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祺 石亮亮 羅智寧 李春暉 周俊宇


摘 要:與傳統的交通事故不同,無人駕駛汽車參與的交通事故影響因素更為復雜,事故因果關系辨別難度更大,這就為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的司法鑒定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又是司法鑒定業務的重要內容,如何開展無人駕駛汽車參與的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成為了人們思考的難題。
關鍵詞:無人駕駛汽車 交通事故 司法鑒定 痕跡物證鑒定
1 引言
如今,重慶、武漢兩地政府率先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允許無人駕駛車輛在社會道路上開展商業化服務,中國無人駕駛時代大幕拉開,同時問題也接踵而至。在復雜的人、車、路組成的社會道路,無人駕駛技術雖日趨完善,但始終無法將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的風險降低為0,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也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焦點問題,對于無人駕駛汽車參與的交通事故的痕跡物證鑒定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包括車輛安全技術狀況鑒定、交通設施安全技術狀況鑒定、交通事故痕跡鑒定、車輛速度鑒定、交通事故痕跡物證綜合鑒定等[1],對于事故車輛和事故責任判定而言,其中最常涉及的主要為車輛安全技術狀況鑒定、交通事故痕跡鑒定和車輛速度鑒定三類,一般交通事故完成了以上三類鑒定,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也就基本能夠明確。
本文主要研究探索傳統車輛交通事故的痕跡物證鑒定的支撐標準、程序、方法在無人駕駛汽車參與的交通事故中的運用,為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的痕跡物證鑒定提供建議。
2 無人駕駛汽車車輛安全技術狀況鑒定
2.1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應用與完善
車輛安全技術狀況鑒定一般分為三種:一是要檢驗目標車輛的安全性能;二是鑒定事故車輛是否存在機械故障鑒定,查明故障原因,區分人為責任和機械故障;三是車輛定型鑒定,主要是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明確道路的行駛權利[2]。
無人駕駛汽車與傳統汽車的區別在于計算機控制系統代替人為干預,但本質上無人駕駛汽車仍然屬于機動車,無人駕駛汽車要在社會道路上行駛,首先需要滿足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我國現行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7)規定了機動車的整車及主要總成、安全防護裝置等有關運行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和警車及殘疾人專用汽車的附加條件。而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特殊性而言,標準文件首先需要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定義進行完善,區別無人駕駛汽車與傳統汽車的同時,還需增加無人駕駛汽車附加的運行條件,如必要的外觀標識、安裝特定的設備和監測軟件等。
2.2 《交通事故車輛安全技術檢驗鑒定》的應用與完善
我國現行的《交通事故車輛安全技術檢驗鑒定》(GA/ T642-2020)作為事故車輛安全技術狀況鑒定主要依據的標準文件,這份文件主要規定了具有行駛能力和失去行駛能力的交通事故車輛安全技術狀況檢驗鑒定的基本要求、流程、項目、方法和檢驗鑒定書的制作要求。其中交通事故車輛的檢驗項目主要包括了行駛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照明及信號裝置系統、傳動系統、發動機、車身及附件、專用裝置等,判別依據、方法和手段主要按照現行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7)、《機動車安全檢驗項目和方法》(GA468-2004)、《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T18344-2016)。
對比傳統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機械板塊的安全技術狀況檢驗的基本要求、流程、方法以及檢驗鑒定書的制作要求可以遵循《交通事故車輛安全技術檢驗鑒定》(GA/ T642-2020),而對于檢驗項目,除了標準中涉及的項目外,一是應增加無人駕駛汽車特定標識和專用裝置的檢驗,其次是增加無人駕駛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算法的檢驗,這就需要完善無人駕駛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算法的檢驗依據、方法以及對檢驗設備的使用要求、方法等。
3 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痕跡鑒定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痕跡物證勘查》的應用
交通事故痕跡鑒定主要包括通過對涉案目標車輛的唯一性檢查,對涉案目標車輛、交通設施、人員及穿戴物等為承痕體、造痕體的痕跡和整體分離痕跡進行檢驗分析,必要時結合交通事故微量物證鑒定、法醫學鑒定等結果,對痕跡的形成過程和原因進行判斷(如是否發生過接觸碰撞、接觸碰撞部位和形態等)[3]。我國現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GA/T 1087-2021)規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的總體原則和要求、鑒定過程和意見的表述,而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痕跡、物證勘查的一般要求、勘查設備及工具、勘查內容和勘查方法主要依據的標準為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痕跡物證勘查》(GA/T 41-2019)。無人駕駛汽車和傳統汽車交通事故痕跡鑒定并無較大差異,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無人駕駛汽車的算法數據的提取方法、保管要求、使用規范等方面,現行標準應該作相應的優化。
