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照雨
“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是我們黨自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始終關注的一個重大歷史命題。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宣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并且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的重大政治論斷,進一步深化和提升了我們黨對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的理論認識和實踐指引。
在2022 年1 月的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不斷發展壯大,在于“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人民監督和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成功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兩個歷史答案,也是總結百年黨史經驗所得出的治黨治國規律、科學執政規律。正確認識和把握人民監督與黨的自我革命的辯證關系,有助于各級黨員干部進一步深化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優勢和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貢獻。
黨的自我革命是人民監督在黨內監督領域的延伸與深化。1945 年7 月,毛澤東同志在“窯洞對”中說到:“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從那時起,“讓人民來監督政府”就是我們黨在革命建政、執政興國、改革強國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堅持和努力的一條重要政治原則。人民監督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客體是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各級各類國家機器。黨的章程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終與中國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利益。在當代中國,這種執政黨和人民大眾之間利益的根本一致性決定了黨是人民利益的實現者、維護者和捍衛者,黨的自我革命本質上是人民監督的一部分,是人民監督在黨內監督領域的延伸與深化,也是人民監督得到有效落實的具體表現。
黨的自我革命是人民監督意志的有效轉化和實際舉措。歷史地看,如何讓人民有效監督政府,是我們黨自瑞金時期、延安時期在革命根據地實現局部執政起就持續思考和探索的一道政治命題。新中國成立后,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各個歷史時期都對這一命題進行了回答,其中既有積極經驗,也有挫折失誤,總結歸納到一點,即有效人民監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管好黨、治好黨,在于把人民的監督意志有效轉化為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實際舉措。脫離了加強黨的建設這個中心目標,人民監督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淪為虛化的口號概念。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的自我革命,緊緊扭住管黨治黨這個治國理政“牛鼻子”,從而贏得黨心軍心民心、贏得人民衷心擁護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
黨的自我革命是對人民監督的整體性回應和系統性實踐。人民監督的目的在于確保一切掌握公共權力、公共資源的機構或個人都按照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運行或活動。在實踐層面,人民監督在我國的實現形式是廣泛多樣的,既包括制度化的人民代表大會監督、信訪監督,也包括非制度化的媒體監督、網絡監督等。中國共產黨作為當代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干部、黨的組織嵌入分布于各類國家機器和公有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并發揮領導作用,也就自然成為了各種形式、各個層級人民監督的最終交匯點、最大公約數。黨的自我革命就是要不斷祛除黨的肌體上一切有損群眾利益、有悖人民意愿的有害成分,確保黨始終成為人民利益的維護者、人民意志的執行者,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人民監督的一種整體性回應和系統性實踐。
從“兩個務必”到“六個必須”描繪了黨的自我革命理論發展路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既然被人民所選擇,自然就要接受人民的監督。人民監督是我們黨時刻保持政治清醒,不斷推進自我革新、自我革命,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和戰斗力的重要指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從當時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相互較量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決定國家命運、歷史走向的領導者,靠的就是自身在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的先進性,這些先進性植根于黨在理論上的先進性,而黨的理論之所以先進,從根本上講是由于黨自身的人民性。只有始終為人民利益奮斗的政黨,才能始終從維護和實現人民利益的角度出發去分析問題、制定政策、做出取舍,才能至公至明、勇于開拓、自強自新。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一個政黨過去先進不代表今后先進,現在先進不代表永遠先進。黨對于成為執政黨后如何繼續鞏固和保持自身的先進性,不斷進行著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從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同志的“兩個務必”,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深刻總結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成功實踐的“六個必須”,再到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要“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就是這一理論發展路徑的生動體現。
人民監督引領黨的自我革命在政治上行動上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從嚴治黨治什么、自我革命革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我們黨自己定的,而是人民群眾給黨指明的,是在回應人民監督的過程中得出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打擊。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旗幟鮮明地回答了人民監督的指向是什么、黨的自我革命要革什么的問題。人民監督不是空泛的,其在具體時空環境中一定是有指向、有目標的,百姓心聲所趨、人民監督所向即從嚴治黨利劍所指。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打虎”、“拍蠅”、“獵狐”到巡視巡察全覆蓋,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到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從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到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不斷向制度化、常態化方向發展。這些成果都是在黨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解決老百姓痛恨焦點問題的實踐中取得的。人民監督是確保黨的自我革命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指路航標,唯有積極順應、不斷回應人民監督,黨的自我革命才能始終擁有充分的正義性、正當性、科學性,進而成為我們黨不斷贏得人民群眾支持、鞏固執政根基的重要法寶。
人民監督、黨的自我革命對于鞏固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大優勢具有關鍵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獨立自主、自強不息、和平發展,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甚至數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內涵十分豐富,但其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最大制度優勢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歷史和現實都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百余年間改天換地、砥礪奮進走向復興與強盛的根本原因。黨的自我革命、人民監督分別從內外兩個方向上確保了我們黨能夠保持清醒自省、革新除弊,始終保持旺盛生機活力和強大戰斗力,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破浪前行校正航向坐標、提供澎湃動力。
人民監督、黨的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總結古今中外興衰治亂史的智慧結晶。縱觀人類文明史,無數盛邦強國都沒能夠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共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作為國家領導力量的政治集團在勵精圖治建立功業后,在較短時期內就變得意得志滿、腐化蛻變,安于享受權力和地位所帶來的特殊利益,喪失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愿和能力,進而由進步走向反動,驕奢淫逸、肆意妄為,最終將國家推向衰敗的深淵。從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起,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治國理政中就始終高度重視對古今中外歷史經驗的總結,毛澤東同志就曾經說過:“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從人民監督到黨的自我革命,這兩個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答案,正是我們黨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不斷總結古今中外歷史所得出的加強自身建設、永葆先進純潔的智慧結晶。
人民監督、黨的自我革命為世界各國探索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模式提供了中國經驗。探索有效的國家治理模式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一條主線。二戰以來特別是冷戰結束后一段時期里,美歐國家把以多黨制、代議制、選票政治為核心的西式民主鼓吹包裝為唯一符合現代化要求的政治制度樣板,以推動“民主化”的名義在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策動顏色革命,結果給眾多國家和地區人民帶來了災難。這種以攫取政治經濟利益為本質目的的主張,用程序民主虛化、扭曲實質民主,用選票算計下的政治表演替代嚴肅深刻的政治分析,不僅沒有增強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治理能力,甚至對作為原產地的美歐諸國都在產生愈加明顯強烈的反噬作用。人民監督、黨的自我革命聚焦國家領導集團自身的建設,將人民的積極性和政治精英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將人民的集體意志和執政集團的行動對接結合起來,實現了國家治理模式的拓展更新并在實踐中證明了這種新模式的有效性,為世界各國探索適合本國的國家治理模式提供了正面參照、拓展了可能性。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永無止境,歷史前進的車輪永不停歇。人民監督和黨的自我革命既是前后相繼的理論發展,又是辯證統一的行動邏輯,兩者共同作用于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歷史奮斗和社會實踐。正確認識和把握人民監督和黨的自我革命之間的辯證關系,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把握人民民主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關系,也有利于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繼續回答好“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歷史之問,為中華民族和全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