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莉 蔡綿綿
1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內科,泉州 362000;2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泉州 362000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及醫改制度的深化,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較為顯著。臨床護理主要工作由護士承擔,近些年,醫療技術不斷完善及醫療成本減少,護士對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要求越來越高。伴隨著高標準、高要求的護理服務,緊隨其后的是執業護士的壓力問題,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工作潛能,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過高的壓力會影響身心健康水平,容易產生對工作的倦怠感,從而影響護理質量,甚至會引起護士身體和精神方面的疾病[1]。據相關研究證明,護士工作是衛生行業中壓力較大的職業,需承受來自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結合[2]。而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護理工作壓力最大的科室,ICU護士承擔了極大的工作壓力[1]。本研究使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和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調查ICU 護士社會支持水平和工作壓力現狀,并分析兩者的相關性,從而為能緩解ICU 護士工作壓力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護理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于2021 年12 月,調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ICU 護士,包括ICU 護士、小兒ICU 及呼吸ICU 的護士,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符合要求的調查對象共94 名,收回有效問卷85 份,有效回收率為90.41%。⑴納入標準: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在ICU 連續工作1 年以上;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自愿參與。⑵排除標準:外院來科室進修的護士以及護士實習生;外出進修或輪轉學習;懷孕或處于哺乳期。
⑴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采用李小妹和劉彥君[3]修訂的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共由5 個維度組成,護理工作及工作方面問題、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工作環境及資源、患者護理及工作和管理及人際關系,5 個維度信度系數(Cronbach'α 系數)指數為0.95、0.83、0.92、0.94、0.90。各條目分別計算平均分用來描述壓力情況,每個條目得分分別記1~4 分,越高的分值,代表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越大。⑵社會支持量表:采用肖水源[4]修訂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該評定量表一共由3 個維度組成,分別為客觀支持(直接援助和社會網絡、團體關系和非正式團體、暫時性的社會交際)、主觀支持(主觀的、體驗到的情感上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該表總量表信度系數(Cronbach'α 系數)指數為0.896,各個維度信度系數指數依次為0.849、0.825、0.833。每個條目得分分別計1~4 分。總分及各緯度的分值越高代表獲得的支持越多。
與各ICU 的護士長取得聯系,說明調查目的,獲得其批準和允許,選擇符合要求的護士,在征得其同意后發放問卷,匿名如實填寫。收集的問卷后進行審核,剔除無效問卷。
⑴調查對象范圍:調查人員嚴格按照納入標準、排除標準篩選,符合標準者納入本研究。⑵提高調查應答率:由經過培訓的調查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完成如實調查表的發放、回收和復核,由調查人員向調查對象耐心細致地講解,確保所有調查參與的護士能夠理解調查表中的各項調查內容且完整填寫。⑶確保數據真實準確性:回收調查表時,應該當場對調查表進行檢查,如果發現調查表有缺項、漏填,應立即要求調查對象當場補齊,對所有數據采用雙人錄入、雙人核對,可以避免錯誤。
⑴自愿原則:調查對象應自愿參加。⑵知情同意原則:調查人員應當調查介紹研究目的,需要協助的具體事項,參加研究的獲益等,調查對象在知情的基礎上自愿參與本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使用SPSS 25.0 軟件進行常規統計學處理,由雙人核對并錄入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用Pearson分析進行,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納入研究研究對象為85 名,其中男性3 名、女性82 名,年齡22~42 歲;ICU 工作年限最少為1 年,最多為18 年,平均護齡為5 年;1 個月的夜班次數最多為12 d,平均夜班數7 d;已婚占49.40%,未婚占50.60%;其所在科室、護齡、職稱、職務、聘任方式等其他信息,見表1。

表1 85名調查對象基本資料
85名護士的社會支持總分為(38.85±7.08)分,得到社會支持的水平為中等水平,三個維度的得分分別為:主觀支持(23.00±4.73)分,客觀支持(9.00±2.53)分,支持利用度(8.00±1.92)分。主觀支持分數、客觀支持分數、總分隨著護齡的增大而增大,且多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小兒ICU的社會支持分數最高,且各個科室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護士職務、是否結婚也對社會支持程度有影響(均P<0.05)。見表2。
表2 ICU護士社會支持情況(分,± s)

表2 ICU護士社會支持情況(分,± s)
ICU 護士壓力來源得分均值為2.43 分,處于中等水平。護理專業以及工作方面的問題分值最高,各維度的得分分別為: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問題分值最高[(2.56±0.57)分],時間分配及工作量問題(2.40±0.29)分,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問題(2.00±0.78)分,患者護理方面問題(2.45±0.60)分,管理以及人際方面問題(2.40±0.55)分。較高職務和在編狀態的職工來自時間分配及工作量問題的壓力分值較高,較高護齡、較高職務、已婚及在編狀態的職工來自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問題的壓力分值較高,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ICU護士工作壓力源情況(分,± s)

