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常利
摘要:氣體滅火系統在消防系統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建筑的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通過對氣體滅火系統工作原理、應用范圍進行全面分析,圍繞聯動程序、安全泄壓、相關設置三個層面,探析氣體滅火系統消防監督檢查技術要點,以期為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氣體滅火系統;監督檢查;聯動;設置
中圖分類號:D035.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11-0075-04
氣體滅火系統是一種在重要場所中廣泛應用的消防設備,具有快速、高效、清潔和電絕緣等優點,能夠確保消防安全可靠。然而,在氣體滅火系統檢查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防火分隔不規范、聯動門窗通風無法自動關閉、消防組件不齊全、安全泄壓不符要求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氣體滅火系統的安全運行。因此,為了保證日常消防檢查工作的收效良好,需要督促單位將消防設施檢測工作落實,掌握氣體滅火系統相關檢查要點并提出解決辦法。這樣,可以確保氣體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行,進一步保障重要場所的消防安全。
1 氣體滅火系統工作原理與應用范圍解析
1.1? 系統工作原理
氣體滅火系統利用氣體滅火劑進行火災撲救,滅火劑通過加壓或者深冷的方式,或以液體形式或以壓縮氣體形式被儲存在滅火劑儲瓶內。關于滅火原理,以七氟丙烷為例,七氟丙烷是一種常用的滅火劑,其原理是通過多種方式來撲滅火災。首先,當七氟丙烷釋放到空氣中時,由于其需要吸收大量熱量才能氣化,因此會吸收周圍的熱量,迅速冷卻防護區,以此防止火勢擴大。其次,七氟丙烷中的化學成分可以抑制火災鏈式反應的自由基,從而阻止火災的持續蔓延。最后,七氟丙烷可以通過隔氧窒息的方式來降低空氣中氧氣的濃度,從而撲滅火災。七氟丙烷作為滅火劑的優點很多。它非常利于搶救保護精密的電子設備,因為它是無色、無味、清潔、無污染、不導電的。并且,七氟丙烷釋放后可以很快地蒸發,不會殘留在空氣或物體表面上。在安全性方面,七氟丙烷也有很多優點,它不會對臭氧層或氣候造成損害。此外,它的滅火濃度低,且在滅火設計濃度內人體無毒害作用。使用七氟丙烷滅火后,不會出現復燃現象,可以保障火災得到徹底撲滅,提高滅火效果。
1.2? 應用范圍
氣體滅火系統非常實用,適用范圍廣,可用于不同類型的火災,在文件檔案館、精密電器室和機房等重要場所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在使用氣體滅火系統前,必須遵循嚴格的安全操作要求,以確保最佳的滅火效果和安全性。一旦發生火災,必須嚴格遵守使用氣體滅火系統的程序,包括確定火源的位置、關閉相關設備和設施以及啟動滅火系統等。同時,在使用氣體滅火系統時,必須考慮氣體滅火系統對人體的影響,尤其是在密閉場所使用時。因此,在使用氣體滅火系統時,必須保證相關操作人員經過足夠的培訓和指導,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2 氣體滅火系統消防監督檢查技術要點
2.1? 氣體滅火系統的控制操作
為了使氣體滅火系統的滅火效能得以充分發揮,確保氣體滅火系統安全運行,相關人員要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并對儲瓶間和防護區進行嚴格管理。
2.1.1? 系統選取設計原則
在氣體滅火系統的設計和檢查中,選擇合適的設計原則至關重要。設計原則的選擇應該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可燃物種類、保護對象的用途、環境溫度、空間是否密閉等因素。當保護對象采用局部應用系統時,只能選擇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并需注意空氣流動速度、噴頭噴射角范圍、液體距離等因素。對于那些經常有人停留的保護場所,不應設置自動控制,以保障人身安全。通過遵守這些原則和規定,可以確保氣體滅火系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1.2? 儲瓶間檢查
一般在儲瓶間內設置氣體滅火控制器。而管網滅火系統需要設置在專用的儲瓶間內,儲瓶間宜靠近防護區,與建筑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符合規范要求,且應有直通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儲瓶間門選擇乙級防火門,且開啟方向與疏散方向保持一致;其環境溫度應為-10~50℃,保障室內無陽光直射、通風良好、干燥。在建筑物中,應急照明燈的設置至關重要,需要確保照度不小于3.0Lx,以保障在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和應急處理。此外,儲瓶間作為儲存各種易燃易爆氣體的場所,需要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以保證室內氣體不會積聚過多而導致安全隱患。對于設置在地下空間內的儲瓶間,更需要檢查是否配備機械通風設施,以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減少氣體積聚的可能性。此外,儲瓶間的排風口應設置在下部,并確保排風方向準確,以保證室內空氣流通,防止氣體積聚。以上這些措施的執行都能夠有效降低儲瓶間內氣體積聚導致的安全隱患,確保人員和設施的安全。
2.1.3? 注意操控環節,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滅火系統啟動方式
