢的向往與執著。當初覺得刑警的帥才是警察的“原味”,如今,從警21個年頭了,一直在基層派出所的我,感覺每天把群眾求助的事情處理好,贏得他們的認可,其實也挺帥的。
2018年9月,我調到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中央門派出所。為了工作方便,我把家也搬到了轄區。同事們講我是個365天從早到晚都穿警服的警察。其實我早上出門就開始上班,回到家基本都是深夜了,也就沒必要換了。到后來,居民們慢慢習慣了一個穿著警服的“鄰居”進進出出,也開始找我幫他們解決問題。
社區程阿姨下崗多年,平時在小區門口擺縫補攤補貼家用。2019年,小區開始維護更新。這天早晨,她攔下我,問我能不能幫她把攤位留下。為了幫助程阿姨,我一趟又一趟地跑街道、城管部門溝通,最終在小區門口為她爭取了一個嶄新的攤位。程阿姨對這個攤位很滿意也很珍惜,每天都把攤位收拾得干干凈凈,還主動承擔起大門周邊衛生的清掃工作。
和居民張某相識是由于一次偶然。當時我和同事一起開展入戶登記來到他家。我了解到張某的父親癱瘓在床,他的母親扛起了所有的家庭負擔,而張某此時正在監獄服刑。在交流中,我被兩位老人面對困難的樂觀深深觸動,也了解到他們對兒子的牽掛。隨后,我便和監獄方面取得了聯系,多次當面給予張某鼓勵。后來,張某獲減刑出獄并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每次我們見面他都說,是我,還有派出所那常亮的燈,給了他一家人希望。
勸業村小區由于歷史規劃問題,居民進出需繞行中大醫院,不僅極不方便,居民與院方產生的矛盾糾紛也很多。我一方面協調醫院,為小區居民開通特別通道方便進出;另一方面協調醫院利用晚間車位空閑的時間段,為居民提供包月停車服務。雙方皆大歡喜。
在社區大多是芝麻大的小事,可事情再小,解決起來也往往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多次協調。這看起來是前期的工作量增加了,可實際效果卻是真正解決了群眾的訴求,也切實消除了后期的安全隱患。
從2018年9月到今天,當初在社區統計到的37戶困難群眾只剩下7戶了。1700多個日夜解開了幾十個“結”,也許外人看來這還不算“高效”,但我卻感到莫大的欣慰。很多時候我也在想,在派出所工作,把小事做好,做群眾的貼心人,何嘗不能感天動地呢?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份堅持了。(整理 沈忱)
蔡文君,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中央門派出所教導員,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獲個人嘉獎9次,獲得“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個人”、“江蘇最美警察”、“江蘇省政法先進典型”、南京市勞動模范、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南京市十佳政法干警”、“南京最美警察”等一系列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