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程硯秋是京劇程派藝術的創始人,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15歲時,程硯秋拜梅蘭芳為師,后來組建和聲社,開始挑班演出。
梅蘭芳給程硯秋介紹了一名化妝師。這位化妝師從業多年,技法高超、經驗豐富,而且極具審美眼光。程硯秋很認同化妝師的審美,也對他頗為賞識,不僅在演出時會請化妝師來化妝,日常參加一些重要的活動時,也會請化妝師來幫忙做妝造。對于化妝師的化妝效果,程硯秋每一次都很滿意,當然也給予了豐厚的酬勞。
有一次,程硯秋受邀參加一個私人聚會,他很重視這次聚會,特意邀請化妝師來給自己化妝。化妝師在詢問了程硯秋聚會的一些情況之后,對程硯秋說:“你現在的衣著就很合適,也不用特意化妝,一切都剛剛好。”程硯秋聽后笑起來,隨后派人送化妝師回去,并像往常一樣交代手下給化妝師酬勞。
“化妝師今天給您化妝了嗎?”手下不解地問。程硯秋搖了搖頭。手下更加疑惑:既然沒有化妝,為什么要給酬勞呢?“噢,我明白了。您是要給化妝師跑腿費吧?”手下一拍腦袋說,“可是,跑腿費也不用這么多吧,和平時化妝的酬勞一樣?”程硯秋擺擺手,笑著說:“不是跑腿費,就是化妝的費用。”
手下愣住了,都說了沒化妝,哪來的化妝費呢?程硯秋耐心解釋說:“化妝技術其實是很皮毛的東西,真正有內涵的是化妝師的審美判斷。審美判斷是一種積累和沉淀,很難得,也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程硯秋對于化妝師價值的認可體現出來的是他對人、對手藝的尊重。很多時候,專業人士看似隨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其實卻是經驗的結晶,是無數失敗疊加起來的成果,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