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燕

作為在法國家喻戶曉的帆船賽事,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在航海者們的夢想清單中占據著重要分量。賽事的命名與殖民地時期的航海貿易相關。1728年,第一批咖啡豆從巴西出發,穿過大西洋,在諾曼底的勒阿弗爾港登陸,在以后的近兩個世紀中,咖啡、可可、棉花等貨物沿著這條海路源源不斷的進入歐洲,而勒阿弗爾港也成為18世紀歐洲第一個咖啡港口。
作為世界離岸賽事三大滿貫之一,兩年一屆的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創辦于1993年,比賽從法國勒阿弗爾出發,雙人不間斷跨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的法蘭西堡。在首屆比賽中,參賽者兩人一船,根據風向迅速做出判斷,在不借助任何動力的情況下穿越大西洋。而參賽船隊從法國勒阿弗爾起航,前往中南美洲,跨越整個大西洋,完美“復制”了咖啡貿易航線。
2023年是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的“而立之年”,來自4個級別的95艘賽船參賽,被稱為將世界離岸航海名人錄一網打盡的一場航海盛筵。青島“獨臂船長”徐京坤開啟了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的亞洲賽隊首秀,這一次他攜手曾9次參加環球帆船賽的前IMOCA世界冠軍英國船長Mike Golding一同參賽。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與原航線有所不同,新的航線取消了巴西附近的繞標點,只需右舷繞過亞速爾群島的圣馬利亞島即可直達馬提尼克,全程3750海里。此前,受風暴影響導致本屆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延遲舉行,因此,后續返程賽的日程也變得異常緊張,經過賽事組委會的協調溝通,綜合各方因素選擇了縮短航線,為后續比賽的順利進行留出了相應的空間。
順利完成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拿到2024年旺代帆船賽入場券是徐京坤的目標,這個目標早在他2022年11月完成朗姆路單人跨大西洋帆船賽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
時間回到2022年11月9日,青島“獨臂船長”駕駛“海口號”從法國圣馬洛港出發,經過16天8小時34分鐘的航行,經歷過大西洋層層風浪的洗禮,成功抵達位于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成為朗姆路單人賽歷史上第一位入選并完賽的中國船長。
“2023年咖啡路雙人跨洋賽對于我們賽隊獲得2024年旺代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的資格至關重要,因此在咖啡路雙人跨洋賽中保存體力,保證良好的船況到港,保證完賽獲得積分,依然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徐京坤在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開幕式后有感而發。
其實,旺代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不僅是徐京坤的夢想,也被稱為所有航海人的“珠穆朗瑪峰”。一個人、一條船,連續不間斷航行21600多海里,從法國出發,繞過四大洲三大洋,不借助任何動力獨自完成繞地球一圈后重返法國。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青島“獨臂船長”完賽“朗姆路”并獲得“咖啡路”參賽資格后,正在一步一步地變成現實。
因十分罕見的低壓風暴群、橫跨大西洋的巨大高壓脊、十分不穩定的信風區等原因,2023年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被稱為史上最艱難一屆,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190名選手參賽,截至11月25日,已有26人因種種原因退賽。本屆賽事原計劃10月29日起航,由于法國遭遇本世紀最大風暴推遲了9天,直至11月7日才開賽。青島“獨臂船長”徐京坤當日和搭檔駕駛“海口號”帆船出發,經過17天10小時41分50秒的航行,以平均對水航速12.9節航行了5400海,穿過位于加勒比海馬提尼克法蘭西堡的咖啡路終點線,順利完賽咖啡路雙人跨大西洋帆船賽,成為咖啡路歷史上第一位入選并完賽的中國船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終點前的最后幾十海里 ,Denis船長領銜的比利時賽隊和徐京坤船長領銜的中國賽隊的焦灼戰況是咖啡路終點前的彩蛋。在鉆石巖附近,“海口號”帆船利用漂亮的轉向超越比利時賽隊,在島嶼西側,兩艘賽船一直保持近距離盯防的姿態并駕齊驅,使得一場離岸賽比出了場地賽繞標戰的緊張氣氛。
