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七下仲裁實證研究

2024-01-02 11:22:22潘曉琳
中國海商法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程序

潘曉琳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遼寧大連 116026)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建構了一套較完備的爭端解決機制,包含政治和法律解決方法。根據《公約》規定,對采取政治方法無法解決的爭端可以采用具有強制性的法律解決方法,而具體啟動哪種法律解決方法則由締約國自行選擇。《公約》附件七下的仲裁就屬于可供選擇的法律解決方法之一,并具有自主性和強制性并存的雙面特征。(1)參見李志文、密晨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七的仲裁研判》,載《社會科學輯刊》2015年第6期,第71頁。附件七下的仲裁程序設立以來,被用于多種海洋爭端的解決,包括海洋劃界爭端、漁業資源開發養護爭端、海洋環境生態爭端、船舶和船員扣押爭端等。由于具有靈活、高效等特點,該程序在解決海洋爭端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優勢。

國外學界對附件七下仲裁的實證研究圍繞各案件展開,涉及“混合氧化物燃料工廠案”中仲裁庭暫停程序令的效力問題,(2)Volker R?ben, The Order of the UNCLOS Annex VII Arbitral Tribunal to Suspend Proceedings in the Case of the MOX Plant at Sellafield: How Much Jurisdictional Subsidiarity, Nordic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73: 223, p.223-246(2004).“巴巴多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海洋劃界案”中海域劃界的實體及程序問題,(3)Barbara Kwiatkowska, The Landmark 2006 UNCLOS Annex VII Barbados/Trinidad and Tobago Maritime Delimitation (Jurisdiction &(and) Merits)Award,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Vol.39: 573, p.573-620(2007).“黑海、亞速海和刻赤海峽沿岸國權利爭端案”中航行權問題,(4)Nilufer Oral, Ukraine v. the Russian Federation: Navigating Conflict over Sovereignty Under UNCLOS, International Law Studies Series, Vol.97: 478, p.478-508(2021).等等。國內學界對附件七下仲裁的實證研究則主要圍繞“南海仲裁案”展開,如以該案為契機分析歷史性權利的種類、淵源與應用,(5)參見賈兵兵:《國際法中的歷史性權利:現狀與問題》,載中國國際法學會主辦:《中國國際法年刊(2019)》,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第30-63頁。并對南海歷史性權利論述的謬誤進行駁斥;(6)參見賈兵兵:《駁美國國務院〈海洋疆界〉第143期有關南海歷史性權利論述的謬誤》,載《法學評論》2016年第4期,第76-82頁。探討“南海仲裁案”反映出的“司法造法”與國際法治的沖突,(7)參見張華:《國際海洋爭端解決中的“司法造法”問題——以“南海仲裁案”為例》,載《當代法學》2017年第5期,第142-152頁。反思國際司法的擴張性與局限性。(8)參見曹興國:《南海仲裁案視角下的國際司法擴張性、局限性及中國參與》,載《太平洋學報》2018年第10期,第9-20頁。此外,也有研究該案程序啟動后續的國際裁判實踐。(9)參見施余兵、董世杰:《“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后續國際裁判實踐述評》,載《中國海商法研究》2022年第2期,第35-44頁。

事實上,附件七下仲裁適用過程中產生的以下問題同樣值得關注。一是可適用的爭端范圍,除了排除強制爭端解決方法適用的特定爭端外,附件七下的仲裁是否可以廣泛適用于所有的海洋爭端,尤其是在當事國明確拒絕的情況下,與行使主權或者主權權利密切相關的爭端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是否恰當,仲裁庭的管轄權如何確立。二是作為仲裁程序,便捷高效是附件七下仲裁的優勢,但是在解決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和資源的復雜爭端時,是否應在便捷高效和公正裁決兩個價值取向上尋求最佳平衡點。尤其是在爭端當事方質疑仲裁庭管轄權的情況下,是否應按照該程序可適用的范圍就涉案爭端進行區分,并加強相應程序的管理。此外,雖然附件七下仲裁屬于具有強制拘束力的法律爭端解決方法,但仲裁庭裁決的效力和執行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國際法執行力較弱的背景下,通過哪些途徑與方法可以保證仲裁裁決得到認可和執行。對附件七下仲裁迄今適用案件的實證分析研究有利于尋求以上問題的答案,有利于揭示該程序存在的相關問題和弊端,也有助于擴大該程序在海洋爭端解決中的適用,以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實現海洋和平安全。筆者首先研究了附件七下仲裁的適用情況,包括涉及的爭端種類、仲裁庭管轄權的設立、仲裁庭管轄權異議以及仲裁裁決發布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附件七下仲裁的可適用范圍及應予以排除適用的范圍,并分析了如何平衡該程序適用的公平和效率。此外還探討了仲裁裁決的執行和遵守問題。

一、程序概述及適用情況分析

《公約》附件七下仲裁的設立旨在確保解釋和適用《公約》過程中引發的爭端得以和平、有效解決。這一規定不僅是締約國履行《公約》下和平解決海洋爭端的義務的保障(《公約》第279條、第280條),也是《聯合國憲章》下爭端解決方法在《公約》中的具體落實。在特定案例中,具有便捷、高效特點的仲裁較之國際司法訴訟而言,對爭端當事方也更具吸引力。

與其他爭端解決方法相同,附件七下的仲裁對解釋和適用《公約》過程中產生的所有爭端均可使用。從實踐來看,主要涉及國家在利用海洋(包括水面、水面上空、水體、海底及底土)、主張和維護各海洋區域內權益時引發的國際沖突和爭議。(10)其中尤為突出的包括國家之間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爭端,專屬經濟區內的捕魚爭端,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內的海洋科研爭端,行使航行和飛越權的爭端,管轄權行使的爭端,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的爭端,以及海底管理局和締約國、其他實體在開發國際海底資源時發生的爭端等。爭端當事方可以按照《公約》的規定,以書面聲明的方式選擇附件七下的仲裁作為某類爭端的解決方法。如果爭端當事方選擇的爭端解決方法不同或者未進行選擇,除非另有協議,則該類爭端應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解決(《公約》第287條第1款、第3款、第5款)。

由于附件七下的仲裁屬于強制爭端解決方法,只要爭端一方提起仲裁請求——通常由請求方向爭端他方發出書面通知——仲裁程序即告啟動(《公約》附件七第1條),不受爭端他方積極反對或消極應對的影響。除當事方自行約定外,仲裁庭一般由五名仲裁員組成。(11)《公約》附件七第3條(a)項至(d)項規定了仲裁庭的組建:由程序提起方從仲裁員名單中指派一名仲裁員(可為本國國民),爭端他方收到仲裁通知后30天內指派一名仲裁員(可為本國國民)。如他方未指派,提起方可要求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代為指派。剩下三名仲裁員由當事方協議指派(應為第三國國民),并從這三人中指派一人為庭長。若60天內不能完成指派,可在兩周內要求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作出指派。此外,根據附件七第2條第1款的規定,仲裁員名單由聯合國秘書長編制,每個締約國有權提名四名在海洋事務方面有豐富經驗并享有公平、才干和政治最高聲譽的仲裁員。經過審議后,仲裁庭以仲裁員過半數票表決作出裁決,如果票數相同則由庭長投決定票(《公約》附件七第8條)。爭端一方缺席或不參與辯護,不妨礙程序的進行及仲裁庭作出最后裁決(《公約》附件七第9條)。仲裁庭僅就涉案爭端作出裁決并闡明理由,仲裁員可以在仲裁書中附加個別意見或不同意見(《公約》附件七第10條)。除雙方協定外,裁決具有確定性和強制性,雙方不得就仲裁結果上訴,且應保證其得到有效實施(《公約》附件七第11條)。爭端方就仲裁裁決的解釋和適用可以提請作出該裁決的仲裁庭決定,也可提交《公約》第287條規定的其他法庭或法院裁斷(《公約》附件七第12條)。

