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通報警求助電話,一段老農民默默捐款30年的感人故事浮出水面。12月11日,安徽省舒城縣公安局城東派出所接到位于轄區的舒城縣通運公交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吳榮的電話求助,稱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車時多次向投幣機放入大額現金,想通過民警幫忙找尋這位老人。結合視頻,通過該公司點鈔工作人員清點,自去年以來,這位老人共向公交車投幣11970元。
民警很快查詢到老人名叫張中德,舒城縣城關鎮三松村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生活非常質樸,靠種地為生。
12月18日,在年屆八十的張中德講述里,這份捐款心意始于1991年。那一年,連續暴雨給舒城縣造成了特大洪澇災害,作為受災戶,張中德領取了68元救助資金。他當時考慮到,還有許多比自己受災更嚴重的家鄉群眾,于是自己再拿出32元,補齊100元交到政府工作人員手中,作為捐款分發給重災戶。自那以后,30多年來一直沒斷過。
平日里,張中德和老伴省吃儉用,衣服破了就簡單縫縫補補,老兩口幾乎不購買新衣服。張中德堅持捐款,他的家人是知道的,但是“勸不住”。盡管老兩口一年種田的純收入最多僅有3萬元左右,子女表示要接濟父母,但張中德拒絕了,他總是說,自己很健康,有“富余”的錢可以捐款,不給兒女添負擔。
(摘自《中國青年報》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