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年
(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安徽 合肥 230071)
2019年2 月,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的“媒體深度融合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鼓勵傳統媒體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提升內容生產、傳播和管理能力,推動傳統媒體向數字化媒體轉型;支持新興媒體積極創新,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內容形式,提升用戶體驗和黏性;建立健全媒體融合發展的組織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加大對媒體融合發展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推動科技創新與媒體融合發展相結合[1]。會議為融媒體直播系統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數字化媒體的普及,廣播電視行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和傳播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觀眾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融媒體直播系統來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互動性、創新性和傳播效果。融媒體直播系統將廣播電視節目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實時直播和互動,不僅可以實現廣播電視節目的傳統播出,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在線觀看、評論、點贊及分享等互動操作。這種融合了傳統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的方式,給廣播電視節目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創新。
融媒體廣播電臺直播系統的建設需要利用自動采集和信息匯聚技術,通過各種方式如監聽電話熱線,抓取社交平臺、微信、微博等信息源,以及訂閱簡易信息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源等相關信息[2]。導播中心可以使用計算機技術和算法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例如,可以對文本進行情感分析、關鍵詞提取等,對音頻和視頻進行處理和編輯。融媒體電臺直播中心可以接收導播中心傳來的信息,并將其展示在直播節目中。主持人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使用這些信息,與聽眾進行互動和溝通。聽眾可以通過電話、社交平臺等渠道向主持人提問、留言等,實現與主持人的無障礙溝通。這種系統可以實現多渠道的信息采集和整合,將來自不同來源的信息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匯聚和處理,使得廣播電臺能夠及時獲取各種類型的新聞、資訊和反饋。
廣播電視融媒體直播系統的功能模塊如圖1 所示。導播中心負責實時監控、控制整個直播過程,具有節目切換、畫面合成、音頻調節等功能,通常由導播臺、監視器及視頻切換器等設備組成。直播中心用于接收、處理和傳輸直播信號,包括視頻采集設備、音頻采集設備、編碼器及流媒體服務器等設備,用于將節目信號編碼并通過網絡進行傳輸。消息中心實現各功能模塊之間的通信和后臺管理,負責傳遞控制指令、接收反饋信息,并提供管理界面供管理員監控和管理系統運行狀態。服務中心提供各種服務功能,如用戶注冊、登錄、訂閱及點播等。服務中心還可以提供用戶反饋、投訴處理及數據統計等功能。WebAPI 接口對外提供Web 服務接口,用于與外部系統進行數據交互。通過WebAPI 接口,其他應用程序可以訪問系統的功能和數據,實現與系統的集成。

圖1 廣播電視融媒體直播系統功能模塊關系圖
融媒體直播系統為廣播電臺提供更多的互動和參與方式,豐富節目形式,增加受眾互動性和參與感,提升節目的吸引力和影響力[2]。融媒體電臺導播中心和直播中心是融媒體電臺直播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分別有不同屬性的多個模塊,具體如圖2 所示。

圖2 廣播電視融媒體電臺直播系統核心模塊
提供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后臺,是提高系統搭建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基本保障。用戶管理后臺的構建需要確保實現以下主要功能。
第一,多角色管理。管理后臺支持不同角色的用戶,如直播主持人、導播、全媒體主持人和管理員等。每個角色有不同的權限和功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配置和管理。
第二,統一管理。管理后臺可以實現對多個終端的統一管理,包括電臺的直播設備、終端設備和用戶設備等。通過管理后臺,管理員可以方便地進行設備管理、用戶管理和權限管理等操作。
第三,統一用戶中心。管理后臺提供一個統一的用戶中心,用于管理和認證用戶。用戶可以通過用戶中心進行注冊、登錄和個人信息管理等操作[3]。
第四,統一配置權限與認證。管理后臺可以提供統一的權限配置和認證機制,可以根據用戶角色進行權限的分配和管理,同時支持不同的認證方式,如賬號密碼認證、第三方登錄認證等。
第五,界面友好易用。管理后臺的界面應該設計友好、操作簡單易用,方便用戶進行各種管理操作,提供直觀的圖形界面和交互式操作,減少用戶的學習成本。
第六,數據統計與分析。管理后臺提供數據統計和分析功能,可以對電臺的直播情況、用戶行為和節目效果等進行數據分析和統計,為決策提供依據[4]。
