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啟宇
摘要:基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逐漸應用于社會的方方面面。作為消防部門,要順應潮流、主動作為,認真學習關于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系列論述和精神,用于指導工作實踐,推動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現從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的意義出發,分析近年來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的探索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革的策略,以期為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D035.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11-0082-03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十四五”期間要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二十大”報告再次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2023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組建國家數據局,加快數字化建設。數字化轉型源自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交叉應用,對當今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有著深刻影響,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1]。消防工作數字化改革雖然也在不斷探索前進,但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存在明顯差距。
1 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的重要意義
1.1? 順應數字時代新趨勢的必然要求
當前數字化改革已逐步融入城市發展的各領域和各環節,我國正處于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加速期。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必須順應科技發展潮流,搶抓數字經濟發展“百年難遇”的窗口期、機遇期,善于運用最新技術、新科技,推動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不斷邁上新臺階、實現新發展[2]。
1.2? 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相關戰略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我國多個部門在對國家發展進行分析以后,發布多個文件,對消防數字化改革作出部署要求。各級消防部門要堅決學習好、應用好關于“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系列重要論述和“二十大”精神,自覺增強抓好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而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恰好是這一戰略要求的重要體現,是未來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方向,更是提升監督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
1.3? 消防事業新使命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一方面,城市化快速建設還在不斷深化中,人流物流不斷積聚所帶來的各種安全風險疊加交織。另一方面,許多影響消防安全的深層次矛盾和老大難問題尚未徹底解決,如老舊居民小區、高層建筑、軌道交通區域、城市綜合體、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文物古建筑等重大消防安全風險仍然存在,經營性自建房、群租房、“三合一”、低端商貿市場等低設防區域以及新業態新風險消防安全問題突出。進行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可以更好地對上述問題進行監督管理,是消防事業新使命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2 近年來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的探索
近年來,全國各地消防救援隊伍主動順應數字時代新趨勢,在消防救援局統一的新型信息化架構體系下,在基礎網絡和硬件設施完善、業務系統應用、數據治理、消防管理服務、部門協調運行等方面積極探索和建設。特別是上海、浙江、廣東等地積極融入地方數字化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多維賦能消防監督管理業務場景,全面強化“觀、管、防、聯、處”支撐效能,為消防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支撐和科技保障。
2.1? 數字架構方面
數字架構設計合理,規范化體系化推進了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例如,浙江消防強化頂層設計、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編制了總隊數字化建設三年規劃和項目實施清單,迭代構建了“消防領域大腦+應用”的“1+3+N”全省數字化總體架構(即統籌建設1個一體化智能化數據資源基礎底座,聚焦“智能防控、智能處置、智能管理”三大方向,通過3年時間逐步建設N項多跨協同場景)。
2.2? 數字底座方面
固本強基,數據資源體系底座初步建成。例如,上海消防整合散落在各業務系統的人員、裝備、水源等內部數據,依托市大數據中心及相關委辦局,對接獲取氣象、水務、居民小區等外部資源,累計匯聚18個專題庫、1億余條數據,形成了涵蓋數聯、智聯、物聯等模塊的消防數字底座,支撐賦能上層應用,快速構建數據分析模型。浙江消防按照多跨協同、開放共享原則,構建了“算力+數據+算法+模型+智能模塊”五大要素集成的基礎底座,初步建成以數據匯聚治理、數據資產管理、統一開放共享為核心的智能化消防數據倉。
