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華
摘 要:甲骨文“害”字的構形創意為:通過對橫穿車軸末端的插栓斷了,以致車輪滑脫造成事故的形象演示,給出“害”字的本義為“災禍”的結論。
關鍵詞:轄;軸端;災禍
說到古代的車子,我們知道,在車廂底下,有一根兩端貫穿著車輪的圓形長棍,叫“軸”。軸的末端有個方孔,用一根插栓橫穿方孔,以防車輪滑脫,這個插栓叫“轄”。而這個轄的形態,當由轄身(栓柱)和轄帽(栓蓋)組成。轄帽卡擋著方孔口,使轄身不致掉落。《釋名》:“轄,害也。車之禁害也。”意思是:轄,涉及“災禍”(害)的意思,是車子用來避免出現災禍(害)的構件。現在,我們的討論就說到“害”字的頭上了。害字甲骨文字形作,下面的“口”表示車軸末端上的那個方孔,上面正是轄帽的橫截面形——轄身沒有了,只有轄帽空對著軸端的那個方孔——什么意思?車輪滑脫了,出災禍了。不信,我們再來看看金文害字的字形下面那個“口”,還是表示軸端那個方孔,上部與甲骨文形近,其下端沒封口,是為了讓我們看到它的轄身與下面口上的形態“”,已經斷開了。再看幾個金文字形,大同小異,并且,中間部分那個表示轄身已斷開的形態全相同。這樣一來,“災禍”的成因就顯現得更具體、更清楚了。我們不妨再來看一個旁證。2019年出版的《甲骨文常用字字典》,列出“”字字形為,讀音為xiá,字形一眼可見即是人被蛇咬了腳,本義當作“災禍”講,這好理解。該書列出的害字字形已如前面所示,字理分析作“災禍”——這正好應了該書提到字時特別標示的一句說明:“卜辭用為害。”卜辭之所以用為害,當是因為它們兩個字字義有關系,起碼要義相通吧——它們都表示“災禍”,太相通了。卜辭之所以用為害,還當是因它們兩個字字音有關系,起碼要音相諧吧——從害得聲的“瞎”與“轄”,都讀xiá,表明害字古音當有讀xiá者,這不正好與字讀音xiá太相諧了嗎?
說到這里,筆者還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用害字的小篆字形,與金文字形對照起來一看,原來小篆的“寶蓋頭”是由金文上部的外廓形訛變而來;并且,還把人家斷了一個轄身,給作了“斷身再植”手術,還痊愈了。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小結一句了。甲骨文害字的構形創意為:通過對車上橫穿車軸末端的插栓斷了,以致車輪滑脫造成事故的形象演示,給出害字的本義為“災禍”的結論。
末了,旁及一點。《說文》對害字釋作:“傷也。從宀,從口。宀口,言從家起也。豐聲。”意思是家庭內部的口舌之爭常常會引發出災禍來。試問:錯了嗎?答曰:應該說,沒錯。因為許老夫子沒見到過甲、金文字形,而憑著小篆字形解析出它釋放的本義,已是了不起的準確了。我們不應拿甲、金文字形來冤議人家把字形分析錯了。探求字的本義,是“羅馬”;他從另一條路也來到羅馬——目標一致,行路守交通規則,結果相同: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