為了確保滅火系統的有效運行,需要在操作與控制環節落實到位。在啟動滅火系統時,需要根據不同的滅火系統種類選擇合理的啟動方式。對于管網式系統,其啟動方式包括機械應急操作、手動和自動等。而預制式系統的啟動方式則有手動和自動兩種。在安裝滅火系統時,應該在儲瓶間內或防護區疏散出口外設置機械應急操作裝置,以方便操作。在啟動滅火系統時,需要嚴格按照系統啟動操作相關標準和要求,確保系統啟動的合理性。同時,為了提高機械應急操作系統的運行性能,需要采取切斷電源、關閉防護區門窗等措施。在操作和控制滅火系統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應該確保系統啟動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避免誤啟動或漏啟動等情況。二是,應該定期對系統進行維護和檢修,以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三是,需要加強操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確保其熟悉操作程序和技能,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2.2? 滅火劑安全儲存與釋放
對于此項內容,要著重檢查啟動氣瓶、滅火劑儲存氣瓶、集流管以及附屬管路的承壓能力、安全泄放裝置、檢漏裝置、備用量以及防腐措施等,不斷優化和完善氣體滅火系統的內部結構和運行性能。
2.2.1? 合理選擇滅火劑
結合場所類型、建筑結構設計等因素對滅火劑的型號進行選擇,確定滅火系統的合理性。并嚴格按照氣體滅火系統檢查標準和設計要求,全面檢查滅火劑的存儲量以及備用量。同時,對滅火劑的有效使用年限進行關注,防止超期使用。
2.2.2? 對滅火劑貯存容器檢查
為確保氣體滅火系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滅火劑貯存容器的檢查是非常關鍵的。在檢查滅火劑貯存容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需要對容器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規格、型號、材質、固定名牌、容器編號、容積、充裝量、充裝日期等信息。這些信息的記錄可以幫助有效地跟蹤和管理容器的使用情況,并且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容器存在的問題。二是,如果儲存裝置無法在72h內重新充裝恢復工作,則需要設置備用量。在這種情況下,備用量可以確保氣體滅火系統的連續運行,從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性。三是,如果組合分配系統被設置成保護多個防護區及保護對象,或在48h內無法恢復,也需要設置備用量。備用量能夠保障系統的連續運行,確保在火災發生時,及時進行有效的滅火。四是,需要對滅火劑貯存容器的安裝質量進行監測,包括設置安全銷和加鉛封、對容器閥的泄壓裝置、滅火劑瓶組的工作壓力、抗震要求和耐傾倒沖擊要求以及氣體取樣要求等。滿足這些要求可以保證氣體滅火系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確保在發生火災時能夠迅速地進行滅火,從而保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1]。
2.2.3? 時時關注檢漏裝置
各類氣體滅火系統的檢漏裝置不盡相同,有稱重裝置、液位計、壓力表等。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和外儲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采用液位計,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采用稱重裝置,IG541滅火系統和內儲壓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采用壓力表進行檢漏。對于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應該隔一段時間觀察檢漏裝置,當通過稱重裝置發現滅火劑損失10%時應及時補充,并且檢查泄漏報警信號是否被觸發。檢查安裝過程中是否對滅火劑輸送管道和驅動氣體管道進行嚴密性試驗,并且在日常使用中也要注意檢查容器閥、管路的氣密性,保證充裝設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4? 對集流管進行檢查
在氣體滅火系統的安裝過程中,對于管網式氣體滅火系統,集流管的安裝質量是非常關鍵的。由于氣體滅火系統中集流管是連接滅火劑儲存容器和滅火區域的重要管道,在使用之前,對集流管進行外觀質量檢查是非常必要的,要確保其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這種檢查應該包括對管道的彎曲、破損、裂紋、連接處密封性等進行仔細檢查。如果集流管的外觀質量存在問題,必須及時處理或更換,以保證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同一防護區設置了多套管網,則可以分別設置集流管,但是在啟動裝置方面必須共用,以確保氣體滅火系統的啟動功能得以正常發揮。對集流管的泄壓裝置進行專項檢查,并且確保儲存容器和集流管之間采用撓性連接,軟管位于集流管與容器閥之間。
2.2.5? 不可忽視單向閥的檢查
單向閥是氣體滅火系統中非常重要的元件,它能夠保證氣體滅火系統的保量、導流和定向,以確保系統的正常工作。在氣體滅火系統中,單向閥的設置方向必須與介質流動方向保持一致,這是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如果單向閥設置方向與介質流動方向不一致,就會導致氣體滅火系統的壓力下降,使系統的滅火效果受到影響,從而增加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因此,在安裝和維護單向閥時,需要特別注意其設置方向,并根據具體的使用情況進行設置,以保證氣體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行。在日常檢查中,需要定期對單向閥進行檢測和維護,確保其設置方向正確,并及時更換磨損或損壞的部件,以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和滅火效果。
2.2.6? 對管網噴頭要進行全面檢查
