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文 汪豐云* 毛宣海
(1.安徽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2;2.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安徽 蕪湖 241000)
隨著2017年《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頒布(以下簡稱“新課標”),以新課標為依據的新版高中化學教科書在2019年后各大出版社相繼出版[1]。教科書作為高中化學課程的物化形態與文本素材,對于實現高中化學課程目標,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起著重要作用[2]。所以,研究教科書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育,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業。緒言作為每本教科書的開篇之作,除了說明全書的宗旨和內容,闡述學科的發展和內容的編排外,還起到統攝引領教科書全貌的作用。緒言的合理編寫以及緒言課的巧妙組織將會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喜愛化學的種子,為將來學好化學邁出第一步。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不同地區間的經濟和文化差別很大,為滿足不同區域學生發展的需求,又顯示各地的文化特色,各地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編制了各具特色的“一標多本”的高中化學教科書[3]。根據新課標現行高中化學教科書,有人教版、蘇教版、魯科版、滬科版四種新的版本。通過對這四套必修教科書的整體分析可以發現,各套新教科書在內容選擇、編排思路和呈現方式上都各具特色。在內容選擇上,四套新教科書較上一版本都對過時的以及超范圍的知識進行了刪減,增加了時代化、科技化、網絡化和生活化的相關內容;在編排思路上,新版教科書在章節課時的安排上更加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順序和接受能力,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與邏輯順序;在呈現方式上,四版新教科書都通過各具特色的欄目來呈現教材內容,圖文并茂,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在各個版本教科書第一章內容前都安排了目錄、編者語、緒言或者是教材欄目介紹,我們將其統稱為“緒言”。緒言作為化學課程的“廣告”,對于吸引學生這一消費群體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助力其對化學學科形成整體理解,最后形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緒言標題、呈現形式、內容和編寫思想四個方面展開論述,對比分析了當前四種不同版本的中學化學必修教科書。
由下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四版教科書都設置了相應的緒言部分,并且采用了豐富的呈現形式從而使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為高中化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四版教科書緒言在標題、篇幅、位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異同。
不同版本教科書緒言標題及呈現形式的比較見表1。

表1 新版四套教科書緒言標題及呈現形式統計
在人教版和滬科版教科書中直接以“緒言”為標題,其位置皆于目錄之后。但是人教版中緒言占據三面的篇幅,在字數上略少于滬科版教科書。同時,兩版教科書在緒言部分雖然都有彩圖說明,但是在圖片數量上也有所差異。人教版教科書緒言部分選取了涉及化學史、化學材料、化學工業、牛胰島素晶體四大方面的十幅圖片,而滬科版教科書僅提供了有關化學史和化學材料的兩幅圖片。魯科版教科書中以“致同學們”為標題,蘇教版教科書以“寫給同學們的話”為標題,二者皆是以第二人稱進行緒言部分的呈現,同時其在篇幅和位置上也保持一致。但是魯科版教科書緒言部分配有三幅章節封面圖,而蘇教版教科書中緒言則全篇以文字形式輸出,沒有彩圖說明。
不同版本教科書緒言內容的分析見表2。

表2 新版四套教科書緒言內容統計
從表2 可以看出人教版、滬科版高中化學必修教科書緒言的內容中都對化學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同時占用四分之一的版面,結合圖片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敘述了化學的發展歷史,以及歷來我國在化學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從而彰顯了化學的巨大作用以及化學學習的必要性。有所不同的是,人教版教科書緒言部分介紹了化學的特點以及魅力所在,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和理論兩種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而滬科版教科書則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化學課程的關系進行了具體描述,同時對教科書中欄目的設置以及功能進行了詳細介紹。魯科版教科書緒言部分立足于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從化學課程的分類入手,對教科書的編寫依據和特點、教科書的呈現形式以及本冊教科書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詳細論述。蘇教版教科書中緒言部分內容上從化學的概念入手,介紹了化學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綠色化學”的發展新趨勢,其獨特之處在于立足學生的角度,對高中生學習的特點以及優勢進行了介紹,同時點明了教科書的地位以及編寫特點,尤其對教科書中欄目的設置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不同版本教科書緒言編寫思路的分析見表3。