表3 ICU護士工作壓力源情況(分,± s)
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ICU 護理專業以及工作方面問題呈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192,P<0.05),說明社會支持越大,來自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壓力越小,社會支持與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問題呈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353,P<0.05),說明社會支持越大,來自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問題的壓力越大。
壓力是一種心理上的應激反應,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程加速,社會生存環境反而更加復雜,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會面對很多客觀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形成威脅的感知導致心理壓力的產生,這種心理上的短時應激或者持續應激會破壞個人的身體、心理的平衡狀態,影響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甚至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研究表明,80%的護士感到高或非常高水平的壓力,而ICU 護士由于所從事工作的特殊性,更是感知到巨大的壓力。⑴ICU 是對各類危、重、急癥患者實施搶救和護理的場所。ICU 患者有病情復雜、危重且變化快的特點,搶救醫療儀器和設備多樣且復雜。因此,ICU 護理工作涵蓋了日常基礎護理、急救護理、儀器設備操作及護理,并且ICU 的病房呈區域化、集中化,部分結合隔離病床。ICU 護士的工作復雜且特殊,對于護士的職業能力和緊急應對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專業壓力更大。本次調查結果就顯示ICU 護士來自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問題的壓力分值最高[5]。⑵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很多醫院ICU 病房床護比例失調,專業陪護工資料匱乏,因此,ICU 護士的工作除了強度大,工作體量也相對較大。加上值班工作需要日夜班倒班,除了各類操作還有大量的文書工作。病房里工作儀器設備運轉和報警的持續噪音,消毒用品的大量使用加上病房空氣流通的限制增加了工作環境的復雜程度,高強度的工作量加上工作環境的復雜化對于ICU 護士的身體和心理帶來了倍增的壓力。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隨著護齡增加以及職務職稱的提高,職業技能和應變能力相應提高,來自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問題的壓力減少,壓力源轉而來自工作量、工作環境和儀器設備護理的工作強度,因為年資高的護士對于科室工作和設備的管理責任更多。另外,婚姻的生活負擔也是工作強度成為壓力源的影響因素,已婚的ICU 護士要兼顧家庭和工作,面臨的壓力要更大。
ICU 護士的社會支持有其自己的特點,ICU 護士與外界的接觸較少,與患者家屬溝通病情的多為醫生,護士日常沒有接觸門診急診的工作,因此屬于半封閉的工作特性,來自社會的支持和鼓勵很多只是文字和媒體,體驗感和獲得感不足[6]。本次調查結果發現小兒ICU 護士獲得的社會支持相對較多,主要還是兒童患者的社會特殊性導致。ICU 患者屬于弱勢群體,兒童患者獲得家庭和社會的關注度更高,因此社會支持更多。調查也發現已婚、職務感以及在編的護士獲得社會支持會更多,這也是工作積累的結果,但也表明對于年輕合同護士的社會支持少,并不利于ICU 護士的培養。
本次調查將ICU 護士工作壓力量表結果與社會支持量表結果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ICU 護理專業以及工作方面問題呈負相關,說明社會支持越大,來自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壓力越小;社會支持與時間分配以及工作量問題呈正相關,說明社會支持越大,來自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問題的壓力越大。因此,為了減輕ICU 護士的工作壓力,還是要根據具體壓力源的影響進行合理的社會支持。結合本次調查結果分析,提示醫院和社會對于低護齡、低職務和未婚的ICU 護士的社會支持應該增多,以利于ICU 護士的培養。但是,在增加社會支持的情況下,要改善ICU 護士的工作環境,合理分配各類ICU 護士的儀器設備護理管理,才能減少工作壓力。現在的社會支持也越來越豐富化,護理績效的傾向分配提高了特殊專業護士的績效。組織豐富團建活動,比如婦女節、護士節、醫院嘉獎等活動。促進同事之間的交流溝通,也增加護士與社會正能量的接觸機會,促進護士的身心健康。通過黨團支部的活動,下基層和護士面對面地交流溝通,結合具體個人的工作、家庭生活的困難,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
社會支持能緩解ICU 護士的工作壓力,但目前對于低護齡、低職務和未婚的ICU 護士的社會支持較少。在增加社會支持的情況下改善ICU 護士的工作環境,合理分配各類ICU護士的儀器設備護理管理,減少ICU護士工作壓力。
作者貢獻聲明曾莉莉:研究設計與實施、數據采集與分析、撰寫文章、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蔡綿綿:數據分析、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