管道系統中噴嘴的設置和安裝對滅火噴霧覆蓋的面積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設計和施工中應始終注意噴嘴的設置。在設計和安裝氣體滅火系統時,噴嘴的保護高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根據規定,噴嘴的高度應在最大和最小值之間,分別為6.5m和0.3m。此外,噴嘴的安裝高度也會影響其保護半徑。如果噴嘴的安裝高度小于1.5m,保護半徑不大于4.5m;如果噴嘴的安裝高度大于或等于1.5m,保護半徑不大于7.5 m。因此,在設計和安裝氣體滅火系統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噴嘴的安裝高度,以達到最佳滅火效果。此外,必須說明噴霧器的安裝位置。同時,熱氣溶膠滅火器的噴嘴應靠近保護區域的頂部,與上表面的最大距離不超過0.5m。在噴嘴前方1m處,在裝置的后方、側面、上方0.2m處,不應有設備、器具等或存放設備、器具等,以免影響噴嘴的噴射效果。在氣體滅火系統的設計和安裝中,需要注意這些細節,以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有效滅火[2]。
2.3? 選擇閥與信號反饋相關設置
防護區、驅動氣瓶、儲存裝置與選擇閥四者之間要保持一一對應的關系,從而實現氣體滅火系統可靠、穩定、安全運行。要求對貯存裝置與選擇閥定期檢查。
2.3.1? 加強檢查選擇閥
確保選擇閥上設有永久性標志,注明防護區名稱,標明介質流動方向。安裝閥門手柄時,應將其放置在操作面一側,以便進行靈活可靠的操作。對于安裝高度超過1.7m的閥門,應檢查是否需要提供相應的輔助設施,如操作凳等,以方便操作并確保安全。在模擬系統噴氣時,需要檢查是否在容器閥動作前或容器閥動作時開啟選擇閥。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檢查選擇閥與防護區或防護對象是否對應無差錯。選擇閥的連接需要采用法蘭連接。
2.3.2? 檢查信號反饋裝置以及減壓裝置
為了確保氣體滅火系統有效運行,在通向各個防護區的主管道上必須安裝和固定相應的流量或壓力信號器,以便監測系統的運行特征。這有助于監測管道的流量或壓力情況,并及時發現管道是否存在問題。對于預制式氣體滅火系統,需要保證在系統滅火時能夠及時檢測到滅火裝置是否正常啟動。還需要檢查氣體滅火系統壓力入口相關參數,以確保系統的壓力參數符合規定標準。同時,需要查看是否安裝有減壓裝置,以確保氣體滅火系統能夠正常運行。最后需要注意避免出現漏裝減壓裝置,這可能會導致氣體滅火系統的性能下降,從而影響消防安全。對于IG541氣體滅火系統而言,需要在選擇閥后設置減壓裝置,并且減壓裝置可采用減壓孔板。當氣體流經信號器,信號會傳至消防控制室,并點亮防護區入口正上方噴氣誤入指示燈。
2.3.3? 檢查氣體驅動裝置
在氣體滅火系統進行檢查時,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要點:一是,需要對氣瓶進行檢查,包括規格、型號、數量,以及是否密封等。這些信息可以幫助確定氣瓶的質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二是,管卡要固定在適當的位置,盡可能避免管路出現質量問題。這樣可以保證管路的連接穩固可靠并避免管路出現問題導致氣體泄漏。這些標志可以幫助識別裝置的性能和使用場所,以及確認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在對管網式氣體滅火系統進行檢查時,噴嘴的檢查尤為重要。這包括噴嘴的規格、型號、數量以及安裝高度等信息。這些信息的核實可以保證噴嘴的位置和數量符合設計要求,從而確保保護半徑的覆蓋范圍符合要求。三是,需要檢查噴嘴連接是否正確,確保氣體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行。如果噴嘴表面存在粉塵或油污,需要增設防護罩以確保噴射效果。四是,需要使用氣密性測試儀來檢測防護區的氣密性,以確保氣體滅火系統具備有效的滅火功能。這些檢測可以幫助發現潛在的問題并提供改進措施,從而提供防火安全保障。
2.4? 防護區與滅火濃度統一
要將防護區或保護對象的火撲滅,選用不同的氣體滅火系統時,滅火濃度是不一樣的。同樣,當選用同一種氣體滅火系統去撲滅不同防護區或保護對象的火時,滅火濃度也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防護區與滅火濃度一一對應。當然不僅防護區、滅火濃度要按規范進行設置,并且噴放時間和浸漬時間也要符合要求。
2.4.1? 著重對防護區進行檢查
氣體滅火系統的消防安全關系到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其監督檢查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不論是單元獨立系統還是組合分配系統,滅火劑都需要通過管網噴灑入防護區,以達到撲滅火災的效果。在進行氣體滅火系統的檢查時,需要特別關注防護區的面積、容積、圍墻高度、耐火極限、內部壓力等參數,并根據不同的滅火系統采用相應的通風換氣和排風量計算方式。此外,在火災撲滅后需要對避難所進行通風,排除任何剩余的滅火劑和有毒氣體。
保護區的設計需要嚴格遵守規范,以確保滅火劑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快速有效地噴灑到防護區域,從而保證設備和人員的安全。如果保護區的設計不符合規范要求,可能會導致氣體滅火系統無法起到預期的滅火效果,從而影響消防安全。因此,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需要特別關注氣體滅火系統的保護區設計是否符合規范,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辦法,以確保氣體滅火系統能夠在火災發生時有效發揮作用,保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例如,某公司位于一棟高層寫字樓內,安裝了氣體滅火系統。但是,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發現該公司的保護區設計存在問題。由于防護區的容積和圍墻高度不符合規范要求,滅火劑無法快速有效地噴灑到所有防護區域,導致滅火效果不理想。在實際的火災發生時,可能會影響到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針對這個問題,消防部門及時提出了解決方案,要求該公司必須對氣體滅火系統的保護區進行重新設計,確保防護區的容積和圍墻高度符合規范要求,從而確保氣體滅火系統能夠在火災發生時快速有效地發揮作用。
