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電網公司 郭冬冬 袁 帥 包莉婷
南方電網公司服務區域毗鄰港澳,與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家接壤,具有獨特地緣和區位優勢。作為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力量,10 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深化規則標準“軟聯通”、鞏固人文交流“心聯通”等貫穿始終,持續推進能源電力貿易與合作,為共建國家和地區發展注入新動力,書寫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在瀾湄區域,南方電網10 余條“電力高速公路”與瀾湄國家電網相聯,累計實現跨境雙向電力貿易超700 億千瓦?時。
在拉丁美洲,南方電網參與籌建的智利首條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正有序推進,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并將為當地創造至少5 000 個就業崗位。
在中亞腹地,南方電網抽水蓄能等技術登上國際舞臺,向世界展示中國科技創新發展力量,謀求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機會。
乘“一帶一路”東風,繪“揚帆出海”新篇。10 年來,南方電網公司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推進能源電力貿易與合作,一條沿線國家攜手并進的陽光大道,為能源電力合作開辟了新天地、提供了新機遇。
基礎設施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領域和核心內容。10 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充分發揮區位和自身技術、管理等優勢,加快推進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電網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樹立了中資企業的良好形象。
坐上中老鐵路,從云南省昆明市出發,一路向南,經磨憨口岸出境,就到了中南半島北部的老撾。雨季,湍急的河水被匯聚成澎湃的綠電,順著輸電線送至中國,直至點亮粵港澳大灣區的萬家燈火。而老撾旱季時,來自中國的電力也能及時送來補充。
2022 年6 月,中老雙向電力貿易開啟,推動了清潔能源跨區域優化配置。截至2023 年8 月底,中老兩國累計實現雙向電力貿易1.56 億千瓦?時。其中,老撾累計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清潔水電0.88 億千瓦?時,相當于3.5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1 萬噸。
2004 年,南方電網公司首條跨國線路順利聯通,拉開了瀾湄國家電力互聯互通的序幕。如今,作為國家授權的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力合作中方執行單位,南方電網公司通過10 余回110 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輸電線路與瀾湄國家電網相連。截至2023 年9 月底,累計完成跨境雙向電力貿易超700 億千瓦時,其中90%以上為清潔能源。
近年來,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深入推進,為發展經貿和產能合作、拓展能源資源合作空間奠定了基礎。而這背后,離不開堅強的電力支撐。
2021 年8 月31 日,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全部建成,整體線路長約936千米。其中,老撾境內共有20 回線路,總長度約257 千米,由南網云南國際公司與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合資組建的老中電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老中電力投資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及運維。
“在做好常態化電力供應保障的基礎上,我們持續深化與老撾國家電力公司、老中鐵路有限公司的三方技術會商機制,攜手構建中老鐵路老撾段外部供電安全風險聯防聯控體系,助力中老鐵路跑出發展加速度。”老中電力投資公司總經理黃文剛說。
作為國際貿易物流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以北部灣港、洋浦港等為主要港口,輻射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十四五”以來,廣西電網公司已完成超180 億元投資,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和南寧、柳州、北海、防城港、欽州、百色6 座樞紐城市的建設,有力提升了沿線經濟帶供電能力。
規則標準是促進互聯互通的重要紐帶。10 年來,依托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南方電網公司積極與共建國家加強規則標準對接互認與應用,推動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走出去”,助力“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
