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由于部分畜禽養殖戶環保意識薄弱,隨著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養殖污染事件隨之增加。農村地區畜禽糞污隨雨水排放到河溝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在總結農村地區畜禽養殖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畜禽養殖污染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綜合性治理對策,以期為農村地區畜禽養殖排污治污提供參考。
關鍵詞:養殖;畜禽糞污;污染現狀;治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X7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4-155-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4.035
0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優質肉、蛋、奶等畜禽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各地畜禽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1]。為了大力發展經濟,各地陸續建設了一大批中小規模養殖場。在此過程中,部分養殖戶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將畜禽糞污隨意排放,導致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2]。因此,要充分認識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準確把握畜禽養殖污染特點和現狀,有效提高廢棄物的資源利用率,降低養殖糞污造成的負面影響。
1 畜禽養殖糞污排放現狀
目前,農村地區的畜禽養殖場主要養殖豬、牛、雞、鴨、鵝、兔等,以中小規模養殖場及小型散養戶為主。有些中小規模畜禽養殖場雖然配有糞污處理設備,但是處理水平有限,甚至有些畜禽養殖場的處理設備陳舊,導致處理后的畜禽糞污仍然達不到排放標準;畜禽糞污排入水溝,流入河流或滲入地下,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3]。
大中型規模的畜禽養殖場一般都建有糞污處理設施,小規模畜禽養殖場一般建有沼氣池,可以收集畜禽糞污進行發酵漚肥和生產沼氣[4]。畜禽糞污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有機物質及微量元素等。經沼氣池漚肥處理,糞污中的有機物質會分解,產生的沼氣可供養殖照明及生活使用,沼渣和沼液又是非常好的有機肥料,可用于農作物種植。這樣既能使畜禽糞污等廢棄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又能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因此,支持和鼓勵畜禽養殖場建設糞污處理設施,能有效解決畜禽糞污亂排放的問題[5]。
2 畜禽養殖污染原因分析
在大多農村地區,畜禽養殖場規模較小且分散,導致畜禽糞污的處理難度大、成本高。由于畜禽糞污排放對水質、土壤、空氣影響較大,部分農村地區已開始禁止大規模畜禽養殖。而畜禽養殖業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對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全取締大規模養殖難度較大。
2.1 農村養殖戶環保意識薄弱
受傳統養殖觀念、養殖技術水平及養殖成本的影響,再加上沒有接受過畜禽養殖方面的專業教育及培訓,農村地區大多數畜禽養殖戶環保意識薄弱[6]。為了節約成本,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部分散養戶仍然采用傳統沖水式糞污處理模式,將污水直接沖入水溝,會造成土壤、水源污染,甚至會導致某些傳染性疾病在養殖場內外傳播,造成嚴重損失[7]。對100名村民進行環保意識調查(見表1),發現環保意識很好的村民僅占6.45%,較好的占29.35%,一般的占50.62%,很差的占13.58%。由此可知,村民的環保意識較為薄弱。
2.2 規劃布局不合理
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養殖場規劃布局不合理。部分養殖場在選址時只考慮便利條件,未考慮養殖糞污給農村地區環境帶來的影響,也不重視糞污處理配套設施的規劃和建設。這樣不僅不利于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監管部門的管理[8]。
2.3 缺乏污染處理設備及資金
盡管部分畜禽養殖戶已認識到畜禽糞污隨意排放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但是由于養殖規模小、糞污處理設施和資源化利用成本較高等,而不愿進行糞污科學處理。畜禽養殖戶投資建設養殖場后,若再投入一套糞污處理設備,會超出其承受范圍 [9]。因此,一般的養殖戶不會主動投資建設糞污處理設施。雖然政府要求養殖場建設排污設施,并且相關部門也會給予一定的專項資金補貼,但建設糞污處理設施的費用通常仍然不足,導致畜禽糞污治理工作很難落實到位。缺乏糞污處理技術、后期維護資金,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養殖戶投資的積極性[10]。
2.4 監管機制不完善
隨著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畜禽糞污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早在2000年,我國已出臺了養殖場污染物排放標準[11],執法部門也加強了對養殖場污染物排放的管理。但是由于糞污治理成本高,污染治理標準流于形式。養殖戶分布范圍廣、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少,也導致監管部門對養殖戶隨意排放畜禽糞污的行為監管不到位[12]。
2.5 養殖業轉型緩慢
部分中小型畜禽養殖場缺乏資金,不愿對養殖場進行升級轉型。有些散養戶環保意識薄弱,只注重短期利益,在遇到排污檢查時,只做簡單的排污處理,轉型升級十分緩慢。
3 綜合治理措施
3.1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各地政府部門應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利用多種途徑(如電視、網絡、廣播等)加強環保宣傳,也可不定期組織環保工作人員和環保志愿服務工作小組進村宣傳,讓養殖戶了解國家出臺的環保相關法律法規。相關部門應不定期深入基層,強化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讓養殖戶逐漸轉變觀念。養殖場應引進先進的清潔生產技術,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和治污防污的積極性。