廣播電視融媒體直播系統可以通過穩固的直播雙重架構來實現。這種架構包括直播源和直播分發兩個關鍵組成部分[5]。直播源是指提供直播內容的來源,可以是廣播電視臺、網絡平臺或其他媒體機構。直播源負責將實時的音視頻內容傳輸到直播系統中,可以通過專業的直播設備或者軟件實現。直播分發是指將直播內容傳輸給用戶觀看的過程。為了保證直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雙重架構來進行直播分發。具體來說,可以使用內容分發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和點對點(Peer to Peer,P2P)技術相結合的方式。CDN技術通過在全球范圍內部署多個緩存服務器,將直播內容分發到離用戶最近的服務器上,從而提高用戶觀看的速度和質量。CDN 服務器可以根據用戶的位置和網絡狀況,選擇最佳的節點進行內容傳輸,減少延遲和卡頓現象。P2P 技術是將直播內容分發給用戶之間互相共享的方式。當一個用戶觀看直播,他的設備同時作為一個分發節點,將接收到的內容傳輸給其他用戶觀看。這種方式可以減輕服務器的負載壓力,提高直播的可擴展性和穩定性。采用CDN 和P2P 技術的雙重架構,廣播電視融媒體直播系統可以實現穩固的直播分發,還可以結合智能調度和監測系統對直播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以確保直播的質量和穩定性。
融媒體直播系統應用還需要提供多重安全保障,可以通過預載+本地+網絡三重加載播放機制[6],同時通過身份驗證和權限管理,限制對系統的訪問權限,確保只有授權人員可以進行操作;應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防止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被非法獲取或篡改;設置防火墻,監控網絡流量,阻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攻擊,確保網絡的安全性;記錄和監控系統的操作日志和行為,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定期對系統進行備份,以防止數據丟失或系統故障,同時建立快速恢復機制;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培訓,使其正確使用系統和防范安全威脅。通過綜合應用這些安全保障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融媒體直播系統的安全性,保護系統和用戶的利益。
融媒體直播系統的社交功能可以增加聽眾用戶參與和互動的機會,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互動性和創新性。將直播系統與社交平臺如微博等集成,可以使用戶通過社交平臺與主持人、其他觀眾互動,用戶評論、點贊、分享節目內容,增加參與度。在直播過程中設置實時問答和投票環節,觀眾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提交問題和投票,主持人可以實時回答問題或展示投票結果,增加觀眾參與感。引入虛擬禮物和打賞功能,觀眾可以通過購買虛擬禮物或打賞主持人來表達對節目的支持和喜愛,激發用戶的積極參與和互動。通過分割畫面同時展示多個觀眾的視頻畫面,增加觀眾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使觀眾感受到更強的參與感。設計互動游戲和競賽環節,觀眾可以通過手機等設備參與游戲或競賽,與其他觀眾互動、比拼,增加觀眾的互動性和娛樂性。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為觀眾提供更豐富的觀看體驗,如虛擬場景、虛擬角色等,增加互動性和創新性。通過引入這些功能,廣播電視節目可以更好地與觀眾互動,提升用戶參與度和忠誠度,也能為廣播電視行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機會。
便捷靈活的直播操作設置是推動融媒體直播系統應用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要實現便捷靈活的直播操作設置,首先要選擇適合的直播設備,包括攝像機、麥克風、編碼器等。其次選擇功能強大、易于操作的直播軟件,確保軟件提供直播預設設置、布局調整、畫面切換、音頻控制等功能,以便快速靈活地調整直播畫面和音頻。再次,設置直播畫面的分割、切換,調整音頻輸入和輸出,設定字幕、水印等。根據直播操作的頻繁程度,設置相應的快捷鍵。例如,設置快捷鍵用于切換畫面、調整音量、啟用特效等。最后,利用自動化工具或腳本,實現一鍵設置和自動調整。例如,可以編寫腳本實現定時切換畫面、自動調整音頻等操作,減少人工干預,提高操作效率。
強大的廣播電臺直播廣告管理功能可以滿足廣播電臺對廣告的嚴格管理需求。系統可以幫助廣播電臺建立合同訂單,記錄廣告客戶的相關信息,包括廣告時長、播出時間段等。系統支持導入廣告音頻文件,可以將客戶提供的廣告音頻文件上傳到系統中進行管理。系統可以將廣告音頻文件與相應的合同訂單進行關聯并進行審定,這樣可以確保廣告音頻文件的正確性和合規性。系統提供模板和計劃的編排方式,主持人可以根據需要將廣告安排到任意時段快速播出。系統支持靈活的廣告變更場景,可以隨時改變廣告的播出次序,以達到最佳的播出效果。系統可以自動播放廣告,并記錄廣告的播出情況。系統也可以提供廣告播出的統計數據,包括廣告播出次數、觸達人數等,幫助廣播電臺進行廣告效果評估和數據分析。
數字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先進的編輯工具,用于廣播電視節目的后期剪輯加工過程。這些工具可以提高編輯的效率和質量,減輕后期編輯人員的工作負擔,幫助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者方便地獲取多元化和豐富的節目資源。通過運用數字多媒體技術,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可以獲得更多的節目內容和資料資源,實現節目的多元化發展。數字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制作人員在節目中加入各種媒體元素,如音頻、視頻、圖像等,豐富節目的呈現形式和內容。數字多媒體技術還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如通過社交平臺集成,觀眾可以與節目進行實時互動、評論和分享,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互動體驗。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和水平,適應新媒體平臺的需求。
廣播電視融媒體直播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任務,還有許多方面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改進。同時,廣播電視融媒體直播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一個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的過程。希望本文提出的廣播電視融媒體直播系統的實現措施能夠為廣播電視媒體提供更好的直播服務,不斷推動廣播電視融媒體的發展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