2.4.2? 滅火濃度的選擇
完全浸沒式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設計要求是:滅火濃度不低于34%,且不低于1.7倍的滅火濃度。如果保護區域內有多種可燃物,則應采用可燃物的最大設計濃度,以保證滅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見,為了保證全淹沒式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設計濃度。此外,在全淹沒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設計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例如防護區的大小、氧氣含量、溫度等,以確保滅火效果的同時不影響人員安全。另外,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滅火劑量和使用量也有其要求。滅火劑量是指滅火劑噴灑到防護區域的量,需要根據防護區的大小和火災情況來確定,而滅火系統的使用量則取決于工廠的規模和火災的概率。固體表面火災的滅火濃度應為5.8%。這意味著在防護區內需要確保七氟丙烷的濃度達到5.8%才能有效撲滅火災。因此,在設計滅火系統時需要根據防護區的大小和使用的滅火劑的濃度來確定滅火系統的噴灑量,以確保防護區內的滅火劑濃度達到所需的水平。這些設計濃度和滅火濃度是確保滅火系統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關鍵,需要在設計和運行中嚴格執行。只有在滅火系統中正確選擇和應用滅火濃度才能有效地保護人員和財產安全,預防和控制火災事故的發生[3]。
2.4.3? 噴放時間和浸漬時間
在不同類型火災下,滅火系統的噴放時間和浸漬時間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直接影響著滅火效果。例如,在使用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情況下,限制最大的設計噴射時間和滅火浸泡時間,在這個時間內,火可以在最快被撲滅。此外,應控制全淹沒式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滅火時間,不應超過1min,并應在前2min內達到30%的濃度,以確保火災被完全撲滅且不復燃。因此,噴放時間和浸漬時間的準確掌握對于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行非常重要,這樣可以確保火災能夠得到及時控制和撲滅,從而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氣體滅火系統的檢測和維護中,需要相關人員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能夠有效地對其進行消防檢測,確保其正常運行。此外,還需要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進行全面監督和檢查各個裝置,以提高建筑消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只有通過對氣體滅火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測和維護,才能夠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消防安全,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成章.氣體滅火系統消防監督檢查技術及其應用[J].中國高新科技,2021(24):97-98.
[2]鄭重.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在深圳地鐵的應用創新[J].鐵路技術創新,2018(2):81-84.
[3]劉江榮.建筑工程中氣體滅火系統常見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9(12):68-70.
Analysis on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Liu Changli
(Special Fire and Rescue Detachment of Tianjin Fire and Rescue Department, Tianjin 300270)
AbstraCt: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and they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key areas and key links of building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the key points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 of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are explored around the three levels of linkage procedures, safe pressure relief, and related setting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ir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work.
Keywords: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linkage; se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