當天的馬提尼克風和日麗,組委會派出3艘快艇、1架無人機,并且史無前例的在跨越終點線后把知名航海攝影師Jean-Louis Carli送上“海口號”帆船記錄咖啡路歷史上第一支中國賽隊的到港。
“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這首歌見證了徐京坤一個又一個夢想的實現。賽式當天,當地華人駕駛著船只一路到終點線附近迎接他,而船上正是循環播放著這首歌。馬提尼克法蘭西堡的港灣里也一次次回蕩起這首中文歌,紅色的五星紅旗在華人華僑的手中揮動。30年的咖啡路賽場,第一次升起這面五星紅旗,再一次創造了一個新的屬于中國航海人的歷史。
說起“80后”徐京坤,在航海圈,他是一個傳奇式的存在。作為青島籍獨臂青年航海家,也是青島“帆船之都”品牌宣傳推廣大使,他以一次次環球壯舉不斷挑戰極限、刷新紀錄,以奮力拼搏的航海精神深刻詮釋了“帆船之都”不斷開拓、創新發展的城市精神,推動“帆船之都”青島走向世界。

12歲時的一次意外讓他失去了左前臂,很長一段時間內,徐京坤都將自己封閉在“黑暗”中。逆境使人發奮,很快徐京坤從悲傷中回過神來,決心克服身心的困苦,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天地。身體上的殘缺不但沒有讓他崩潰,更讓他在艱苦的環境中歷練成長起來,為今后成為一位優秀的船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5年,為了備戰北京殘奧會,國家成立了殘疾人帆船隊,徐京坤受到邀請。那時帆船對國內來說是鮮為人知的體育項目,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徐京坤對那葉小小的白帆充滿了向往,在這樣的印象下,徐京坤開始了自己的帆船生涯,邁向了事業高速發展的道路。
2007年6月,他首次代表中國參加在美國舉行的“2007年世界殘疾人帆船錦標賽”,獲得第8名,這是中國殘疾人首次出現在國際帆船賽事中。2007年7月,他在羅德島殘疾人邀請賽中獲得第六名,這豐富了他的國際賽事經驗。2008年9月,他代表中國隊參加了“2008年殘奧會帆船比賽”獲得第十名,更在2004年至2008年中日帆船友誼賽中三次衛冕冠軍。意外雖然讓他失去了手臂,但帆船又重新為他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與此同時,徐京坤也開始了自己的職業帆船生涯。他積極參加世界各地舉辦的各種活動,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2012年,他駕駛一艘24英尺長的帆船從青島駛往遼寧省丹東市和南部的永興島,創造了“世界上第一位單手單臂海員自主環航中國海洋”的世界紀錄。以“獨臂船長”的形象亮相帆船領域,給他的競爭對手和活動組織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2015年,他參加了世界上最艱難的單人海洋競賽:MINI TRANSAT單人跨大西洋極限挑戰賽。作為一場不間斷的單人跨大西洋比賽,他獨自駕駛一艘22英尺長的無動力帆船從法國駛往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島,行程超過4000海里,連續30天。途中不允許使用電子海圖、衛星電話、手機和其他通信設備,只能使用原始導航,徐京坤是唯一一位單臂完成比賽的選手,在亞洲排名第三,在中國排名第二。無論是作為國家隊運動員還是職業水手,徐京坤都在不斷挑戰自己。除了技術進步、經驗積累和資格獲得,努力向世界傳達中國精神。
2017年6月,在青島市體育局、青島奧帆城市發展促進會支持下,徐京坤駕駛“青島夢想號”雙體帆船,歷時3年時間,五跨赤道,航行3.4萬海里完成環球航行,創造了中國人首次雙體帆船環球航行紀錄,實現了中國航海運動一個新的里程碑,成為“中國雙體帆船環球第一人”。
