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松
(廣西百色市田林縣林業局,廣西百色 533300)
為了有效地貫徹落實木材的相關政策,提高木材在運輸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工作效率,避免后期出現肆意亂砍濫伐的現象,提高現有森林資源的安全性,確保國內林業市場能長期穩定健康發展。通過木材運輸檢查以及制定相應的監督機制,對木材進行統計,對市場的供需變化以及森林資源做到全方位的了解,為后續開展一系列有關森林資源的相關保護工作提供參考依據。但在木材運輸檢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要根據相應的問題制定森林保護措施,對在木材運輸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嚴格打擊,確保森林資源能夠穩定、長久的發展。
木材運輸檢查是在木材樹種運輸過程中開展的最常規的檢查。木材品種判斷和分析過程存在不確定性,要對所檢查的木材根據要求開展分類工作,將形態和構造大體相似的木材歸為一類,根據木材的種類劃分樹種,對重點樹種進行嚴格的審查和判斷,并做好特殊標記[1]。
開展木材等級評定工作可以有效避免高等級和低等級木材在使用時出現混淆情況,或者被不法分子將高等級木材替換成低等級木材,對木材的經濟價值、整體品質帶來嚴重影響,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木材等級評定一般使用鋸切的方式評定,對等內和等外木材進行判斷和分析。記錄木材數量,避免后續出現盜采、盜運現象。通過查驗整體重量以及排列堆放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2]。
開展審核工作是對木材的去向、產地以及負責該次運輸的具體單位進行詳細的評定,通過審核對木材的合法性進行判斷。審核工作涵蓋了運輸單位以及所用車輛在資質、信用以及所運木材的詳細參數等。簽發是給運輸單位以及在完成該次運輸過程中所用到的車輛辦理工作簽證,按照統一的標準填寫,通過簽證確保整個運輸工作按照要求進行。監督是對木材運輸、簽發等整個流程進行實時的監督與管理[3]。
隨著國內各項技術和工作的不斷完善與進展,使得木材運輸檢查監督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缺少相對完善的監督檢測制度,監督工作的整體效率不高,與具體工作中所采用的技術、監督機制以及整體的人員配置及業務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4]。
加強森林運輸管理的目的是保護森林資源。森林資源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不僅提供大量的建筑和生活材料,還能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如土壤侵蝕控制和氣候調節,保護現有森林資源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應加強對木材流轉的管控,確保木材采伐實行配額制,保護森林資源[5]。
工作效率不能有效保證,各部門間不能及時溝通,出現了嚴重的信息滯后現象,數據統計不精準,監督制度上存在漏洞,不能確保工作有序開展。相關部門法律意識淡薄,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不能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相應的工作。開展相應的運輸檢查工作過于形式化,運輸過程出現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6]。
工作人員不能有效地完成日常檢測工作,經常出現疏忽與遺漏,態度不端正,忽略了一些工作細節,導致違法違規現象出現。林業部門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薪資待遇低,晉升渠道較窄。沒有針對工作內容開展定期的培訓,難以招到優秀、專業的技術人才,給木材運輸檢查與監督工作帶來了阻礙[7]。
檢查技術在不斷的提高,通過運用先進的檢查與監督技術,能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和物力。但林業部門仍然采用人工檢測方法,工作效率不能有效保障,數據精準度較低,誤差嚴重,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成本[8]。
自中國道路交通發展規模大幅拓展后,尤其是高等級公路建設速度持續加快后,木材交通管制體系已遠遠落后,關卡結構存在漏洞,木材運輸控制存在盲點。通過高級別道路的木材販運有所增加,利用發達的道路網絡防止非法販運木材的情況很普遍。森林檢查只能在固定林區進行,與現有的木材供應監測和核查要求背道而馳[9]。
提高木材運輸監督工作需要相關的規章管理條例作為保障,要做到依法檢查、嚴格執法,提升木材運輸檢查工作過程中的規范性和制度化。加強相關林業部門之間的制度建設,以此來確保開展運輸檢查工作時能按照具體的規章管理條例實施[10]。
完善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做到互相監督,對于知法犯法,或是利用職權來謀取私利的行為要嚴厲處罰。設立相應的獎罰機制,提高執法人員的工作熱情。注重執法隊伍建設,強化日常管理工作,設立健全的考核機制,提高檢查人員的業務水平。定期對相關檢查人員進行思想培訓,提高工作意識,端正工作態度,注重廉潔。制定問責制,將具體的工作流程明確到個人,增強每個人的責任意識[11]。
在木材運輸檢查過程中要始終秉承著固定站點與流動站點交替檢查、相關執法人員和流動督查人員互相檢查、人工檢查與技術檢查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多種方式交替開展,多種途徑互相配合,提升木材運輸檢查的整體工作效率。重點資源區域內設置相應的檢查點,便于開展長期的檢查工作,在資金和人才隊伍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設檢查點[12]。
對一些不方便設置固定檢查點且木材運輸經常通過的區域,可通過流動檢查的方式不定期開展相應工作。如果木材資源豐富的區域有群眾生活,可發動群眾,通過互相監督的方式嚴格打擊可能出現的違法砍伐以及違法運輸等不良行為。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在重點區域內布控,定期使用無人機對該區域內部實時監測,有效避免亂砍亂伐以及非法運輸等現象,提高整體檢查效率[13]。
