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邪
“誰還去‘City Walk(城市漫步)啊,都去看‘Tianjin Jump(天津跳水)了。”要說最近社交媒體上誰最火爆,當屬天津跳水大爺了。社交媒體上,有大爺跳水的地方被網友戲稱為“6A級景區”。有的年輕人專程從外地趕來圍觀,若有游客隨意一問“跳水伯伯在哪里”,肯定會有大爺揮手對你說:“甭找了,我來給你跳一個。”文武雙全的大爺,有時表演高抬腿,有時來段相聲,有的還能給你聊半天哲學。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天津大爺做不到的。
天津大爺之所以能戳中年輕人的心,絕不僅是因為跳水,而是大爺身上沸騰著那種與年輕人契合的、悅己的松弛感與自信。
行色匆匆、爭分奪秒的緊湊生活令人倍感焦慮,松弛下來,是人們扎根已久的渴望。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回歸這種以悅己為首要目標的松弛感與自信。
所以不難理解,前有“過了二十歲就不要穿得像個小孩子”引發關注,現有“過了二十歲,中華血脈開始覺醒”登上熱搜。相比從前的吃喝打卡,體驗城市繁華,這屆年輕人更愛遠離城市喧囂,看看自然的花花草草;相比瘋狂熬夜、深夜蹦迪,這屆年輕人更愛到點睡覺、聽戲、盤手串;相比奶茶、碳酸飲料,這屆年輕人更喜歡喝開水;相比迪士尼,這屆年輕人更喜歡跟隨長輩燒香祈福,獲得心靈的安撫。
我們曾極度追求的“斷舍離”,在這屆年輕人看來,是不懂“惜物”,直呼人生應該“先加后減”,先擁有再舍棄,因為只有經歷繁華,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inner peace(恬淡)”。當吃午餐時,你發現忘記帶筷子,同事從一堆物品內翻出一個未拆封的一次性餐具,別驚訝,也許是他上次吃外賣時存下來的。當你看見朋友冰箱的鳳梨罐頭瓶內裝著媽媽親手炒制的辣醬,用來收納電源線的袋子是某咖啡品牌的紙袋,別驚訝,這也是他們廢物利用的重要一項。能省就省,能不扔就不扔,這屆年輕人更重視無用之用。那些被再利用的廢品,既體現過去生活的溫度,又融入當下的時尚元素,減少浪費污染,創造新的價值,何樂不為?
在審美與健身方面,這屆年輕人不盲目減重、美白,而是將目光聚焦稍稍“土氣”的太極拳、八段錦。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八段錦練習片段在視頻網站播放量破千萬,彈幕也刷到1.6萬條。年輕人一邊打卡練習,一邊在社交平臺反饋:“易學易練,不僅健體,還能防身。”“‘拳起而知蒼生萬物,拳落而曉人世沉浮的一招一式才能彰顯國學智慧,才更具有傳統美學價值。”
最近,我的“00后”攝影師迷上泡腳,說是愛惜身體要做到睡前最后一秒。平時靠咖啡 “續命”的人,最近買了魚缸,養了花,偶爾自己下廚燉湯,突然變成一個看“魚戲蓮葉間”的人,還到處勸誡別人不要熬夜,不要飲酒,飯后散步,一天八杯開水,“過去一口冰飲下去渾身血脈僨張,現在一口熱水下肚,感覺五臟六腑都被激活。”他說。除了工作拍攝,他將相機對準小區周邊的花花草草。用他的話講,與其拍攝一頓價格不菲的下午茶,不如看看大自然免費饋贈的花草。問及原因,謂之“到了年紀 ”。
說到財務,許多年輕人紛紛關停網絡信用貸,他們不再追求本月透支下月還的消費模式,也不再愿意透支信用卡買限量款手機。他們深諳大額提現透支不過是商家誘導消費者沖動消費的誘餌。另外,陜西師范大學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一出,更是將年輕人血液里對傳統文化的追崇推向了高潮,他們紛紛表示相比鍵盤敲打的電子文稿,更愛一撇一捺的傳承。
打一套太極,寫幾筆書法……種種血脈覺醒的行為被年輕人戲稱為“年紀到了”,但與其說 “年紀到了”,不如說是傳統文化與時代青年的雙向奔赴。這些理性的“覺醒”不僅僅是年輕人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更歸因于強烈的文化自信。
或許再過幾年,更多的年輕人將換上心平氣“荷”的社交頭像,聚會以茶為禮,健身首選太極。但不論如何,成長中的每一次“覺醒”都是年輕人對生活和傳統文化的熱愛,也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