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仁娜
(新疆博爾塔拉水文勘測局,新疆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833400)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博樂市用水也日益緊缺。為了科學高效利用水資源,需對博樂市用水格局、存在問題及水資源開發潛力進行探討。
博樂市位于新疆西北邊陲,屬于中溫帶干旱地區,總面積7 877.34km2(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總人口17.4 萬人。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80mm,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E601 為1 600mm(折算系數0.60)[1]。博樂市主要河流為博河、精河兩大河系(含山溪和平原泉群),水資源豐富,地表水年均徑流量12.2 億m3,地下水儲量2.89 億m3,水能理論蘊藏量13.79 萬kW。
博樂市地表徑流主要由博河河水和本區域產生的山水以及山泉與平原泉水組成,主要河流徑流量統計計果見表1。

表1 博樂市博爾塔拉河分區河川徑流量成果表

表2 現狀年博樂市各業用水量表 億m3
博樂市地下水主要賦存于洪積、沖洪積松散沉積物中,和地表水一樣運移、匯集排泄于艾比湖。博樂市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地下水補給量4.52 億m3,可開采量2.892 億m3,目前全市年實際開采量已達到2.2 748 億m3,全市地下水開采系數為0.79,利用潛力不大。
博樂市水資源總量是在計算當地河川徑流量和降水入滲補給量的基礎上,將兩者相加再扣除地表和地下水的重復水量的方法來計算的。經計算,博樂市水資源總量為7.791×108m3[2]。
依據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對博樂市各鄉鎮等處地下水水質進行評價,結果顯示:Ⅱ類水分布于博河上游,烏爾達克賽河、保爾德河、哈拉吐魯克河、大河沿子河、精河山前,主要是由單一卵礫石層潛水及單一潛水向多層承壓迫水過渡帶組成的富水區,地下水礦化度<0.5g/L,各種微量元素較低,水質優良,適應各種用途。Ⅲ類水分布于Ⅱ類水前緣,在山前地帶以承壓水為主。Ⅳ類水分布各大河山前,多為承壓水[3]。Ⅴ類水分布于博樂以東干旱低山山前及環艾比湖周邊區域,基本特點是F ≥2.0mg/L,在89 團塔斯海防風林帶附近田地熱水混合作用水質復雜,也將其劃入Ⅴ類水中。
博樂市為農業大縣,水利工程主要以農業灌溉工程為主,其他為少量生活和工業供水工程。按照取水工程類型,可以分為引水工程、及機電井工程等。
3.1.1 引水工程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水資源特性,博樂市形成引、蓄、調、提水工程的多樣性,既有獨立的河水灌區,又有獨立的泉水和井水灌區,也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混合灌區,這樣就決定了灌區內引水渠道眾多,引水干渠、渠首多樣化,規模都不大的特點。
1)水源工程:博樂市現有“五一”、“七一”兩座水庫。水庫總庫容2 410 萬m3,僅占水資源總量的2.69%,占可支配水資源總量的6.53%,興利庫容總計為2 175 萬m3,調蓄能力十分低下,應對干旱缺水與季節性缺水能力十分有限。
2)渠首工程:截止目前,博樂市己建渠首8 座,博河已建渠首包括新布哈渠首、沙爾布河渠首、夏吾爾臺渠首、星火干渠渠首、三干渠渠首、小營盤以及青得里電站引水渠首;哈日圖熱格河上已建哈日圖熱格渠首,平均取水量為6 151×104m3。各級渠系配套建筑物11 400 座,城市用水呈增大的趨勢。取用水量在逐年增加。
3.1.2 機電井工程
博樂市是新疆的農業大縣,農業是該縣的支柱產業,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博樂市屬典型的灌溉型農業,各項水利設施相對完善,地表水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地下水主要是解決農業及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經調查,博樂市共有機井1 539 眼,平均單井出水量在140m3/h 至200m3/h 之間。
3.1.3 水資源時空分布特點
博河具有泉水河流的特點。徑流以冰雪水、降雨、地下水混合補給,溫泉站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3.113 億m3,博樂站多年平均徑流量4.713 億m3,年徑流變化比較穩定,冬閑水(12~2 月)占35.3%,春灌期(3~5 月)占25.3%,夏灌期(6~8 月)占15.8%,秋灌期(9~11 月)占23.6%。
對于地下水的變化(平原地下水),無論從年內季節變化或是年際變化上,都比地表水的變化幅度小得多。這主要是由于地下水資源經過包氣帶和地下含水層的調節和滯后作用,同時,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間有時間上的補償作用,地下水高水位期一般在11 月至次年3 月,而低水位期常在6~8 月。合理開采地下水,實行地表、地下水聯合調度,可提高供水的保證程度。
經調查統計,2018年博樂市各類供水工程總供水量為36 360萬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3 612萬m3占總供水量的37.4%,地下水供水量22 748萬m3,占總供水量的62.6%。在3.636億m3的用水量中,其中,農業用水3.453億m3,占總用水量的95.0%;工業用水0.076億m3,占生產用水量的2.0%;生活用水量0.108億m3,占總用水量的3.0%。各行業用水量見表 2。
以上對比說明,博樂市用水主要以農業為主,具有節水潛力和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的空間。
綜合用水水平主要以人均用水量和萬元GDP用水量等指標來反映。2018 年博樂市現狀人均綜合用水量、萬元GDP 用水量分別為2 091.5 m3、343.4m3,用水效率高于全州、全區平均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用水效率較高。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59 m3,用水效率高于全州、全區平均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但與國內10~15m3的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的空間。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491.4 m3,農業耗水較多,用水效率高于全區平均水平,低于全州、全國平均水平,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0.62,與國外0.7~0.8 的先進水平相比仍然較低。博樂市用水水平見表3。

