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加快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研究

2024-01-01 00:00:00肖金成馬燕坤
經濟與管理 2024年4期

摘 要:把地級行政區即抵邊地州市盟作為基本單元來界定沿邊地區更為合理。我國沿邊地區地形地貌以高原山地為主,對外開放起步較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屬于典型的欠發達地區,也是少數民族的集中分布區域。當前,我國沿邊地區發展面臨人口人才流失形勢嚴峻、基礎設施條件和營商環境不佳、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突出等問題瓶頸。與此同時,國內外形勢發生的新變化新趨勢,對于加快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來說,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新形勢下加快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應以地級行政區為基本單元,以沿邊中心城市為依托,規劃建設沿邊經濟帶,全面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大對沿邊地區發展的支持力度。

關鍵詞: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區域合作

中圖分類號:F061. 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24)04-0019-08

中國與朝鮮、俄羅斯、蒙古、印度、越南等14 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從東北的鴨綠江入??诘轿髂系谋眮龊尤牒?冢L約2. 28 萬公里。我國周邊地區安全形勢復雜嚴峻、風險叢生,維護邊境地區安全和穩定的戰略地位至關重要,歷來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事情。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新形勢下,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是促進興邊富民,加強民族團結和保障邊疆穩定、邊境安全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戰略要求。

一、我國沿邊地區的尺度界定

我國邊疆省份有9 個,從東北到西南依次是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云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面積合計589. 44 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61. 4%。抵邊地級行政區有45 個,包括25 個地級市、8 個地區、9 個自治州、3 個盟,土地面積合計350. 93 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36. 6%(如表1 所示)。抵邊縣級行政區(以下簡稱邊境縣)137 個,包括6 個市轄區、63 個縣、17個自治縣、36 個縣級市、15 個旗,土地面積合計195. 49 萬平方公里, 占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20. 4%。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邊境縣人口超過50 萬人的僅有5 個,30 萬人至50 萬人的僅有14 個,而少于10 萬人的卻有64 個,其中少于5萬人的就有33 個之多。

從上述情況來看,邊疆省份占全國陸地國土面積一半以上,很顯然面積過大,省會城市普遍離邊境較遠,同步推進的難度很大,即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效果也不會很明顯,而近一半邊境縣的人口不到10 萬,且地廣人稀,集聚產業、發展經濟的難度很大。抵邊地級行政區即地州市盟的土地面積合計占全國陸地國土面積1/3 左右,絕大多數地州市盟的人口在100 萬人以上、城區人口在10 萬人以上。因此,把地級行政區即地州市盟作為基本單元來界定沿邊地區更為合理。

二、我國沿邊地區的現狀特點

我國沿邊地區地形地貌以高原山地為主,對外開放起步較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屬于典型的欠發達地區,也是少數民族人口的集中分布區域。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沿邊地區發展,給予了多種形式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然而,相對于東部沿海地區來說,我國沿邊地區的開發開放進程仍然嚴重滯后。

(一)地形地貌以高原山地為主

從東北瀕臨黃海的遼寧丹東到西南瀕臨北部灣的廣西防城港,我國沿邊地區依次分布著長白山、小興安嶺、大興安嶺、內蒙古高原、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云貴高原、兩廣丘陵等山脈、高原和丘陵。以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形地貌,造成我國沿邊地區自然條件不佳,開發開放的成本較高,甚至很多地區生態環境極度脆弱,不適宜人類生存。

(二)聚集著七成數量的少數民族

我國沿邊地區也是少數民族人口的集中分布區域,全國55 個少數民族中近40 個分布在沿邊地區,包括回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塔吉克族、錫伯族、藏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傈僳族、傣族、景頗族、苗族、獨龍族、佤族、拉祜族、哈尼族、彝族、瑤族、壯族等,很多少數民族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同一民族毗鄰而居[1] 。從自治地方來看,我國5 個自治區中有4 個屬于邊疆省份,沿邊地區包括10 個地級及副省級自治地方①,抵邊縣級自治地方有16 個(如表2 所示)。

(三)經濟發展普遍相對滯后

我國沿邊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普遍不佳,人口分布稀疏,對外開放起步較晚,又遠離國內大市場,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水平都明顯偏低。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沿邊地區常住人口約7 320. 44 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5. 2%。2020 年,我國沿邊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為3. 39 萬億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 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 63萬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5. 9%;地均生產總值為91. 04 萬元/ 平方公里,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9. 2%;對外開放度僅為19. 1%,相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2. 5 個百分點。其中,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甘肅、新疆、云南和廣西八省(自治區)的沿邊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均低于本?。ㄗ灾螀^)平均水平,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西藏、云南和廣西七?。ㄗ灾螀^)的沿邊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比重均在80%以下(如表3 所示)。整體來看,占全國三成陸地國土面積的沿邊地區,承載了全國半成的人口,經濟產出則不足半成。

