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勝杰,肖偉軍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
在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下,在國際地緣政治不斷緊張的局勢下,當前海外施工項目數量有所減少,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這種情形還將持續,海外施工企業面臨的競爭危機將比以往更為激烈。此外,海外施工企業還面臨著匯率風險、合規風險、稅務風險及政治風險等等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存在著較大的外部壓力。面對惡劣的外部環境,海外施工企業需要積極推進業財融合,促進部門間的溝通交流,將各自為政的思想轉變為換位思考,加強內部協作,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充分發揮業財融合在提高工作效率、風險防范及降本增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財務人員需要認真了解并熟悉國內外的稅法,至少應熟悉涉及到施工業務的國內外的法律法規,并關注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動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如做好稅務籌劃。但是有效且良好的稅務籌劃依賴于業務部門的配合,比如施工業務的土建施工、機電安裝、設計的稅率各不相同,是分開簽訂合同還是簽訂一攬子合同;材料采購和運輸的稅率也不同,在當地采購材料是簽訂一個合同,還是分拆為采購和運輸兩個合同;考慮是否可以抵扣增值稅(或銷售稅,不同國家叫法不一樣)而選擇從積極納稅人或者非積極納稅人處采購材料或者勞務等等,都需要通過和業務部門溝通,取得業務部門的配合與支持。此外在審核主合同與分包合同的涉稅條款時,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也需要積極溝通配合,根據可能涉及到的稅種及相關稅率選擇合同簽訂地點或合同簽訂方式,比如只在海外使用的合同,那就沒必要在國內簽訂,因為印花稅屬于屬地稅,在國內簽訂的話需要繳納印花稅;又比如是以聯合體身份簽訂合同還是直接簽訂合同,在涉稅問題上可能也會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對于不利于企業或項目的涉稅條款,財務部門應會同業務部門進行商討,擬定出有利于企業的方案,并同業主及分包商分別商量對相關條款進行修改。此外,如何合法、合規、合理地補充外賬成本,也需要兩個部門之間地有效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實現減稅降費的目的。
同國內施工企業相比,海外施工企業有著更高的合規要求,在防范及控制風險方面的成本也更高。通過業財融合,財務部門可以對合同簽訂、材料采購、資金支付及稅費繳納等主要經營環節實施嚴格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并采取相應手段防范化解風險,從而有利于企業業務合法合規并控制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合規風險
在當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以及地緣政治愈發緊張,涉外業務尤其需要注重合法合規,避免遭受第三國的懲罰。比如不能與受制裁的供應商有業務上的往來,或者不得從實施制裁的國家采購商品等等,避免受到國內、當地或第三國的處罰,或者遭受采購的軟件不能升級帶來的損失。此外,經營業務在遵循國內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還必須遵守所在地的法律法規及當地工會的要求(不少國家的工會很強勢,在保障當地工人的利益方面影響很大),以免遭受處罰、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并使企業的形象受損。
2.匯率風險
在與當地業主、分包方及供應商簽訂合同時需要考慮合同簽訂的結算幣種及支付幣種,采用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等事項。除美元、歐元及人民幣等這些穩定幣種外,其他貨幣(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貨幣)的匯率變動通常較大,因此會對企業利潤產生較大的影響。為避免匯率損失侵蝕企業利潤,通常應要求和當地業主簽訂穩定幣的合同,或者至少以穩定幣計量,以當地幣支付的合同,同時與分包單位背靠背,以此來降低匯率風險。
3.資金安全風險
資金安全風險主要表現為由于國際間糾紛、政治沖突等原因導致當地政府或第三國扣押或沒收企業資金,比如最近的俄烏戰爭,美國和烏克蘭沒收俄羅斯政府和人民的存款;以及由于未遵守當地法律法規遭受當地政府處罰直接扣押資金、由于稅務糾紛被當地稅務局直接劃走資金或由于其他原因而遭受當地政府扣押資金等等。比如巴基斯坦當地稅務局有權直接劃走在巴企業的資金,尤其是2018 年至2019 年,巴當地稅務局認為某些企業存在偷稅漏稅行為,且這些企業未按照稅務局的意見繳納稅款及罰金,于是大量劃扣這些企業的銀行存款。再比如近期印度政府以印度小米根據中國母公司的要求,以專利權使用費的名義,向母公司轉去巨額款項為由扣押小米的巨額資金。
4.稅務風險
由于不熟悉當地的稅法,以及不恰當的稅務籌劃,可能導致涉外企業稅務風險。具體表現形式可能為偷稅漏稅、稅額計算錯誤、繳納稅款不及時、應履行代扣代繳義務而未履行等等,這些涉稅風險可能導致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
財務部門編制預算通常來源于各業務部門上報的數據,但與其他業務部門交流溝通較少,缺乏對業務情況的了解,處于相對保守封閉的工作狀態,因此預算數據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實際,財務部門不清楚。但是通過構建業財融合的模式,財務部門可以充分利用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等財務手段,加深與業務部門的探討(比如變更索賠對現金流及利潤的影響),對數據進行梳理,對數據的可靠性及準確性做出評價,從而更準確地編制預算及資金計劃。