2.3? 消防智能應用場景方面
近年來,各地消防救援隊伍聚焦重大任務和基層難點堵點痛點,圍繞轄區災害特點以及滅火救援、火災防控等主責主業,以數字化手段重塑消防安全治理方式、救援指揮流程、安保管理機制,建立實戰管用、基層愛用的消防應用場景。例如,上海消防聚焦“高效處置一件事”,運用“一網統管”的理念賦能實戰業務,上海普陀支隊“數智普陀”消防智能指揮系統一網匯聚消防警情、人口信息、道路監控等內外信息,基于8萬余個社區二維碼和6萬余個物聯設備構建居委、微站、消防的消防聯動管理模式。
2.4? 數字安全方面
全國各地消防救援隊伍強化各級網絡和數據安全意識,堅持底線思維,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可靠。例如,廣東消防堅持軟硬件齊抓,升級改造網絡安全運營體系,新增新一代WAF、新一代防火墻和漏洞掃描器,部署EDR、TAR、態勢感知平臺等網絡硬件安全設備,購買網絡安全運維服務,制定網絡安全應急預案,建立網絡安全事件協同聯動處置機制,有效構建了“重防范、強溯查”的安全網絡環境。
3 當前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存在的問題
自2016年第46屆世界經濟論壇上正式提出第四次產業革命以來,數字化技術發展迅速,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消防領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3.1? 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理念存在不足
3.1.1? 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統籌規劃和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各地數字化改革聚焦黨政機關、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探索科技賦能的社會治理新生態。各地消防也緊緊圍繞當地數字化改革工作體系,積極建設數字政府綜合應用。但從整個消防救援隊伍的情況看,對消防數字化轉型的統籌規劃、系統思考還不夠。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建設系統從無到有的“新增”不少,升級完善的“優化”尚不多。一些單位對如何加強數字化技術和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融合沒有清晰的規劃、明確的思路,運用先進信息技術解決工作中痛點、難點問題的成效不明顯。
3.1.2? 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理念有偏差
在數字化改革探索中容易將消防數字化與信息化混淆,造成大多數消防監督管理應用系統局限在單一數據的錄入、展示以及業務流程的簡化、優化。應該認識到,信息化是業務到數據的過程,而數字化改革是從數據到業務的過程。信息化是原有辦事流程的電子化,是原有紙面數據的電子化。數字化改革是“質變”,更像從蛹化蝶的進化過程,是從一種工作方式到另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數字化改革是一場革命,是系統性制度重塑,是通過數字化改革“倒逼”體制機制的變革。目前有些地方的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理念仍停留在信息化、電子化階段,許多都是面向業務流程的信息化。
3.2? 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效能未完全凸顯
3.2.1? 數據資源利用率不高
當前消防管理系統與政府大數據部門融通不夠,系統數據智治功能不強,雖然經過一些改造,實現了部分消防數據向大數據“流出”,但其他部門的大數據仍不能完全向消防“流入”,公有的基礎數據不能動態調整,數據間流通不暢,數據壁壘依然存在,數據共享不夠充分、資源整合不夠徹底,產生數據價值低。
3.2.2? 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實戰應用不足
一方面,一些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應用未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忽視了服務型轉型社會已經來臨,針對消防工作現實難題的好用管用應用較少,一些消防數字化應用落后于時代潮流;另一方面,一些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應用開發時過分強調技術部門作用,忽視業務部門、基層部門實際需求,部門間缺乏有效溝通,部分系統建設需求不全面、不精準,導致一些應用貪大求全、重復繁瑣,或者功能單一、設計雞肋。
4 新時期加強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的思考與展望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因此,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勢在必行。
4.1? 強化頂層設計,凝聚多方合力
4.1.1? 加強組織領導
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需要有明確的數字化改革意識,特別是組織領導必須成為推動數字化改革的發動機。為此,要成立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強化頂層設計、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編制數字化建設遠、中、近期規劃和項目實施清單,提出明確的建設目標,并通過黨委會把方向、辦公會每月研究、工作專班每周會商的工作模式,研究制定推進方案、工作措施,持續論證優化。
4.1.2? 建強人才隊伍
堅持內引外聯,加大消防人員數字化基礎素質培養,組織開展講座授課[3],依托內部人才培育機制和外部專業資源,系統開展數字化專業培訓,適當安排跟班作業,提升崗位人員專業素養,使消防人員形成數字化思維習慣,為數字化人才提供后備力量。建立完善人才保障機制,堅持財力、物力傾斜,為培養數字化專門人才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撐。
4.2? 重塑業務流程,優化系統架構
4.2.1? 建強消防數字底座