(四)設立了多種類型的國家級開發開放平臺

口岸是由國家指定的對外開放的門戶,是國際貨物運輸、人員跨境往來的樞紐。截至目前,我國沿邊地區經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口岸共有113個,包括水運口岸17 個、公路口岸71 個、鐵路口岸13 個和航空口岸12 個(如表4 所示)??诎秾ξ覈剡叺貐^擴大對外開放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推動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國務院在邊境地區陸續批準設立了邊民互市貿易區、邊境開放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旅游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片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開發開放平臺( 如表5 所示)。

三、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面臨的問題

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進程比較滯后,經濟發展明顯落后于內地和東部沿海地區,加上生態系統脆弱、生產生活環境普遍較為惡劣,存在人口人才嚴重流失、基礎設施條件欠佳、營商環境普遍不佳、“通道經濟”特征明顯、發展保護矛盾突出等問題。

(一)人口分布比較稀疏

我國沿邊地區地域廣闊,但多屬于高寒地帶,大部分地區人跡罕至,生產生活條件普遍比較惡劣艱苦,人口比較稀疏。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沿邊地區的常住人口平均密度僅為20 人/平方公里,不到全國人口密度的1/7。各邊疆省份沿邊地區常住人口平均密度均低于全國人口密度,且均明顯低于本省域常住人口密度。其中:遼寧、廣西兩?。ㄗ灾螀^)沿邊地區的常住人口平均密度比較高,分別達到146 人/ 平方公里和112 人/ 平方公里,接近于全國人口密度,但都僅為本?。ㄗ灾螀^)常住人口密度的1/2;黑龍江、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五?。ㄗ灾螀^)沿邊地區的常住人口平均密度低于50 人/ 平方公里,均不到全國人口密度的1/3,其中甘肅省和西藏自治區的沿邊地區常住人口密度分別僅為6 人/ 平方公里和2 人/ 平方公里。如表6 所示。

(二)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我國沿邊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對開發開放和產業發展形成嚴重制約。受地方政府建設資金不足所限,沿邊地區的大部分口岸基礎設施條件落后、檢查防疫設備年久失修,口岸通關效率普遍較低,口岸功能亟待完善提升。各類開發開放平臺的水、電、路、氣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條件普遍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管理體制有待理順,甚至一些開發開放平臺建設處于停滯狀態。外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公路等級普遍較低、不能形成閉環網絡,很多地區沒有通鐵路和高速公路,普遍缺少聯通內外的大運力骨干通道,跨境通道通而不暢,跨境物流的硬性成本普遍較高,與內地和沿海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較低,嚴重制約著貨物運輸、人員往來和招商引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的問題普遍存在,交通、醫療、教育、商貿、通信、文化、供排水等城鎮功能普遍薄弱,城市用水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削弱了沿邊地區的城市和城鎮聚集產業和吸納人口的能力。邊境物防技防設施建設不足,一些邊境地區主要靠人看眼盯,存在安全隱患。

(三)人口流失形勢嚴峻

我國沿邊地區人居環境普遍較差,就業機會較少,生活成本較高。隨著東中部地區和邊疆省份重點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沿邊地區人口人才呈現持續流出態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沿邊地區常住人口為7 320. 44 萬人,相比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減少了285. 12 萬人,占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3. 8%。常住人口減少的地區主要出現在東北地區,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的沿邊地區常住人口均為減少態勢,其中通化市常住人口減少超過100 萬人,將近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一半。毋庸置疑,勞動年齡人口是沿邊地區流出人口的主體。