4 無人駕駛汽車車輛速度鑒定
4.1 車輛速度鑒定
交通事故中涉案車輛的速度鑒定是結合事故形態、現場痕跡、物證(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現場照片、涉案車輛信息、委托方提供的監控視頻等)等對道路交通事故車輛行駛速度進行分析和計算。傳統的車輛速度計算方式主要有基于視頻圖像、能量守恒(基于制動拖印、車輛變形量)、車載行車記錄儀數據等,所計算的速度主要包括事發時(車輛采取避讓措施時)的速度、碰撞瞬間的速度。無人駕駛汽車車輛速度鑒定與傳統汽車車輛速度鑒定方法基本相同,傳統汽車的許多技術和車輛速度計算方法可以運用于無人駕駛汽車車輛速度鑒定中。
4.2 EDR技術運用于無人駕駛汽車
EDR(Event Data Record)即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主要負責記錄車輛發生事故時的行車數據,包括發生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后三個階段的汽車運行數據,而數據主要包含以下5大類:1)車輛車架號、設備供應商、電腦零件號、事件讀取時的點火周期、事件觸發的先后邏輯關系、多起事件歷史記錄、與安全系統相關的故障碼信息等;2)發生事故時的系統狀態,包含事件記錄的完整情況、事故發生時的車輛點火周期、駕駛位和副駕駛位的安全帶狀態、安全氣囊報警燈狀態、事件數、車輛最大變化車速及時間等;3)氣囊展開命令相關數據,包括駕駛員前部安全氣囊展開指令及時間、乘客前部安全氣囊展開指令及時間、駕駛員和乘客膝部安全氣囊展開指令、側面安全氣囊展開指令及時間、駕駛員和乘客頭部安全氣囊展開指令等;4)碰撞前5s數據,包括車速、加速踏板位置、發動機節氣門百分比、剎車狀態、發動機轉速、ABS狀態、方向盤轉角、轉速等;5)碰撞后數據,包括車輛橫縱向速度變化量等,用于判斷車輛碰撞時的方向、連續碰撞的先后順序等[4]。
對于無人駕駛汽車參與的交通事故,EDR技術能夠幫助我們獲取車輛碰撞前后的數據情況,了解整個事故形態,同時還能夠提供車輛事發前采取措施時的車輛速度和碰撞時的速度。相對于傳統車輛速度計算方法(基于視頻圖像、制動痕跡、散落物等),EDR數據幫助避免復雜了的計算過程,同時大大降低了計算誤差,對于車輛速度的獲取更加便捷,且更為精確。
4.3 VDR技術運用于無人駕駛汽車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7)第8.6.5條規定“所有客車、危險貨物運輸貨車、半掛牽引車和總質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 的其他貨車應裝備具備記錄、存儲、顯示、打印或輸出車輛行駛速度、時間、里程等車輛行駛狀態信息的行駛記錄儀”,而VDR技術同樣適用于無人駕駛汽車。
汽車行駛記錄儀(vehicle travelling data recorder)是對車輛行駛速度、時間、位置等數據以及音視頻數據進行記錄、存儲,并可以通過數據通信的方式實現數據輸出的數字式電子記錄裝置,記錄裝置能夠以1s的時間間隔持續記錄并存儲車輛最終至少48h行駛狀態數據,且能夠以0.2s的時間間隔持續記錄并存儲事發前20s實時時間對應的行駛狀態數據,該行駛狀態數據包括了車輛行駛速度、制動等狀態信號和行駛結束時的位置信息。鑒定人員可以通過解析讀取的VDR數據來獲悉車輛事發時間的車輛速度、制動信號、轉向情況、燈光情況、位置信息等。如果VDR技術運用于無人駕駛汽車,這無疑為無人駕駛汽車車輛速度的鑒定帶來了便利。
5 檢驗設備的開發與普及
對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車,運用于交通事故車輛鑒定的檢驗設備(如三電系統的檢驗設備)的開發和普及進度遠沒有跟上各大新能源汽車在各大城市的普及速度,這為新能源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帶來了巨大挑戰。避免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鑒定陷入相同的窘境,在無人駕駛汽車普及的同時,相應的檢驗設備也需要同步開發和普及。
我國現行的《道路交通事故車輛安全技術檢驗鑒定》(GA/T 642-2020)中規定了一些儀器設備,如轉向盤轉向力轉向角測試儀、輪胎花紋深度計、掃描電鏡、能譜儀、金相分析儀等設備,相關檢測設備同樣適用于無人駕駛汽車。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系統數據的讀取設備、便攜式的檢驗檢測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相關部門應要求各無人駕駛汽車主機廠和鼓勵第三方機構開發可以流通到市場的檢驗儀器設備,同時對于相應的儀器設備的要求和檢驗能力做統一化的要求,檢驗儀器設備在保護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的基礎上,能夠為鑒定人員提供幫助。
6 結語
無人駕駛汽車參與的交通事故必定會涉及到事故車輛的痕跡鑒定,傳統事故車輛的痕跡鑒定所依據的標準、方法和技術在許多方面都能運用到無人駕駛汽車的痕跡鑒定中,而無人駕駛汽車的特殊性則是現有標準和技術優化方向的關鍵。
新信息技術的革命,必然會改變甚至顛覆傳統的汽車駕駛模式,看似遙遠的無人駕駛汽車時代實則離我們越來越近,只有提前規劃和做出相應的準備,我們才能夠在面對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帶來的交通事故的挑戰時作出萬全的應對之策。
參考文獻:
[1]司法部關于印發《物證類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聲像資料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的通知[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 2020-08-30.
[2]事故車輛安全技術檢驗鑒定分析[J] 潘彧坤;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6-02-26.
[3]交通事故痕跡鑒定概述及運用[J] 牛犇; -《時代汽車》- 2022-06-29.
[4]一種基于汽車安全氣囊電腦的車輛事故取證方法[J] 吳神培;李岳;陳文進;沈順孝; -《汽車實用技術》-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