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名稱:重慶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磁器口派出所。
建所時間:1950年。
轄區概況:負責嘉陵江17.6公里通航水域以及沿江岸線40余公里的治安管理工作,涉重慶主城沙坪壩、江北、兩江新區等3個行政區的12個街道、27個社區。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9人、輔警11人。
榮譽:一級公安派出所,全國第三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先后榮獲“重慶市工人先鋒號” “重慶市優秀公安基層單位”“最美渝警楷模集體” “全市公安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五星級過硬黨支部”等多項榮譽,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2次。
“妹兒,這個包包是你的嗎?”2024年4月15日21時左右,在重慶市中渡口碼頭漆黑的江岸邊,磁器口派出所民警陳徐指著亂石堆里的包包,向坐在不遠處石頭上喝酒的一名女子詢問道。
腳下的江水正湍急地拍打著礁石,而女子默默地喝著酒,沒有回答。就在陳徐向她靠近時,女子突然站起來縱身跳入江中。陳徐心里一緊,大步跑至女子落水處,緊隨其后一躍而下。
“別動!別動!”冰冷的江水里傳來陳徐的大喊聲。劃水近身、托腋拖帶……在同事的幫助下,落水女子被順利營救上岸。
短短幾分鐘,卻讓人感覺驚心動魄,這是重慶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卻又是那么的“不尋常”。
“生命至上,誰沒救過幾條人命?”這是磁器口派出所民警很平常的一句話。在這個派出所,每個人都在水里救過人,那可都是“搶”回來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2023年,磁器口派出所先后救起溺水遇險群眾29人;2022年,這個數字為57人。
黨建入心,一脈傳承“紅巖魂”
在這個派出所,人人都能講出幾個關于“紅巖”的故事。
“他忍辱負重,十幾年如一日,他是特務眼中的‘瘋老頭’……”站在磁器口派出所黨建陣地的院子里,所長王迎又給年輕民警講起了紅巖先烈華子良(原型人物韓子棟)的故事。從院子里舉目眺望,就可以看到對面山壁上刻著的一行鮮紅大字“華子良脫險處”。
“他找到一只小木船,迅速渡過了嘉陵江,經過45天的長途跋涉,終于到達了解放區。”伴隨著所長的講述,年輕民警朝著巖壁上望去,仿佛看到了當時那驚險萬分的一幕。
多年來,派出所黨支部依托磁器口江邊“華子良脫險處”等紅色資源,以傳承紅巖精神為主線,堅持“黨建統領、紅巖鑄魂”,打造了一系列黨建品牌。
在磁器口派出所里開設的“紅巖課堂”上,由黨員民警自定主題、自主授課,英雄前輩們的故事在“紅巖課堂”上口口相傳。在一遍遍的講述中,總是會有更多的感悟出現。
同時,派出所黨支部探索建立“黨建+思想政治”“黨建+公安主業”“黨建+踐行宗旨”“黨建+共治共享”的“黨建四+”工作法,打造“嘉陵同心”黨建品牌,有力推動了水域基層治理從“條塊分割、單點用力”到“相融共促、聯合發力”的轉變。派出所黨支部為此先后獲評“全市公安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五星級過硬黨支部”。
創新機制,共建“嘉陵守江團”
“大竹林,有一人溺水!”2024年3月31日,正在值班的磁器口派出所教導員何健收到這樣一條消息。
情況緊急,何健接到警情后立即出發。“現場情況如何?人救上來沒有?”在驅車前往現場的路上,何健在與兩江新區交管中心連通的電話里問道。
與此同時,磁器口派出所的警用船艇、水上應急救援中心和消防的巡邏船也同時出發,一起趕向事發水域。
“找到了,救起來了!”就在路上,群里再次傳來信息。大家松了一口氣,紛紛原路返回。而何健依然驅車趕到現場,核實落水人員的身份信息,跟進處理事件后續程序。
據了解,磁器口派出所轄區沿江岸線長達40多公里,橫跨沙坪壩區、江北區、兩江新區三地,轄區內還有17公里多的嘉陵江通航里程,點多線長、水域復雜。遇到有人溺水的突發情況,趕赴過去路途遙遠。如何能將發生溺水時那短短幾分鐘的“黃金救援時間”把握住?