( 四)“通道經濟”特征明顯

我國邊境貿易多為“穿岸而過”,很少在沿邊地區落地加工,“通道經濟”特征明顯,開發開放“兩張皮”的現象比較普遍[2] 。以遼寧省丹東市為例:邊境貿易出口商品的附加值結構嚴重失衡,以附加值偏低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且大部分不在本地生產,如紡織、小機電、百貨、農副等產品,批量小、品種雜、經營分散;進口商品主要是農、副、林、水等產品,資源型特征明顯,很大部分直接銷往內地,很少落地加工,沒有在當地實現倉儲、加工等環節的增值,未能促進沿邊地區形成規?;a力、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難以有力支撐邊境城市和城鎮發展壯大。因此,我國沿邊地區的城市規模普遍不大。2022 年,我國沿邊地區25 個中心城市中,只有包頭的城區常住人口在100 萬人以上,中等城市只有牡丹江、丹東、雞西、佳木斯4 個,且都分布在東北沿邊地區,其他都是小城市;邊境33 個縣級市的中心城區(不包括縣城),只有景洪、滿洲里的常住人口在20 萬人以上,城區常住人口10 萬人以上的縣級城市只有景洪、滿洲里、琿春、瑞麗、博樂、靖西、芒市、騰沖、東港和東興10 個,集中在西南地區,其中景洪、博樂和芒市都是所在自治州政府駐地(如圖1 所示)。

(五)軟硬件環境普遍欠優

受財力所限,各沿邊地區政府部門對市政建設和各類產業平臺的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條件普遍難以滿足當地開發開放發展的需要。服務型政府部門建設滯后,產業平臺的管理體制有待理順,政府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比較淡薄,政務服務效率較低,不利于企業投資發展和人才創新創業。部分邊境管理政策更新嚴重滯后于沿邊地區開放發展。缺少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進投資、人才、技術等優質生產要素向沿邊地區聚集,有效激勵沿邊地區積極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加強合作的機制和政策也較為匱乏[3] 。

(六)發展與保護存在矛盾

我國沿邊地區很多地方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對經濟和人口的綜合承載能力較低,生態環境治理的壓力也比較大,推進開發開放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廣西沿邊地區為例,資源環境承載力較低,土地、能源、礦產資源相對匱乏,對自然資源長期過度開發、粗放利用,保護和修復的治理措施滯后,造成了嚴重的礦山生態破壞、水環境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態環境問題,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代價巨大,不利于區域可持續發展。我國沿邊地區還廣泛分布著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未來很可能在沿邊地區新設數個國家公園,將會進一步加重沿邊地區保護生態環境的任務。

四、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國內外形勢發生的新變化新趨勢,對于深入推進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來說,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一)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就要重點解決這個新的主要矛盾。我國沿邊地區與內地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之間存在很大的發展差距,是典型的發展不充分的區域,是我國社會新的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方面之一。新時代解決我國社會新的主要矛盾,要求深入推進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把沿邊地區的豐富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提高沿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我國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求深入推進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加快提高沿邊地區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進而實現包括沿邊地區各族人民在內的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三)國家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要求暢通國內大循環,助力形成強大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另一個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對暢通國內大循環與國際大循環提出了要求,旨在更充分地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沿邊地區與沿海地區一樣,也是聯結國內國際兩大循環的重要樞紐,不僅是事關國家安全與邊疆穩定的屏障,更是人員出入境、貨物進出口的平臺口岸和通道命脈,在新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特殊作用[4] 。目前,我國沿邊地區作為聯結國內國際兩大循環的樞紐地位還不夠強大,甚至可以說很薄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深入推進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提高沿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聯通國內國際兩大市場水平,加快增強沿邊地區支撐壯大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功能。

(四)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簡稱“五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作為向西開放的前沿,我國沿邊地區要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緊抓國家實現“五通”的助力,加快提高開發開放水平。

(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加劇國際形勢不確定性

近年來,世界政治經濟發生深刻變化,國際環境日趨錯綜復雜,世界出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并不斷演化。盡管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逆流持續,排外主義、民粹主義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威脅依然嚴峻。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局部危機一直撥動著世界主要國家的“神經”,給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罩上了越來越濃的陰云。這一系列國際環境的新變化新形勢,都給我國推進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帶來了嚴峻挑戰。

五、新形勢下加快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基本思路

我國沿邊地區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但基礎條件薄弱、發展水平偏低,吸納投資和人才的內生動力不足。新形勢下,從邊疆安全穩定和居民共同富裕相結合考慮,統籌謀劃沿邊地區發展,規劃建設沿邊經濟帶,發展壯大沿邊中心城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規劃建設沿邊經濟帶

新形勢下,加快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應以地級行政區為基本單元,以抵邊地市州盟為依托、沿邊中心城市為核心節點,規劃建設沿邊經濟帶。沿邊中心城市是指我國沿邊地區的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和盟的政府駐地城市。經濟帶是經濟要素空間集聚的重要形態,是城市帶和產業帶的統稱,沿交通干線集聚經濟要素,連接一個個城市,不僅使交通基礎設施發揮更好的效益,而且有利于輻射帶動整個區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沿邊經濟帶是以交通干線連接的一個個沿邊中心城市為核心節點、沿邊中心城市周邊城鎮和農村地區為輔助構成的帶狀區域。

