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電劉少奇速回北平組團
1949年5月10日,在河北唐山視察的劉少奇,突然接到中央要他“速回北平”的電報。第二天,面見毛澤東時,他才得知中央要安排他率中共代表團秘密訪問蘇聯,為建立新中國做準備。
中央委托劉少奇、王稼祥、高崗著手各項訪蘇的準備工作。5月,中共中央秘密訪蘇代表團正式組成,這是中共中央領導人與聯共(布)中央最高領導人第一次會見交流。
6月21日,劉少奇率中共代表團悄然離開北平清華園車站,踏上秘密訪蘇之旅。1949年6月21日至8月14日,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與聯共(布)中央總書記斯大林舉行6次會談,雙方話題圍繞建立新中國的方方面面。
第一次會談坦誠廣泛
6月28日,中蘇雙方進行第一次會談。會談在斯大林夏季別墅孔策沃進行。這次會談開門見山,商討蘇聯對新中國貸款、派遣專家和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空軍解放臺灣等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問題。
在這次會談中,斯大林非常坦誠談了蘇聯方面的意見。他說,聯共(布)中央決定向中共中央提供3億美元貸款用于新中國的建設,主要以機器設備、各種原料等形式提供,每年平均6000萬美元,分5年貸完。關于利息,斯大林覺得百分之一的年利息似乎是低了點,但考慮到中國還在打仗,所以同意按年息一厘向中國提供貸款。斯大林建議,貸款協定以東北人民政府名義由高崗同蘇聯部長會議簽訂。
會談中,斯大林表示,莫斯科已經決定向中國派遣第一批專家,共15人。但后來人數大大突破這個界線。
劉少奇向斯大林介紹了新中國的外交政策。他強調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向蘇聯“一邊倒”。他解釋說,我們有的黨外人士曾批評我們的政策是向蘇聯“一邊倒”。毛澤東主席告誡黨內外人士說:我們在國際上是屬于以蘇聯為首的反帝國主義戰線一方面,真正的友誼和援助只能向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國主義戰線一方面去找。
天色已晚,斯大林設宴招待中共代表團,雙方邊吃邊談,無拘無束,愉快而自然,宴會持續了將近4個小時,直到深夜。交談中劉少奇再次特意提到中國海軍建設問題,這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至關重要。
走訪蘇聯政府各部門
7月15日至26日、30日中共代表團分別同蘇聯國家計委、財政部、商業部、國家銀行、外交部、國家財經委員會、對外貿易部、化工部等中央機關負責人進行座談,并到有關工廠企業、集體農莊進行實地參觀學習調研。此外,劉少奇還單獨會晤一次斯大林,并同馬林科夫就黨務問題進行專門座談交流。
劉少奇要了解的每個部門的問題都是包羅萬象的。蘇聯外長維辛斯基日記記錄了劉少奇與他的會談紀要。劉少奇提出的要學習的問題相當具體,外交部的組織結構、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怎樣培養、使用和配置干部等。對于劉少奇所提問題,蘇方逐一作了非常詳細具體的回答。
參觀了解國有企業
劉少奇還參觀了一些工廠,如滾珠軸承廠、精密儀器廠、汽車制造廠等等。
劉少奇參觀斯大林汽車工廠時同廠長利哈喬夫座談。利哈喬夫不僅是老廠長,而且還是最高蘇維埃代表,蘇聯部長會議汽車運輸與公路部部長,所以說話比較有分量。他性格爽朗,講起話來妙趣橫生,引人入勝。他根據劉少奇要求,介紹工廠的廠長、黨委書記和工會主席三方面的任務、職權、工作范圍等。利哈喬夫說,三者之間經常鬧摩擦,發生矛盾,卻絕非對抗性的矛盾。
劉少奇還以極大的熱情參觀了莫斯科大學、列寧博物館、列寧圖書館、莫斯科市蘇維埃市政府歷史博物館等,并同以上單位的領導進行座談,詳細詢問他們的工作情況及經驗。
8月14日,劉少奇率團離開莫斯科,隨他回到中國的還有220位蘇聯經濟、軍事專家。劉少奇此次秘密訪蘇獲得巨大成功,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爭取了蘇聯寶貴的政治、軍事、經濟援助。
(摘自《世紀風采》 吳躍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