3.2 科學布局,控制飼養密度
各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做好養殖模式升級的指導和規范工作,尤其應科學布局養殖場,控制好飼養密度。各地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劃定畜禽養殖區及禁養區,對不符合條件的小型養殖場做好監管工作,對違規仍不整改的養殖場直接做出關停處理。另外,要大力推廣綠色養殖模式,將種植業與養殖業進行有機結合,使畜禽糞污轉化為土地所需的肥料,形成綠色種植和養殖的良性循環。管控地區可分批拆除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場,減少污染嚴重的養殖項目,從而有效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3.3 加大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投資力度
政府相關部門應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將畜禽糞污排放治理納入環境保護范圍,不斷加大對農村地區畜禽養殖業在治污方面的投資力度。政府相關部門可按照不同的養殖規模,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例如,對于建設沼氣池用來處理畜禽糞污的中小規模養殖場,可給予資金補助及實行稅收減免政策。此外,政府相關部門還應鼓勵金融機構加入污染治理行列。
3.4 加強養殖環境監管
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畜禽養殖場規模小且分散,加之環保部門缺乏相應的執法權限,導致對農村畜禽養殖場的環境監管難度增大。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問題,聯合多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各部門應明確工作職責,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做好養殖環境評估工作,共同落實好養殖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污染治理工作。污染較嚴重的畜禽養殖場應及時升級污水處理設備,確保畜禽糞污排放符合標準。政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嚴格依法處理偷排畜禽糞污的養殖場。同時,還要建立舉報制度,發動群眾廣泛參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不斷強化社會監督,以確保養殖污染治理工作落實到位。
3.5 加快畜禽養殖業轉型升級
傳統的畜禽養殖模式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畜禽養殖模式轉型升級是解決畜禽養殖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各地應支持有污水處理設施的養殖場進行升級改造,同時關停設備陳舊且又不愿升級改造的小型養殖場;加強對養殖場的監管,從源頭上控制畜禽糞污的亂排亂放;應研發并推廣應用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技術與設備,有效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4 結束語
畜禽養殖污染是現代畜禽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在畜禽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要重視環境保護。社會各界都應當重視農村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加強對農村地區畜禽養殖業的扶持,不斷提高養殖戶的環保意識,全面推進農村地區畜禽養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參考文獻:
[1]單世梁,姚洪軍,裴曉冬,等.中小型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置現狀及建議[J].畜牧業環境,2020(10):16.
[2]楊鵬民.滇池污染現狀以及治理方案研究分析[J].科技資訊,2015,13(30):106-107.
[3]張黎.踐行綠色環保理念" 優化大型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方案[J].區域治理,2019(32):7-9.
[4] 唐清池.生物技術在農業廢棄物中的應用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5.
[5]潘林茂,柏仕均.生豬規模養殖場環境污染及防控問題探析[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3):116.
[6]李金.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7(5):20.
[7]亢守亭,郭穎媛.當前養殖場畜禽糞污現狀及無害化處理方法[J].山東畜牧獸醫,2013,34(7):87-88.
[8]石奧,張建淼,王重慶,等.北京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和污水監測及承載力估算[J].家畜生態學報,2018,39(4):63-67,96.
[9]宣夢,許振成,吳根義,等.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分析[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8,35(2):126-132.
[10]王偉偉.我國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障礙分析及對策[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3):43.
[11]王將旭,張云影,侯國喜,等.畜禽養殖環境污染與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16):149,154.
[12]賀建保.鄉鎮畜禽養殖業污染引發社會矛盾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J].吉林畜牧獸醫,2021,42(5):100.
作者簡介:王春梅(1971—),女,本科,環保工程師,研究方向:街道環保方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