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立冬剛過,遠在河南老家的媽媽打來電話,說老家下雪了,一夜之間就入了冬,叮囑我加衣。隔著這么遠的距離,她身后窗外呼嘯的北風、簌簌的落雪,卻仿佛在耳邊流動。
不同于春天的鶯啼燕囀、秋天的蟬鳴蟲吟,冬天是個沉悶的季節(jié)。古人的詩句最是犀利,“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寥寥幾句就勾勒出一幅寂寥慘淡的冬日景象。仿佛冬天化身為冷酷無情的“消聲器”,原本生機勃勃的大地逐漸凝結(jié),只留下無盡的冷和蒼茫的空。
可冬天真的沒有聲音嗎?不是的。如果你用心聆聽,一定會發(fā)現(xiàn)藏在冬日里窸窣的聲響。
上海的初冬依舊是美拉德色系的秋天模樣,衡復風貌區(qū)的街頭,或大學校園里,梧桐葉鋪滿道路,踩上去“嘎吱嘎吱”,聲音忽高忽低,忽輕忽響。殘余的樹葉在風中嘩啦啦地舞動,依依不舍地從枝頭飄落,在空中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觸地的剎那,發(fā)出不易察覺的聲響。
在我們學校,人工湖不易結(jié)冰,波浪的聲音一年四季都有,只不過冬天的動靜更小。在微風的吹拂下,湖面的波紋朝兩岸逐漸暈開,湖水輕輕拍打著湖堤,像在演奏一首沉寂的曲子,音調(diào)極低,不能唱,只能哼。
待到一場清冷的冬雨,世界便幻作黑白兩色。雨水啪嗒啪嗒地落在屋檐、傘面和肩頭。更有凌冽的北風,呼嘯著擦窗而過。
這些細小而微妙的冬日絮語,其實都源自生命的靜美。只要讓心醒著,就能聽到這特有的韻律。
放學后,我走進食堂,來一碗熱乎乎的牛肉湯,身子立馬暖和起來。這也讓我憶起在家鄉(xiāng)時,每逢天寒的夜晚,堂屋的爐子就會燒起來。外面天寒地凍,屋里格外溫馨,全家人圍坐在火爐旁。
冬天,沒有夏天的熱烈,沒有秋天的繽紛,卻有它獨特的內(nèi)斂與堅韌。它像一幅素描,線條簡單,在一筆一畫中勾勒出生命的奧義、溫暖的美好和幸福的模樣。冬天的聲音里也藏著大自然的回響,醞釀著生活的小歡喜。有心之人必會捕捉到剎那觸動,化作內(nèi)心的成長與豐盈,成為治愈人心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