自1999年7月15日的“南方金槍魚案”起,至2023年7月20日,共15項海洋爭端啟動或適用了附件七下的仲裁,國際常設仲裁法院擔任了注冊和管理機構。(12)具體適用情況參見附錄“《公約》附件七下仲裁適用案例一覽表”。注:爭端方達成協議將案件轉移至國際海洋法法庭或其他司法機構審理的,不在案例統計范圍內,如1999年國際海洋法法庭審理的“‘賽加號’案”,盡管1997年12月22日圣文森特及格林納丁斯通知幾內亞要將爭端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但兩國于1998年2月20日簽署協議,將爭端轉交國際海洋法法庭審理,國際海洋法法庭于1999年7月1日作出判決。The M/V “Saiga”(No.2) Case, Judgement 1 July 1999,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Year 1999 Case No.2, paras.1,4.在這15項海洋爭端中,4項直接或間接涉及海洋劃界爭端(見附錄“《公約》附件七下仲裁適用案例一覽表”,案例編號4、5、6、9),4項涉及漁業捕魚爭議和海洋環境、生物資源養護爭端(案例編號1、2、7、10),5項涉及扣押船舶及人員爭端(案例編號8、11、12、13、15),1項涉及海洋開發使用爭端(案例編號3),1項涉及沿岸國權利爭端(案例編號14)。這15件仲裁案中,有2件未審結(案例編號14、15),1件仲裁庭裁定無管轄權(案例編號1),5件審結時間超過4年(案例編號2、6、7、12、13),3件3至4年(案例編號5、9、11),3件1至3年(案例編號3、4、8),1件不滿1年(案例編號10)。

在仲裁庭管轄權的確立方面,1件由國際海洋法法庭發布臨時措施確立仲裁庭的管轄權(案例編號1),6件由爭端方根據《公約》第287條選取并適用附件七下的仲裁(案例編號2、3、8、12、14、15),8件因爭端一方或雙方沒有就第287條選取爭端解決方法,或者雙方選取的解決方法不同而啟動附件七下的仲裁(案例編號4、5、6、7、9、10、11、13)。

在仲裁庭管轄權異議方面,2件由仲裁庭裁定對涉案全部或部分實體事項無管轄權(案例編號1、7);3件爭端當事國反對仲裁庭的管轄權(案例編號9、11、12),其中2件爭端當事方拒絕應訴(案例編號9、11)。

在發布仲裁裁決方面,除未審結的案件外,9件案件的仲裁庭發布了最終裁決(案例編號3、4、5、6、7、9、11、12、13),3件案件在爭端一方撤回仲裁或雙方達成協議的基礎上,由仲裁庭終止裁決(案例編號2、8、10)。

從附件七下仲裁的適用情況不難得出以下結論。第一,爭端當事國更傾向于將船舶及人員扣押、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引發的爭議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解決。即使涉及海洋劃界爭議,該程序的啟動和適用更依賴于爭端雙方的共同意愿(案例編號4、5、6)。從海洋劃界爭端的解決來看,如果爭端當事國愿意提交法律方法解決,也通常選擇提交國際法院、國際海洋法法庭,甚至個人仲裁。換句話說,截至2023年7月20日,提交《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的海洋劃界爭端中,只有4項啟動了附件七下的仲裁(案例編號4、5、6、9)。第二,適用該程序的案件審結時間普遍較短,半數左右案件在4年內審結,與《公約》提供的其他法律解決方法相比,顯示出便捷高效的優勢。第三,在超過半數的案件中,該程序啟動的原因是爭端一方或雙方沒有就《公約》第287條選取爭端解決機構,或者雙方選取的機構不同(《公約》第287條第3款、第5款),可見爭端當事方中至少一方并沒有啟動該程序的意向。事實上,附件七仲裁自動適用,是解決有關《公約》解釋或適用爭端的唯一的剩余方法,(13)參見劉衡:《〈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七仲裁:定位、表現與問題——兼談對“南海仲裁案”的啟示》,載《國際法研究》2015年第5期,第5頁。即如果不是爭端當事方的主動選擇,該程序也只是作為解決管轄權積極或者消極沖突而設立的補充程序。第四,如果當事方就啟動該程序達成協議,那么案件的審結和裁決的執行都是有保障的,在“柔佛海峽圍海造田案”中,仲裁庭甚至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達成的協議發布了裁決(《公約》第287條第3款、第5款)。但如果爭端一方自該程序啟動之初就對仲裁庭管轄權存疑,那么仲裁庭的裁決在執行力上將面臨極大挑戰。第五,仲裁庭和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合作密切。作為《公約》設立的常設爭端解決機構,國際海洋法法庭在采取臨時措施等方面相較臨時成立的仲裁庭,具有不可忽視的優勢。二者可以通過換文的方式對涉案法律或者行政管理事項進行合作。在“‘Enrica Lexie號’事件仲裁案”中,意大利就曾向國際海洋法法庭申請臨時措施。經過審議,國際海洋法法庭發布臨時措施,要求雙方就扣押保釋條件達成共識,并督促印度在此基礎上盡快釋放扣押的意大利船員(《公約》第287條第3款、第5款)。

二、明確程序可適用及應排除的爭端范圍

從理論上來說,附件七下的仲裁可以適用于《公約》解釋和適用過程中產生的一切爭端,這在該程序迄今為止的適用情況中也有所表現,具體來說包括:有關海洋劃界的爭端、有關島嶼的爭端、有關漁業的爭端、與內陸國行使利用海洋的權利有關的爭端、因海洋環境污染引發的爭端、與海洋科學研究有關的爭端以及與開發國際海底資源有關的爭端等。(14)參見劉楠來、周子亞、王可菊:《國際海洋法》,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第459-462頁。然而,附件七下仲裁程序可以由爭端當事國自愿或非自愿啟動,如果爭端當事國經過協商將特定爭端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解決,基于尊重國家意愿的考慮,探討涉案爭端是否屬于附件七下仲裁的可適用范圍意義并不大。但是如果爭端當事國被動卷入甚至反對啟動附件七下的仲裁,明確其可適用的爭端范圍,尤其是應該排除適用的爭端范圍就具有必要性。這也有利于防止相關國家將非《公約》解釋和適用有關的爭端加以包裝,進而啟動該程序。

