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馬育苗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 馬曉艷
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是增強員工隊伍職業素養、推動企業經營規劃得以穩步實施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圍繞央企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建設路徑展開論述,概述央企實施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分析央企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實現路徑。
精細化管理作為一項現代化管理理念,能夠在央企追求現代化建設工作方向的形勢下,為其提供精準的工作方向。對此,央企在落實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進程中,借助精細化的管理理念與方式,能夠帶動央企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更好實現。
依托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工作,有助于彌補過去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的缺陷與不足,同時推動企業人才隊伍的合理、高效建設,并保證所建設的人才隊伍能夠充分滿足央企的發展要求與需求,進而加快央企發展戰略的穩健、有序落實。不僅如此,央企通過實施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能夠針對、有效地培訓處于不同工作崗位且工作能力參差不齊的員工,然后對他們進行優化配置,為央企日常經營效果與產品創新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與此同時,在央企的各項經營及發展環節,借助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還能準確檢驗自身發展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幫助央企在過程中逐步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而且央企內部的管理者也要清楚認識到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所能發揮的價值作用,以期在科學、可行的管理規劃中,帶動央企發展水平實現整體提升。
在央企落實自身經營發展規劃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遇到諸多發展風險,而一旦出現風險,將會影響企業的正常、有序經營。面對此種情況,央企基于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能夠在維護員工隊伍的綜合職業素養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企業可能會面對的發展風險的出現率。依據目前的市場經濟背景,如果企業內部員工隊伍的職業素養不高,那么就會限制對企業經營方案的科學設計,而且還會影響方案實施的有效性,不利于企業一些經營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有序推進,甚至會阻礙企業發展的穩健性。而央企在實施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之后,通過提升管理質量與效率,能夠推動自身發展戰略的高效、靈活落實,并且對于自身的長遠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此外,還能助力央企管理人員及時發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盡可能掃清工作障礙,以此為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開展創造良好環境。
其一,央企應合理規劃自身的發展前景,然后據此廣泛吸納更多優秀人才,為人才的更好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央企管理人員也要在內部加強宣傳,確保各職能部門及其崗位人員均能形成對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正確認知,并在過程中不斷更新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理念,同時優化創新當前的內部管理模式。其二,央企管理者還要就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工作制定對應的獎懲制度、規章制度,然后確保制度內容在管理過程中的規范化、科學化落實,進而帶動工作人員的思想實現質的轉變。其三,央企管理者還要不斷汲取其他優秀企業的發展經驗,及時創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使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獲得高度的思想保障。
第一,央企管理者應及時優化并完善企業現行的管理制度。第二,對于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制定,須要央企管理者進一步加大監督與管理的工作力度,推動相關管理責任的實際貫徹落實,而如果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監管不力,難免會引發諸多形式化問題。除此之外,央企管理者還要及時調整部門結構、積極優化崗位配置,保證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工作責任能夠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為央企內部管理策略與經營發展規劃的妥善施行提供有效助力,帶動員工隊伍與企業實現同步發展。第三,在建立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制度時,央企管理者必須及時轉變傳統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立足于企業在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全面更新人力資源管理內容,同時完善管理流程,從而助力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創新性落實。
在央企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員工績效考核是一項重點工作內容,與員工日常工作獲得感、滿足感的提升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央企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及時轉變自身的工作態度,始終堅持嚴格化、全面化、精細化的工作原則,在員工中實施績效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員工的工作績效、工作能力、出勤率、職業道德等多個方面,不能單純對其中的某一項要素展開考核。根據最終的考核結果,對于職業素養較高、工作表現突出的員工,應當按照其實際的績效情況給予其適當獎勵,從而激勵其他員工充分發揮自身對待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自主提高工作效率。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考核不同崗位工作人員的績效時,要避免考核標準的一致性,而是應當注重考核指標的差異化,依據崗位性質、工作難度等要素,進而決定降低或者提高考核標準,促使員工在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與績效考核中切身感受到央企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有效提升對央企的認同感、歸屬感。

綜上所述,以央企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建設路徑為中心,通過對央企實施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進行概述,能夠使相關人員深刻意識到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之于企業發展的實際效用。通過對央企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實現路徑進行分析,能夠為央企之后的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落實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