2022年11月25日當地時間下午5點49分(北京時間26日凌晨5點49分),徐京坤駕船穿過位于加勒比海瓜德羅普島的終點線,歷時16天8小時34分,順利完成2022年第12屆朗姆路單人跨大西洋帆船賽。這意味著徐京坤成為了該項賽事中首位入選且完賽的中國船長,成為了IMOCA組別順利完賽的首位亞洲船長。這也是徐京坤船長在完成2015年“MINI TRANSAT”單人橫跨大西洋極限挑戰賽、2017年中國首次雙體帆船環球后,第三次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加勒比海港上空。朗姆路單人跨大西洋帆船賽創辦于1978年,每4年舉辦一屆,比賽船隊從法國圣馬洛出發,通過單人不間斷方式跨越大西洋,終點站為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島,總航程達3543海里。該比賽已成為世界頂尖單人離岸賽手云集的航海盛筵。
多年海上征途,徐京坤遭遇過風吹雨打的至暗時刻,也見證過雨過天晴的成功彩虹,當初稚嫩的少年已成長為縱橫海域的帆船老將,在一次次與大海的博弈中實現理想,收獲幸福。
于是,除了參加各種比賽,開展航行外,徐京坤還努力獲得世界各級專業資格,先后獲得了美國ASA船長認證和簽證官認證、歐洲RYA海洋級游艇大師和英國海岸警衛隊商業認可、CYA LEVEL A和LEVEL B等認證,中國的A1F和A2F、ISAF海事安全和海上生存認證、國際海事急救認證、國際無線電通信許可證和其他國際資格證書,這些不僅是他職業道路所必需的,也是他比較世界各地不同教學方法的唯一途徑。作為中國人,他和他的團隊一直在為中國的帆船事業而努力,他想把最好的航海知識帶回中國,與年輕的帆船運動員分享,弘揚帆船文化,普及帆船運動,發展中國的帆船產業,來打破“中國沒有航海文化”的西方誤解。
為此,徐京坤在三亞創立了一所國際帆船訓練學校,學校的主要工作是帆船訓練、游艇管理和維護、游艇和船只的進出口、海洋文化推廣以及三亞殘疾人和貧困青少年的公益事業(海洋運動體驗)。2021年出版的《卑微的夢想家》向讀者充分展現了一個大山里的獨臂男孩成長為環球船長的追夢旅程,給迷茫的年輕人帶來激勵,而從運動員到教練的身份轉變,代表了他對中國帆船事業的拳拳赤子心。
從一個失去左臂的山里娃,到最年輕的奧運小將,再到乘風破浪的環球船長,在他的身上,是夢想與執著改變命運的奇跡模樣。
The ‘One-Armed Captain’ Creates Legends Anew
As o n e o f t h e t h re e m a j o r o f f -shore events in the world, the biennial Transat Jacques Vabre was established in 1993. Setting sail from L e H a v r e , Fr a n c e , t h i s r a c e s e e s pairs of sailors embarking on a nonstop transatlantic journey, reaching Fo r t- d e - Fra n ce i n t h e Ca r i b b e a n . In the inaugural competition, participants, sailing as pairs, swiftly navigated the Atlantic solely based on wind direction, completing the crossing without the aid of any propulsion. Depar ting from Le Havre, Fr a n c e, t h e r a c i n g f l e e t s h e a d e d towards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and crossed the Atlantic, perfectly replicating the historic coffee trade route.
The year 2023 mar ks the “coming-of-age” for the Transat Jacques V a b r e , f e a t u r i n g 9 5 b o a t s f r o m four different classes. This event is hailed as a sailing extravaganza that gathers offshore sailing celebriti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Qingdao’s“One -Armed Captain” Xu Jingkun, makes his debut with an Asian team in this race. This time, he partners with British captain Mike Golding, who is a veteran of nine global circumnavigation races as well as the former IMOCA World Champion.