對包括附件七下仲裁等具有強制拘束力的法律解決方法的適用,《公約》作出例外規定,締約國有權以書面聲明的方式排除附件七下仲裁等其他法律解決方法在以下三類爭端中的適用:第一類是相鄰或相向國家之間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的爭端,或涉及歷史性海灣或所有權的爭端;第二類是關于軍事活動的爭端,包括從事非商業服務的政府船只和飛機的軍事活動引發的爭端;第三類是聯合國安理會執行《聯合國憲章》賦予的職務正在解決的爭端(《公約》第298條第1款)。這種排除性規定從客觀上限制了附件七下仲裁的適用范圍。相較其他兩類爭端,第一類爭端在范圍界定上最易引發爭議。《公約》在第298條第1款(a)項(1)目中將此類爭端細化為以下三項。

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的爭端。由于海洋劃界具有較強的個案性特點,與所涉爭議海域的地理、地質、地貌特征,歷史背景和經濟情況緊密相關,第三次海洋法會議與會國對海洋劃界的原則、規則和方法也很難達成統一意見,因此,《公約》除了對相鄰或相向國家之間的領海劃界方法作了明確規定外,(15)《公約》第15條規定,在沒有特別協議或者歷史性安排的情況下,海岸相鄰或者相向國家之間以一條其每一點到兩國領海基線上各點距離相等的中間線作為兩國領海界線。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問題上只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可操作性不高。(16)《公約》第74條和第83條分別對海岸相鄰或相向國家之間的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界限的劃定作了類似規定:有現存劃界協議的,以協議為準。如果沒有協議,應在國際法的基礎上公平劃界。與劃界有關的爭議應提交爭端解決機制。在達成劃界協議前,應盡一切努力作出實際性的臨時安排。而其他海域,如毗連區的劃界問題則未涉及。

歷史性海灣或所有權的爭端。《公約》第10條第6款承認了歷史性海灣的存在,并排除了一般海灣的規定在歷史性海灣中的適用。然而《公約》并未對歷史性海灣作出明確的界定。國際法委員會在1962年的研究文件《歷史性水域,包括歷史性海灣的法律制度》中認為,歷史性海灣是國家就特定海域主張歷史性主權最典型的代表,但歷史性主權存在于包括歷史性海灣在內的歷史性水域中。歷史性海灣的界定,可以比照適用歷史性水域的三個界定因素:第一,國家在該海灣主張行使歷史性海灣的權利;第二,該權利的行使是連續的且持續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并實際上已經發展成為慣例;第三,該權利的行使得到了各國的默認。而認為歷史性水域的法律制度是現有調整海域劃界的國際法一般規則的例外,這一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國際法委員會提出了更具現實性的觀點,即根據其本身的特點而獨立考慮歷史性水域的主權,而不將其作為一種例外加以規定。(17)Juridical Regime of Historic Waters Including Historic Bays—Study Prepared by the Secretariat, United Nations,https://legal.un.org/ilc/documentation/english/a_cn4_143.pdf.

必然涉及同時審議與大陸架或島嶼陸地領土的主權或其他權利有關的尚未解決的爭端。此類海洋爭端極具復雜性,往往以海洋爭端和其他爭端并存的混合性爭端的形式表現出來,海洋爭端的解決依賴于其他爭端的解決,或者至少無法脫離其他爭端單獨得以解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交織著大陸架或者島嶼陸地領土主權爭端的海洋爭端。由于大陸架或島嶼陸地領土的主權歸屬問題涉及國際法領土取得方式與領土主權理論,這顯然不屬于《公約》解釋和適用過程中產生的爭端,沒有爭端當事國的明示同意,爭端解決機制自然不具有可適用性。

以上三項爭端具有明顯的共性,即與爭端當事國行使主權或主權權利密切相關。這些爭端排除適用強制爭端解決機制的規定體現了尊重國家主權原則的要求,也是《公約》締約國的意志表現。由平等主權者構成的國際社會很難成立具有絕對權威和強制拘束力的司法機構,常設或臨時司法機構管轄權的成立在某種程度上仍然依賴于國家同意。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的設立在第三次海洋法會議被寄予厚望,被認為是“建立新海洋秩序的支柱之一”。(18)A. O. Adebe, Settlement of Dispute Arising Under the 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69:798, p.798(1975).然而,現實是有的締約國并不愿意接受常設司法機關的強制管轄權,有的締約國不愿意將所有類型的爭端都提交常設的司法機關,(19)Thomas A. Mensah, The Dispute Settlement Regime of the 1982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Max Planck Yearbook of United Nations Law, Vol.2:307, p.308(1998).經過長期的討論和妥協,《公約》最終設立了一套“自助餐”式的強制爭端解決機制,(20)Alan E. Boyle, Dispute Settlement and the 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 Problems of Fragmentation and Jurisdictio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46:37, p.38(1997).即締約國可以在國際法院、國際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下的仲裁、附件八下的仲裁等機構及相應程序中自行選擇以接受其強制管轄權,同時在《公約》的規定下排除該強制管轄權在特定爭端中的適用。如此一來,對于與行使主權或者主權權利密切相關的爭端,締約國可以按照本國對爭端解決預期性的要求,選擇相應的爭端解決機構及方法,或者拒絕這套機制的強制管轄權。由此可見,附件七下的仲裁實際上是為這些締約國提供了備選方案,確保該程序的可預期性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獲得締約國的接納和認可,而可預期性最首要的要求就是明確該程序可受理的爭端范圍。

