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后,隨著胎兒的長大,孕媽媽原本美美的皮膚,突然出現了黃褐斑、妊娠紋等,給孕媽媽們帶來了許多煩惱。這些皮膚問題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該如何應對?
黃褐斑? 俗稱“妊娠斑”,是受到孕期激素水平變化的影響而出現的,通常出現在面部,表現為面部兩頰及額部的黃褐色色素沉著斑。
應對方法:預防是關鍵,注意護膚和防曬,出門戴寬邊帽子,穿輕便遮陽的衣物,幫助降低皮膚受到紫外線傷害的風險。此外,合理飲食也很重要,少吃辛辣、甜膩、油炸及刺激性過強的食物,如咖啡、可樂、濃茶等,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每天要喝1杯牛奶及6杯白開水。
妊娠紋? 很多孕媽媽會長妊娠紋,這是因為孕期胎兒變大,或者孕媽媽體重增加過快,皮膚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因拉伸速度超過了適應程度而產生斷裂,表現為粉紅色或紫紅色波浪狀條紋,分娩后會變白、變淡。妊娠紋主要出現在下腹部、大腿部、臀部等部位。
應對方法:通過控制體重,不讓體重過快增長是最有效的方法。孕期注意營養均衡,有利于改善皮膚的膚質和彈性,避免體重增長過快,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色素沉著? 孕期促黑素細胞激素、雌激素與孕激素水平都會升高,可能會引起孕媽媽身體的一些部位出現色素沉著,如腋下、乳房、腹部的皮膚顏色會變黑,但每個孕媽媽的情況不一樣,所以色素沉著的程度也會不同。
應對方法:通常在產后一段時間會慢慢變淡,不需要特殊處理。可多吃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以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為主,如西紅柿、獼猴桃、檸檬、柑橘等,有助于減輕色素沉著。
妊娠癢疹? 這是一種妊娠期良性瘙癢性皮膚病,可發生在妊娠的任何時期。臨床表現為軀干和四肢前側有瘙癢性紅色丘疹和結節,后期會呈多形性,可有抓痕、結痂和濕疹樣改變等,但也有部分妊娠癢疹并不伴皮疹。
應對方法:如出現全身性瘙癢或皮膚變黃,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排除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另外,還要根據發病時間、皮疹分布部位及損害特點等與多形性紅斑、妊娠皰疹相鑒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輕度皮膚瘙癢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濕潤,并配合適當的皮膚護理,如沐浴后及時涂抹護膚霜;保持良好作息,同時適當進行自我調整和緩解壓力,保持愉悅心情;合理搭配飲食,少食辛辣刺激食物;盡量不要隨意搔抓,可以遵醫囑外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癥狀。嚴重的妊娠癢疹可遵醫囑使用糖皮質素類激素或應用抗組胺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