(二)全面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

支持沿邊地區積極全面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最重要的一方面,全面融入國內大循環,全面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尤其要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的產業合作和人員技術交流,充分利用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巨大市場和廣泛資源。另一方面,積極融入國際大循環,進一步加快向西開放合作步伐,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主動全面對接東北亞、中亞、東盟、瀾滄江-湄公河等國際區域合作和中俄、中歐、中非等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一帶一路”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需求和合作領域。

(三)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培育經濟增長極是指針對某一個或多個較小面積的地區,提供特殊政策和專項資金的支持,大力度改善軟硬件環境,刺激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這些地區快速聚集,促使這些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發展成為所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培育經濟增長極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5] 。我國邊境線很長,不可能使沿邊地區所有地方都快速發展起來,也不是每一個地方都適合開發。規劃建設沿邊經濟帶,應在距離邊境線較近的區位上布局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由國家及各邊疆省份通過提供特殊優惠政策和專項資金給予大力支持和集中投入,促進這些經濟增長極的經濟體量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壯大,推動它們所在的城市加快發展成為輻射帶動沿邊地區繁榮發展、強有力保障國土安全和邊境穩定的戰略性支點。

(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當地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否則就會增加企業生產經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6] 。我國各沿邊中心城市的營商環境與內地主要城市特別是諸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東部發達城市存在很大差距。我國沿邊地區各城市和城鎮只有加快優化營商環境,逐步向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看齊,才有可能吸引企業投資發展和人才創新創業。一是加大產業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集中投入,盡最大努力完善和提升一個或數個產業平臺的“九通一平”基礎設施條件,著力于改善硬件環境。二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項目建設審批程序,最短化審批周期,實行沿邊地區某些行業發展“負面清單”制度和項目建設登記備案制度。三是出臺特區化的產業發展促進政策,諸如建設用地“零地價”、稅收減免、出口免稅、高速公路免過路費等特別優惠政策,對制造業企業聚集發展和人才創新創業形成強有力有效的吸引力。

六、新形勢下加快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對策建議

新形勢下,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規劃建設沿邊經濟帶,促進沿邊地區聚集產業和壯大城市,需要國家及各邊疆省份在資金、政策、資源、要素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使沿邊地區發展成為比較富裕的地區,鞏固邊疆,發展邊疆,富裕邊疆。

(一)編制沿邊經濟帶發展規劃

以地級行政區為基本單元,以發展壯大沿邊中心城市為戰略重點,編制沿邊經濟帶發展規劃,并把規劃建設沿邊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陸地邊境線綿延兩萬多公里,統一編制全國沿邊經濟帶發展規劃的難度較大,宜分為東北、北部、新疆、西藏、西南五個部分分別編制沿邊經濟帶發展規劃。沿邊經濟帶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發展基礎、戰略定位、發展思路、空間布局、交通設施、生態保護、區域合作、體制機制、保障措施等。建議編制沿邊經濟帶發展規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相關?。ㄗ灾螀^)配合參與編制,最后報國務院審批后實施。

(二)支持沿邊中心城市發展壯大

中心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和輻射核。規劃建設沿邊經濟帶,要把發展壯大沿邊中心城市,增強它們的輻射帶動功能作為重要內容。一般來說,沿邊中心城市分別是所在地市州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信息和產業中心,經濟實力相對較強,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人口規模相對較大。沿邊中心城市在保障國土安全和邊疆穩定及抵御發展風險方面,要比周邊其他城市強得多。沿邊中心城市的區位、市政基礎設施條件和交通通達性條件也都比較好,很大部分通了高速公路和鐵路或建有機場。東北沿邊地區的一些中心城市已開通高鐵。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對沿邊中心城市改善市政基礎設施條件的支持力度,使沿邊中心城市也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它們對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和吸納能力,加快發展壯大人口規模,在沿邊地區崛起十數個人口規模超過100萬人的大城市,形成有效輻射帶動沿邊地區發展的一顆顆“明珠”,以及有力保障邊疆國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一座座“堡壘”。

(三)加強國家開發區政策對沿邊地區的支持

對沿邊地區加大國家開發區政策特別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支持力度。在沿邊地區合理增設數量可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尤其是在距離邊境線較近、發展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沿邊中心城市??紤]到沿邊地區戰略地位重要而發展水平偏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可以實行更為特別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對制造業企業投資和人才產生更強的吸引力,促進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聚集發展,輻射帶動它們所在的城市快速做強經濟實力和吸納更多人口。