《公約》允許締約國排除附件七下的仲裁對與行使主權或者主權權利密切相關的三項爭端的適用,這種設定是出于尊重國家主權的考慮,即除非當事國同意,應避免強制仲裁或司法訴訟介入此三項爭端,事實上,公約也是在締約國無法就劃界適用的實質性規則達成一致意見的背景下作出這種設定的。(21)Anne Sheehan, Dispute Settlement Under UNCLOS: The Exclusion of Maritime Delimitation Dispute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Law Journal, Vol.24:165, p.166(2005).因此,此三項爭端的排除適用范圍應適當作擴大解釋,擴展到與行使主權或者主權權利具有密切聯系的爭端。在具體實踐中,只要某項爭端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就可認定密切聯系的存在:第一,該爭端與三項爭端存在因果聯系,屬于三項爭端產生的前置或由其引發的后續爭端;第二,該爭端的解決會影響三項爭端的解決,這種影響包含直接和間接影響;第三,該爭端與三項爭端存在區域重疊,當事方在該爭端涉及的區域內同時存在三項爭端。從這三個條件出發,判斷某爭端是否屬于附件七下仲裁的排除適用范圍,當事方的意思表示也應得到充分尊重。以“南海仲裁案”(22)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The Republic of Philippines v.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CA Case No. 2013-19.為例,雖然菲律賓提出的四類仲裁請求并沒有直接涉及中菲在南海的劃界爭議,(23)該案中,菲律賓請求仲裁庭就四類事項作出裁決:(1)中國南海斷續線違反《公約》的規定;(2)中國占領的黃巖礁、永暑礁、華陽礁、赤瓜礁等南沙島礁都是《公約》規定的“巖礁”,不能主張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3)中國占領的美濟礁、西門礁、南薰礁、渚碧礁等只具備“水下特征”,屬于“暗礁”,不能主張領海,且這些島礁位于菲律賓的大陸架,中國占領并修建設施的行為都是違法的;(4)中國阻礙菲律賓行使《公約》規定的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權利。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The Republic of Philippines v.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CA Case No. 2013-19, Award, July 12, 2016, para.112, p.41-42.但其意圖很明確:否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及相關權益,不論其依據是斷續線基礎上的歷史主權,還是對各島礁的實際管理和控制。該案涉及的爭議與三項爭端中的第一項劃界或歷史性所有權爭端存在密切聯系,滿足排除適用的條件:首先,斷續線是中國在南海的傳統海域疆界線,其形成和發展遠遠早于《公約》的締結和生效,菲律賓對斷續線的仲裁請求顯然與中菲兩國在該海域的劃界和歷史性所有權爭端存在直接因果聯系;其次,島礁的法律地位及權利歸屬一般作為相關情況在國際劃界的司法實踐中予以考慮,菲律賓涉及中國占領的南沙島礁的仲裁請求必然會影響兩國劃界實踐;第三,中菲在南海同時存在劃界和歷史性所有權爭端。因此對雙方就該海域提出的任何仲裁請求,仲裁庭都應謹慎裁定其是否屬于排除適用范圍。

此外,附件七下仲裁的啟動也應適當顧及《公約》關于相鄰或相向國家之間在最終達成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劃界協議前,不得從事任何激化矛盾行為的規定(《公約》第74條第3款、第83條第3款)。與劃界或歷史性所有權密切聯系的爭端,在爭端他方明確反對的情況下,仍單方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很難說不屬于激化矛盾的行為。而激化矛盾也顯然不符合該程序和平解決爭端的目的和宗旨。仲裁庭必須深入考察爭端各方在提交仲裁之前自行尋求和平解決爭端的努力及其效果。(24)參見王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強制性仲裁”的限制條件》,載《政治與法律》2014年第1期,第148頁。

因此,在判斷某爭端是否屬于排除附件七下仲裁適用范圍的問題上,應以《公約》設立第298條的目的和宗旨為出發點,在堅持尊重國家主權和尊重締約國意向的基礎上,嚴格審視該爭端與三項爭端之間是否具有密切聯系。事實上,《公約》已經為三項爭端中的劃界爭端設立了較一般政治解決方法更嚴格、同時較強制仲裁更具彈性的強制調解程序。(25)根據《公約》第298條第1款(a)項的規定,發生在《公約》生效后涉及海洋劃界或涉及歷史性海灣或所有權的爭端,經各方談判未能在合理期間內達成協議,且爭端一方已作出強制法律解決方法的排除適用聲明,則該爭端可提交強制調解;必然涉及同時審議與大陸或島嶼陸地領土的主權或其他權利有關的任何尚未解決的爭端除外。一方面,強制調解程序的啟動具有強制性,爭端他方的態度不影響程序啟動及運行;另一方面,調解程序啟動后組建調解委員會,最終提交的調解報告對爭端各方不具有強制拘束力。只要某項劃界爭端滿足《公約》規定的條件,強制調解程序的適用就更有助于解決當事國之間的劃界爭議。“即使達成的調解決議僅僅是當事國談判的基礎,強制調解也可以被視為強制爭端解決程序的新階段。”(26)Geneviève Bastid Burdeau, Compulsory Dispute Settlement Methods Under the UNCLOS: Scope and Limits Under the Scrutiny of Jurisprudence, China Ocean Law Review, Vol.2017:15, p.31(2017).從這種意義上說,在爭端當事方同意的情況下,以附件七下的仲裁作為強制調解的補充程序適用于與劃界或歷史性所有權密切聯系的爭端更為恰當。

三、實現程序高效與裁決公正之間的平衡

附件七下的仲裁在軍事、政治甚至經濟手段之外就海洋爭端的解決提供了新的選擇,這種爭端解決方法具有較強的可預期性,也可以減小弱國在強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施壓下放棄其海洋權益的可能性。(27)Natalie Klein, Dispute Settlement in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52.同時,附件七下的仲裁不論是在保護案件事實的機密性,還是在避免別國干涉的方面,都體現出靈活自主、便捷高效的特點。

第一,仲裁庭的組建建立在當事方共同選擇的基礎上。(28)《公約》附件七第3條(e)項規定,如果當事一方拒絕適用仲裁程序,或者對仲裁請求置之不理,則由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庭長指派仲裁員。按照《公約》的規定,當事方可以單方指定仲裁員,并在協議的基礎上指定首席仲裁員,甚至可以協商決定組成仲裁庭仲裁員的人數(《公約》附件七第3條)。如“‘Duzgit Integrity號’仲裁案”中,當事國雙方確定了3名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29)The Duzgit Integrity Arbitration (Malta v. S?o Tomé and Príncipe), PCA, Case No.2014-07, pending.第二,仲裁庭展開仲裁活動依據的程序是當事方共同協商確定的。(30)《公約》附件七第5條規定,除非爭端各方另有協議,仲裁法庭應確定其程序。“‘Enrica Lexie號’事件仲裁案”中,仲裁庭在雙方協議的基礎上,于2016年1月19日發布程序規則,在之后兩年的仲裁審理階段還陸續發布了四個程序令,確立了案件審議的基本程序和時間表。(31)The Enrica Lexie Incident (Italy v. India), PCA, Case No.2015-28, pending.第三,仲裁程序注重效率,審結時間較短。為保證爭端的高效解決,當事方會作出適當妥協,這種妥協也會體現在仲裁裁決中。“柔佛海峽圍海造田案”中,仲裁庭按照爭端雙方于2005年4月26日達成的協議發布了仲裁裁決。(32)Land Reclamation by Singapore in and Around the Straits of Johor (Malaysia v. Singapore), PCA, Case No.2004-05.第四,仲裁庭審理一般不公開進行,應爭端當事方的要求,仲裁庭可以轉為秘密審理。仲裁庭發布的裁決也注重保護當事國的機密信息。(33)仲裁庭通常會在其發布的程序令中規定,裁決在最終發布前,當事國有一段時間審議并申請隱去裁決涉密部分。“黑海、亞速海和刻赤海峽沿岸國的權利爭端案”中,仲裁庭于2018年1月18日發布第二號仲裁令,宣布秘密審理該案。2020年2月21日,仲裁庭發布初步裁決前,根據第二程序令的規定,當事國雙方有21天的時間審議裁決是否含有不宜公開的機密信息。(34)Press Release, Dispute Concerning Coastal State Rights in the Black Sea, Sea of Azov, and Kerch Strait (Ukraine v. the Russian Federation), PCA, Case No.2017-06, The Hague, 16 March 2020.2020年7月2日,“‘Enrica Lexie號’事件仲裁案”的仲裁庭發布了裁決的執行部分,其余正文部分發送當事國,由當事國審議是否由于含有機密信息而需要對正文進行修訂。(35)Press Release, The Enrica Lexie Incident (Italy v. India), PCA, Case No.2015-28, The Hague, 2 July 2020.第五,仲裁庭受理案件的當事方除了國家以外,還包括國際組織。這與同為強制爭端解決機構之一的國際法院只受理國家之間的爭端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Atlanto-Scandian鯡魚種群仲裁案”中,丹麥法羅群島于2013年8月16日通知歐盟,將與Atlanto-Scandian鯡魚養護和發展相關的《公約》第63條第1款的解釋和適用問題引發的爭議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36)Termination Order,In the Matter of the Atlanto-Scandian Herring Arbitration, PCA Case No.2013-30, 23 September 2014.