整合散落在各業務系統的人員、裝備、水源等內部數據,依托地方大數據中心和市城運中心,以業務實戰需求為導向,加強與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委、辦、局以及單位的溝通對接,深化外部數據的接入與應用,形成涵蓋數聯、智聯、物聯等模塊的消防數字底座,搭建資源庫、主題庫、專題庫等數據庫,支撐賦能上層應用。
4.2.2? 重整重塑業務流程
全面梳理現有監督管理業務流程,結合消防工作特點和業務需要,特別是針對傳統消防工作遇到的影響消防安全的深層次矛盾和老大難問題,建好需求清單和問題清單。根據需求清單和問題清單,對原系統進行流程再造,綜合運用物聯網、數據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逐步開展應用體系、支持體系、數字資源體系等方面的新型基礎體系建設,讓系統數據能夠發現問題,提前預判、事先感知風險,以數字化手段重塑消防安全治理方式、救援指揮流程、安保管理機制等。
4.2.3? 優化數字平臺建設
開發消防“六統一”平臺,實現門戶集成、用戶管理、授權管理、接入管理、資源管理和安全防護的一體融合[4]。制定出臺消防大數據平臺建設標準,統一技術制式和基礎功能模塊,升級消防大數據平臺的數據匯聚、分析預警等功能,優化平臺運行性能,實現部門協同、線上線下聯動,提升火災防控和消防警情的聯動處置能力。
4.3? 聚焦中心任務,瞄準應用場景
4.3.1? 助力火災防控“新動能”
探索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應用,推動消防安全治理智能模型應用落地,加快推進消防物聯感知建設,匯聚各級消防物聯網終端數據,賦能智慧消防管理,縱向打通消防機構監管體系,打造“社會單位數據一張圖”,橫向實現跨機構、跨體系、跨業務的協同聯動和資源共享,實現火災風險和單位管理“在線監測、智能預警、動態管控”,構建“建筑信息-社會單位信息-關鍵人員信息”為一體的知識圖譜,打造社會單位全域數據網絡[5]。
4.3.2? 釋放公共服務“新效能”
聚焦政務服務,最大化共享“數字政府”建設成果,將消防監督業務辦理、火災隱患舉報、消防安全學習、消防安全承諾等業務融入政府服務平臺,實現消防安全線上辦理、線上服務,創新服務方式。加強消防安全信用監管,推動內部執法平臺與“數字政府”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深度融合,用數字化技術建立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聯合激勵與懲戒機制,推動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全過程實現人工智能自動抓取數據、自動實施積分管理、自動評定信用等級、自動實施信用修復等功能,確保消防安全信用監管實現公平、公正、公開。
“二十大”關于推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重要部署,為消防救援隊伍加快推進數字消防改革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推動消防監督管理數字化改革向縱深發展,促進消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參考文獻:
[1]毛超,劉貴文,汪軍,等.智慧建造概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21.
[2]張權.淺議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國安全生產,2022,17(6):40-41.
[3]楊東益.高職院校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2,20(4):92-96.
[4]王偉杰.數字化消防信息系統在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的構建及實施[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2):67-69.
[5]向榮洲.數字化消防信息系統在消防監督檢查中工作中的構建及實施[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6):96+98.
Reflections on the digital reform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Xu Qiyu
(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Zone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Shanghai 201400)
AbstraC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big data are gradually being applied to all aspects of society. As a fire depart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trend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ake action, earnestly study the series of discussions and spirits on network power and digital China, and use them to guide work, promote the digital reform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ly serve the overal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gital reform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plor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igital reform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proposes reform strategies, hoping to bring some help to the digital reform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digital re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