(四)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邊境貿易大發展

邊境貿易指兩國接壤地區的居民之間的集市貿易。促進邊境貿易發展不僅能有效提高兩國邊民的收入,而且能夠促進沿邊地區經濟繁榮,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創新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邊境貿易大發展。一是把允許開展邊境貿易的地域范圍擴展到抵邊地市州盟。二是進一步較大幅度提高沿邊地區市場主體參與邊境貿易的關稅等稅收起征額。三是明顯擴大沿邊地區許可參與邊境貿易的商品類型和規模。四是創新邊境貿易模式,支持商貿產品交易網絡平臺建設和跨境電商合作,拓展線上邊境貿易渠道[7] 。五是支持邊境貿易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節約人力成本,提高交易效率[7] 。

(五)鼓勵和引導沿海地區與沿邊地區對口合作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我國實施對口支援和對口幫扶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加快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8] 。本質上講,對口支援和對口幫扶關系都是區域間的轉移支付。借鑒以往經驗,鼓勵和引導沿海地區與沿邊地區在地級層面加強對口合作,因地制宜實行對口支援和對口幫扶政策。通過對口支援或對口幫扶,牽引沿海地區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理念等優質生產要素向沿邊地區流動和滲透,從而強力驅動沿邊地區經濟加快發展、沿邊中心城市加快壯大,進而支撐沿邊經濟帶快速隆起。

(六)支持沿邊地區積極參與區域和國際次區域合作

支持沿邊地區與周邊國內外地區積極開展區域和國際次區域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對企業和人才的聯合吸引力。創新國際次區域合作機制,以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對外開放合作平臺建設為依托,在礦產、能源、農業、制造業、旅游等領域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加強國際次區域合作。因地制宜發揮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機制在促進我國沿邊地區開發開放中的作用,支持各抵邊地市州盟積極參與上海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金磚國家峰會、東北亞區域合作機制、中俄合作論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計劃、亞太經合組織、亞歐博覽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機制,不斷提升沿邊地區參與國際次區域合作的能力和效率。

注釋:

①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內,成立于1954 年,首府是伊寧,是全國唯一的既轄地級行政區又轄縣級行政區的自治州,也是全國唯一的副省級自治州,下轄的塔城地區和阿勒泰地區都是地級行政區,其他直轄的縣級行政區稱為伊犁地區。

②我國沿邊中心城市從東北到西南依次包括丹東、通化、白山、延吉、牡丹江、雞西、雙鴨山、佳木斯、鶴崗、伊春、黑河、呼倫貝爾、烏蘭浩特、錫林浩特、烏蘭察布、包頭、巴彥淖爾、巴彥浩特、酒泉、哈密、昌吉、阿勒泰、塔城、博樂、伊寧、阿克蘇、阿圖什、喀什、和田、噶爾、日喀則、山南、林芝、瀘水、保山、芒市、臨滄、普洱、景洪、蒙自、文山、百色、崇左和防城港 。

參考文獻:

[1]趙艷春. 新時代沿邊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研究[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22):22-23.

[2]丁陽,夏友富,呂臣. 新型國際分工模式下的沿邊開發開放問題研究[J]. 江蘇社會科學,2015(1):61-68.

[3]孫久文,周玉龍,和瑞芳. 中國的沿邊經濟發展:現狀、問題和對策[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7(2):28-38.

[4]郭銳,廖仁郎. 新發展格局下我國沿邊地區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思考[J].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3(3):60-71.

[5]肖金成. 培育增長極 充分發揮開發區的優勢[N]. 人民政協報,2018-12-21(007).

[6]陳偉偉,張琦. 系統優化我國區域營商環境的邏輯框架和思路[J]. 改革,2019(5):70-79.

[7]李曦淼. 以邊貿固脫貧促發展[N]. 云南日報,2021-01-22(005).

[8]侯景新,于子冉. 對口合作的形成機制與實踐啟示[J].區域經濟評論,2021(2):56-62.

責任編輯:關 華

基金項目: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十五五’時期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色噜噜综合网| 在线va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福利在线一区| 国产另类视频|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黄色a一级视频|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免费aa毛片|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国产精品页|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午夜小视频在线|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欧美区在线播放|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日韩二区三区无| 毛片免费试看| 青青操国产视频| 亚洲美女操|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30p|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性爱网|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久久人体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亚洲精品老司机|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男女男精品视频| 亚洲人在线|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天堂2018|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91精品专区|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二|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国产91色|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天堂久久| 国产青青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