附件七下仲裁具有的這些便捷高效的特點在爭端當事方同意提交仲裁的案件中體現得較為突出。在“混合氧化物燃料工廠案”(37)MOX Plant (Ireland v. United Kingdom),PCA, Case No.2002-01.“柔佛海峽圍海造田案”“巴巴多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案”(38)Barbados v. Trinidad and Tobago, PCA, Case No.2004-02.“圭亞那-蘇里南劃界案”(39)Guyana v. Suriname, PCA, Case No.2004-04.“孟加拉灣海洋邊界案”(40)Delimitation of the Maritime Boundary Between Bangladesh and Myanmar in the Bay of Bengal Case, PCA, Case No.2010-16.等案件中,當事方對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持比較肯定的態度,因此這些案件基本在1至4年內審結,仲裁庭也發布了仲裁裁決。然而,不同于一般的商事仲裁,如果當事一方拒不同意將爭端提交仲裁,且該爭端屬于排除適用的范圍,仲裁庭這種高效的審結活動是否具有現實意義是值得商榷的。

雖然仲裁案件審結時間短、程序靈活并不能作為質疑裁決公正性的理由,但是在處理復雜的交織著國家主權和歷史性權利的海洋爭端時,片面強調效率可能并不妥當。

案件審結效率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審結時間的長短,即從程序啟動之時算起,以仲裁庭發布的仲裁令確定的時間表為基礎,整個仲裁程序具體持續的時間。決定案件審結時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涉案爭端的性質、范圍與復雜程度。如果涉案爭議相對單一,事實認定簡單,那么審結時間通常較短。如“柔佛海峽圍海造田案”圍繞海洋開發與使用爭端展開,2年零2個月即審結;“‘ARA Libertad號’案”涉及扣押船舶并對其采取司法措施,涉案爭議相對單一簡單,1年零1個月審結。相反,如果涉案爭議相對復雜,尤其同時涉及海洋劃界和權益行使等爭議,那么審結時間通常較長。“混合氧化物燃料工廠案”涉及海洋環境和生態資源保護,案情復雜,耗時近7年,最后在愛爾蘭撤回仲裁的基礎上,仲裁庭終止仲裁;“圭亞那-蘇里南劃界案”涉及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爭議,以及資源開采糾紛產生的損害賠償問題,該案超過3年半審結;“孟加拉灣海洋邊界案”由于涉及陸上邊界終點、領海劃界、專屬經濟區劃界、200海里內大陸架以及200海里外大陸架劃界爭議,從2009年10月程序啟動至2014年7月審結,耗時超過4年。

二是程序啟動的原因和方式。如果附件七下仲裁程序的啟動建立在當事雙方協議的基礎上,那么雙方對仲裁庭的組建及后續庭審活動的展開都持基本肯定的觀點,案件審結時間通常較短。“柔佛海峽圍海造田案”和“‘ARA Libertad號’案”(41)The ARA Libertad Arbitration (Argentina v. Ghana), PCA Case No. 2013-11.中,當事國在合意的基礎上將涉案爭端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解決,兩個案件分別耗時2年零2個月及1年零1個月。然而,如果附件七下仲裁程序的啟動是由當事方單方提起,或者由于雙方選取的爭端解決方法不同,那么案件審結時間就會相對較長。附件七下仲裁審結時間在3至4年及超過4年的共有8件,其中,只有“混合氧化物燃料工廠案”和“‘Duzgit Integrity號’仲裁案”是由當事國雙方達成合意共同提交的,其余6件案件全部是由一方提起,或者由于雙方選取的爭端解決方法不同而啟動附件七下的仲裁。包括“圭亞那-蘇里南劃界案”——超過3年半審結、“孟加拉灣海洋邊界案”——超過4年審結、“查戈斯群島海洋保護區案”——超過4年審結、“南海仲裁案”——3年半審結、“‘Arctic Sunrise號’仲裁案”(42)The Arctic Sunrise Arbitration (Netherlands v. Russia), PCA Case No. 2014-02.——近4年審結、“‘Enrica Lexia號’事件仲裁案”(43)The Enrica Lexie Incident (Italy v. India), PCA Case No. 2015-28.——近5年審結。

三是爭端當事方對仲裁庭管轄權的態度。對仲裁庭管轄權的認可能從客觀上節省案件審理時間,如“巴巴多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案”2年零2個月即審結。如果當事方對仲裁庭的管轄權存異,即拒絕承認仲裁庭對部分或全部爭端的管轄權,仲裁庭應就其是否具有管轄權進行審議并發布初步裁決。“‘Arctic Sunrise號’仲裁案”中,仲裁庭于2014年11月26日發布初步裁決確立管轄權,該案近4年審結;“‘Duzgit Integrity號’仲裁案”中,仲裁庭于2016年9月5日發布初步裁決,于2019年12月18日發布最終裁決,該案超過6年審結。

四是爭端當事方對仲裁審理的參與程度。仲裁程序啟動后,當事方積極參與審理活動,按照仲裁庭發布的程序令,在要求的時間內,提交證據、發表立場、作出回應,或者就爭端的解決進一步展開政治協商,達成協議終止仲裁,這對案件迅速審結都有推動作用。“柔佛海峽圍海造田案”中,仲裁庭按照爭端雙方達成的協議發布仲裁裁決,該案2年零2個月即審結;“Atlanto-Scandian鯡魚種群仲裁案”中,爭端雙方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達成協議,請求仲裁庭終止裁決,該案1年零1個月即審結。而“‘Arctic Sunrise號’仲裁案”中,俄羅斯不僅反對仲裁庭的管轄權,還拒絕出庭應訴,該案近4年才審結。

綜合來看,以上四個因素綜合作用,對案件審結時間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如果案件涉及爭端類型單一或事實認定簡單,當事方對仲裁程序的啟動以及仲裁庭的管轄權不存在異議,案件的審結時間通常較短,如“柔佛海峽圍海造田案”“巴巴多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案”“‘ARA Libertad號’案”。

