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棲霞市地處蘋果種植“黃金地帶”,蘋果栽培已有130 多年的歷史,是煙臺蘋果的核心產區。目前棲霞市蘋果種植面積6.66萬hm2,年產量210 萬t。近年來,棲霞市不斷做大做強蘋果產業,把棲霞打造成了一座被蘋果托舉的城市。
一是依托科技促發展。從在全國率先引進“紅富士”蘋果,到“刻、剝、拉”幼樹早期豐產技術、推廣蘋果套袋技術,棲霞蘋果種植管理技術始終在自我革新。如今,棲霞把科技創新作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引擎,發揮好“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園區的作用,依托院士工作站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棲霞蘋果產業研究院等科研力量,引導科技要素向蘋果產業聚集,一批從事蘋果產業的企業不僅贏得了國內外市場,還成為帶動果農增收致富的強力引擎。
二是拉長蘋果產業鏈。近年來,棲霞引導齊魯泉源等企業研發蘋果脆片、蘋果酵素等休閑食品,延伸蘋果產業鏈;支持企業利用廢棄蘋果枝條制作生態板材等,推動果業經濟向“綠色環保、低碳循環”方向發展。依托蘋果產業,棲霞市培育出了眾多從事種植、倉儲、肥料、包裝、運輸、加工和銷售等行業的企業,43 萬棲霞人,80%以上在從事蘋果及其相關產業。
三是營造蘋果文化。行走在棲霞各地,蘋果元素隨處可見。廣場上有蘋果模樣的雕塑,節會上有以蘋果為主題的節目,餐廳里還有用蘋果做成的菜肴。每年秋季,當地舉辦的蘋果藝術節都會成為果農歡聚的盛會,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看演出、話豐收,交流種植經驗。一些蘋果生產加工企業還會邀請外地客戶來這里體驗濃厚的蘋果文化氛圍,洽談合作。科研院所研發的新品種、外地果農的種植新技術管理新方法、蘋果深加工產品等也會來到這里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