“我們想了很多辦法。要想跑贏時間,就得整合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多方力量,實現聯防聯控。”王迎介紹說,在時任派出所所長苑廷海的帶領下,派出所探索建立了“1+4+N”一體化聯動救援長效模式,即健全完善1套應急聯動救援機制,聯合市水上應急救援中心、水上消防和交管部門等4支專業救援力量,整合應急救援基地、公益救援隊、游泳隊及街鎮一線執法隊員、社區工作者等N種力量,共同撐起嘉陵江岸防溺水“守江團”。
“警力有限但民力無限,比如游泳隊常年在江邊活動,是距離溺水救援最近的群體,也是防溺水宣傳的直接力量。”王迎接著介紹,水警總隊(水上分局)向各個游泳隊發放了救生衣、游泳圈等救援設備,并組織隊員們進行救援專業技能的培訓,將來還打算將其中一部分人納入“義警”隊伍。
為了能在第一時間有效增強群眾的自救和救援能力,磁器口派出所還在沿江兩岸水域設置了27處“水上生命救助公益站點”,投放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包及救生桿等簡易救生工具550件(套),全面提升了現場即時救援能力。
“這些救生裝備都是采取自助取用的方式,市民使用可以防范溺水,發生溺水時也能最大限度保障施救者自身安全。”王迎表示,民警在轄區開展日常巡邏時會對各站點的救生裝備進行檢查,對缺失或安全性不佳的裝備及時進行補充更換,并根據水位漲落情況,適時調整站點位置,以保證大家就近就便取用。
標語上墻,宣傳警戒“做到位”
救助溺水群眾責無旁貸,但如何勸導市民不要輕易涉險下水,也是磁器口派出所工作上的重中之重。
派出所轄區的臨水公園景區、碼頭渡口等處,受流水沖刷侵蝕嚴重,隨時可能出現道路堤壩滑坡、船只打流等安全隱患,而一些沿江的消落帶、江灘等親水休閑帶更易受水位漲落變化而“時隱時現”,較易造成人員被困等險情。
為了勸導市民不要靠近危險水域,進一步降低溺水風險,磁器口派出所在中渡口碼頭和大竹林絲廠碼頭的墻壁上,繪制了十分醒目的白底紅字巨型標語:“此處水深暗流多,三年溺亡多人。珍愛生命,遠離水險!”
“只要你走到這個碼頭上,就不可能看不到我們的標語!”王迎介紹道。正是這樣“直白嚴厲”的標語,可以有效地讓市民了解此處水域的危險程度,有些市民和游客看到標語后會選擇謹慎離開,即使沒有離開的人也會提高警惕,降低溺水事件的發生概率。這一做法也讓很多派出所紛紛效仿。
與此同時,磁器口派出所在轄區7處溺水隱患點均設置了標有“危險”等字樣的警示浮球和警示柱。“比如說在磁器口正碼頭,當水位漲到170米時,有些臺階被淹沒至水中,根本無法判斷沿著臺階下去后哪一步會踏入‘水中懸崖’,曾有不少游客因此溺水……”王迎介紹說,而設立警示浮球和警示柱,可以讓大家知道“此處危險”,可以避免很多因水下情況不明、粗心大意引起的溺水事故。
另外,磁器口派出所緊盯未成年人這一重點群體,依托水上分局與重慶市教委安穩辦簽訂的《重慶市學生溺水事故安全防范合作協議》,在每年暑假前組織民警走進水域周邊中小學校,開展“平安課堂”送課進校園活動,以動漫、短視頻等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解防溺水的相關知識,潛移默化中為孩子們筑起“防溺水思想籬笆”。
2023年3月,在團市委和市應急管理局的支持下,磁器口派出所聯合社會力量共建掛牌成立“水域應急安防救援科普體驗中心”。該中心面向公眾開放。市民不僅可以在這里了解防汛、防溺水等涉水安全常識,還能親身體驗心肺復蘇、水上救援、心理健康等各類安全教育活動。依托磁器口古鎮旅游資源,不少游客也會進入防溺水體驗中心參觀學習。
跟進到底,勸阻輕生有“閉環”
溺水者可以被救上岸,可一旦遇到輕生者,如何才能挽救“上岸”?
“感謝民警叔叔,是你當時一杯溫暖的奶茶,讓我敞開了心扉,讓我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2023年,時任磁器口派出所所長苑廷海收到了獲救女孩菲菲的來信。
當時,菲菲因患有抑郁癥,輕生念頭之下跳入嘉陵江,被苑廷海與同事一同救下。人救上來了,可如何才能化解她再次輕生的念頭?這個問題在苑廷海心里不斷地徘徊。于是,苑廷海開始四處聯系心理咨詢專家,著手延伸服務領域,為輕生者提供跟進式心理疏導。2021年底,磁器口派出所成立了全市首個派出所心理工作室“心語心理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后,菲菲成為了工作室第一個回訪對象。在經過了近四個月數十次的心理疏導干預之后,菲菲逐漸解開了心結,變得開朗,也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朋友,徹底告別了過去。
“我不會再犯傻了!從此我會積極地去擁抱生活……”菲菲在最后一次接受心理疏導時這樣說道。
自2021年底“心語心理工作室”成立以來,磁器口派出所認真梳理近年來的跳江輕生類警情,民警主動學習掌握心理學知識,持續對救助后的輕生人員實施了跟進式心理疏導。截至目前,磁器口派出所已先后幫扶56個家庭、回訪18個家庭,緊急危機干預輕生群眾13人次,開展跟進式心理輔導8人,開展個人心理輔導47場次200余小時,將救助向群眾內心延伸,成功堵住了水上生命救助的最后“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