如果涉案爭端類型多樣、事實認定復雜,但爭端由當事方達成協議提交附件七下的仲裁解決,或當事方對仲裁庭的管轄權不存在異議,案件審結時間通常較長。如“混合氧化物燃料工廠案”涉及海洋環境和生物資源保護,2007年2月15日愛爾蘭撤回仲裁,2008年6月6日仲裁庭終止仲裁;“圭亞那-蘇里南劃界案”涉及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爭議,以及資源開采糾紛產生的損害賠償問題,該案超過3年半審結。

如果案件爭端類型單一、事實認定并不復雜,但仲裁程序的啟動并不是建立在當事方合意的基礎上,或者當事方質疑仲裁庭的管轄權,那么案件審結時間通常較長,如涉及船舶、人員扣押及審判的“‘Arctic Sunrise號’仲裁案”。

如果涉案爭端類型多樣、事實認定復雜,且仲裁程序的啟動并不是建立在雙方合意的基礎上,或者當事方不承認仲裁庭的管轄權,那么案件的審結時間通常較長。“孟加拉灣海洋邊界案”涉及陸上邊界終點、領海劃界、專屬經濟區劃界、200海里內大陸架、200海里外大陸架劃界,超過4年審結;“查戈斯群島海洋保護區案”涉及環境保護、捕魚爭議,2015年3月18日仲裁庭認為對涉及查戈斯群島主權的爭端沒有管轄權,案件審議超過4年。“南海仲裁案”涉及爭議事項范圍廣泛、內容復雜,涵蓋了南海海域內歷史海域疆界線的法律地位、歷史主權和歷史權利、相關島礁的性質和法律地位以及專屬經濟區內的活動等。中國明確表示不參與仲裁,認為該案所涉爭議應屬附件七下仲裁的排除適用范圍。而仲裁庭2015年10月29日發布初步裁決確立其管轄權,2016年7月12日發布最終裁決。在3年半的時間內,仲裁庭就完成了對如此復雜爭端的審議,這與此類案件審結時間通常較長的預期性有所出入。

此外,與司法訴訟不同,仲裁程序側重保證爭端解決效率而非單純裁斷是非,裁決會體現一定的妥協性,且裁決是在仲裁員表決多數通過的基礎上作出的,允許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發布反對意見(《公約》附件七第8條、第10條)。“南方金槍魚案”中,仲裁庭在管轄權和可受理性的初步裁決中主張對該案實體問題不具有管轄權,仲裁員Kenneth Keith則對此持反對意見;(44)Arbitral Awards—Southern Bluefin Tuna (New Zealand-Japan, Australia-Japan), United Nations(31 May 2016), https://legal.un.org/riaa/cases/vol_XXIII/1-57.pdf.“查戈斯群島海洋保護區案”中,在仲裁庭作出裁決的同時,仲裁員Kateka和Wolfrum發布了對仲裁庭管轄權及其他實體事項的反對意見。(45)Dissenting and Concurring Opinion, Judge James Kateka and Judge Rudiger Wolfrum, Chagos Marine Protected Area Arbitration, March 18, 2015.

與商事仲裁不同,附件七下仲裁審議的爭端圍繞《公約》的解釋和適用展開,而《公約》與一般的商事條約不同,涉及大量與國家主權、領土和資源有關的內容,有必要在便捷高效和公正裁決兩個價值取向上尋求最佳平衡點,即在尊重國家主權的前提下,平衡附件七下仲裁程序便捷高效和裁決公正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爭端當事方明確拒絕提交仲裁的情況下。應按照該程序可適用的范圍就涉案爭端進行區分,并加強相應程序的管理:一方面,強化與劃界或歷史性所有權密切聯系的爭端中仲裁協議的必要性,對符合程序適用范圍的爭端,尤其是涉及事實復雜,與歷史主權和歷史權利交織的爭端,只有在當事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才能啟動該程序。除非當事方有特殊要求,仲裁庭應側重實現裁決公正;另一方面,對情況緊急、亟待解決的爭端,如漁業資源爭端、扣押船舶及船員爭端等,應在當事方協議的基礎上,側重案件審結的效率。

四、確保仲裁裁決得到有效執行

盡管《公約》規定附件七下的仲裁程序屬于強制爭端解決機制,裁決具有強制拘束力(《公約》第296條),附件七也作出了相應規定——就裁決解釋和執行引發的任何爭議,當事方均可提請原仲裁庭作出決定,或者可以在當事方協議的基礎上提交第287條規定的其他法院或法庭(《公約》附件七第12條)。然而如何保證仲裁裁決的有效執行是一個難題,因為《公約》僅僅規定了締約國善意履行公約的義務,(46)《公約》第300條規定,締約國應誠意履行根據《公約》承擔的義務并應以不致構成濫用權利的方式,行使《公約》所承認的權利、管轄權和自由。并未設置任何保證仲裁裁決實施的強制機制。

導致附件七下仲裁裁決執行力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受尊重國家主權原則的影響,在締約國平等基礎上締結的《公約》很難設置一個超越國家主權的常設機構保證其裁決的強制執行,這與國際法缺乏強制機制一致。第二,附件七下的仲裁庭是在滿足《公約》條件的基礎上,由當事方選取或按照附件七的規定確定的仲裁員臨時組建的,并不是一個常設機構。仲裁裁決發布后,仲裁庭使命即完成,除非當事方提請原仲裁庭作出決定,《公約》并未賦予仲裁庭監督裁決執行的功能。第三,對仲裁庭管轄權的質疑也會影響裁決執行。如果附件七下的仲裁由當事方達成的仲裁協議啟動,裁決基本上會得到尊重和執行。但如果當事方對程序的啟動持否定或消極態度,主動執行裁決的可能性就不大。同為爭端當事方的俄羅斯,在“‘Arctic Sunrise號’仲裁案”中拒絕應訴,而在“黑海、亞速海和刻赤海峽沿岸國的權利爭端案”(47)Dispute Concerning Coastal State Rights in the Black Sea, Sea of Azov, and Kerch Strait (Ukraine v. the Russian Federation), PCA Case No. 2017-06.中則參與仲裁并和烏克蘭達成協議要求仲裁庭不公開審理。這兩個案件中,盡管第一個案件的仲裁庭于2020年7月2日發布了裁決執行的部分摘錄,而第二個案件至今仍未審結,但結合俄羅斯的態度不難判斷兩件案件裁決執行的差異。第四,仲裁裁決一裁終局,不具備上訴機制,如果當事方質疑裁決的公正性,尤其是拒絕承認仲裁庭的管轄權,那么裁決將難得到有效執行。

保證附件七下仲裁裁決的有效執行,最根本的辦法是通過修改《公約》為裁決執行設立一套保障機制,《公約》應為國際法逐步憲法化提供具有說服力的例子。(48)Lorenz Langer, The South China Sea as a Challenge to International Law and to International Legal Scholarship, Berkele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36:3, p.409(2018).但這種方法難度大、耗時長,且很難在締約國之間達成一致意見。除了修改《公約》,也可通過加強締約國大會的權威,利用締約國的集體壓力,以喪失或剝奪締約國在《公約》下特權和權利的方式,促使締約國遵守仲裁裁決。然而這種方法只對《公約》締約國有效,對非締約國效力不大。比較現實可行的做法是在發布裁決之前,充分發揮仲裁庭作為交流和談判平臺的作用,促成爭端當事方就爭議解決達成協議。“柔佛海峽圍海造田案”中,仲裁庭最終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達成的協議的基礎上發布了仲裁裁決;“‘ARA Libertad’號”案中,阿根廷和加納在案件審議過程中就爭端解決達成協議,提請仲裁庭終止裁決;“Atlanto-Scandian鯡魚種群仲裁案”中,丹麥法羅群島和歐盟達成協議,于2014年8月21日請求仲裁庭終止仲裁程序。(49)Termination Order, In the Matter of the Atlanto-Scandian Herring Arbitration, PCA Case No.2013-30, 23 September 2014.