木材運輸檢查常用的技巧有2 個,其一,計量檢查技巧,對木材運輸過程中的規格參數以及木材具體數量的檢查,對于木材的尺寸和規格較大,但數量不是很多的情況,可以與運輸過程中的單據直接對比,在數量和參數上符合即可;對于木材自身的規格較小,數量相對較多的情況,可以根據整個運輸車輛的規格,以及木材的體積進行大概計算,判斷運輸過程是否符合標準。如果不能通過直接觀察和計算得出結論,就要求相關人員將所運輸的木材卸車檢查,也可以利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提升工作效率和精準程度[14]。其二,非法運輸的檢查技巧,主要目的是有效識別憑證的真偽,增強對偽裝運輸的判斷能力[15],詳細檢查運輸中的憑證和單號,核實憑證上的相關數據;檢查運輸的防偽標識,觀察整個運輸憑證是否規范,對運輸過程中木材參數、負責運輸的單位、運輸木材的數量、運輸時間以及運送地點等數據進行逐一核實[16]。
對是否出現偽裝運輸的檢查難度較大,但也有技巧,在檢查過程中,對運輸當事人在舉止和言行上進行判斷,看是否出現了異常。對運輸車輛的外觀、輪胎、底盤、車廂內部的整體結構等具體特征進行判斷;根據運輸木材的特性,如木材的顏色、木材自身特征等進行判斷;通過檢查運輸車輛的記錄設備,獲取木材在運輸過程中的相關信息,判斷是否出現違法運輸的行為。實際工作中影響因素較多,檢查人員一定要認真核實,善于觀察,遇到可疑情況及時與上級部門溝通、核實,杜絕違法違規現象出現[17]。
為了確保木材運輸的安全性,堅持“查、罰、法”。查,通過加大檢查力度,有效避免非法運輸和亂砍亂伐等現象出現。罰,對違法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罰。法,嚴格打擊長期非法運輸木材的罪犯,3 種方式同時進行。提升木材流通領域的管理水平和監督質效,提升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確保工作的時效性,對各個工作細節做到全程監督;詳細檢查木材的去向、流通與未流通情況,增強森林資源保護效果,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18]。
運輸木材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局出具的運輸證明。除非法律、立法和政策另有規定。申請木材運輸證時,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交材料。①木材生產企業生產的木材必須取得采伐、檢疫、林業許可證明(以下簡稱“收費證”),還應提供原材料的參考尺寸;②木材經營加工須持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木材采伐許可證或運輸許可證、森林植物檢疫許可證;③對森林保護沒有特殊意義的樹木,包括從山區采伐到苗圃的樹木,必須持有采伐證、森林植物檢疫證和收費證;④國家、地方、省重點關注的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發給森林動植物檢疫證書和野生動植物采集證書;⑤苗圃內必須取得《森林植物檢疫證》《森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和《森林種子質量檢驗證書》的證明,并貼標;⑥單位和個人用木頭制作時,須出示搬遷證明或其他有效證件,還需提交當地林業局核定的證明;⑦當地伐木站對農村人口居住用地和房屋前后未特別保護的散落樹木進行認證;⑧依法拍賣或者沒收后出售的木材,必須提交植物檢疫證明、收費證明、行政處罰決定書或者司法機關的法律文書[19]。
確定木材長度和直徑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木材長度直接測量斷面間的最短距離,以cm 為單位;如果測量長度超過對數標準規定的長度,但不超過負公差,則使用標準規定的標準距離計算。如果超出負公差,則按下一個標記距離的長度計算。木材直徑(包括各種不規則截面)是通過短徑的頭部橫截面中心測量,垂直于短徑的中心。長短徑之差大于2 cm,平均長短半徑四舍五入至標準直徑。如果長度與短徑差小于上述值,則將短徑四舍五入至口徑[20]。
全國森林運輸管理主要由各級資源和林業管理部門負責,省級森林加工站由各級林業管理部門負責。省木材檢驗中心要加強領導和組織建設一體化,統一木材運輸證的核發、發放、管理和使用。統一省級木材加工控制站管理,對省級木材執法檢查員進行培訓和考核。結合地方實踐,借鑒國家森林治安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制定省級木材檢驗站標準化建設標準和規范,建設優質省級木材檢驗站,建立良好的執法聲譽。為適應森林執法需要,各采伐口岸均建立了森林執法巡查組和流動巡查機制。便于對省級木材檢驗中心和林業管理檢驗組的管理、指導和監督,建議在省級木材檢驗中心設立林業管理檢驗組。增加或設立省級木材管理機構。
內部管控制度主要指的是針對木材運輸檢查、監督機構展開全方位管理,具體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①林業站應在木材生產期間每天8:00—9:00向林業局報送林業機械配送計劃和牌照,并將木材運輸統計數據通知林業局;②林業交易所應隨時領取每份原木的計量收據,配合手推車,做好林業記錄,填寫原木采購發票,計算到貨當天原木到貨數量;③檢查組核實記錄,包括運輸木材的車輛數量和每次伐木作業的木材總量;④林業局將收集本月木材流量的月度數據,并與林場林業檢查組收到的木材總量和生產部門收到的木材量進行比較。當3 個數字不一致時,找出原因并糾正;⑤各檢查點對木材管控領域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整改建議,重大問題及時向專員辦報告[21]。
提高木材運輸檢查工作效率,不僅要通過完善相應的檢查設備,提高檢查技術水平,還要通過制定相應的監管機制,加強管理,增強法制觀念,用法律的方式處理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非法違規違紀行為,提高執法力度,完善檢查技巧,確保木材運輸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使得國內森林資源實現長久、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