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是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它不僅能顯著降低膽固醇,還能有效預防動脈粥硬化斑塊的形成。
近年來,有研究表明,他汀有益于骨骼健康,可促進骨細胞增殖,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質疏松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但近期,來自奧地利的一項大規模研究表明,他汀的這種保護作用與劑量有關,即低劑量應用時可降低骨質疏松風險,高劑量應用時卻可增加骨質疏松風險。
研究者解釋到,他汀以高劑量應用時,盡管有很強的降膽固醇效果,但同時可能會降低雌激素水平并影響骨骼,發揮類似絕經的效應,此時該作用可能明顯超過他汀的骨質保護作用。
研究者建議,骨質疏松高風險人群在服用他汀的過程中應密切監測其骨代謝,尤其是接受高劑量他汀治療的絕經后女士,這有助于指導該人群的個體化骨質疏松預防和治療。
近期,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服用他汀后患者的肌肉中釋放的一種名為谷氨酸的氨基酸明顯增多,而谷氨酸是肌肉疼痛受體的強激活物。因此,肌肉中谷氨酸水平一升高,就會引起肌肉疼痛。
不久前,一項由英國心臟基金會資助的國際研究則認為,他汀導致肌細胞自發性、不規律的鈣外漏,是引起肌細胞受損、肌肉疼痛和無力的重要原因。運動可能有助于阻止肌肉中的鈣外漏,從而減輕他汀服用過程中肌肉癥狀。
加拿大研究人員還發現,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有助于減少肌肉中谷氨酸的釋放。據悉,該研究團隊目前正開展進一步研究,探索哪些物質可減少服用他汀時肌肉疼痛的發生。
(摘自《中國循環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