加強與其他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合作,包括與《公約》爭端機制下其他的爭端解決機構,以及普遍性程度較高的國際組織和區域組織的合作,也可以從某種程度上促進裁決的有效執行。

雖然同為《公約》確立的爭端解決機構,國際海洋法法庭是一個常設機構且具有附件七下仲裁庭不具備的管轄權與職能。這些管轄權的行使和職能的履行可以對已發布的仲裁裁決的執行起到直接和間接的推動作用。第一,國際海洋法法庭有權受理按照《公約》向其提交的一切爭端和申請,以及授予其管轄權的其他國際協定中規定的一切申請(《公約》附件六第21條)。只要國際海洋法法庭具備管轄權基礎,即可受理當事方提交的有關仲裁裁決執行及其他相關問題的請求。根據《公約》的規定,當事國可以根據第287條作出聲明接受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強制管轄權,也可以通過締結特別協定或在某條約中規定管轄權條款的方式認可國際海洋法法庭的管轄權。第二,國際海洋法法庭可以根據與《公約》宗旨有關的國際協議的規定,就某個法律問題提出咨詢意見,(50)參見《國際海洋法法庭規則》第138條第1款。其海底爭端分庭有權對國際海底管理局大會和理事會活動范圍內產生的法律問題提出咨詢意見(《公約》第191條)。因此,國際海洋法法庭可以通過發布咨詢意見的方式,明確仲裁裁決執行的相關問題以確保裁決順利落實。第三,如果爭端當事方未能在一定時間就將爭端提交其他法院或者國際海洋法法庭達成協議,國際海洋法法庭對該爭端下采取臨時措施的請求以及迅速釋放船舶和船員的請求均擁有強制管轄權(《公約》第290條第5款、第292條)。如果仲裁裁決涉及臨時措施的采取、變更或撤銷,以及迅速釋放船舶和船員的要求,當事方可以就該部分的執行問題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裁決。事實上,國際海洋法法庭長期以來就與附件七下的仲裁庭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一方面,在仲裁庭組建完畢前,凡是需要采取的臨時措施,尤其是迅速釋放船舶和船員的請求,當事方都可向國際海洋法法院提出申請。(51)《公約》第290條第4款、第5款規定,在仲裁庭組建以前,經爭端各方協議的任何法庭或法院,在請求規定臨時措施之日起兩周內不能達成這種協定,那么國際海洋法法庭,或者針對國際深海海底內活動的海底爭端分庭,如果認為情況緊急,可以規定、修改或撤銷臨時措施。爭端各方應迅速遵從該臨時措施。另一方面,仲裁庭在后續實體問題的裁決中,也會參考國際海洋法法庭發布的臨時措施令中的意見。“‘Arctic Sunrise號’仲裁案”中,荷蘭于2013年10月21日請求國際海洋法法庭發布臨時措施,盡管俄羅斯認為該案不應適用強制爭端解決程序,(52)2013年10月22日,俄羅斯向荷蘭遞交外交照會,提出俄羅斯批準《公約》時曾作出聲明,與行使主權權利或管轄權有關的執法活動引發的爭端,不適用《公約》第十五部分第二節的強制爭端解決程序。Award on the Merits,In the Matter of the Arctic Sunrise Arbitration (Netherlands v. Russia) 14 August 2015, PCA Case No. 2014-03, para. 5.國際海洋法法庭于11月22日發布法庭令要求俄羅斯立即釋放被扣押的“Arctic Sunrise號”船舶及船舶上的30名船員。2013年11月29日,30名船員獲得保釋,2013年12月29日,非俄羅斯籍船員離開俄羅斯。國際海洋法法庭認為,荷蘭于2013年12月1日提交銀行擔保,而非俄羅斯籍船在27天后才被允許全部離開俄羅斯領土,這不符合臨時措施中迅速釋放的要求。法庭進一步指出,“Arctic Sunrise號”于2013年10月15日被正式扣押,在荷蘭遞交擔保六個月后,2014年6月6日,“Arctic Sunrise號”被釋放并于8月1日離開俄羅斯。這也違反了臨時措施中迅速釋放被扣押船舶的要求。(53)Award on the Merits,In the Matter of the Arctic Sunrise Arbitration (Netherlands v. Russia) 14 August 2015, PCA Case No. 2014-03, paras. 22, 24, 348, 350, 352.“‘Enrica Lexie號’事件仲裁案”中,意大利于2015年7月21日向國際海洋法法庭遞交書面申請,請求法庭發布臨時措施,促使印度停止對事件相關人員的司法和行政管轄,并采取合理措施確保這些人員的安全和行動自由。國際海洋法法庭于2015年8月24日發布了臨時措施,要求當事雙方停止一切法庭程序,并禁止雙方提出可能激化或擴大已經提交附件七下仲裁的爭端,或者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處理仲裁庭正在審議的爭端。(54)Order Request for the Prescription of Provisional Measures, 29 April 2016, The Enrica Lexie Incident (Italy v. India), PCA, Case No.2015-28, paras. 6, 7.由此可見,對于國際海洋法法庭已經發布臨時措施令的案件,如果后期仲裁裁決的執行出現了問題,由于法庭對案件實體性問題較熟悉,且與仲裁庭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當事方可以將仲裁裁決的相關問題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通過加強與法庭合作的方式保證裁決執行。

除了國際司法機構以外,增進與普遍性程度較高的國際組織及影響力較大的區域組織的合作也可以從客觀上促使當事國執行附件七下的仲裁裁決。而對這些組織而言,順利執行仲裁裁決、和平解決成員之間爭端也有利于該組織的穩定和發展。一方面,可以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如爭端一方拒不履行或瑕疵履行仲裁裁決,爭端他方可就該情勢提請聯合國大會及安理會決定。如果該案件威脅國際和平安全,安理會可以在《聯合國憲章》第七章下通過對全體會員國具有普遍拘束力的決議,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督促裁決的執行。另一方面,與影響力較大的區域組織(如歐盟)的合作也可以利用機構內部壓力促使裁決得到有效執行。