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向北1 300 余千米,是浩瀚的阿塔卡馬沙漠,它是地球上最干燥、太陽輻射強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在這里,“光伏+”未來可期。
2021 年,南網國際公司與智利川斯萊科公司、哥倫比亞國家輸電公司共同組成三方聯營體,成功中標智利首個高壓直流輸電項目(KILO 項目),并于次年成立智利直流輸電聯營公司,專門負責項目建設、運營和維護。據悉,該項目計劃年內完成環境影響報告編制和線路設計工作。
到2029 年,這條全長約1 350 千米的輸電線路,會將北部阿塔卡馬沙漠豐富的清潔能源輸送到智利首都大區。作為截至目前南方電網公司最大的海外綠地投資電網項目,這條輸電線路也將成為中智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預計每年可輸送清潔電能超124 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940 萬噸。
“中國的高壓直流輸電標準已成為國際標準的一部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將積極配合智利電力主管部門,攜手建立當地直流輸電相關標準,讓更多拉美國家了解中國方案、中國標準,帶動中國技術和裝備‘走出去’,實現深度合作和互利共贏。”智利直流輸電聯營公司首席技術官、來自南方電網公司的甘運良說。
越南北部山區,小城沙巴別具風情,夜幕下燈火通明。離市區10 千米外,中越合資的小中河水電站運行良好,目前累計發電量超12 億千瓦?時,守護著沙巴的生機與活力。
“剛來時,這里經常停電,到處都能聽見發電機‘轟隆隆’的聲響。”從2007 年到2023 年,越中電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朱云琦不僅目睹了沙巴的蝶變,更見證了“中國標準”一步步在海外落地生根。
2012 年12 月,越南小中河水電站一期投運。2021 年6 月,二期擴建項目開工,并于次年6 月投運,枯期發電量增加約800 萬千瓦?時,年發電量提高約12%。在建設過程中,越南小中河水電站采用了大量的中國設備和中國技術。
“雖然二期項目的要求更高,但經過一期項目多年的磨合,越南同事對中國標準和設備也更加熟悉,順暢的溝通使得工程建設進展很順利。”朱云琦說。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10 年來,南方電網公司積極履行海外社會責任,通過實施一系列“小而美”民生工程,深化人文交流、共享發展成果,在沿線國家搭建起“心聯通”的橋梁,助力“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走進老撾南塔河1 號水電站的移民安置區,學校、集市、衛生所等設施一應俱全,目光所及皆是濃濃綠意。在水電站建設期間,該項目共投入超過4 億元,完成了11 個移民安置點建設和近萬名移民搬遷工作。
“現在村里修好了通往縣城的公路,我們也住上了新房、用上了電,生活的變化太大了。”老撾那列縣普恩村村長麥播初·康米賽說。完成搬遷后,南網國際公司老撾南塔河1 號電力有限公司還聘請了老撾的農業專家對移民進行種植養殖技術培訓,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創造了條件。此外,該公司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開展庫區增殖活動,維護庫區生物多樣性。
最大限度招用當地員工參與項目建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越南永新項目投入運行后,南方電網公司持續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超過500 個,當地員工占項目總人數超75%。作為智利國家戰略層面規劃的重大項目,KILO 項目靜態投資18.9 億美元,預計將為當地創造至少5 000 個就業崗位。
民心相通,潤物無聲,更多更靈敏的觸角正在不斷延伸。

越南永新一期燃煤電廠鳥瞰圖/李佳竹 攝
從2022 年起,老中電力投資公司累計為32 名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的一線員工開展無人機專題培訓,幫助其盡快掌握多旋翼無人機的操作使用技能,為后續開展無人機取證、設備精細化巡檢等工作打好基礎。
“收獲很大!”參加培訓的塔努欣·尹塔農薩全程都很興奮,他期待輸電線路運維團隊能更深入地學習操作無人機,盡快開展對線路通道內樹障距離的測量等工作,為中老鐵路的飛馳提供安全保障。
2023 年9 月13 日,走進老撾萬象市納塞通縣西維萊村,綠樹掩映下的西維萊小學傳來歡聲笑語。當天,南方電網公司攜手老撾國家電力公司、老撾本地志愿者團隊來到這里,捐贈了教學用的電腦、電風扇、課桌椅等物資,幫助修繕教室屋頂,并講解安全用電小常識等。
由南方電網公司發起的“希望之光”老撾公益行自2023 年1 月啟動以來,已在老撾西維萊小學、西科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校和“希望之手”教育中心舉辦了4 場活動,為學校提供了必要的物資和支持。
與此同時,南網國際公司老撾南塔河1 號電力有限公司也積極開展“占芭花”愛心公益活動,捐贈圖書、文具及體育用品等,建起“南網電教室”“知行圖書角”,并援建兩所中老友好學校,努力與當地共享發展成果。
循大道,至萬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南方電網公司將向著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邁進,不斷深化務實合作,積極推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加便捷的互聯互通,加快拓展境外重點區域投資運營,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