傳統的財務工作為通過業務流程獲取數據并編制記賬憑證,然后出具財務報表,財務數據產生于業務數據之后。其作用主要體現為事后核算來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及經營成果,不能及時為業務部門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實施業財融合可以促進企業內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有利于業務與財務之間的相互交流,使財務人員能夠參與到業務活動中,使財務會計從單純的記賬、報賬和核算擴展到解析過去、控制現在與籌劃未來。
同國內施工企業相比,海外施工企業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經營環境,比如進口材料需要考慮“免抵退”稅、進口稅費及清關費等對利潤的影響、企業籌資渠道及籌資費率的影響、企業利潤匯回的方式及成本等問題。這些方方面面的活動,都離不開財務管理。通過業財融合,財務部門可加強與各業務部門的緊密合作,并利用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向其他業務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財務信息,發揮財務支撐戰略、服務業務的功能作用,并通過數據信息分析發現問題、尋找措施、防范風險、提升效益,從而提升企業管理能力。
由于企業的組織內部分工明確,職責清晰,業務部門會認為稅務籌劃是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應當由財務部門負責組織具體工作,并且認為稅務籌劃成功實施后財務部門才是受益部門,不僅提升了業績,而且也凸顯了財務部門的重要性。而業務部門配合財務部門實施稅務籌劃工作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而且對提升本部門的業績也沒有明顯幫助。此外由于業務部門只負責本部門的事務,對于國內及當地的稅收法規不了解或者了解有限,這也導致業務部門不能重視稅務籌劃對企業的重要性,并在配合財務部門實施稅務籌劃的工作中很被動。因此,多重原因導致業務部門缺少融入到稅務籌劃中的主動性。
海外施工企業在2014 年以前很少談業務要合規,是在經歷過被制裁或者聽到很多被制裁的消息、或者由于國內政策及當地政策要求合規、或者尋求金融機構貸款被要求提供合規聲明等情況之后,才慢慢地開始重視合規業務,重視風險防范。但是合規業務不能為企業產生直接經濟效益,也不能促進并優化業務及財務部門的工作,相反還會產生較大的成本費用,并給業務及財務部門增加大量地工作。因此,業務及財務部門本身就缺乏做合規工作的積極性,很多海外施工企業是在集團總部的要求下,或者在業主及總包方的要求下才配合開展合規工作,且合規工作的內容簡單、流于形式,就是按照要求讓供應商提供合規聲明,及合規資料、業務及財務部門填一些采購業務、分包業務、業務招待、捐贈等事項的合規聲明以滿足合規工作的需要,未能充分認識到合規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職能工作分工的原因,業務部門會認為匯率風險、資金安全風險及稅務風險屬于財務部門的工作范圍,是財務部門需要考慮的事情,與本部門的工作無關,體現在業財融合上就是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存在部門壁壘,業務部門不愿有效配合財務部門的風險管控工作,導致企業不能很好地實施風險管控。
海外施工企業經常會面臨當地原材料及進口材料漲價、關稅變化、匯率變化等情況,這些情形會對企業的成本費用產生較大影響。比如巴基斯坦為了抑制貨幣持續貶值、減少外匯消耗,于2022 年6 月份頒布最新海關進口政策,該政策明令禁止部分施工材料的進口,比如衛浴潔具、門窗框架、吊燈和照明等材料;為消除貧困、增加財政收入,巴基斯坦總理于2022 年6 月24 日宣布對包括水泥、化工和鋼鐵等在內的關鍵行業征收10%的超級稅;由于俄烏沖突導致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巴基斯坦于2022 年7月份將電價上調47%;此外巴基斯坦的燃油價格也從2019 年4 月份的85 盧比每升上漲為2022 年6 月份的250 盧比每升。在巴基斯坦盧比不斷貶值的情況下,這些法令的頒發進一步促進了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漲,導致企業在年初編制的預算已失去實際的指導與控制意義,且不定期出臺的特別法令對施工企業成本費用的影響也對企業的預算數據準確性及可靠性造成影響。
此外,海外施工企業還經常面臨當地業主延遲批復工程計量、拖延支付工程款等情況,這對企業的現金流會造成重大影響,有時甚至導致企業的資金鏈斷裂。加之有時突發當地工人罷工,導致企業不預付供應商貨款、供應商不發貨的情況,以及設計變更等情況。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實際業務嚴重偏離預算,并對財務部門合理編制資金計劃及妥善安排各項支出都造成了重大影響。
海外施工企業要想實施業財融合,不僅需要因地施策,還需要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對彼此的工作和專業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問題。比如,業務部門比較關心合同簽訂、市場開發、客戶滿意度等相關指標,財務部門的工作重心主要為核算、監督和對風險的管控,對業務活動所產生的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等財務指標比較關注。如果業務部門不能理解財務部門的工作,不管財務指標不斷惡化,不管有沒有錢,投資項目還是該批就批,不關注業務指標背后反映的會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并最終體現在財務指標的因素;財務部門不對業務流程和企業戰略規劃進行了解,不透過財務指標思考企業經營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只關心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全面預算編制與執行的偏離度、實施稅務籌劃取得的成果等相關指標,置身于企業經營活動之外,則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很難實施實質的業財融合,更無從談起提升財務管理能力。