此外,可以援引國際法中國家責任理論督促爭端當事國履行執行裁決的國際義務。2001年國際法委員會通過的《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條款草案》(簡稱《草案》)規定,只要滿足以下兩個構成要件,國家對其從事的國際不法行為就應承擔國際責任:第一,該國際不法行為可以歸因于國家;第二,該國際不法行為與該國國際義務不一致(《草案》第1條、第2條)。當具有管轄權的仲裁庭對不屬于排除附件七下仲裁適用范圍的爭端作出了公正的裁決,這項裁決對當事國來說是具有強制拘束力的,善意執行該裁決是當事國在《公約》下承擔的一項國際義務,(55)《公約》第296條第1款規定,根據《公約》第十五部分第二節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或法庭對爭端所作的任何裁判應有確定性,爭端所有各方應遵從。拒絕執行該裁決顯然與當事國承擔的國際義務不一致,故而應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爭端他方即可實施反措施獲得權利救濟并督促裁決得到盡快履行(《草案》第22條)。反措施是指受害國針對責任國不履行其國際不法行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而采取的措施,其主要形式是受害國中止履行其對負有責任的國家的某項義務,目的是促使后者遵守關于停止有關行為和給予賠償的義務。(56)參見陳喜峰:《國際法的自足制度之研究》,載《政法論壇》2009年第2期,第65頁。事實上,反措施是與行為國承擔的國際義務不一致的,換言之,反措施本身就是一項國際不法行為,但其是行為國為應對另一項產生在先的國際不法行為而采取的。即反措施允許一國針對國際不法行為自行采取措施進行私力救濟,如果符合特定條件,則可以解除這些私力救濟行為的不法性,從而免除國家責任。(57)參見朱磊:《論國際法上的反措施在網絡空間的適用》,載《武大國際法評論》2019年第4期,第137頁。當然,附件七下仲裁的當事國采取反措施的行為應在《草案》的嚴格限制下進行。第一,應滿足反措施目的和限制的要求(《公約》第49條)。當事國只有在促使他方履行仲裁裁決下義務的時候,才可采取反措施,且該反措施僅限于對仲裁裁決的拒不履行部分。第二,反措施的采取不應影響其他國際義務的履行(《公約》第50條)。當事國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脅迫使他方執行仲裁裁決,當事國應盡到保護基本人權的義務以及一般國際法強制性規范下承擔的其他義務。即使已經采取了反措施,當事國仍負有與他方通過可適用的爭端解決程序和平解決爭端的義務。第三,當事國采取的反措施應與他方拒不履行仲裁裁決產生的損害相對稱,不得采取超過他方不履行裁決的嚴重程度(《公約》第51條)。第四,當事國采取的反措施應滿足有關條件:當事國應將擬采取反措施的決定通知仲裁裁決他方,并與他方進行談判。如果他方已經停止拒不執行仲裁裁決的行為或已就裁決的執行提交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或法庭,當事國應停止實施反措施(《公約》第52條)。第五,仲裁裁決他方已經執行仲裁裁決,則當事國應終止反措施(《公約》第53條)。

五、結語

附件七下的仲裁適用于《公約》解釋和適用過程中產生的一切爭端,對于高效解決海洋爭議有較大幫助,締約國也有權以書面聲明的方式排除附件七下仲裁等法律解決方法在與行使主權或者主權權利密切相關的三項爭端中的適用。從尊重國家主權原則的要求出發,在符合《公約》這種設定的目的和宗旨的前提下,應對此三項爭端的排除適用范圍作適當擴大解釋,擴展到具有密切聯系的爭端,即與此三項爭端存在因果聯系的爭端,或對此三項爭端的解決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爭端,或與此三項爭端存在區域重疊的爭端。在與劃界或歷史性所有權密切聯系的爭端中,如果他方明確反對提交仲裁,這種擴大解釋可以避免由于單方提交仲裁而引發矛盾激化的后果。而對于屬于排除適用范圍的爭端,可以運用程序啟動具有強制拘束力,而最終爭端解決報告不具有強制拘束力的更靈活、更易于為當事國所接受的強制調解程序妥善解決。

對于爭端當事方同意提交仲裁的案件,附件七下的仲裁具有靈活自主、便捷高效的特點。但對于當事一方拒不同意提交仲裁的案件,尤其是涉案爭端屬于仲裁排除適用范圍的,或者涉及復雜的國家主權和歷史性權利的,僅僅關注效率可能并不妥當。作為仲裁效率直接體現的仲裁審結時間,受爭端性質與復雜程度、仲裁程序啟動的原因和方式、爭端當事方對仲裁庭管轄權的態度以及對仲裁審理的參與程度等因素的影響,雖然在實踐中可能產生不同情況,但仍具有一定的可預期性。如果某案件的實際與預期審結時間具有較大出入,雖然不能以此質疑仲裁裁決的公正性,但至少說明其在對復雜案情的調查和認定,以及具體結論的分析和評述上可能存在不足。同時,由于仲裁程序側重效率,裁決會體現一定的妥協性。因此,在涉及與國家主權、領土和資源有關的內容時,應注重實現效率和公正的平衡,一方面,強化與劃界或歷史性所有權密切聯系的爭端中當事方合意的必要性并側重實現裁決公正,仲裁庭的審議應采取更為謹慎的態度;另一方面,對涉及漁業資源、扣押船舶及船員等情況緊急的爭端,在當事方協議的基礎上,應側重案件審結的效率。

為解決附件七下仲裁裁決的執行力較弱的問題,可以加強與同為《公約》爭端解決機構的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合作:在仲裁庭組建完畢前,凡是需要采取的臨時措施,當事方都可向法院提出申請。對于法庭已經發布臨時措施令的案件,如果后期仲裁裁決的執行出現了問題,當事方可將仲裁裁決的相關問題提交法庭,通過加強與法庭合作的方式保證裁決執行。同時,增進與聯合國或者歐盟等普遍性程度較高、影響力較大的國際組織或區域組織的合作,利用這些組織的內部機制也可以從客觀上促使當事國執行仲裁裁決。此外,在《草案》規定的嚴格限制下,當事國可以對拒不執行仲裁庭裁決的爭端他方采取反措施,以督促他方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

附錄 《公約》附件七下仲裁適用案例一覽表(58)參見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網站https://pca-cpa.org/en/cases,案例收集截止至2023年7月20日。

猜你喜歡
程序
給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換欄
電腦愛好者(2020年6期)2020-05-26 09:27:33
試論我國未決羈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人大建設(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4
失能的信仰——走向衰亡的民事訴訟程序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樣
英國與歐盟正式啟動“離婚”程序程序
環球時報(2017-03-30)2017-03-30 06:44:45
基于VMM的程序行為異常檢測
偵查實驗批準程序初探
我國刑事速裁程序的構建
創衛暗訪程序有待改進
中國衛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2
恐怖犯罪刑事訴訟程序的完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色中文网|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99精品在线看|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毛片视频网址|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九九香蕉视频|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电影| 99精品福利视频|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亚洲成人免费看|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狠狠色综合网| 精品国产91爱|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91啪在线|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欧美一级色视频|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无码人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亚洲床戏一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无码在线激情片|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亚洲成肉网|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人成高清| 亚洲三级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色88|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色婷婷啪啪|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