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梓言

知竹? 導演、攝影博主。代表作:2019年,短片《醫女和兔子精的故事》《教主和小師妹的故事》等;2020年,網絡玄幻電影《長生劫》;2021年,短片《救命,我居然搶了師兄喜歡的姑娘》等;2022年,網絡短劇《長公主在上》;2023年,網絡短劇《東欄雪》,古裝愛情奇幻劇《古相思曲》。
10年時間,知竹完成了從攝影博主到影視劇導演的蛻變。這看似有些巧合和“戲劇性”,但仔細回看每一步,又都是水到渠成。
“可以說我是因為興趣愛好,才走上了導演這條路。”1990年出生的知竹說起話來慢條斯理,她愛笑、脾氣溫和,陽光有朝氣。這個會計專業出身的姑娘,先是自學了“平面設計”,后來又誤打誤撞開始攝影,靠著熱愛,她把拍攝一部戲涉及的工種學了個遍。非科班出身,也沒那么多傳統的條條框框,靠著走“野路子”風,知竹執導的《古相思曲》好評不斷,她的入行故事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軌跡。
因熱愛入行
“我的興趣愛好挺多。”知竹笑著說,“攝影、寫小說、畫畫、買布做漢服、打游戲等,都有所涉獵。”她自嘲對每種興趣愛好都有些“3分鐘熱度”。“不過,不要怕3分鐘熱度,因為3分鐘的耕耘就會有3分鐘的收獲,可能在某些愛好上,你不會很厲害,但你能達到的成就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幫到你。”
2013年年初,為了幫閨蜜拍照,她買了人生中第一臺相機,從此走上了攝影路。兩年后,又出于對古風的喜愛,她切入了攝影行業中的一個精細分類——古風攝影。之后,她辭掉平面設計的工作,全職做起了攝影博主。從平面攝影到有腳本、有模特演繹的微短片,知竹產出的內容越來越豐富。
為了讓自己迅速專業起來,她經常報班學習。上過的課涵蓋了導演、編劇、表演、后期、攝影、燈光等,算是把生產一部劇的重要工種學了個遍。
“導演是一個綜合能力很強的崗位,好在我做了很多年自媒體,平時拍攝也是一個小型劇組,而且自己兼做導演、攝影、編劇、后期,積累了挺多的鍛煉機會。”知竹說。
興趣讓知竹蹚出了一條全新的職業道路,又因為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她從來沒有疲憊的感覺。
“別人經常說我挺拼的,那是因為我一直樂在其中,所以干勁十足。”對于想要拍攝短劇的人,知竹也希望大家是出于熱愛,而不是看市場挺火就盲目進入。
《詩經》氣質的“逆穿”故事
《古相思曲》于2023年6月22日上線B站,不少網友被片段吸引后“入坑”,之后又自動加入“自來水”隊伍免費宣推,該劇最終豆瓣評分8.6,超過16萬人參與打分。這部總計14集、單集30分鐘的網絡劇沒有知名IP,沒有頂流演員,制作規格甚至不如尋常古裝劇,但播出后卻受到一致好評。這是如何做到的?
“故事與眾不同,這是我們最有信心的地方。”知竹回答。
《古相思曲》講述歷史暢銷書作家沈不言多次穿越時空,回到“南晟”年間重新認識一代“妖后”陸鳶的故事。2019年,B站UP主“三千魚”創作這個故事時,想要表達“時間相逆所帶來的遺憾”。一個來自未來的男人,遇見了一個屬于過去的女孩——他第一次見她,是她最后一次見他,當他越來越了解她,她卻在一點點忘記他。
“時間線相反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高概念的東西,我自己還挺喜歡一些高概念設定。”獨特的故事結構打動了知竹。她希望把這部劇做成有《詩經》氣質的片子,呈現效果有一種含蓄和唯美,就像陸鳶和沈不言的感情不是直給的,而是克制內斂,但可以細細回味的。
確定了這樣的基調,在劇本創作階段,知竹和主創團隊不斷添加《詩經》元素,如音律密碼本、楚同裳的名字來源、蠟燭投影道歉等。知竹還非常喜歡第一集水月亭初見的那場戲,她覺得那個下雨天的場景完美演繹了自己心中《鄭風·風雨》的意境。
大方向有了,但具體到籌備環節,龐大的工作量仍讓知竹始料未及。比如,她和主創團隊閉關半年修改劇本;再比如,挑選演員,之前拍短劇就是拉身邊的朋友支援,現在則增加了專業的選角環節。
進入拍攝階段,劇組的捉襟見肘隨處可見,一人身兼數職比比皆是。“編劇寫場景時總是很克制,生怕多花一分錢。”“我總是非常厚臉皮地臨時問美術指導,能不能免費多加一個場景。”“攝影指導和我一起去徒手‘拔草,一點點裝飾畫面;搬很重的道具,讓畫面更對稱舒服;在臨時缺毛筆字道具時,挽起袖子干道具的活……”
為了盡量不超時,知竹回憶,“拍對話時,就讓工作室的小伙伴在場景里多拍些空鏡備用。我是自媒體出身,小微單的使用頻率很高,有些大機器拍起來麻煩的鏡頭,就直接用它解決了,其實肉眼看不出明顯的畫質區別。”
劇集播出后,觀眾的熱情反饋大大超出了知竹的預期。“作為非科班出身的理科生,拍戲對我來說,一直是逆流而上的事。女性、非科班、脾氣好、沒什么作品簡歷,這些標簽在劇組簡直debuff(負面效果)拉滿,再加上非常‘野路子的風格喜好和拍攝,已經分不清是優勢還是缺點。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知竹透露,正在籌備的長劇即將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