海外施工企業除了需要考慮國內政策法規對企業的影響外,還需考慮當地的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環保要求、變更索賠、當地雇員罷工、匯率變動、資金安全等因素對企業利潤的影響。面對這些問題,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立場與觀點會存在差異,有時會導致各項工作難以協調與平衡,這種情形會阻礙業務及財務部門的緊密合作,影響業財融合發揮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的作用。
企業可將稅務籌劃取得的成果作為一項關鍵績效考核指標,并根據財務部門是主導部門、業務部門是配合部門這一不同角色賦予不同的權重,對業務部門實施考核,讓業務部門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如此則業務部門不會再認為稅務籌劃只是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稅務籌劃成功實施后業務部門也是受益部門。
雖然合規管理及全面風險管理不能為企業產生直接經濟效益,不能直觀地看出其對企業的價值。但是只要合規工作做到位,全面風險管理能夠落實,那么企業的利潤就基本能夠得到保障。以海外EPC 項目為例,總承包的合同額扣除分包費用、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后,剩余的就是合同毛利。在對分包合同的條款中除根據“背靠背原則”將風險轉移給分包方外,再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將這些風險點也寫進分包合同中,要求分包方自擔風險,或者在主合同里作為索賠條款(不可控風險導致的成本增加,如當地政府出臺新的稅法或調整稅率導致材料成本上漲、新冠疫情等流行性疾病造成停工損失及防疫費用等等),或者采取其他的手段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管控,這樣企業的利潤受風險的影響就會較低。此外,做好合規工作,企業的業務合法合規就能免受處罰。這兩項工作做到位后,企業產生額外的成本費用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最終實現的利潤將與預算數據趨同。
但是要如何才能落實合規管理及全面風險管理工作呢?最有效的手段有兩點,一是加大宣傳,使其融入企業文化,在每個員工的腦海里形成觀念,調動每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二是作為審計重點工作,分析合規管理及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是否富有成效、是否流于形式,來倒逼這兩項工作落實。
海外施工企業既要正視海外這種特定環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各種不確定性給預算工作帶來的壓力,也要意識到預算工作對企業的不可替代的意義,堅定不移地有效開展預算工作,并為企業積累寶貴的經驗。預算工作的成功開展需要業務及財務部門的緊密配合,一方面業務部門需要控制成本、不超預算、實施索賠、催促計量、提高存貨周轉率并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另一方面財務部門要發揮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及事后核算與監督的作用,經常關注各項指標的變化并向業務部門預警,配合業務部門控制成本、協助索賠、催收應收賬款,并按月、按季度、按年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幫助業務部門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對由于不可控因素導致的預算偏離及時做出預算調整并報領導審批,對由于工作疏忽導致的原因提出意見。
企業應加強培訓、鼓勵員工學習,使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互相了解彼此的工作,便于業財融合的協同開展。較為有效的方法是采取講座的方式,分別由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進行主講,其他部門提出問題,由主講人員進行解答并同大家一塊進行討論。比如,由商法部帶領大家對主合同及分包合同進行梳理,可以加深大家對項目的了解,如項目管控重點、索賠重點、變更對項目的影響、應關注的風險點等等,其他人員可提出自己的疑問,同時財務人員穿插講解主合同及分包合同中的涉稅風險點、進項稅抵扣的進度及存在的問題、對分包付款需關注的事項等等;由財務部門主講如何實施稅務籌劃、當地稅收法規變動情況、如何實施資金安全管理、財務各項工作流程等等。
除內部講座外,促進業財融合,提高財務人員了解業務的方法就是深入現場。只有真正深入現場才能讓財務人員對施工業務有直觀的認識,才能在與業務部門的溝通中贏得業務人員的尊重,才能發現生產計劃是否合理、人員效率是否低下、材料堆放是否有序、施工設備是否閑置等情況。
通過內部講座和深入現場,不僅能消除工作中存在的誤解,凝聚內部團結力,推動業財融合開展,還能將財務工作深入企業的業務中,學習掌握管理會計的知識體系和業務思維方式,提高自己的綜合業務能力,由單一的核算型會計向具有綜合業務能力的管理會計轉型升級。
對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業務及財務部門應進行梳理總結,共同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并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如財務部門需要從原來的從數據分析問題轉向從業務的視角分析問題,以服務的思維和視角去關注業務,輔助業務,支撐業務發展。業務部門也應從財務部門關注風險、合規、成本效益等角度去看待問題,從財務的視角分析問題。通過轉換思維,全局性考慮問題,有利于消除意見分歧,促進業財融合并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
海外施工企業應利用業財融合來提升內部管理能力,加快推進財務管理轉型升維,筑牢基礎財務,做精業務財務,充分發揮財務支持決策、服務主業、防控風險的核心功能作用,促進企業競爭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的提升,全力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