表3 博樂市用水水平比較表
博樂市引水渠首工程及輸水渠系多修建于20世紀80 年代或之前,水利工程設施老化嚴重,引水保證率低,常有引不上水的現象發生,無法達到設計灌溉面積;灌區配套程度低,田間渠系配套不到位,農田標準化建設比例較低;農田灌溉大部分以土渠輸水,灌溉方式采用大水漫灌,渠系利用系數低,滲漏蒸發損失量大,水資源浪費較為嚴重。
2018 年博樂市各部門總用水量為36 360 萬m3,其中農業灌溉用水3.453 億m3,占總用水量的95.0%。博樂市農業用水比重過大,反映出博樂市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博樂市應積極發展二、三產業,加大用水結構調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博河中游區11 月至次年3 月的多年平均水量占到年水量的52.9%,博河干流中、下游區的水資源年內分配極不均勻,非灌溉期水量多,而灌溉期水量少。博河流域水資源季節性缺水,尤其博河中、下游灌區因徑流季節分布不均勻及兩水轉化影響夏季缺水;流域調蓄工程數量少、規模小,水量調蓄能力僅2 000~3 000 萬m3,占流域總需水量的10%,流域仍然存在2 000~4 000 萬m3缺水量,從而形成大量的缺水型中低產田,嚴重制約著農牧業的發展。
博樂市城市和生活用水全部依賴地下水供供給,現狀地下水位和水質有惡化趨勢,已不適宜作為生活飲用水源。飲用水水質檢測體系還未建立,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存在問題較多。城市和生活用可利用的水資源較為單一,供水量有限,一旦污染,安全供水的風險劇增,存在不安全因素,亟待改變。
博樂市水資源供需矛盾相對緩和,水資源管理工作相對薄弱。缺少必要的量水設備,局部地區仍沿用按畝收水費的方法;隨意扒口放水現象時有發生;水利統計資料缺乏,特別是水管資料不規范、不完整,沒有形成系列。隨著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博樂市水資源管理工作需要盡快加強。
隨著博樂市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加大。根據博州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各縣市“三條紅線”控制指標的通知》,2020 年用水總量控制目標為3.2 億m3;現狀年用水總量3.633 億m3,需逐步減少用水0.433 億m3。現狀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59m3/萬元,2020 年用水效率控制目標為58m3/萬元;需逐步減少用水1m3/萬元。接近用水效率控制目標。
現狀年農業綜合毛灌溉定額491.4(m3/畝),2020 年用水效率控制目標為480(m3/畝);需逐步減少用水11.4(m3/畝)。
博樂市地表水多年平均資源量為4.899 億m3。其中地表水利用量1.3612 億m3,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為27.8%,低于30%,現狀年博樂市地表水尚稍有潛力。博樂市現狀地下水開采量為2.2747 億m3,地下水可開采量2.892 億m3,現狀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為78.7%,博樂市總體地下水未超采,地下水開發利用利用潛力不大。
經過分析探討可知,博樂市水資源總量為7.791×108m3。2018 年博樂市各類供水工程總供水量為36 360×108m3,博樂市人均水量、萬元GDP 用水量遠高于全國和新疆平均水平,總體用用水平較低。博樂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著水資源浪費較為嚴重、農業用水比重過大,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及水資源管理工作相對薄弱等問題。建議博樂市在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建設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加強城鄉居民生活供水工程及供水管網的建設配套力度,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