表3 新版四套教科書緒言編寫思路統計
由表3 可知,人教版高中化學教科書緒言的編寫融合了學科核心素養,不僅指出了化學獨有的宏微結合特征,同時也從知識角度對“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這一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且提供了化學的認識視角與認識思路。滬科版高中化學教科書緒言的編寫體現了“化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編寫思路,運用大量的彩色圖片,將其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緊密相連,突出了化學教學的重要意義。教科書還就如何提高化學專業的核心素質,闡述了教材中的欄目在培養學生的化學基礎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魯科版高中化學教科書緒言的編寫以教科書的介紹為主體路線,將化學課程的介紹以及教材編寫的依據、意圖和大致思路貫穿其中,同時也提出了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體現了遵循化學課程標準、落實化學課程立德樹人的編寫思路。蘇教版高中化學教科書緒言的編寫體現了人文情懷,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寫給同學們的話”的導語名稱、開篇“親愛的同學們”的親切語氣、“我們”為主的共情稱呼、“物質世界為什么是這樣的?同學們或許已經發現……”的對話形式等,減少了學生對新教科書的陌生感和距離感,積極調動學生的內在情感[4]。同時也都顯現出了緒言以學生為主的編寫思路與意圖。
通過以上對四版教科書“緒言”的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各個版本教科書緒言部分的編寫各有特點和側重:人教版的緒言側重于化學發展與成就的描述;滬科版緒言部分強調了化學知識的文化性與社會性;魯科版緒言著重于對教材編制的意向和基礎的闡述;蘇教版的緒言增加了學生學習特點分析的新角度。據此,本文對緒言的功能進行了總結。
緒言作為一本書的開篇,應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欲望,帶著好奇心學習后續內容[5]。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入門階段,只有先激發起學生對于學科學習的極大興趣,才能順理成章地開展后續的一系列學習。人教版高中化學教科書的緒言部分通過時間脈絡介紹了化學發展簡史,同時配合豐富的彩圖信息列舉了我國在化學領域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化學之神奇與美妙,從而極大地激起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滬科版通過介紹化學與生命、材料、信息、能源、空間科學、環境科學等之間的關系,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使用化學知識創造的繽紛多彩的世界里[6]。而化學的奇妙之處,就是基于元素周期表中百余種元素構建出的絢麗多彩的物質世界。蘇教版指出初中階段只是泛舟蕩漾在化學的河川之上,為沿途的旖旎風景所傾倒,一旦進入高中,就會發現眼前的河面越來越寬闊,風景愈來愈優美,給人留下無限的期盼[7]。
“緒言”作為中學化學的第一“知識點”,在高中化學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緒言中對于化學學科基本概念進行了界定,對化學學科特點進行了闡釋,就像給出了一把開啟化學學習大門的鑰匙。各個版本的介紹位置也不一樣,人教版和蘇教版出現在緒言的開篇,滬科版出現在第一章“化學研究的天地”的“序言”部分,魯科版也是在第一章的第一節“走進化學科學”中闡述的,實際上他們也可以作為“緒言”的延伸。而有關化學學習方法的引導以及我國化學方面重大成就的展示則像是一塊路標,指明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方向。在進入高中化學學習體系之前,先要了解教科書的編寫思路,人教版通過緒言前的“教材中設置的主要欄目及說明”呈現了教科書編寫的思路。滬科版在“緒言”中闡述了教科書中設置了不同功能的欄目,分別為學習準備、概念建構、拓展延伸和鞏固提升,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化學學習。魯科版在“致同學們”中特意介紹了必修教科書的呈現形式,通過設計相關欄目鋪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方法導引和拓展視野、問題遷移和自我評價,使已掌握的知識轉變為核心技能與關鍵能力。蘇教版在“寫給同學們的話”中對教科書中的九個主要欄目進行了闡述,使教師在整體上對教科書進行把握,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加深對化學的理解。
化學教學內容的結構化是促進學生從化學學科知識向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轉化的關鍵,結構化思想是學科整體理解的基礎,而學科整體理解則是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8]。緒言不僅是對教科書的一個簡要的概括與總結,它還將圍繞著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這一總體需求,以結構化、整體化的方式來把握教科書的結構,構建起一個整體的化學教學體系。因此,緒言對于學生化學學科基本概念的建立、化學學科整體理解的強化以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一終極教學目標的達成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魯科版緒言不僅對教科書編寫的依據、意圖與整體思路進行了全面的概述,并以此為基礎,闡述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教科書中的具體表現。滬科版則從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角度說明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內容編排。人教版則從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來整體說明高中化學的特點和研究的內容,從而帶領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教科書,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緒言課是高中生學習化學的“開學第一課”。對于教師來說,如果緒言課教學內容豐富、語言生動、貼近生活、富有熱情,便能將學生牢牢地吸引過來,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對于學生來說,緒言課的教學價值主要是讓他們做好學習高中化學的思想準備和方法準備[9]。講好緒言課,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教學第一印象是教好一門課的關鍵[10]。因此,結合高中化學教學實際,本人提出以下關于高中化學緒言課教學的參考性建議。
緒言課作為學生學習化學時上的第一堂課,應該向學生準確地傳遞化學這一學科的性質,對化學進行正確的定位,讓學生從規范、科學的角度來認識本學科的內涵,清楚化學學科的特點。因此,教師在上緒言課時,要對化學以及相關概念進行準確的解讀,對化學學科的特點進行詳細的介紹。同時,既然將化學列為學生必學科目之一,那必然有其獨特意義所在。因此,在進行緒論教學時,應注意合理選用素材,用積極正面的示例來展示化學學科的獨特價值,彰顯學習化學的必要性。教師可以用幾個化學小實驗來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而不要通過爆炸、泄漏等危害性事件進行引入,以免在一開始就讓學生對化學產生畏懼心理,先入為主地將化學與有毒有害等消極后果聯系起來。
高中化學學什么?這是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的關鍵問題,而在學習之始,即緒言課授課之時,教師就應該就此問題給出總體性概括。教師應該根據書中的章節目錄對整本書的內容按照一定的維度進行梳理,但限于緒言課的時間,也不必具體詳細展開,只需要明確一定的框架即可。同時,每門學科都有其獨特之處,因此不一樣的學科課程也各有特點。在進行緒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化學這一課程的特點進行介紹。作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化學相比于其他學科的最獨特之處就是其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雙重特征。在學生正式開始學習化學具體知識之前就給學生做以鋪墊,使學生形成化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初步印象,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觀念的轉變具有重要作用。
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對學生的設計及動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其教學方法也應該發生相應的轉變。在緒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明確介紹在化學學科教學中所用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為今后的學習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同時,在緒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與培養目標,從知識、技能、情感三個角度以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對學生化學學習提出相應的要求。教學方式的指明以及課程要求的提出可使學生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清楚地知道努力的方向。它對教師未來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以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緒言作為教科書的有機組成部分,發揮著統領全書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深刻體悟緒言的編寫意圖以及呈現方式,全面地把握其主要內容。而緒言課作為高中化學的“開學第一課”,作為傳遞緒言內容的重要途徑與形式,教師更應該高度重視、合理編排,讓學生在“課前有期待感,課中有滿足感,課后有留戀感”[11],以此來充分發揮緒言的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